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农业现代化,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农业机械化,因为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化农业所包含的生物技术的科学化、劳动手段的机械化和生产组织的社会化的三个基本特征之一。 为了适应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入世等新形势,桐乡市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农业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及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经济作物和优质粮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畜牧、水产、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本文主要论述了三方面内容:一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二是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三是城乡统筹背景下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农业处于一个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此时遇到的问题肯定不少。在创新型农业发展的背景之下,植保工作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化及现代化的工作,因此自然也应当对其进行调整,以适应农业崭新发展趋势,在农业经营模式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之下,植保工作的创新性得到充分重视。本文详细介绍了加强农业植保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农业的现代化要求农业结构调整也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要解决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需要对农业市场的资本进行调整,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农民自主权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要与科技进步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要处理好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中央提出的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一个战略性决定,决不能简单理解为一种适应性调整,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许多地方出现了种种不适应反应。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也将面临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和新的调整。如何使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发挥更大作用,文章从正确处理好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事业和产业的关系、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以及体系建设和人材培养的关系等5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07年12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研究了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安排部署了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7.
(2012年1月16日)同志们: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分管工作讲几点意见。一、2011年农业机械化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全省农机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对我省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和模式,以研发多功能中小型农机具为主,抓好重点农时重点区域、主要作物和主要环节的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农业安全生产工作,结合农业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意见。一、提高思想认识,坚持常抓不懈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事关社会稳定以及党和政府的形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农业部门历来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指示精神,积极指导和开展农业安全生产工作,保持了农业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 这次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任务和工作,促进全省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0.
吴丰立 《河北农机》2023,(22):43-45
农业机械对工业生产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对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如何适应农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及农业产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是农业机械化面临的新课题。农业机械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其农业结构调整应用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我国在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可能会引发重大事故,对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资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确保公司资产安全以及推动我国机械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结构调整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趋势,当前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和对策。文章认为,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准确定位是农业结构调整能否真正到位的关键,政府在结构调整中扮演的角色应是引导和“搭桥”。农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关系,结构调整同时又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在短期内就能调整到位,行政性的划定3-5年结构全部调整到位与我国基本国情是不答的,必须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场、手段、收益”三大矛盾的解决,信息网络工程、经纪人工程、政策法规的建设,是农业结构2高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首次提出农业结构调整是系统工程的观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可供各级领导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于2003年12月25日在北京闭幕。会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关于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统总结了2003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正确分析了当前形势,全面部署了2004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着重研究了促进农民增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化农村改革等问题。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讨论稿)》。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工作做了部署。会议指出,当前,我国农…  相似文献   

13.
一、上半年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各级农机化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决定,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各项部署和要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一项措施一项措施抓落实,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高度重视,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第二大农作物,对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玉米机械化收获水平远低于小麦和水稻的机械化收获水平,与其发展很不协调。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是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明确提出的战略重点,对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指出,着力提升玉米机收水平,逐步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  相似文献   

16.
淄博市是一组群建式城市,工农交错,城乡一体,乡镇企业发达,城郊型农业特点突出,这些特点十分有利于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全市的重点和突破口,从全局的、讲政治的高度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在1995年3月召开的市委七届四次全委会上明确提出把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今后农业和整个农村工作的重点,并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全市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这次调整给正在发展中的农业机械化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即如何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使农机装备结构与农业结构调整保持同步,进而大力推广、使用与之相适应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以此来支持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本文结合武汉市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谈谈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2月23日北京)一、统一思想认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非常关心、关注农机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如何使农机化及时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确保农机化健康发展已成为一大新课题。笔结合常熟实际,就农机化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1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富顺县是农业大县,要实现经济腾飞,成为四川省丘陵强县,必须紧紧依托农业支柱,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富顺经济平衡、协调、快速地发展。然而当前农业农村问题,促使我们必须进行农业结构调整。1.1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粮食类产品过剩在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加之良种良法的推广、运用和普及,农产品的供给能力随之大幅提高。农产品供求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