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制糖业已成为我市经济支柱产业,甘蔗种植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产量不断的增加,为我市制糖企业提供充足的糖料蔗。然而,来宾市甘蔗种植品种结构单一化、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品种种性退化、生物产量降低、生理生化指标下降,已给制糖企业带来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西、云南、广东甘蔗种植相关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糖料蔗的生产种植经营粗放,基础设施差,种植面积及产量稳中有降;制糖企业精深加工不足,食糖走私依然猖獗,制糖企业处于举步维艰的亏损状态。为此提出解决建议: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种植,深化精准扶贫,提高蔗农、蔗企效益和积极性;加大科研投入,转变甘蔗种植和生产加工方式,全面提升我国甘蔗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糖料作物甜菜与甘蔗主要性状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种植面积、单产、含糖、产糖量、原料与制糖成本和制糖企业等方面对我国糖料作物甜菜与甘蔗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提出了"十五"时期西部制糖工业发展重点。广西和新疆分别是全国甘蔗、甜菜的重要生产基地和食糖产区,"十五"时期是全国制糖工业重点发展地区。西部地区甘蔗、甜菜产量点全国总产量65%左右,其中广西甘蔗占42.9%,云南甘蔗占19.1%;新疆甜菜占35.5%,内蒙古甜菜占18%。西部地区制糖工业要根据国内外食糖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实行总量控制,滚动发展。提高甘蔗、甜菜单产和糖分,把糖料作物科学种植和良种推广抓紧抓好,用信息和产业政策引导农民种植甘蔗和甜菜,企业与农民实行合同方式,落实糖料种植面积。在产品…  相似文献   

5.
《广西糖业》2021,(3):F0003-F0003
《广西糖业》是糖业系统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刊物。主要宣传推广糖业科技成果,交流科技兴蔗、科技兴糖和食糖产销经验,推广国内外甘蔗种植、制糖加工和综合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选登国内外的蔗糖研究、生产动态等信息。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发行对象主要为广大从事甘蔗种植、制糖生产、研究、教学的管理层,科技人员和企业技术人员,生产管理人员和有关院校师生。欢迎踊跃投稿,希望得到您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我国制糖企业甘蔗原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甘蔗高效管理集成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论述了在GIS技术支持下,借助Internet技术,电信业务平台采用ISP,Visual Basic6.0技术进行甘蔗高效管理集成系统的设计.系统从遥感产品制作与蔗区档案建立、甘蔗生产管理、成熟优化、砍运调度、过磅结算、农贷管理、短信服务、网站建设等8个方面对甘蔗原料管理的功能进行了设计,对制糖企业甘蔗原料管理各阶段的单项技术进行了集成,形成了集甘蔗原料多项管理功能为一体对甘蔗进行全流程综合、全面、高效管理的计算机集成系统,为制糖企业、科技人员、蔗农和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高效的甘蔗原料管理集成方案.  相似文献   

7.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产糖国,甘蔗种植面积14250万亩,甘蔗主要用来生产食糖和酒精。巴西甘蔗制糖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甘蔗制糖及燃料酒精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其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种植工艺和病虫害防治;②甘蔗收割全程机械化;③制糖设备及工艺;④甘蔗综合开发利用;⑤燃料酒精生产利用;⑥国际食糖市场。  相似文献   

8.
罗凯 《中国糖料》1998,(4):38-39
甘蔗糖业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实质就是甘蔗科学技术和甘蔗管理行为有机结合的过程。甘蔗原产地至今尚无一致的认识。据骆君马肃报道,印度在公元前1400~1000年即有甘蔗种植记录,且于1千多年前发明了制糖技术。约在公元645年,甘蔗制糖技术由印度向东随佛教传...  相似文献   

9.
研究、探讨了采用碳法制糖废异滤泥改土或直接铺放蔗地代土种植甘蔗等作物的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前景。结果表明:施用碳法滤泥投入少,产值高,省肥省工,见效快,实现碳酸法制糖企业固体废异物资源化利用,有效地解决制糖工业排放的滤泥污染问题,为制糖工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迈出新的一步。  相似文献   

10.
《广西蔗糖》2005,(3):48-48
目前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400多万亩,制糖企业74间、生产线82条,形成日处理甘蔗能力14.2万吨,年产食糖约190万吨、酒精15万吨的生产规模。糖产量位居全国第二。  相似文献   

11.
甘蔗机械采收杂质对甘蔗加工性能及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际糖价的下跌,国内人工成本的大幅提高,使甘蔗种植收益变少,甘蔗机械化采收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由于机械采收产生的蔗梢、蔗叶和沙土会随着收获机进入原料,进而影响后续的生产加工过程。本文基于甘蔗机械采收产生的杂质种类和含量,综述了国外甘蔗机械采收产生的杂质对糖厂加工性能和成本核算的研究成果,表明:废叶含量增加1%时,甘蔗原料破碎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下降0.8~3.4个百分点;蔗汁总糖分总体呈现减少变化,减少0.1~0.3个百分点;工厂蔗渣的含水量会有小幅度(0.12%~0.35%)的增加;杂质含量下降1%,利润明显增加,运输成本可以直接降低。这将对我国制糖企业开展甘蔗机械采收的杂质对原料成本及后续加工性能的影响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大理州蔗区自1993年以来实施甘蔗“吨糖田”等研究项目,总结出甘蔗高产、高糖、高效、低耗的综合配套技术:严格种植区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范栽培、择优种植。新植蔗抓实“三个统一,抓住两个重点,把握一个关键,”即统一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地膜覆盖;抓住肥水管理,培土防倒两个重点;把握快锄低砍,高糖入榨这个关键。宿根蔗突出“四早”管理,即早破垄松蔸,促进蔗蔸萌发;早施苗肥,促进蔗苗早生快发,保证养分有效供给;早间苗、定苗,及时剥除枯脚叶,确保甘蔗有效群体和田间通透性;早防治病虫,保证苗齐、苗全、苗匀、苗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巴西蔗糖产业种植、管理、贸易、政策、加工等方面的详细分析可知,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其制糖成本低、国际竞争力强。其甘蔗病虫害防控实行:⑴重点培育和推广抗病虫甘蔗良种;⑵通过种苗检疫、脱毒和健康种苗繁育技术严防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⑶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系统;⑷生物防控技术和化学药剂相结合。其糖厂已实行全网络自动化控制系统,蔗糖生产采用两步法生产精制糖。其蔗糖产业发展特点:重视氮高效品种的选育、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率高、采用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燃料乙醇工业发达、多种糖料蔗供应渠道、加工技术先进生产效率高、甘蔗运输成本较高等特点。我们可从中得到的借鉴为:重视强宿根蔗的选种计划、加速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建立完善的甘蔗病虫害防控系统、加强蔗糖高值化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4.
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对我国食糖安全起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工成本、地租等生产成本不断升高,导致甘蔗效益逐年减少。因此,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甘蔗效益是当前甘蔗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采用文献数据、面上调查、数据收集、实地调查和试验结果相结合的调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我国甘蔗间套种玉米历史和现阶段主要模式进行差异分析。宿根蔗间套种玉米主要有每行间种和隔行间种二行两种模式,且宿根蔗间套种模式当前只能靠人工操作,规模化发展难度大;新植蔗间套种玉米的主要方式有等行距每行种植、等行距隔行种植、宽窄行间套种(宽行2.4~3.2米)等模式,但是等行距间套种无法机械化种植难以推广,而宽窄行间套种模式适合机械种植但严重影响单位面积甘蔗苗数;甘蔗轮作玉米能实现机械化种植和管理,但是只能在甘蔗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应用。因此,选择适合的间套种品种和合理种植模式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云南甘蔗品种布局及种植类型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近期完成的云南省2008~2009年榨季甘蔗种植情况的统计结果,分析云南省2008~2009年榨季甘蔗品种、种植类型的布局以及现代甘蔗农艺技术的推广现状,揭示云南省甘蔗种植布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地膜覆盖、种植形式、施肥种类对蔗园生态系统的调控作用,分析不同措施对系统环境因子及甘蔗生长、产量、品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儋州蔗区效果不佳;浅沟单行的种植形式有利于甘蔗群体的生长;采用合适的施肥配比可大大节约施肥成果。  相似文献   

17.
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 L.)是以收获茎秆为主的重要糖料作物,分蘖是增加有效茎进而提高甘蔗单产和产糖量的关键。本研究以强分蘖甘蔗品种‘B9’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不同种植密度(P1:4000芽/667 m^2、P2:6000芽/667 m^2、P3:8000芽/667 m^2和P4:10 000芽/667 m^2),通过1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田间小区试验,探讨种植密度对强分蘖甘蔗品种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新植和宿根甘蔗分蘖盛期的总苗数呈上升趋势,但新植与宿根甘蔗总苗数的差异却在缩小,平均分别为25.55%、14.11%、-8.18%和-10.57%;宿根蔗株高显著大于新植蔗的株高,平均增幅分别为17.31%、10.54%、19.44%、14.88%,但茎径几乎不受种植密度的影响;新植蔗有效茎和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P2的除外),且多于宿根蔗的,但其产量却表现相反的结果,即宿根蔗总体表现增产;低密度(P1)和高密度(P4)间的锤度差异显著,并表现降低趋势。在试验条件下甘蔗产量形成过程中,种植密度与甘蔗分蘖盛期的总苗数、株高、有效茎和产量呈正相关,与茎径和田间锤度为负相关,且株高与有效茎对产量的贡献最为显著,但过多的有效茎明显不利于田间锤度提高。因此,这意味着合理密植对强分蘖甘蔗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形成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砂页岩母质发育的酸性赤红壤上种植甘蔗新台糖25号,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对提高甘蔗产量、糖分含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常规施肥和不施肥相比,产量分别增加6.53t/hm2和40.24t/hm2,增长7.5%和75.2%;糖分含量分别提高0.8%和1.8%;产糖量分别增加1629.2kg/hm2和6919.6kg/hm2,增长12.5%和89.8%;生产成本降低454元/hm2,净增效益分别增加2935元/hm2和8813元/hm2,增长11.2%;和43.3%,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