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河蟹、鳜鱼在生态与食性上无冲突,两者互不相残,具有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作用。池中的野杂鱼利用河蟹残饵,而鳜鱼又捕食池中的野杂鱼,实现低质鱼向优质鱼的转化,同时又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溶氧、争水体等问题,对河蟹、鳜鱼的共同生长极为有利。河蟹、鳜鱼在同一池塘内混养,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及天然饵料,发挥池塘最大生产力,在只增加鳜鱼苗种投入,而无需增加饵料及其他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的情况下,能达到增加单位面积养殖产量,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理想效果,是值得推广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2.
唐玉华 《齐鲁渔业》2013,(12):46-47
河蟹、鳜在生态与食性上无冲突,具有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作用。池中的野杂鱼利用了河蟹残饵,而鳜又捕食野杂鱼,实现低值鱼向优质鱼的转化,同时又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溶氧、争水体等问题,对河蟹、鳜的共同生长极为有利。现将河蟹、鳜同池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市在巩固河蟹养殖这一主导产业的同时,充分挖掘池塘的生产潜力,提高池塘的产出,瞄准鳜鱼的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河蟹养殖池塘野杂鱼较为丰富的资源,摸索出了一种在成蟹养殖池塘套养鳜鱼,并且使鳜鱼当年上市的实用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实行此种套养方式,不仅控制了野杂鱼的繁殖生长,避免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饵、争氧,从而提高了饲料利用率,节省了养殖生产成本,又因为有病的鱼、蟹活动缓慢而易被鳜鱼捕食,从而减少了疾病的传播,控制了疾病的蔓延。现将这种养殖方式简介如下:一、池塘条件套养鳜鱼的池塘一般面积在10亩以上,进…  相似文献   

4.
蟹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且具有互惠关系:鳜鱼捕食池中野杂鱼,以低价值鱼换来高价值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矛盾。现将主要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河蟹池塘中套养不同饵料来源鳜鱼的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大规格河蟹养殖中,常出现野杂鱼与河蟹争食饵料的情况,影响河蟹正常摄食与生长,降低养殖户经济效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河蟹池塘中套养一定数量的大规格鳜鱼种。利用鳜鱼捕捉蟹池中的野杂鱼,不仅改善水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且将经济价值较低的野杂鱼转化为经济价值较高的鳜鱼,达到鳜鱼、河蟹双丰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顾树倍  李荣福 《科学养鱼》1996,(12):15-15,24
鳜鱼养殖(四)成鳜养殖目前,成鳜养殖方式主要有单养和混养两种。单养又分池塘单养和网箱养殖,这种养殖方式需投喂充足的饵料,产量较高;混养主要包括成鱼池(或亲鱼池)套养、因网养殖和大水面养殖。这种养殖方式不仅能充发利用水体,又能利用鳜鱼吃掉水体中的野杂鱼...  相似文献   

7.
刘勃 《水产养殖》2005,26(3):43-44
河蟹以底栖为主,多在夜间摄食附生藻类、有机碎屑、水生植物、底栖动物、人工沉性饲料;铂鱼活动于上层水体,一般于白天摄食适口野杂鱼类、人工浮性饲料。鲌鱼、河蟹对池塘水体生态环境要求基本一致,均需水质清新、溶氧丰富的池塘条件。河蟹生态养殖的水草种植、螺蛳放养能大量吸收水中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增加溶氧,有利于鲌鱼正常生长的作用:鲌鱼能够捕食池塘中野杂鱼和过度繁殖的青虾,避免野杂鱼、青虾与河蟹争食,提高河蟹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两者互不相残,而且具有协同、促进作用.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换来了优质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实践证明,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可以取得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笔者总结了湖北洪湖、监利等地在河蟹池中套养鳜鱼的先进技术,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一、蟹池选择水流充足、排灌方便,大小蟹池均可用于蟹虾鱼生态混养;常年保水深度0.5~1.5米,水草覆盖率40%。二、苗种放养3月份放河蟹和青虾苗,每亩放养规格150~200只/千克的长江扣蟹500~600只,规格1500~1800只/千克的青虾苗15千克左右;6月初青虾捕捞结束,放养长江翘嘴鳜,每亩放养规格为5厘米以上的鳜鱼种10~15尾。三、投饲管理河蟹按常规方法投喂。春季河蟹小规格生长期,主抓青虾养殖;蟹池中混养的鳜鱼,生长初期池中野杂鱼、虾等足够其摄食,生长旺季可以适当投一些低值野杂鱼进塘。饵料鱼品种以异育银鲫、鳙、鲮、鲢为主,一般两星期投…  相似文献   

10.
池塘中常见有鳖条、鳑皱、麦穗鱼、棒花鱼、杜父鱼科等野杂鱼,它们和家鱼抢食、争空间、消耗水体溶氧,经济效益低下。可混养加州鲈鱼,大幅度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蟹池套养优质鳜鱼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平 《内陆水产》2008,33(4):21-22
近几年,河蟹养殖大都采用生态养殖的方法.为了充分利用饵料资源与水域空间,提高养殖综合经济效益。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优质鳜鱼,蟹池中野杂鱼类利用河蟹残饵,鳜鱼捕食野杂鱼类,以低值鱼类养殖优质鳜鱼,同时,解决了野杂鱼类与河蟹争食、争溶氧的问题,更有利于河蟹生长。近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每667m2蟹池套养4cm的鳜鱼种20尾左右,成活率普遍80%左右,出池规格0.75kg左右,每667m2增加净利润300元左右。与单养河蟹的池塘相比,不但增加了鳜鱼产量和收入,河蟹规格产量也得到了提高。现将主要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混养加州鲈池塘增效益池塘中常见有条、、麦穗鱼、棒花鱼、杜父鱼科等野杂鱼,它们和家鱼抢食、争空间、消耗水体溶氧,经济效益低下。可混养加州鲈鱼,大幅度提高效益。1.混等规格:投放鲈鱼的规格应小于家鱼的放养规格,采用夏花为宜,以免家鱼受到其过多的追逐而受伤...  相似文献   

13.
河蟹池塘复合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是将河蟹养殖、水草种机、蟹虾混养、鳜鱼养殖、鲌鱼养殖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鲌鱼等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轮养、套养,以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养殖技术.其利用冬季生产空闲季节,进行青虾养殖,开春后先将蟹种与鲌鱼种放入暂养池饲养,待池中水草长成后(4月上旬),将蟹种转入池塘,实行蟹虾混养,不定期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轮捕出售.6月上旬在池塘中放养规格7 cm左右鳜鱼夏花,待鳜鱼规格达到15 cm左右,将鲌鱼再移入池中.  相似文献   

14.
<正>河蟹可以在控制条件的情况下与鳜鱼、鲌鱼、青虾、罗氏沼虾等同池混养,产量水平高而且稳定。2016-2018年,我们在当涂县均庆水产养殖合作社选择河蟹池塘10口、82.5亩,开展河蟹、青虾、细鳞斜颌鲴和鳙绿色养殖技术对照试验,在修复水体生态环境的同  相似文献   

15.
陈士琳 《水产养殖》2009,30(7):12-12
蟹池中放养部分鳜鱼、青虾,它们吃掉蟹池中的剩渣残饵以及池塘内一些野杂鱼,从而充分利用水体的生物饵料资源,保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水质的稳定,提高单位池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1.套养“吃鱼的鱼”。在池塘中套养加州鲈、鳜鱼、乌鳢、月鳢等肉食性鱼类。既利用其食性清除了池塘中的野杂小鱼,又将小杂鱼转化成了高档鱼,同时也净化了水体,提高池塘生态效益。一般套养量以实现商品鱼15~20千克/亩,增加收入400元左右为宜。但要注意:投放鱼种时,肉食性鱼类的规格必须小于其它投放的主养鱼种规格,以确保主养鱼种的安全。2.混养“长脚的鱼”。在池塘中套养甲鱼、蛙类等。采取以利用池内野生小杂鱼为主,并辅以人工投饵的方式。如套养甲鱼,每亩池可产商品甲鱼10千克以上,增获经济价值7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河蟹池混养青虾,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饲料资源,填补河蟹池生态空白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池塘养殖经济效益。为进一步研究河蟹池混养青虾不同密度的生长性能,2011年我们开展了河蟹池混养"太湖1号"青虾不同密度生长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解决鲤鱼、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野杂鱼和罗非鱼幼鱼与主养鱼争氧、争食、争空间的问题,我们于1997年进行了在鲤、罗非鱼池塘套养鳜鱼或加州鲈的试验。结果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163kg,套养加州鲈增产198kg;鲤鱼池套养鳜鱼每0.067hm~2可增产57kg,套养加州鲈可增产136kg。由此可见,鲤鱼、罗非鱼池套养鳜鱼或加州鲈鱼等肉食性鱼类是完全可行的,不仅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名贵鱼产量,还可提高主养鱼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白水 《内陆水产》1995,21(8):19-19
山区池塘套养鳜鱼的技术要点鳜鱼素有“淡水石斑”之称,属高档优质鱼类,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调整山区池塘养殖品种结构,逐步提高名优鱼类的产量,可利用鳜鱼以活鱼、虾为食的特性,在池塘中套养适当数量的鳜鱼,这样,既消除了与养殖鱼类争饵料、争溶氧的野杂鱼,又...  相似文献   

20.
在成鱼池中套混养鳜鱼是将鱼池中低值野杂鱼转化为质优价高的名贵鱼,是对鳜鱼规模化、产业化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模式。根据鳜鱼的生物学特征及以往养殖经验的总结,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关系,才能获得较好的鳜鱼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