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分析青海省公路建设对各类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占用湿地面积、污染湿地环境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湿地生物多样性等.在此基础上,根据道路建筑区域实际情况,提出公路建设中应在选线、施工、运营中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对湿地的破坏,合理保护湿地资源  相似文献   

2.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强化对于环境的保护,改善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结合新农村建设相关内容,对于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环境破坏、污染问题展开讨论,从而提出优化与改善对策,从环境保护角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3.
针对天津市水环境现状,分析其污染原因,包括环境保护意识差与投入不足、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和农业污染加剧等,提出具体的治理对策,以期推动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其核心是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农村面源污染、农村生活垃圾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越来越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在分析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从农村生产经营方式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四方面对农村污染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整治农村环境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正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得以提高,其在保障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比如高速公路工程破坏了当地的地形地貌,造成沿线植被的破坏和水土流失,并且在其投入使用后,也容易出现尾气污染或噪音扰民等问题。从高速公路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虽然在保障施工质量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可观的成绩,但是如何在兼顾工程质量的同时注重环保问题,应该成为高速公路未来发展的方向。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开发与建设,农业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且污染和破坏有日趋恶化的势头。本文针对能源基地建设给山西农业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改善和保护能源基地农业环境质量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村水利项目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衬砌渠道施工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能有效减少农业灌溉运输过程中的水资源渗漏问题,其在水利项目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衬砌渠道的构造样式较多,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普遍容易出现裂缝,特别是在斜坡位置,更容易发生渗漏和工程破坏。本文主要针对衬砌渠道的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利于改进衬砌渠道的施工弊端,提高施工质量,避免发生渗漏、裂缝。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生活污染,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投入品的污染,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农业废弃物的污染,这一系列的农业面源污染途径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影响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此,本文从农业技术推广,宣传、培训入手,探讨了普兰店市的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利工程作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要工程,固然能够为人类社会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但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和破坏。因此在进行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加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采取合理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本文简单介绍了水利工程施工,分析了其中存在的环保设备配置不达标、排污处理落实不到位、环保档案建设问题严重等环保问题,并针对性地就相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破坏、污染等问题,给人们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影响。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规划、培育和建设生态公益林能够有效解决环境破坏的问题,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要采取针对性的策略,提升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质量,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本文分析了生态公益林规划、培育和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较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周期较长,在自然环境下施工必然会影响自然环境,导致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需正确认识建设生态水利的重要性。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定量评价城市建设施工活动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施工路段和非施工路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道路两边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及其分布特征、路段尘的负荷、尘的粒径分布特征的监测表明,施工活动明显加重了道路颗粒物污染.与非施工路段相比,施工路段尘负荷是前者的47.5倍;施工路段粒径大于30μm的颗粒物的重量百分比非施工路段高56.7%;施工路段大气颗粒物平均浓度是非施工路段的8.76倍;大气颗粒物浓度随施工点距离增加而减小,与10 m处相比,25 m处浓度减少33%,50 m处浓度减少57%,100m处浓度减少63%.以上结果说明,施工活动是导致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施工活动中颗粒物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公路建设对野生动物生境的破坏、污染和公路封闭系统对野生动物的阻隔影响,结合国外生态道路建设成功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公路建设应实施的野生动物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建设施工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量评价城市建设施工活动对道路环境颗粒物污染的影响,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施工路段和非施工路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道路两边大气环境颗粒物浓度及其分布特征、路段尘的负荷、尘的粒径分布特征的监测表明,施工活动明显加重了道路颗粒物污染。与非施工路段相比,施工路段尘负荷是前者的47.5倍;施工路段粒径大于30μm的颗粒物的重量百分比非施工路段高56.7%;施工路段大气颗粒物平均浓度是非施工路段的8.76倍;大气颗粒物浓度随施工点距离增加而减小,与10m处相比,25m处浓度减少33%,50m处浓度减少57%.100m处浓度减少63%。以上结果说明,施工活动是导致城市环境颗粒物污染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施工活动中颗粒物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升。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降低环境污染,顶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被广泛应用。顶管施工技术对于周边环境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施工中无需进行土方挖掘,此种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污染,提升工程效率。本文探讨了顶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近年来乡村生态建设有了明显的成效,但仍然存在土地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必须提高农民生态文明意识,增大政府投入,坚持乡村污染治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等生态系统整修治理,促进农业乡村绿色生态建设。要加大农业污染治理力度,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实施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改进乡村人居生活环境,建设美丽、富饶、宜居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交通运输事业的繁荣发展,使得公路工程建设量不断增多。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对施工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对耕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随着土地资源的利用越来越紧张,公路建设过程中保护耕地逐渐成为了施工建设准备阶段的重点所在,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公路建设的实际入手分析了建设中对耕地保护的最严格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水污染严重农业种植施用化肥和农药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化学肥料、农药的大量施用,过量的肥料、农药渗入浅层地下水,使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将加重水质的污染,造成水质净化难。尿素和碳氨过量施用,使水体氮含量增加,造成耕地退化。大量施用农药对植物和土壤的残留影响很大,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长激素不但破坏了农产品品质,而且在大气、土壤、水体间残留短期内难以消减。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一)水污染严重农业种植施用化肥和农药对农村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化学肥料、农药的大量施用,过量的肥料、农药渗入浅层地下水,使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将加重水质的污染,造成水质净化难。尿素和碳氨过量施用,使水体氮含量增加,造成耕地退化。大量施用农药对植物和土壤的残留影响很大,尤其是剧毒农药和生长激素不但破坏了农产品品质,而且在大气、土壤、水体间残留短期内难以消减。  相似文献   

20.
大中型水利工程在建设施工中挖掘大量土石方,给原生态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何使遭到破坏的植被地块更好地得到开发利用,用最小的投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目前摆在水利设计、建设中的新课题。总结了水利工程、植被恢复、休闲渔业、观光等配套发展规划,以打造出集生态、旅游、观光、疗养、休闲渔业为一体的度假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