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为了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双孢蘑菇菌渣为研究对象,通过菌渣堆肥中添加发酵剂或鸡粪的处理,分析了堆肥过程中各个时期不同处理的温度、pH值、EC值、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变化趋势,并用腐熟后的堆肥菌渣进行了水稻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菌渣堆制过程中加入发酵菌剂可快速提高堆体温度,与未加发酵菌剂的堆肥处理A相比,在堆肥中加入发酵菌剂后,堆肥中全氮、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增加量分别为处理A的3倍、1.43倍和2.67倍;菌渣堆肥结束后,处理A,处理B和处理C速效磷含量分别比发酵前增加了54.5%、38.5%和58.3%。菌渣肥水稻田间试验表明,双孢蘑菇菌渣有机肥能够促进水稻增产,菌渣堆肥增产效果优于不发酵菌渣,而加于菌剂处理的堆肥增产效果最佳,按400kg·667m-2施肥,水稻空瘪粒数少,穗粒饱满,水稻单产553.37kg·667m-2,与当地常规施肥方式相比较增产20.55%,与不施肥处理相比较增产44.18%。 相似文献
3.
以茶叶渣栽培双孢蘑菇,综合评价茶叶渣栽培双孢蘑菇的菌丝生长情况、产量、农艺性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添加20%~60%茶叶渣的配方菌丝生长旺盛,浓密洁白,满床时间比CK推迟,差异不显著,子实体质量好,圆整肥厚。添加量在40%时,产量比CK略高,但差异不显著;添加过多或过少的茶叶渣都会导致产量降低,添加量在40%以内,与CK产量差异不显著,添加量超过60%时,产量显著降低。添加80%茶叶渣菌丝生长稀疏,满床时间最晚,菇体偏小,菇柄长,菌盖偏薄。添加适量茶叶渣后,栽培效益大幅度提高,配方3即稻草配方中添加40%的茶叶渣,表现出菌丝长速快、长势强、产量高、商品性状好、利润最高,比CK提高14.626元/m2。因此,双孢蘑菇生产中,配方3可大面积推广使用,具体配方为每平方米添加茶叶渣20 kg、稻草20 kg、麸皮8 kg、过磷酸钙1.5 kg、石灰0.5 kg。 相似文献
4.
5.
为研究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影响,采用常温浸提和加热浸提2种方式制备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分别记为RDT和HDT)处理双孢蘑菇覆土,并设清水对照,检测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蛋白质含量及氨基酸组成,利用国际上通用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对双孢蘑菇子实体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SCRAA)、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生物价(BV)和营养指数(NI)均高于对照;HDT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各项指数除化学评分(CS)外也均高于对照,说明金针菇菌渣提取液处理的双孢蘑菇子实体的营养价值高于对照。因此,双孢蘑菇生长过程中喷施金针菇菌渣提取液,有利于子实体蛋白质营养成分的积累,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7.
8.
利用组织分离法、研磨法、印迹法3种分离方法对双孢蘑菇内生菌进行分离,共分离出内生细菌7株、内生真菌1株;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纯化,并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AB-21菌株对青霉病原菌表现出强的抑制作用,进而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形态学观察显示,该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G+),杆状,有芽孢;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与病原库中芽孢杆菌属相符,同源率为95%;进一步对该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的扩增、测序,结果经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比对,与库中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相似度达100%.初步确定内生细菌AB-2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9.
以4个双孢蘑菇菌株As2796、W192、W136、W20为材料,观察其在杏鲍菇菌糠栽培基质上的发菌状况及产量。结果表明,4个供试菌株在杏鲍菇菌糠基质上均可发菌,表现最好的为W192菌株,其菌丝发菌速度快、长势强、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短(19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5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丝发菌速度较快,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0 d,发菌至出菇时间分别为46 d和47 d,菌丝稠密而整齐、颜色洁白;较差的为W20,菌丝发菌速度慢、长势弱,菌丝长满料层的时间为21 d,发菌至出菇时间为49 d。子实体表现最好的为W192,其菌盖大小适中且厚,直径为3.85 cm,厚度为2.16 cm,菌柄粗短,不易开伞,菇质最好;其次为As2796和W136,菌盖厚度分别为2.13 cm和2.14 cm,直径为3.89 cm和3.25 cm,菌柄略细微长,菇质中等;较差的为W20,菌盖薄且小,厚度为2.10 cm,直径为3.13 cm,菌柄细长,菇质较差。W192产量最高,达到53.44 kg/m~2;其次为As2796和W136,分别达到46.73 kg/m2和44.43 kg/m~2;产量较差的为W20,仅42.53 kg/m~2。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北麓气候冷凉,适合利用半地下式菇棚发展双孢蘑菇生产,且优势明显。然而在实践之初难免出现一些栽培技术、生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就此,作者结合生产实践,从菇棚建造、管理技术到栽培模式多方面提出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双孢蘑菇轻简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厂化金针菇的菌渣替代传统配方中的稻草,按照5个梯度添加量进行双孢蘑菇栽培。通过原料成本、二次发酵的能耗成本、用工成本、出菇周期、产量及综合效益6项指标评价,进一步明确金针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优越性。结果表明:原料成本随菌渣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少。各处理成本均比CK节约11.56%~22.72%,二次发酵的用工成本、能耗成本都比CK少17.86%~32.14%、11.53%~100.00%。与CK相比,各处理现蕾出菇提前4~9 d,有利于双孢菇产品提前上市,并使冬季出菇周期延长2~23 d,双孢菇的产量增加0.27~0.81 kg/m2。以上评价指标综合说明使用金针菇菌渣替代稻草栽培双孢蘑菇可行,并在生产上以60%金针菇菌渣添加量达到节本增效和轻简化栽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4.
甘草渣栽培双孢蘑菇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利用甘草膏生产的副产品-甘草渣来栽培双孢蘑菇的初步试验,利用甘草渣栽培双孢蘑菇,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报道,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渣所含营养完全可以进行双孢蘑菇的栽培,是一种用食用菌生产的新原料,甘草渣料平均单产10.6kg/m^2,最高产量可达12.5kg/m^2,比麦草料平均高4.4kg/m^2。这一副产品的利用,不仅减少了该地区城市的污染源,又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甘草渣资源的地区,进行食用菌生 相似文献
15.
16.
17.
采用工厂化双孢蘑菇隧道发酵工艺进行培养料制备,将制备后的培养料制作不同投料量的菌包,在相同栽培管理条件下对比双孢蘑菇的菌丝长势、出菇期、产量和效益。结果表明,采用投料量为22 kg/包的菌包,单菇重、商品菇率均优于20 kg/包的菌包。产量为18.97 kg/m2,比投料量20 kg/包的菌包增产1.45 kg/m2,增产率8.28%;纯收入达40.68元/m2,比投料量20 kg/包的菌包增加2.57元/m2,增值6.74%。22 kg/包可作为双孢蘑菇农法栽培最佳的菌包发酵料投料量。 相似文献
18.
经过生产实践,探索总结出林下双孢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从季节安排、菌种准备、选地建棚、栽培管理的各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双孢蘑菇林菌间作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不同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以苜蓿草、玉米秸秆、麦草的不同配比,制成不同培养料来栽培双孢蘑菇,探讨在合成堆肥中添加苜蓿草、玉米秸秆;改变培养料配比对蘑菇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30%的苜蓿草和70%的麦草为主料栽培双孢蘑菇生物效率最高,其次是30%的玉米秸秆和70%的麦草,以10%玉米秸秆和90%麦草最差。试验表明,苜蓿草和玉米秸秆是双孢蘑菇优质培养料;但是苜蓿草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