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敏莉 《新农村》2009,(11):15-15
浙江省景宁县九龙乡后蛘村,原来稻田只单种一季水稻,去年在县农业部门的指导下种植“薯-稻-盘菜”三熟120卣(1亩=667平方米,下同),普遍获得了好收成。其中杨卫民等3户农民种植11.8亩,每亩平均收获马铃薯1450千克、稻谷556千克、盘菜2152千克,三熟合计亩产值达6300多元,除去成本纯收入达3780元,比原来单种一季水稻效益翻了好几倍。实践证明,该新三熟是一种投资省、效益好、技术容易掌握、深受农民欢迎的种植模式。现将该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1999,(10)
磐安县地处浙中地区,是全国中药材生产和出口的重点县之一。自90年代以来,磐安县利用中药材生产优势,在三熟制地区大力发展药材—稻—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近几年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5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左右,已成为三熟制水田的主要耕作制度,代表类型是“元胡-稻-稻”。据1996~1998年验收,元胡-稻-稻种植模式每亩可生产商品元胡130.4千克,产值1956元,早稻504.3千克,产值605.16元,晚稻439.2千克,产值658.8元。全年合  相似文献   

3.
<正>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前提下,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农民调结构稳增收,在原有“早稻-再生稻-莴苣”“烟叶-晚稻-莴苣”种植模式的基础上,推广“甜玉米-中稻-莴苣”种植模式。该模式在2020年高产示范种植中,每667平方米(1亩)甜玉米产量1485千克、中稻产量760千克、莴苣产量4050千克,每667平方米年产值达13088元。“甜玉米-中稻-莴苣”一年三茬水旱轮作高效种植模式的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莒县采用覆膜花生、青花菜,薹菜、马铃薯一年四种四收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油、菜争地的矛盾,取得了较高的效益。每667平方米(1亩)产花生350千克,青花菜1000千克,薹菜1100千克,马铃薯1500千克,产值5000~6000元。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马铃薯上施用1千克/亩和2千克/亩的锌肥,研究不同锌肥施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1千克/亩的锌肥能够实现马铃薯亩增产417千克,亩增加收益583.9元,并且施用效果好于2千克/亩。  相似文献   

6.
隰县寨子乡中桑蛾村张红兵。种植作物为地膜覆盖马铃薯套种玉米,面积6亩,马铃薯平均亩产3600千克,总产量21600千克.亩产值2736元,总产值16416元。套种玉米亩产量680千克,总产量4080千克,总产值4488元。两项合计总产值20904元,纯收入18720元.亩纯收入3120元,成为当地立体种植亩创三千元的好典型。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曲阜市推广的舂马铃薯、夏玉米、秋白菜、越冬菠菜一年四作栽培模式,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马铃薯2000千克、玉米600千克、白菜3500千克、菠菜1500千克,每667平方米收入5190元,比单纯的小麦玉米复种模式增收3830元。  相似文献   

8.
梁作美 《新农村》2000,(10):12-1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两旱一水”型高产、高效种植制度正在山区扩展,鲜食春大豆-中稻-秋马铃薯三熟即是其中一种。据对妙高镇黄笠宗、钟先法等农户13.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该种植制度的调查,春大豆亩产值1223元,中稻亩产500千克,产值600元,秋马铃薯亩产1500千克,产值2900元,全年合计亩产值4723元,扣除成本和农业  相似文献   

9.
罗氏沼虾稻田养殖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优点。笔者在2块共8亩的稻田中进行稻虾立体种养试验.获得平均亩产成虾138.4千克、成鱼57千克、稻谷392.4千克,亩产值6332元、利润2588元的好收成。  相似文献   

10.
烟-稻-菜高效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县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烟-稻-菜栽培模式随之发展起来,一改原来的1年只种1季或两季水稻为“烟-稻-菜”三熟制。每667平方米全年总产值达3165~3880元,其中早季烟叶产量125~150千克,产值1250~1500元:烟后晚稻单产550~600千克,产值715~780元;菜(甘蓝)产量3000~4000千克,产值1200~1600元。  相似文献   

11.
鹿泉市近两年引进推广许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杂粮、蔬菜新品种,其中,豌豆与娃娃菜生长期短、效益高、易管理,可以露地种植而且经济收益和营养价值都较高。两种作物合理搭配,豆茬有利娃娃菜生长,豌豆亩产250千克(平均售价3.0元/千克)或采收青豆荚1000千克左右(平均售价1.5元/千克);夏茬娃娃菜亩收8000株,秋茬娃娃菜亩收10000株(平均售价0.2元/株),两茬作物亩产值达4500元,除去投入,年亩效益可达4000元。  相似文献   

12.
正马铃薯具有生长周期短、耐旱、耐贫瘠、高产稳产、区域适应性广的特点。谷子抗旱耐瘠,每生产1克干物质,仅需水257克,相当于玉米的1/2左右。河北省一年两熟区马铃薯多为春播,谷子多为夏播。马铃薯收获后复种一茬谷子,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种植效益。马铃薯每667平方米(1亩)栽培成本1300元左右,产量2000~3000千克;谷子每667平方米栽培成本400元,产量300~400千克。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大葱-马铃薯即早春拱棚马铃薯- 夏季早葱-秋季马铃薯在同一块地上三季作三茬栽培技术模式,适宜在马铃薯“二季作区”区域推广应用。近几年的推广经验表明:该模式具有投资少、产值高、省工、省时、易于操作的特点,深受农朋友的欢迎。据统计:本地医2005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300平方千米, 平均产春季马铃薯4.425万千克/平方千米,夏季早葱4.8千克/平方千米秋季马铃薯2.445万千克/平方千米,产值分别为7.08万元/平方千米、5.157万元/平方千米、3.423万元/平方千米。合计产值15.66万元/平方千米。去除成本 3.945万元/平方千米,纯经济效益11.715万元/平方千米。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马铃薯、鲜食玉米、大白菜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和大白菜为向外输出的优势蔬菜产品,每1/15公顷(1亩)收入30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一年三种三收,1/15公顷产马铃薯2000~2500千克,产值1200~1500元,嫩玉米3000穗,产值1000元以上,大白菜产4000千克,产值1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依据生物多样性原理,构建、优化山区单季稻田鱼-鸭-稻共育生态系统,利用系统各生物因子的互作和生态链之间的关系,提高生态系统自身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通过尽量减少人为非生物因素的介入和干预,如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改变用药组成结构,综合运用抗病(虫)丰产品种、垄畦栽培、应用竹醋液减量使用农药和穗期简化防治等技术,可有效提高生态系统本身鱼、鸭、蜘蛛等天敌对水稻虫害的调控能力,进而达到对水稻主要病虫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的无害化治理。引入单季稻田鱼-鸭-稻共育复合生态系统,可比常规稻田减少1—2次农药施用、防治费用降低24.6%-50.2%,增效306.2—414.5元/667m^2。鱼、鸭达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油气储运》2005,(12):44-45
山东省济宁地区:鲁西黄牛(身高1.0~1.1米、体重125~175千克)价格850~1150元.西门塔尔牛(身高1.1~1.3米、体重150~250千克)价格1050~1750元,夏洛来(身高1.0~1.2米、体重130~180千克)价格800~1000元,改良肉牛(身高1.0~1.2米、体重140~210千克)价格950~1350元,膘肉牛(350~600千克)价格每千克8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1.制作材料。食用菜籽油、冻鲜鸡爪或鸭爪,麦芽糖、食用黄色素,过氧化氢(浓度50%)、氢氧化钠。 2.漂白上色。加工前8-10小时将冻鲜鸡爪或鸭爪解冻。以流动水冲洗。解冻后,重新放水将鸡爪或鸭爪覆盖。每100千克鸡(鸭)爪用过氧化氢250毫升漂白10-20分钟。加过氧化氢的目的是去除鸡(鸭)爪表面的油迹、污渍使鸡(鸭)爪表面光洁。再将漂白后的爪沥干水上色。每100千克鸡(鸭)爪与麦芽糖1,20千克、热水0.90千克、适量黄色素组成的溶液混匀,使上色均匀。  相似文献   

18.
《农家顾问》2006,(12):43-43
双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种植模式.667平方米可摘薹250千克左右,收入250~300元,菜子单产增加10千克左右。增收30-50元.667平方米纯收入增加280~300元。去年湖北省推广应用333万公顷。其中新洲、天门、仙桃、嘉鱼、咸安各667万平方米(1万亩)。收获菜子达到国家双低标准,开发菜薹品牌2~3个.增效1.4亿元。  相似文献   

19.
任城区稻茬麦田位于济宁市南部,沿南四湖西部一带,为典型的滨湖涝洼区。我们经过3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一,稻茬麦产量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433.9千克,平均增产42.7千克,增幅达11%。现将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向日葵是吕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在结构调整与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产量效益稳步发展。常年种植面积60余万亩,占到油料种植总面积的67%,平均单产50千克。为进一步提高向日葵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2006年根据省站的安排,生产上狠抓优质品种更新,重点突出新型模式的推广,在2005年推广向日葵间作杂豆模式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到3.5万亩,平均亩产向日葵60千克,杂豆70千克。较一般单作亩增纯收入218元(单作每亩投人72元,间作亩投入120元,不包括投工。每千克葵花按2.8元、杂豆按3-4元计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