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1选育过程丽薯7号原名丽200202,是1997年丽江市农科所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隋启君老师提供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肯德×Alamo组合中选育。经品比试  相似文献   

2.
凉山州安宁河谷地带早春马铃薯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近年在安宁河谷地带种植观察表现产量高、品质好的凉薯97、会-2、抗青9-1、丽薯6号、米拉、川凉薯5号共6个品种进行了早春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安宁河谷地带选择会-2、川凉薯5号、抗青9-1和丽薯6号4个品种种植均可获得较高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优良的品种是保证其高产稳产的重要基石。为了筛选出适宜大理州早冬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当地品种‘丽薯6号’和‘丽薯7号’作为对照,与近年来大理州农业科学推广研究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新选育出的5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均可在大理州正常发育成熟,‘11~#’产量最高,达3 644 kg/667m~2,商品薯率最高,达88.10%,两者均较‘丽薯6号’(CK1)和‘丽薯7号’(CK2)高。该品种有望成为大理州早冬马铃薯的主栽品种,逐步替代‘丽薯6号’。  相似文献   

4.
盘县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盘县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马铃薯品种,以Mira为对照,比较了11个品种的生育期、特征特性、抗逆性、产量等。结果表明:0402-7、B04-41-4、2005-1、宣薯2号可在盘县推广种植;盘薯1号、0402-2、威薯001、W04-36、紫云1号有必要进行续试;丽薯200202和黑美人宜淘汰。  相似文献   

5.
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马铃薯高产抗黑痣病品种的引进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5,(4):199-201
为筛选出在甘肃陇中温寒半湿润区适宜种植的高产抗黑痣病马铃薯优良品种,对引进的19个马铃薯品种(系)进行了产量和抗黑痣病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7号’、‘庄薯3号’、‘青薯9号’、‘心里美’、‘丽薯6号’、‘丽薯7号’和‘陇薯8号’7个品种的马铃薯产量高,产量在37 500~62 100 kg/hm2之间;黑痣病病薯率在0~10.64%之间、病情指数在0~3.83之间,是适宜在陇中温寒半湿润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冬马铃薯栽培。为探明干旱胁迫对冬播马铃薯现蕾期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对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进行鉴定,试验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合作88’、‘丽薯6号’、‘宣薯2号’和‘会-2’)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及对照(正常供水CK)条件下测定马铃薯各品种现蕾期的生理生化指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并对各生理生化指标变幅进行模糊隶属函数分析。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较对照增加。除脯氨酸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外,各生理指标的变化存在品种间差异。4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会-2’‘宣薯2号’‘合作88’‘丽薯6号’。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生理响应存在差异,即品种抗旱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精淀粉加工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铃薯精淀粉加工考察报告李贵春王江郑丽莉(大兴安岭地区马铃薯开发办165000)张亚奎(大兴安岭地区农科所165000)为了充分发挥我区农业资源优势,加大马铃薯综合开发力度,提高鲜薯加工转化能力,扭转我区马铃薯加工业的落后局面,地区拟筹建年产万吨马铃...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的贮藏损失状况及降低其损失的策略膝伟丽,王新伟(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克山161606)马铃薯的贮藏过程是马铃薯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由于贮藏期间管理不善。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却长期存在.因此为进一步了解马铃薯的贮藏损失状况,明确影响...  相似文献   

9.
群体密度控制以及打顶对脱毒马铃薯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马铃薯主茎数量以及打顶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以丽薯7号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人工控制主茎数量以及打顶的物理方法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每穴3茎是较好的群体密度调控,能够提高马铃薯产量。打顶有利于控制马铃薯株型,削弱其顶端优势,减少地上部茎叶对地下块茎的抑制,增加了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马铃薯》2018,(2):74-80
以云南省主栽的4个马铃薯品种‘会-2’、‘宣薯2号’、‘丽薯6号’及‘合作88’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冬种的方式,研究干旱胁迫与复水对冬种马铃薯苗期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4个马铃薯品种的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Internal CO2 concentration,Ci)、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sis rate,Pn)均较对照低,但气孔限制值(Stomatal limitation,Ls)、瞬时水分利用效率(Instant water use efficiency,WUE)增加;复水后,植株产生补偿生长效应,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较干旱处理增加,但均未高于对照,胞间CO2浓度、气孔限制值与干旱处理数值几乎一致,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降低。综合各光合指标表明,干旱胁迫下,供试的4个马铃薯品种光合响应有差异,‘会-2’可维持较好的光合效率,‘宣薯2号’次之,‘丽薯6号’及‘合作88’光合效率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云南省马铃薯主要品种的晚疫病抗性,利用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优势生理小种(1.2.3.4.6.7.9.10.11)和超级生理小种(1.2.3.4.5.6.7.8.9.10.11)对云南省马铃薯主要品种进行抗性评价。结果表明,在供试的20个品种中,没有对2个供试生理小种表现高抗的品种;对优势生理小种,‘云薯304’、‘云薯401’、‘镇薯1号’和‘紫云1号’4个品种表现抗病,‘合作88’和‘云薯505’表现中抗;对超级生理小种,仅‘云薯304’和‘云薯401’分别表现抗病和中抗。云南省种植的马铃薯主要品种中‘会-2’、‘丽薯6号’、‘宣薯2号’和‘青薯9号’对优势小种均已丧失抗性,‘合作88’仅表现中抗。生产上迫切需要晚疫病抗性强且抗性持久的马铃薯新品种,以减少晚疫病造成的产量和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马铃薯常规育种体系主要以夏作为主,冬作马铃薯育种在2003年前未见报道,也没有完善系统的冬马铃薯育种体系。因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优势,云南省可以一年四季生产马铃薯。云南省冬马铃薯因错季上市,不仅满足国内鲜食市场反季需求,薯农的比较效益也高。但目前冬作生产上使用的品种为生育期长的‘合作88’和‘丽薯6号’,冬作马铃薯专用品种缺乏,产生冬马铃薯市场品种单一,上市集中等问题,亟需系统完善的育种体系选育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要具有高产、抗病的特点,而且在口感和风味上还要能迎合消费者的多样化喜好。新的高效冬作马铃薯育种方法,采用大春筛选出的68个优良品系,2016~2020年在云南省建水县连续开展4个冬季试验,实施过程中采取促进成熟期晚的品种(系)提早成熟的栽培技术。筛选出了5个适合冬作的品系,分别定名为‘云薯114’(S13-592)、‘云薯115’(S12-1528)、‘云薯116’(S12-1496)、‘云薯703’(S12-1998)和‘云薯608’(S10-843),该5个品种4年平均产量均在45 000 kg/hm2以上,与露地相比,经过促早熟栽培技术产量两年平均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棉花、马铃薯间作模式对产值和2种作物品质的影响,设计了棉花与马铃薯的2个间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上4行棉花-2行马铃薯的处理产值最高,其次为2行棉花-2行马铃薯,单作马铃薯产值最低;2行棉花-2行马铃薯处理棉花的单株果枝数、单株铃数、铃重、籽指、衣分、霜前花率最高,且纤维品质最好;单作马铃薯块茎的外观整齐度最好,且商品属性最高;马铃薯的干物质含量、氨基酸总含量、蛋白质含量亦是单作处理最高。综合来看,4行棉花-2行马铃薯、2行棉花-2行马铃薯的间作模式可以提高群体经济效益,并能提高棉花的纤维品质,可以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3635,国内刊号:CN 23-1477/S,邮发代号:14-167,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我国马铃薯产业为办刊宗旨,积极报道国内外有关马铃薯的学术研究、科研动态和各种实用技术的最新消息。该刊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主管,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马铃薯》(原名《马铃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3635,国内刊号:CN 23-1477/S,邮发代号:14-167,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我国马铃薯产业为办刊宗旨,积极报道国内外有关马铃薯的学术研究、科研动态和各种实用技术的最新消息。该刊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主管,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马铃薯》(原名《马铃薯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3635,国内刊号:CN 23-1477/S,邮发代号:14-167,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我国马铃薯产业为办刊宗旨,积极报道国内外有关马铃薯的学术研究、科研动态和各种实用技术的最新消息。该刊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主管,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马铃薯》(原名《马铃薯杂志》)创刊于1987年。2000年经申请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更名为《中国马铃薯》,同年改为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马铃薯》杂志是目前全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科技期刊,国际刊号:ISSN 1672-3635,国内刊号:CN 23-1477/S,邮发代号:14-167,国内外公开发行。它以繁荣我国马铃薯产业为办刊宗旨,积极报道国内外有关马铃薯的学术研究、科研动态和各种实用技术的最新消息。该刊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主管,由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马铃薯》(原名《马铃薯杂志》)创刊于1987年。2000年经申请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更名为《中国马铃薯》,同年改为大16开  相似文献   

18.
1选育经过 丽薯2号,原名90单薯选.该品种是丽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太安基点,1985年承担全国马铃薯杂交实生种子联合区域性试验,由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提供的呼自79-172×NS79-12-1组合,经育苗移栽,于1990年大田生产利用的无性5代混薯中进行单薯选择繁育而成.2004年先后通过丽江市和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9.
<正>1选育经过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6号是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鄂西综合试验站于1995年以Ⅰ-10作母本、以NS51-5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5年通过有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2009年陕西榆林中国马铃薯大会纪要精神,经大会组委会研究决定,2010年中国马铃薯大会(中国马铃薯大会暨贵州马铃薯文化节)将于2010年5月27-3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中国马铃薯大会的主题是"马铃薯产业与东盟一体化",贵州马铃薯文化节的主题是"多彩贵州·神奇薯业"。会议将就我国马铃薯科研、生产、加工和马铃薯在解决粮食安全、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