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优568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以自育耐寒恢复系Q568与引进不育系T98A配组育成的中籼中熟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表现黔优568于2004~2006年参加贵州省中早熟组区域试验。2004年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黔优568平均产量591.2kg/667m2,比对照  相似文献   

2.
岳优617是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和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利用爪哇稻雄性不育胞质不育系岳4A与恢复系R617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2010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泰优99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利用四川农业大学选育的优质籼型不育系D62A与自育籼粳交恢复系泸恢1345组配的优质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06年4月通过了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4.
绮优08是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选的优质不育系绮A与自选的优质恢复系08配组育成的感温型杂交稻新组合,具有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米质优等特点,2006年3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桂审稻2006039号。  相似文献   

5.
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229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香2292系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育浓香型优质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2292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香型优质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香味浓、品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株叶型适中等特点,适宜我国南方稻区种植.2002年荣获四川省第三届\"稻香杯\"优质米称号,2003年申请国家品种权(公告号:CNA000778E),2004年通过国家和江西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杂稻组合Ⅱ优406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耐寒恢复系G406与不育系Ⅱ-32 A配组育成的,于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产、耐寒杂交水稻新组合。1产量Ⅱ优406于2006年参加贵州省中稻晚熟组的预备试验,4个试点平均产量621.1 kg/667 m2,比对照Ⅱ  相似文献   

7.
K优818是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优质不育系K17A与R818组配而成的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参加全国南方稻区高产组区试。2002年破格参加全国南方稻区生产试验。2003年以第1名身份通过国审(国审稻2003055)。该品种已申请国家新品种专利保护(公告号为CNA000548E),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该品种已在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等地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大面积种植,均反映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1特征特性 该组合株型挺拔,株高约120cm,与汕优63相当或稍矮。穗大粒多,穗粒结构协调,一般有效穗约255万/hm^2。穗粒数180~200粒,结实率90%左右,千粒重约27g。  相似文献   

9.
1选育进程宜香481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水稻组合。2001年用不育系宜香1A与恢复系万恢481配组而成,2002年进行测配鉴定,2003年进行所内品比试验及多点观察试验。2004年进入长江上游国家区试。2005年进行续试及生产试验,2006年8月18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西省种子公司把不断发掘与利用新的遗传种质,提高杂交稻的产量、抗逆性以及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列入水稻育种和开发的重要工作内容,经过多年攻关,选育出了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1308,该组合2004-2005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表现高产、稳产、综合性状较好等特点,于2006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新品种奥龙优282是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用自选两系不育奥龙1S(闽科鉴字2006160号)和自选恢复系R282配组而成,2009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  相似文献   

12.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绵5优838的选育与制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绵5优838是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本所自育的优质不育系绵5A为母本、四川省原子核所育成的恢复系蜀恢838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中籼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1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不仅产量高,品质优,而且适应性广,适合长江上游及湖北的平坝和丘陵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13.
吴多新  叶凤 《种子世界》2007,(11):43-43
博Ⅱ优134是海口市琼山区种子公司配组育成的弱感光杂交水稻新品种,2006年4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晚季在海口市琼山区进行5.73hm^2生产试验,虽然遭受强“达维”台风的影响,但仍获得相对较好的收成,平均产量5279kg/hm^2,比当家品种博Ⅱ优15增产317kg/hm^2,增产幅度为6.38%;2006年晚季在海口市琼山区进行36.67hm^2丰产示范,平均产量7622kg/hm^2,比博Ⅱ优15增产1161kg/hm^2,增产幅度达17.97%。[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高产高抗白叶枯病杂交水稻Ⅱ优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Ⅱ优98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所于1998年以穗大粒多、高异交率的不育系Ⅱ-32A为母本、含抗水稻白叶枯病基因Xa-7的恢复系抗恢98为父本配组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新组合金农3优3号系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院用金农3A与金恢3号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籼三系杂交稻,该组合2010年参加福建省中稻区试,2011年续试,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2006)。该品种糙米红褐色,具有产量高、米质好、营养高的特点,适合在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种植。2012年,福建省上杭县种子管理站引进该品种做烟后晚稻试种,  相似文献   

16.
中9优85系四川省种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四川省蒲江县种子公司用不育系中9 A与恢复系蒲恢85组配而成,由四川省种子公司独家开发的三系籼型中迟熟杂交水稻新组合.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作物育种信息》2006,(8):15-15
红良优166是安徽省合肥峰海水稻研究所,用带白化标记的不育系庐州86A,与自育优良恢复系恢136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制种纯度高,2005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8.
利用自育水稻两用核不育系611S与生产上广泛应用的三系杂交稻恢复系多系1号配组,育成了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662".经贵州省两年杂交水稻区试鉴定,平均产量7.43t/hm2,比对照汕优63平均增产6.3%;一年生产试验鉴定,平均产量7.15t/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3.4%.接种和自然鉴定结果表明,两优662对稻瘟病有较好的抗性.该组合于200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新两优6380是南京农业大学与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自育的广亲和强恢复系D208与光温敏不育系03S杂交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2004-2006年参加江苏省杂交稻新品种预试、区试与生产试验。2006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Ⅱ优50329系重庆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自育恢复系50329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9-2000年参加重庆市杂交籼稻区试,2001年参加重庆市组织的生产示范,均表现为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2001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产量高1998年参加本所新组合比较试验,三次重复平均产量折合单产9.03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8%,居参试品种第一位。1999-2000年参加重庆市区试,平均7.86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3%。2000年丰都县种子公司引种示范20hm2,平均产量9.14t/hm2,同田较汕优63增产5.8%。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