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养虾的重点在于预防虾病。而虾病的预防又取决于日常观察。通过对池水透明度、水色、虾体外观及其活动状态的细心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对策,可有效预防虾病的发生,把握虾病防治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王守青 《齐鲁渔业》2002,19(10):8-8
渗水养殖南美白对虾,日常管理应抓好以下2个方面:1.投喂饵料 生长前期投饵量要少,中后期酌情多投;白天投喂量占40%,夜间投饵量占60%;虾大量蜕  相似文献   

3.
刘颇  张纪乐 《海洋渔业》1994,16(2):82-83
<正> 为探索对虾养殖高产技术,实现养虾高产量、大规格、高效益。日照市自1989年进行罗茨鼓风机充气养虾试验,当年在17亩虾池中,收获对虾3900公斤,平均亩产230公斤,平均规格达13厘米以上。1991年,开始推广应用,1992年又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全市应用充气虾池由1991年的1处40亩迅速增加到59处1800亩,充气虾池平均亩产对虾250公斤,亩效益达3600元,与非充气虾池相比,亩增产量10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2000多元。现就该市充气养虾生产及技术应用方面的一些问题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强  黄德生 《齐鲁渔业》2002,19(5):15-15
近两年来,江苏省滨海县三中港水产养殖场采用土池封闭式养虾模式,投资少,效益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国际渔业》1998,(4):22-22
  相似文献   

6.
世界对虾和淡水虾产量迅猛增加,到本世纪末年产量将超过100万吨.  相似文献   

7.
8.
盐碱地挖池后靠地下渗水进行养虾,目前已有一定的发展。在对虾病害防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重视预防、勤观察虾类发病一般较难发现,一旦发现时已有部分虾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用药前要定期巡塘,勤观察。用药后要有专人负责值班,密切注意群体的动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抢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 1993年唐海县对虾养殖业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但不能因此一蹶不振,而必须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千方百计地重振唐海养虾雄风。1 立足三个调整1.1 调整养殖模式将目前的开放式养殖模式改为内循环封闭式养殖模式,因地制宜,适量放苗,一池水养一池虾,走低成本、大规格、好效益之路。一是继续推广生态养殖。针对目前池底老化,水质恶化、虾病复杂化、早化等现实,采取生态养殖模式,前期以肥  相似文献   

10.
目前,池底地膜覆盖系统主要用于高位养虾池的建设和土池的改造。塑料地膜具抗拉伸、抗冲击、抗撕裂强度高和耐静水压的特点。在耐酸碱腐蚀、抗微生物侵蚀及防渗漏方面有较好性能。塑料地膜覆盖整个虾池或池底,可以使池底与池水完全隔开,由于地膜光滑,不仅消毒、清淤方便,也有利于防止底部病原的传播。 一、塑料地膜覆盖养虾系统的应用 1.水池结构 采用目前较先进的方形水池(切角)中央排水结构,水池面积10亩,池深2-2.5米,养殖期可保持水深2米以上,池底为砂底,整个池底铺地膜覆盖,池底向中央排水口略倾斜,比降约0.…  相似文献   

11.
日本自1942年养殖对虾成功以来,养虾事业有了迅速发展。目前,对虾养殖在浅海养殖动物中已占第二位,1968年产量约为268吨,经营单位约为82个。此后,产量逐年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2.
1986年以来,汕尾市养虾业经历了大面积发展和奋力爬坡的曲折历程,终于摆脱困境,走出低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989年,全市放养对虾面积10,368亩,总产1,380.6吨,平均亩产133.16公斤,有81%的虾农盈利,涌现了一大批高产高效益典型。与1988年相比,  相似文献   

13.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8,10(4):186-189
虾类是各国人民喜爱的水产品.近年来,世界虾类产量逐年上升,1970年为100万吨,1977年突破150万吨,1985年增至190万吨,其中,养虾产量占虾类总产量的7%.虾类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对虾类需求甚殷,从而促进了捕捞强度的增加以及新捕虾场的探捕与开发。据预测,到1990年世界虾类需求将增至190万吨。而目前普遍认为,虾类捕捞量已达极限,若要进一步增产,满足需求,  相似文献   

14.
世界对虾养殖总产量和养殖规模,亚洲地区占首位。最近几年,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异乎寻常的速度向前发展。目前我国大陆对虾人工育苗量超过世界总量,养殖对虾产量已占世界首位。1987年开始我国大陆部分省份人工养殖对虾出现“滑坡”,这一现象极需注意。本文试图通过亚洲养虾业现状分析,找出浙江养虾业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5.
傅溥 《海洋渔业》1982,(5):F003-F003
我国对虾养殖,从过去靠采捕天然苗养虾的半人工养殖,逐步过渡到依靠人工育苗的全人工养殖。养殖产量也随着养殖面积的增加和全国沿海初具规模的群众性养殖事业而迅速提高。如福建鼎县文渡对虾养殖场,从1979年的12亩开始试养,1980年即发展到212亩,并摸索了一套土洋结合的适应南方复季高温特点的养虾技术,为“四化”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国际渔业》1997,(3):16-16,44
  相似文献   

17.
宁波市首次利用日本政府贷款“黑字还流”建设对虾出口基地项目转贷协议11月3日在宁波市正式签订。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对虾养殖业出现大起大落,很不稳定。我县养虾生产也同其它地区一样,养虾有人赚有人亏,其亏本的主要原因就是虾病的暴发。目前威胁最大的虾病是对虾“白斑病”,对于对虾白斑病的防治方法世界上养虾国家都在研究,我国有关部门的专家和学者也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上,  相似文献   

19.
<正> 7月份气温上升,池水温度随之逐渐升高,昼夜温差较小,此时为中国对虾生长的最适温期,对虾保持快速生长的势头。 1 养殖中期 1.1 水色 7月份池水多为黄绿色,透明度逐渐达到30~40 cm,此时应停止施肥,注意水色不宜太浓,最好是“肥水清”、“肥而不腻”。水色太浓表示池水营养丰富,藻类繁殖快,易变化.不易保持稳定。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池水透明度以40~60cm为最佳。如果透明度低于30cm,在一周内虾就会出现黑鳃。当水色太浓时应加大换水量.同时应适当控制投饵量。 1.2 溶解氧对虾耗氧量增加,池水中的其它生物  相似文献   

20.
平湖市对虾综合防病试点取得了好成绩,主要技术措施是:切断病原传播途径,加强水质管理,保持生态环境稳定,适当使用药物等,配备海水沉淀消毒池,适时早时海水,配置增氧机,使用光合细菌,采取综合防病措施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