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施氮对胡麻养分吸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盆栽模拟试验的方法,以‘陇亚杂1号’胡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胡麻氮、磷、钾养分积累及干物质、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0.1~0.2g/kg的氮肥施用量显著提高了胡麻氮、磷、钾素的吸收量、干物质积累量及籽粒产量;基肥量由0.1g/kg增加到0.2g/kg时,胡麻干物质积累量,氮、磷、钾吸收量,籽粒产量均未显著增加.施用量为0.2g/kg的氮肥分基肥(2/3)和现蕾期追肥(1/3)两次施用,改善胡麻氮磷钾营养及促生效果均显著优于全部作为基肥施用,前者的籽粒产量较后者提高了36%.施用化学氮肥时,2/3基肥+现蕾期1/3追肥方式的效果优于全部作为基肥施用.  相似文献   

2.
氮肥运筹对旱地胡麻水分利用特征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西北旱区适宜胡麻高产高效生产的氮肥运筹方式,采用大田试验,研究60kg·hm~(-2)(J1)、120kg·hm~(-2)(J2)和kg·hm~(-2) 180(J3) 3个不同施氮水平,氮全部基施(N1)、氮肥2/3基肥+1/3追肥(现蕾初期)(N2)、氮肥1/2基肥+1/2追肥(现蕾初期)(N3)、氮肥1/3基肥+2/3追肥(现蕾初期)(N4)和氮肥1/3基肥+1/3追肥(分茎期)+1/3追肥(现蕾初期)(N5)5个施肥时期对胡麻水分利用特征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120kg·hm~(-2)显著增加胡麻盛花期至青果期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且氮全部基施(N1)、2/3基肥+1/3现蕾期追肥显著提高盛花期至青果期0~40cm土层土壤含水量;J2处理下胡麻籽产量较J3和J1处理显著提高5.38%和8.32%,不同施氮水平下各处理间N2处理产量均达到最大值,J2N2处理较其余处理产量高出1.22%~25.27%;不同施氮水平处理下对胡麻贮水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J2施氮水平显著增加苗期土壤贮水量,J3施氮水平显著增加现蕾期、成熟期土壤贮水量,在不同施氮水平下随着施氮量增加耗水量呈降低趋势,J1处理耗水量较J2、J3处理显著高3.59%、10.34%,水分利用效率呈增加趋势,J3较J2、J1处理显著高7.47%、18.79%,不同施肥时期处理下J2N2、J2N4处理显著提高胡麻现蕾期土壤贮水量,不同处理间水分利用效率J2N2处理较其余处理显著高出15.09%~32.43%。由此表明,施氮120kg·hm~(-2),氮肥2/3基肥和1/3追肥(现蕾初期)可有效提高胡麻现蕾期浅层土壤含水量及贮水量,且显著提高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为定西区最佳氮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小麦机械条播技术在上海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以"扬麦11"为试验材料,在前茬作物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情况下,进行了上海地区小麦机械条播适宜栽培因子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期、播量、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基肥∶追肥)对小麦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影响大小的顺序,嘉定点为播期播量氮肥施用量氮肥运筹(基肥∶追肥),金山点为播量播期氮肥施用量氮肥运筹(基肥∶追肥)。综合两个试验点的数据,初步确定上海地区小麦机械条播的最佳播期为10月25日至11月1日,播量为160 kg/hm~2,氮肥施用量为270 kg/hm~2,基肥∶追肥为5∶5~6∶4。  相似文献   

4.
氮肥基追比例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和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氮肥不同基追比例运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氮肥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并采用适宜基追比例运筹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施肥经济收益。施氮增产36.1%~52.1%,增收5 272~7 605元/hm~2;基肥—追肥相结合的处理较一次性施肥产量提高4.0%~11.7%,平均增产9.0%,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为4∶3∶2∶1和4∶2∶2∶2处理产量高、经济收益多、氮肥利用效率高,是当前潘集区较为适宜的一季中稻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5.
为探求冬小麦高产生产中氮肥合理施用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及基追比对冬小麦子粒和蛋白质产量、氮素积累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冬小麦施氮增产6.62%~12.57%,基肥氮∶返青追氮∶拔节追氮质量比为1∶3∶2时增施氮肥冬小麦子粒和蛋白质产量显著增加,基肥氮∶返青追氮∶拔节追氮为1:1:1时增施氮肥对子粒和蛋白质产量影响不明显;施氮120 kg·hm-2时,增加基肥比例具有增产效果,施氮180 kg·hm-2时,增加追肥比例显著改善品质,对子粒产量无影响.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随氮肥用量增加而增加,追肥比例增加,返青期前氮素积累量降低,返青期后增加.施氮120 kg·hm-2时整个生育期内耕层土壤无机氮含量缓慢下降,以施氮180 kg·hm-2,基肥氮∶返青追氮∶拔节追氮为1∶3∶2运筹氮肥可维持土壤氮素平衡.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素平衡,施氮量180 kg·hm-2,基肥氮∶返青追氮∶拔节追氮为1∶3∶2是本地区冬小麦生产较好的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密度及氮肥运筹对宁麦9号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对小麦品种宁麦 9号产量和群体质量的效应 ,结果表明 ,密度和同等数量的氮肥运筹对产量和群体质量影响很大。本试验条件下 ,以 15万 6 6 7m2 基本苗最适宜 ,密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高产群体的形成。宁麦 9号的生长后期过多施氮 ,没有增产效果 ,以重施基肥和分蘖肥 ,适量追肥 ,基肥、分蘖肥、追肥比例 6∶3∶1为宜 ,适宜的追肥时期应在返青至拔节期间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水稻氮肥在不同的施肥时期肥料的比例分配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进行了水稻各生长阶段氮肥最佳施肥配比大田小区对比试验.采用配方施肥方式,在氮、磷、钾比例为11∶3∶7.5的施肥水平下,设计了氮肥分基肥、前期追肥、中期追肥、后期追肥等4个施肥时期,根据氮肥在各个施肥时期施肥量所占比例的不同,设计了6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氮肥在不同的施肥时期施用比例的不同对水稻产量有影响.其中以氮肥在4个时期施用量比例为35∶35∶15∶15的处理,苗期生长高峰期苗数最多,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氮肥在小麦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同量氮肥因基肥、追肥比例不同,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通过研究,找到在当前生产条件下柘城县最佳的基肥、追肥比例。结果表明:小麦生产上施用氮肥时,在施氮量相等条件下追施较不追施氮肥增产效果显著,其中以氮肥基追比例40∶60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索不同的基肥-追肥处理组合对稻麦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及产量构成、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为高效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撑。【方法】稻季基肥深施、追肥水施处理为G1,基肥深施、追肥湿施为G2,基肥面施、追肥水施为G3,基肥面施、追肥湿施为G4;麦季,基肥采用深施和面施两种方式,追肥全为面施,两种处理命名为G1、G2。以不施用氮肥作为对照处理。【结果】同等条件下,基肥深施的增产效果大于基肥面施,且达极显著水平,稻季作物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以G2处理时最高,表现为G2G1G4G3CK;麦季以G1处理更优。基肥深施能明显提高氮肥偏生产力,水稻对氮肥的偏生产力为35. 4%-37. 3%,小麦的氮肥偏生产力较低,基肥深施和基肥面施处理分别为22. 2%、21. 8%,【结论】基肥深施、追肥湿施对作物具有最佳增产效果,提高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的影响。[方法]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试验。[结果]不同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大麦冬前苗情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用氮量的增加和基肥比例的提高,拔节期分蘖、次生根、群体总苗数及成熟期有效穗数均显著增加;当氮肥用量增加到270 kg/hm2时千粒重及产量最高,300 kg/hm2时结实粒数最多;基肥与追肥比例6.5∶3.5时结实粒数最多、产量最高,5.5∶4.5时千粒重最高。[结论]大面积生产时施氮量以270 kg/hm2,基肥与追肥比例掌握在6.5∶3.5到7.0∶3.0为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烟田烤烟最佳氮肥基肥和追肥比例,从而提高烟叶产质量,以云烟87为材料,研究氮肥不同基肥和追肥比例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不同基肥追肥比例对烤烟农艺性状影响不显著,但对烤后烟叶产质量影响差异显著,以氮肥基肥追肥比例为5∶5时烤后烟叶产质量最佳,增产20.77%,提质5.22%;各处理烤后烟叶理化成分及其协调性相对于对照均在优质或接近于优质烟叶的范围,以氮肥基肥追肥比例为5:5处理最佳。综合分析表明,烟田栽培烤烟(云烟87)适宜的氮肥基肥追肥比例(5∶5)利于烤烟产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明确氮肥运筹对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通过不同施氮量和氮肥基蘖肥与穗肥的配比试验,对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的品质和产量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基肥与追肥比例为8∶2的条件下,杂交粳稻新组合最佳氮肥施用量为240 kg∕hm2;在总施肥量纯氮270 kg∕hm2条件下,优质化栽培氮肥基肥与追肥比例以8∶2为宜。  相似文献   

13.
氮肥基追比对杂交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南疆地区杂交棉适宜的氮肥基追比,以兆丰1号和鲁棉研30号为试材,设置3个氮肥基追比(N1,基肥∶追肥=0∶10;N2,基肥∶追肥=2∶8;N3,基肥∶追肥=4∶6)水平,研究氮肥基追比对杂交棉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N1处理缩短花铃期,其生育期较N2、N3提前10~11d,N2、N3处理间差异不大,N1处理显著降低杂交棉株高,茎秆纤细,主茎叶少而窄,果枝数减少,蕾铃数量少。N2处理的杂交棉株型合理,植株健壮,真叶14.4~14.8片,倒4叶宽和果枝数具有优势。3个处理的杂交棉单株地上部生物量积累趋势一致,N2处理增大干物质快速积累速率和延长快速积累持续时间,提高花后干物质累积量。"三桃"比例均以伏前桃和伏桃为主体桃,N2处理更为合理。通过增加成铃和提高铃质量使皮棉产量达4 223.3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滨海盐碱土壤中,不同配比的基肥和追肥对厚皮甜瓜生育期、农艺性状、单果重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厚皮甜瓜红扁F1为材料,施用4种不同配比的基肥以及4种不同配比的追肥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基肥增加氮肥处理增加了植物株高、节距、冠幅,增加钾肥处理增大茎粗;按N∶P2O5∶K2O=1∶1∶1比例追肥处理下厚皮甜瓜开花、结果日期及采瓜日期均大幅提前;按N∶P2O5∶K2O=2∶1∶4的比例追肥处理单果重和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在滨海盐碱地种植厚皮甜瓜,施用基肥有机肥15 000kg/hm2,普钙300 kg/hm2即可,不需添加尿素或钾肥;在伸蔓期和膨大期应适当追肥,N∶P2O5∶K2O按照2∶1∶4的比例施用有利于增加厚皮甜瓜产量。  相似文献   

15.
施肥对稻田培肥及水稻浙优21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单季稻浙优21为试验对象,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对氮肥利用率、 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改进和追肥改进处理虽较常规施肥减少氮肥施用量2%和4%,但水稻产量无显著下降,基肥改进处理水稻产量反而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基肥改进处理氮肥利用率为40.16%,是常规施肥氮肥利用率的1.21倍;追肥改进处理氮肥利用率为35...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氮肥施用技术对小麦"信阳234"产量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以基肥施氮量为主区,追肥施氮量为裂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小麦"信阳234"产量有极显著影响;追施氮肥对小麦"信阳234"产量有极显著影响;基施氮肥对小麦"信阳234"产量有显著影响;氮肥作基肥施用,对产量的影响同氮肥作追肥施用对产量的关系互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氮素基、追肥不同配比对晒红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的基肥占总施氮量的70%且分2次追肥处理的农艺性状、产量、产值最优良,氮肥基肥量占总施氮量的50%且分2次追肥处理的5个主要经济性状表现良好,氮肥的基肥占总施氮量的100%处理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最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基追肥比例对深松耕栽培红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2种红麻品种,即福红992与红优2号;3种基追肥比例,即T1(20%氮肥作基肥,80%氮肥作追肥),T2(40%氮肥作基肥,60%氮肥作追肥)和T3(60%氮肥作基肥,40%氮肥作追肥)。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福红992的平均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82.6%和220.1%,红优2号的平均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99.8%和137.7%,差异均显著;与福红992相比,红优2号的平均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分别增加15.3%和26.1%。研究表明在深松耕栽培方式下,不同类型红麻品种对基追肥比例的响应不同,常规栽培种福红992在T1时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而杂交种红优2号在T3时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期对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基肥与分次追肥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烟叶产量和改善烟叶品质,与全作基肥或1/3基肥加2/3追肥相比,烟叶产量、中上等烟比例、均价及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烟叶中化学成分更为协调,内在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0.
彬县旱地小麦氮肥基追肥比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等肥力条件下进行小麦氮肥基追肥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全部氮肥作基肥对促进小麦的幼苗生长比较有利,氮肥80%作基肥,20%作追肥穗长最长,总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最大,产量也最高。因此,彬县旱塬,氮肥80%作基肥、20%作追肥的施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