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石蛤蟆,属两栖纲蛙科。为我国特产的大型肉食野生蛙。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捕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野生棘胸蛙数量骤减。现已人工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2.
野生棘胸蛙是目前所有蛙类中最具有风味特色和营养价值的蛙种之一。广西大学农学院绿园科技服务部进行了野生棘胸蛙的人工驯养试验,并获得成功。现将驯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棘胸蛙俗名石顿、石磷、骨栋,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2004年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育苗获得成功,培育出变态幼蛙1万多只,为内陆山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水产养殖,提高淡水养殖效益,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供了一条致富的好途径。现就棘胸蛙人工育苗的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棘胸蛙俗称石蛙、石鸡,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脾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为了保护棘胸蛙野生资源,长沙市高博科技有限公司在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宁乡县、浏阳市开展了棘胸蛙生态养殖试验,采用仿生态的养殖模式养出来的商品蛙品质好,近似于野生,具  相似文献   

5.
<正>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石鳞。是我国野生蛙类中最珍贵的食用蛙和药用蛙。自古以来,石蛙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清凉解毒、滋补强身之功效。由于长期以来人工养殖技术没有突破,市场上稀有的石蛙均来自于野生捕捉。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6.
龙连玉 《农技服务》2001,(12):24-26
<正>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棒、岩蛙、石鸡等,成蛙体重一般为200~800克,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它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疾等药用功效。由于人们对棘胸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棘胸蛙的市场价格也随之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7.
运用多重实时PCR对多地的养殖和野生蛙类携带虹彩病毒的本底展开调查,并进行病毒分型。结果表明,检测的样品平均阳性率为8.90%,养殖蛙的平均阳性率为4.57%,野生蛙的平均阳性率为16.82%。从蛙种类来看,养殖牛蛙和黑斑蛙带毒率较低,而养殖的棘胸蛙和野外捕捉的斑腿树蛙带毒率较高。不同蛙携带的蛙病毒的分子序列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蛙病毒高度保守,缺乏明显的宿主与地域特异性,表明人工繁育场暴发虹彩病毒可能对其他野生蛙类资源产生了负面影响,建议在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体系中引入病害监测和疫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血细胞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棘腹蛙、棘胸蛙和双团棘胸蛙的人工饲养、两栖类血液生理学和比较细胞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采用常规血涂片Wright染色法对水城地区的棘腹蛙(Paa boulengeri)、棘胸蛙(Paa spinosa)和双团棘胸蛙(Paa yunnanensis)的血细胞进行显微观察、形态参数测定。结果表明:3种棘蛙的血细胞在形态上区别不大,大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患病个体结合人工感染试验、PCR检测和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病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将患病的棘胸蛙肝、脾、肾等组织研磨匀浆液接种鲤鱼上皮瘤细胞(EPC),出现明显细胞病变。人工注射感染棘胸蛙表现出与自然患病相似的症状,14 d累计死亡率达到80%。通过对蛙病毒MCP基因的PCR检测及系统发育树分析发现,分离的棘胸蛙病毒与蛙病毒属病毒的相似性在99%以上,且与蛙病毒属FV3病毒类群聚为同一分支,暂命名为棘胸蛙蛙病毒(Quasipaa spinosa ranavirus,QSRV)。  相似文献   

10.
棘胸蛙肉质洁白细嫩,味道特别鲜美,被誉为“百蛙之王”。由于人们的大量滥捕,近年来野生资源濒临灭绝。因此,开展棘胸蛙人工繁殖,为人工养殖提供充足的种苗,对发展人工养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福建省古田县清源棘胸蛙生态养殖场通过10多年的潜心摸索,积累了丰富的人工育苗经验,采用人工饲养的亲蛙进行人工繁殖获得成功。现将棘胸蛙人工繁育技术总结如下。一、亲蛙的培育与选择1.亲蛙池的场地选择与结构。养殖棘胸蛙应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排灌容易、交通方便、环境安静、荫蔽凉爽的高山地带(海拔在600米以上)建池,以涌泉水、山涧水和地…  相似文献   

11.
张政军  江辉 《湖南农业》2007,(11):20-20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蛤蟆、石鸡,属无尾目、蛙科、蛙属.人工养殖棘胸蛙市场价格一般在每公斤65元以上,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12.
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 .1875)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等地。棘胸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类,也是江西山区特有的蛙种,庐山石鸡是江西省九江地区对棘胸蛙的俗称,也是庐山特产“三石”(石鸡、石鱼、石耳)之首。该蛙单只体重可达200g以上,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肉质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缓激肽素,具有滋补强身、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的药用价值。从全国来看,棘胸蛙的养殖业空前发展,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江西等地都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适宜棘胸蛙的人工驯养繁殖。从1985年开始,先后有一些大专院校和养殖户开展棘胸蛙的生物学、人工驯养和繁殖研究,基本形成了棘胸蛙的人工驯养技术路径,但各地生态条件的变化,如何找到适合当地棘胸蛙的养殖技术,这是棘胸蛙养殖产业发展的瓶颈。笔者从2006年开始开展庐山石鸡(棘胸蛙)养殖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棘胸蛙养殖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养殖模式,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养殖技术,使其在棘胸蛙的仿生态繁养技术中更具独特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贵州黔东南棘蛙的肌肉营养价值,采用常规氨基酸分析方法测定黔东南棘胸蛙、棘侧蛙和棘腹蛙3种野生棘蛙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并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标准对其进行氨基酸营养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3种野生棘蛙肌肉的氨基酸组成一致,其中含有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和赖氨酸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5种,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棘胸蛙、棘腹蛙和棘侧蛙肌肉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4.19%、87.43%和86.12%。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值分别为39.79%、40.07%和39.06%,在蛙科动物中均属于较高水平。3种棘蛙肌肉中,均以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天冬氨酸的含量次之,蛋氨酸含量最低。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表明,棘蛙肌肉中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显示,棘胸蛙为86.72、棘腹蛙为89.79、棘侧蛙为86.22。综合各项指标分析,贵州黔东南3种野生棘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4.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磷,是一种栖居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的珍稀两栖动物,素有“蛙中皇后”之称。石蛙营养丰富,含有高蛋白、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防癌抗癌之功效。近几年来,由于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而市场需求呈逐年增长势头,使得养殖石蛙比其它水产更具诱人的经济效益。通过试验证明,封沟养殖石蛙生长快、饲料省、经  相似文献   

15.
《农家致富》2012,(19):20-21
在浙江省开化县杨林镇青峰村,有一片像城市绿化带似的,但又非绿化带,而是15亩绿荫下的100多个水泥池,共1000多平方米,是该村叶理荣的石蛙人工养殖基地。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营养价值可与野生甲鱼媲美。叶理荣今年已74岁,1996年4月,他得知野生石蛙在深山老林里并不多见,且售价较高,便萌发了探索人工养殖石蛙的念头。当年,他购进20对种蛙试养,只养了半个月,却没有一个成活。之后的几年里,他又买来几十对石蛙,采取仿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6.
石蛙,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之一,商品蛙重大多在150-200克。这种蛙皮肤粗糙,雄性的胸部还长有不少黑色的肉刺,因此也有人叫它棘胸蛙。如今,在我国的浙江、江西等地,已有不少养殖户人工养殖石蛙。据了解,这石蛙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性,就是不喜欢在水里吃东西,养殖户为了遵循它们的这种习性,  相似文献   

17.
<正>棘胸蛙又名石鸡、石冻、石蛙、石坑蛙等,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食用蛙,药食同源,是名贵的山珍之一。棘胸蛙养殖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是山区农民致富的一条好门路。棘胸蛙对生活环境要求较高,在人工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水域水质恶化、饲养管理不善等原因,常发生一些病害,给养殖者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将棘胸蛙养殖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棘胸蛙(Rana spinosa David.1875)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广东、四川、海南等地。棘胸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类,也是江西山区特有的蛙种,庐山石鸡是江西省九江地区对棘胸蛙的俗称,也是庐山特产“三石”(石鸡、石鱼、石耳)之首。  相似文献   

19.
石蛙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石蛙肉质细嫩沽门,味道甘美,营养丰富,具有滋补强身、清心润肺、健肝胃、补虚损.以及解热毒、治疳疾等功效。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捉和环境的恶化,石蛙资源量日渐匮乏.采用仿生态的养殖模式养出来的商品蛙品质好,养殖风险小,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石蛤蟆,为我国特产大型肉食野生蛙.属两栖纲蛙科.60~80年代我国外贸部门大量收购供出口换汇.近年,由于滥捕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野生棘胸蛙数量骤减.现已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