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迄今为止,双子叶植物花发育模型研究已基本成熟,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水稻等单子叶植物的研究.目前,已鉴定克隆了部分与水稻花发育相关的基因,如水稻稀穗LAX、PLAI、LHD、FZP、CL、RFL、RAP1A和RAP1B基因以及花器官发育的水稻ABCDE 5类功能基因和花序变异基因包括Lax、Fzp、OsCKX2、Fon1等,促进了人们对水稻花发育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但是有关水稻花发育特异基因之间的调控及作用机理尚未清楚,今后需采用以先进的生物技术为手段,通过分离、鉴定更多的水稻花发育突变体基因,深入探讨各个基因的功能及相互作用,最终系统了解水稻花发育调控机理,从而为深人研究单子叶花序发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lfl突变体作为观察材料,在表型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对lfl突变表型分类,并以lfl与Ⅱ-32A杂交得到的F2代作为定位群体,进行了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LFL基因位于第4染色体上SSR标记RM17349与RM17411之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19和1.27 cM.综合表型及定位分析可以判断出,lfl是一个新的水稻花器官突变体,此研究对进一步了解水稻花器官发育调控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植物花器官的发育是由器官特异性基因决定的,这些基因包括ABC模型的A、B、C功能基因,同时还有决定胚珠发育的D功能基因和E功能基因。这些基因的精确表达需要花分生组织特异性基因的激活和多个正负调节因子的调控。在花器官发育过程中,基因存在着复杂的遗传网络调控系统,就此提出了各种调控模型。文章就花发育分子模型的发展和完善、不同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调控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对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植物花器官发育机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王莹  穆艳霞  王锦 《浙江农业学报》2021,33(6):1149-1158
花器官的发生发育与形态构造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项目,涉及众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MADS-box基因作为其中的关键转录因子可以改变整个发育过程,因而成为花器官研究最广泛的基因家族.通过梳理目前MADS-box基因对花器官发生、分化和形态建成方面的调控作用,为了解花发育程序和该基因家族的一般转录调控机制提供新见解,也为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5.
水稻花器官突变体lfl(leafy lodicules)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杂交育种中发现的一个水稻花器官突变体,经过多代种植,已稳定遗传。以此突变体为父本,以D62A、岗46A、11-32A和金23A为母本配制杂交组合进行遗传分析,根据F2表型及X2测验结果表明,该突变体的性状是由单隐性基因控制的。此突变体除了花器官,其它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异。在同一突变植株中,有正常小花,也有多种花器官突变表型:内颖缺失或弯曲,浆片与异常叶状体相连,雄蕊正常或部分增多退化,部分雌蕊异常、呈双雄蕊或三拄头。所有突变体中浆片都与叶状体相连,呈浆片叶化表型,因此我们将此突变体命名为水稻浆片叶化突变体lfl(leafy lodieules),形态分析表明£儿为一个新的水稻花器官发育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综合运用形态解剖学、扫描电镜、石蜡切片等技术手段,对牛膝花器官的形态学结构以及解剖结构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牛膝为两性花,异花授粉,具1苞片,宽卵形,干膜质,顶端长渐尖;小苞片2枚,刺状,顶端弯曲,基部两侧各有一卵形膜质小裂片;花被片披针形,5枚,光亮,无毛,顶端急尖,有1中脉;雄蕊5枚,包括花丝和花药两部分,花丝顶端膨大形成椭圆形的花药,其表面具颗粒状突起,花药被药隔分为左右两个药室,每个药室各有两个花粉囊,花粉囊呈长圆形的。雌蕊为单雌蕊,仅由1枚心皮构成,较雄蕊长,包括子房、花柱、柱头三部分,雌蕊基部膨大部分为子房,子房上位,内含1室,具1胚珠,柱头单一,为湿性柱头,常膨大呈球状,显微镜下观察其顶端的表皮细胞膨大形成指状突起,利于接受花粉。连接子房和柱头的部分为花柱,是花粉管进入子房的通道,解剖学研究发现,中空的花柱内表皮细胞向内膨大形成乳状突起,构成了特殊的通道细胞,为花粉管萌发提供营养和趋化物质。胞果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种子1枚,类型为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子克隆、定量分析等分子技术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基因的功能被人们发现、了解与深入研究。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发现的番茄中花器官发育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阐明番茄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以及相关转录调控网络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经典的ABC模型有效地解释了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可以广泛地解释因同源异型基因的突变而引起的植物花器官变异。随后,大量花器官特征基因及蛋白特性的研究完善了ABC模型,形成了目前广为接受的ABCDE模型。最近提出的四聚体模型解释了花器官发育基因的蛋白互作原理。这些模型构成了花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武浩 《河南农业》2022,(29):56-58
选择40粒中N22 (Nagina22)水稻种子作为观察组,对其进行浸种、室温催芽后播种于试验田,并在抽穗之前放于高温环境中。另选择40粒中N22 (Nagina22)水稻种子作为对照组,任其自然生长,分析高温胁迫下水稻花器官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丙二醛与脯氨酸、可溶性糖与可溶性蛋白、激素含量等各项指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在花器官进入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3 d、 5 d、 15 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花器官进入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3 d、 5 d、 15 d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丙二醛、脯氨酸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玉米素、生长素指标低于对照组,水杨酸、脱落酸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iRNA靶基因中miR414、 miRNA394、 miR397b、 miR3507b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温干旱胁迫下水稻花器官中敏感基因的筛选可以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生理机制,测试出敏感基因,对于植株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果树花发育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发育过程是果树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受众多基因的调控。控制果树花发育过程的基因有花序分生组织特异基因、花分生组织特异基因、调控花器官形态特征基因等。本文综述这些基因在果树中的作用、表达部位和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1.
水稻籽粒性状是水稻产量构成的重要因子。反映籽粒形状的指标主要有粒长、粒宽、粒厚及长宽比,而尤以粒长最能反映籽粒形状,籽粒大小则多以千粒重计量。其中水稻粒长遗传复杂,研究结果因材料选择的不同而不同,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大的特殊材料进行研究,结论多趋向于质量性状控制,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小的材料进行研究,结论趋向于数量性状控制。关于粒宽的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粒宽由多基因所控制,也有研究认为,个别品种的粒宽受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所控制,显性方向因组合而不同,且存在细胞质效应。长宽比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研究表明,谷粒长宽比在F1中基本上表现为正态分布。长宽比性状中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都很显著,以加性效应为主。关于粒厚遗传的研究结论相差不大,多数研究表明粒厚受多基因控制。大部分研究认为,粒重在F2代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是由多基因加性效应所控制的数量性状。也有研究认为,粒重的遗传受许多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存在细胞质效应。在遗传环境中,一般认为粒重是受多基因的加性效应所控制。笔者认为,粒重的遗传不能简单的看作数量性状遗传,粒重的遗传研究结果与研究过程中选择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有些特殊材料的粒重遗传就表现为质量性状。随着水稻粒形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粒形各性状间的遗传关系。多数研究认为,粒长与长宽比、千粒重以及粒宽与粒厚、千粒重均呈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呈负相关,与粒厚呈正相关;粒厚与千粒重呈正相关。经过多年的遗传研究探索,水稻粒形遗传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待加强。在水稻粒形遗传中,需拓宽粒形研究面、加强粒形遗传机制研究和对特色资源粒形遗传及潜在价值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水稻蛋白质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蛋白质含量的高低是衡量稻米营养价值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提高蛋白质含量是稻米营养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本文阐述了水稻蛋白质种类、氨基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并概括了水稻不同基因型和不同部位或组织间蛋白质含量的差异、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及分子机理以及种质创新的研究现状,可为水稻蛋白质含量的深入研究和高蛋白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蘸花法在植物遗传转化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遗传转化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农作物性状改良的必要手段。随着蘸花法在十字花科植物中的成功应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并用于许多模式植物及农作物的遗传转化。蘸花法简便、高效、稳定性好,转化后可直接获得转基因种子。该文介绍了蘸花法的原理,分析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并总结了目前已成功应用蘸花法的研究情况及筛选转基因后代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稻籽粒性状是水稻产量构成的重要因子。反映籽粒形状的指标主要有粒长、粒宽、粒厚及长宽比,而尤以粒长最能反映籽粒形状,籽粒大小则多以千粒重计量。其中水稻粒长遗传复杂,研究结果因材料选择的不同而不同,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大的特殊材料进行研究,结论多趋向于质量性状控制,选择籽粒粒形性状差异小的材料进行研究,结论趋向于数量性状控制。关于粒宽的研究,多数研究结果表明,粒宽由多基因所控制,也有研究认为,个别品种的粒宽受单基因或主效基因所控制,显性方向因组合而不同,且存在细胞质效应。长宽比是决定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众多研究表明,谷粒长宽比在F2中基本上表现为正态分布。长宽比性状中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都很显著,以加性效应为主。关于粒厚遗传的研究结论相差不大,多数研究表明粒厚受多基因控制。大部分研究认为,粒重在F2代基本上呈正态分布,是由多基因加性效应所控制的数量性状。也有研究认为,粒重的遗传受许多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存在细胞质效应。在遗传环境中,一般认为粒重是受多基因的加性效应所控制。笔者认为,粒重的遗传不能简单的看作数量性状遗传,粒重的遗传研究结果与研究过程中选择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有些特殊材料的粒重遗传就表现为质量性状。随着水稻粒形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粒形各性状间的遗传关系。多数研究认为,粒长与长宽比、千粒重以及粒宽与粒厚、千粒重均呈正相关;粒宽与长宽比呈负相关,与粒厚呈正相关;粒厚与千粒重呈正相关。经过多年的遗传研究探索,水稻粒形遗传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待加强。在水稻粒形遗传中,需拓宽粒形研究面、加强粒形遗传机制研究和对特色资源粒形遗传及潜在价值研究等。  相似文献   

15.
水稻叶脉发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脉能够运输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还为植物叶片提供机械支撑力,以维持正常的形态结构,从而有利于其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水稻侧脉的数量直接与叶片宽度成正比,叶片的合适宽度、长度以及直立度都影响其光合效率。因此,对水稻叶脉微管束系统的形态发育以及分子机理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综述了近年有关水稻叶脉发育的细胞以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兰花是显花植物中最大的家族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种生态环境中,表现出高度特异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它与多数开花植物不同,其子房的发育是由授粉启动的,即先授粉,后发育,这也是兰科植物的特殊性所在;兰花的花期之长也与大多数开花植物不同,这可能与兰花特殊的结构和发育过程相吻合。因此,兰花是研究花器官发育的理想材料。本文就近年来在这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水稻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人们微量元素营养普遍缺乏的现状和今后功能性水稻育种的发展需求,在概述水稻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差异、环境效应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水稻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遗传相关和分子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富集微量元素水稻种质鉴定、筛选与创新现状,并探讨了今后以提高水稻微量元素含量为目标的功能性水稻研究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8.
水稻花药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药是花粉发育场所,它为花粉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并传递信息。综述了水稻花药发育相关基因研究进展,以期促进该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