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域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对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10个远郊区(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县域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县信息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建立生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信息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北京市郊区(县)信息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对普惠金融的作用逐渐显现。选取2006—2014年湖北省县域的面板数据,构建信息化发展水平测评体系和普惠金融测度体系,建立实证模型探究信息化发展水平对县域普惠金融的影响。结果表明,信息化发展水平能促进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在金融、建设、农业和政府等多个部门共同作用下,发展信息化水平能够更有效率地促进县域普惠金融的发展。并提出推广信息技术应用、完善通信基础设施、提升农业"互联网+"渗透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加快信息化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信息化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现状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美国区域经济信息化及对中国的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第一大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支撑了新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经济信息化高度发达,其发展的经验为许多发达国家效仿.本文对美国区域经济信息化发展历程现状与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中国县域经济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得到对中国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以信息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核心的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具有极强的渗透和带动作用。西藏县域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身积累能力不足、发展缓慢的西部边疆落后地区。研究和发展西藏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对缩小与发达地区及西部兄弟省市的差距,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信息化促进西藏县域经济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农业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在县域范围内,相继涌现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农业高科技园区。这些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开发建设对于转变县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科技兴农,改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化水平,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探索新世纪我国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由于县域农业高科技园区建设开发和运行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再加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县域农业科技园…  相似文献   

7.
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是云南三农协调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加快云南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对统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具有战略意义。通过云南县域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全面探讨,重点阐述云南县域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四区组合体系建设模式,力求实现新农业经济发展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镇街一级是党和政府在基层工作的基础,担负着发展一方经济、服务一方群众、稳定一方社会的重要职责,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没有镇域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膨胀壮大,也势必影响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运用相关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针对发展镇域经济,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镇域经济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畜牧业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本研究以畜牧大省黑龙江省为例,利用2008—2017年黑龙江省66个县(市、区)面板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数法测度出黑龙江省畜牧业产业集聚情况,采用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实证检验畜牧业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区、半牧区和非牧区畜牧业产业集聚度整体均呈下降趋势,产业集聚度平均值分别为3.27、2.49和1.54;2)整体回归显示,畜牧业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明显的“U”型关系,不同产区分样本回归证实了畜牧业产业集聚与县域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U”型关系;3)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信息化水平、金融发展水平、规上企业能力、县域财政收入、交通设施建设、基础教育水平等对县域经济增长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提出合理规划畜牧主产区范围、鼓励推进畜牧业产业集聚、强化畜牧业补贴政策、因地制宜指导畜牧业发展、加大资源配置投入力度、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成为发展新农村的新动力源,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对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如何发展县域经济的角度,分析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破解“三农”难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抓手.一、发展县域经济作用巨大,影响深远(一)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建设在宽城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县域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作用,但由于生产条件和农民素质等各方面原因,使农业信息化进程相当缓慢,要加快农业信息化的步伐,寻找一套确实可行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已成了当地政府的一件大事。  相似文献   

13.
对2008—2018年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时空演化分析,并结合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工具进行空间关联性和差异性分析,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确定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并对各因素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度不断提升,但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2)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高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各县域之间经济发展关联性较强;(3)除消费水平对县域经济发展为正向作用,其余影响因素的作用有正有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异明显。最后提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可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拉动投资、合理管控财政支出、提高城镇化质量等途径。  相似文献   

14.
桦甸市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对桦甸市1997~2006年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获取县域经济发展实力综合指标对影响因子的敏感系数,建立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影响桦甸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以及不同影响因素对桦甸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驱动与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和最基本的运行单元,治理县政历来就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本文阐述县域经济信息化的概念,在分析了县域经济信息化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等农业院校和职业院校县域经济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新型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县域经济宏观调控体系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17.
邢俊  高敏  梁丽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655-1655,1679
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单元,县域经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县域经济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维。县域是农村的集中区域,合理的经济结构是提高县域经济效益的核心。以系统科学思想为视角,全面审视、论证提升县域经济结构优化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为县域经济的良性发展提供新思路和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8.
县域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艳  姚荣东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8):18-19,1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战略部署,县域经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区域经济,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我们要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要想发展亟需突破行政区划,进行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和配置,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作用。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的载体,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北沿海地区的赣榆县为例,分析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如何加强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科技厅根据柘荣县的实际情况,通过科技人才扶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项目扶持等措施开发区域性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收入,促进柘荣县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