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松褐天牛引诱剂林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地区进行的不同引诱剂对松褐天牛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3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其中,引诱剂M-99的效果最好,引诱活性平均为46.60头/诱捕器;引诱剂A-3引诱活性平均为37.00头/诱捕器;FJ-Ma-05最弱,平均为16.20头/诱捕器;且引诱剂M-99在6—7月的引诱活性均高于其他药剂。根据试验中松褐天牛的种群变化规律可知,6—7月是防治松褐天牛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2.
引诱剂诱捕松褐天牛成虫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重庆市进行不同引诱剂对松褐天牛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2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其中引诱剂A-3的效果最好,且引诱剂A-3在6、7、8月的引诱效果好于M-99。根据松褐天牛的诱捕量和松褐天牛雌成虫孕卵量,6、7月是松褐天牛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3.
4种国产引诱剂对松墨天牛诱捕效果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的剂量下和相同的时间段内,对国产4种引诱剂在浙江富阳林间对松墨天牛成虫进行了诱捕试验。结果表明,4种引诱剂对松墨天牛都有一定的引诱效果。其中,浙江产的ZGHC-M-99和上海产的HYP-SH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显著高于福建产的FJ-Ma-05引诱剂,但与广东产的A-3引诱剂差异不大。基于所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个体数,4种引诱剂的诱捕效果由强到弱依次是ZGHC-M-99引诱剂、HYP-SH引诱剂、A-3引诱剂、FJ-Ma-05引诱剂。诱捕结果分析表明,4种引诱剂的引诱效果具有一定的地理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生产上松墨天牛诱捕优化技术,于2013年和2014年在福建省安溪县开展了不同诱捕器和引诱剂组合(农林大APF-Ⅰ型引诱剂及其诱捕器、福建省L型引诱剂及其L型诱捕器)诱捕松墨天牛成虫试验,比较诱获的松墨天牛数量,并抽取部分虫体进行解剖,分析其携带的寄生性线虫及雌成虫的怀卵情况。结果表明,不同诱捕器引诱剂4种组合2 a间诱捕的松墨天牛总数量有极显著差异。农林大APF-Ⅰ型引诱剂及其诱捕器诱获的天牛数量最多,雌雄比最大;福建省L型引诱剂及其L型诱捕器组合诱获的天牛数量最少,雌雄比最低。在诱捕器相同的情况下,APF-Ⅰ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极显著优于L型引诱剂,且前者诱捕天牛的雌雄比高于后者。在引诱剂相同的情况下,农林大诱捕器与福建省L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差异不显著,且两者诱捕的天牛雌雄比差别不大。APF-Ⅰ型引诱剂引诱的天牛成虫寄生性线虫携带率高于L型引诱剂,但2种引诱剂引诱的松墨天牛雌成虫平均怀卵量差异不大,因此生产上应优先推广APF-Ⅰ型引诱剂。  相似文献   

5.
利用6种鞘翅目昆虫引诱剂,分别在陕西秦岭火地塘林区、旬邑县马栏林区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结果表明6种引诱剂中,4#、3#引诱剂对华山松大小蠹(Dendroctonus armandi)、横坑切梢小蠹(Tomicus minor)和松幽天牛(Asemum amurense)等针叶林木蛀干害虫有较好的诱捕效果。4#引诱剂平均日诱集鞘翅目昆虫30.5头/器,日诱集横坑切梢小蠹为28.8头。4#引诱剂可用于华山松大小蠹、横坑切梢小蠹和松幽天牛等蛀干害虫的监测与诱杀。  相似文献   

6.
几种诱捕松墨天牛方法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浙江省新昌县 ,对几种诱捕松墨天牛方法的诱捕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改进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与其他方法之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诱捕效果依次是改进型引诱剂、M 引诱剂、松诱木和灯光引诱。改进型引诱剂诱捕效果最佳 ,每个诱捕器平均诱捕松墨天牛达 1 1 1头。引诱剂诱捕效果好 ,使用方便安全 ,宜大面积推广应用。表 3参 4  相似文献   

7.
进行2种不同诱剂诱捕松褐天牛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种诱剂都能有效地诱捕松褐天牛,但微胶囊水悬浮型无忌避松褐天牛专用引诱剂诱捕效果比A-3型引诱剂的诱捕效果高28%以上,且防治费用较低,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不同诱捕器和引诱剂对红缘天牛的诱捕效果,2015—2016年在陕西佳县枣园,利用4种诱捕器和4种引诱剂进行了红缘天牛成虫诱捕效果试验。结果表明,4种诱捕器日均诱捕数量从高到低顺序为漏斗诱捕器十字诱捕器挡板诱捕器船式诱捕器,其中,漏斗诱捕器诱捕红缘天牛日均数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诱捕器(P0.05),十字诱捕器和挡板诱捕器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船式诱捕器诱捕红缘天牛日均数量显著低于其他3种诱捕器(P0.05)。说明漏斗诱捕器诱捕效果最好,船式诱捕器效果最差。4种引诱剂均诱捕到了红缘天牛成虫,日均诱捕数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引诱剂A引诱剂D引诱剂B引诱剂C,引诱剂A日均诱捕数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3种引诱剂(P0.05),引诱剂B和引诱剂D之间诱捕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漏斗诱捕器适合诱捕红缘天牛成虫,4种引诱剂均具有诱捕效果,引诱剂A诱捕效果最好。研究结果可为红缘天牛田间监测和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松褐天牛引诱剂对比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国内常见的几种天牛引诱剂在重庆地区对松褐天牛的引诱效果。[方法]田间试验始于松褐天牛羽化初期至羽化结束,共设置5个处理(4个引诱剂,清水为对照),研究不同引诱剂对重庆市松褐天牛的诱捕效果。[结果]4种引诱剂对松褐天牛均有一定引诱效果。引诱剂HYP-SH的引诱效果最佳,引诱活性平均为12.20头/诱捕器;引诱剂ZGHC和A-3引诱活性平均为8.80头/诱捕器和8.00头/诱捕器;FJ-Ma-05的引诱效果最弱,平均为4.80头/诱捕器;引诱剂HYP-SH各月份的引诱活性均高于其他药剂。根据松褐天牛的种群变化规律和诱捕的松褐天牛雌成虫孕卵量可知,6、7月是松褐天牛防治的最佳时期。[结论]4种引诱剂中以引诱剂HYP-SH对松褐天牛成虫的引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利于天牛科(Cerambycidae)昆虫种群监测及高效诱捕的诱芯,2013年分别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内、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观测站、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实验林场各设置1个样地,对天牛的6种不同信息素诱芯(混合1、混合2、…、混合6)进行了林间诱捕试验。2014年,根据首年试验结果,在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观测站选择2块云杉(Picea asperata)纯林样地,采用墨天牛属(Monochamus)信息素Monochamol,分别与利它素、植物源挥发物组合成诱芯,每种诱芯设4个重复,空白对照搭载无引诱剂的空白诱芯,对墨天牛属进行诱捕试验。首年试验结果表明,6种诱芯共诱捕到4个属天牛,共93头,包括墨天牛属67头、脊虎天牛属(Xylotrechus)22头、断眼天牛属(Tetropium)3头、花天牛属(Leptrua)1头。只有混合2诱芯具有广谱的诱捕效果,诱捕到了全部4个属天牛,且对各属天牛的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P=0.2740.05)。混合4对墨天牛属具有显著的诱捕效果(P=00.05),共诱捕到墨天牛属58头,其中云杉大黑天牛(M.urussori)4头,云杉小黑天牛(M.sutor)12头,云杉花墨天牛(M.saltuarius)42头,且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同属其他2种(P=0.019、0.008)。次年试验结果表明,墨天牛属信息素与植物源挥发物组合诱芯,对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均优于这2种独立诱芯,且显著提升了雄性云杉花墨天牛的诱捕效果(P=0.040、0.039)。利它素对墨天牛属信息素诱捕效果未表现出显著影响。由此,在一般性天牛科昆虫调查和种群监测时,推荐使用混合2诱蕊;对于某地区墨天牛属天牛进行调查时,可以使用混合4诱蕊;而对云杉花墨天牛进行监测诱捕时,推荐使用墨天牛属信息素植物源挥发物组合诱芯。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畹町林区松墨天牛诱捕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林间试验比较了不同引诱剂在云南省畹町林区引诱松墨天牛成虫的效果。结果显示,使用引诱剂I时每个诱捕器平均可捕获15头成虫,使用引诱剂II时每个诱捕器平均可捕获天牛成虫2头,使用引诱剂III的效果与引诱剂II相当。在林区不同方位的诱捕试验结果显示,松墨天牛成虫在不同方位的发生程度表现为西>北>东>南。在畹町林区,松墨天牛成虫的发生期为4月中旬至8月底。诱捕的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比率为31.1%,其中雌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比率达到34.8%。  相似文献   

12.
采用林间调查和挂设APF-I型松墨天牛化学引诱剂诱捕松墨天牛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健康类型马尾松林分松墨天牛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松墨天牛在将乐1年发生1代,各监测点松墨天牛成虫均始见于5月上旬,不健康林分和亚健康林分中松墨天牛成虫终见于9月上旬。不同健康类型的A、B、C 3个监测点诱捕到的松墨天牛成虫数量分别为71、112和148头。松墨天牛在健康林分、亚健康林分、不健康林分中的危害程度分别为轻度危害、中度危害和重度危害。亚健康林分、不健康林分中松墨天牛活动高峰期完全一样。各不同健康类型马尾松林分次高峰期和一般活动期松墨天牛成虫诱捕量差异不显著;在各个时期各林分中松墨天牛雌成虫百分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病传媒昆虫松褐天牛天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褐天牛天敌的筛选是研究生物防治松材线虫病的基础工作,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马尾松病死木进行解剖观察,搜集松木皮下和木材内的昆虫,对不能判断是蛀干害虫的昆虫,用松褐天牛幼虫进行饲养,结果发现了松褐天牛幼虫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花绒寄甲和6种松褐天牛幼虫的取食性天敌。松褐天牛天敌昆虫花绒寄甲为在贵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4.
松墨天牛引诱剂的筛选及其引诱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阐明寄主挥发物与松墨天牛补充营养阶段行为的关系,根据其健康寄主树木挥发成分的GC-MS分析结果,选取α-蒎烯、β-蒎烯等7种单萜和2种倍半萜,配制了7种引诱剂,并进行了林间引诱试验.结果表明:7种引诱剂对松墨天牛均有一定的引诱作用.诱捕的成虫数量呈现动态的时序变化,而雌雄成虫的种群数量交替变化.其中以α-蒎烯和β-蒎烯为主剂、乙醇为辅助剂的FA01的引诱效果最佳,引诱率明显高其余6种引诱剂,单萜、倍半萜混合配制的引诱剂FA04、FA07及FA06的诱捕数量显著多于单萜配制的FA03和FA05的诱捕数量;撞板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优于漏斗型诱捕器,诱捕数量为后者的近2倍;释放速率为300mg/d的诱芯明显多于释放速率为150mg/d诱芯的诱捕量.  相似文献   

15.
利用浙江省临海市3个试验点2007—2012年感病松林内松墨天牛成虫的连续诱捕数据,在分别计算该成虫种群多项空间格局指标的基础上分析各项指标与成虫密度间的相关性,选择受密度影响较小的负二项分布K值来描述松墨天牛成虫空间格局的时序动态。结果表明,感病松林内松墨天牛成虫呈聚集分布,聚集度随季节而变化,年度内的聚集总趋势为聚集-扩散-聚集。  相似文献   

16.
对两年纯林和混交林中诱木进行解剖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种群数量为黑松>马尾松>湿地松;林分对松墨天牛种群影响不显著.松墨天牛天敌花绒坚甲数量,纯林中马尾松>黑松>湿地松;混交林中黑松>马尾松>湿地松.不管是纯林还是混交林,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都极低,为0%~4.35%,且不同林分不同树种松墨天牛的白僵菌自然寄生率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