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河西走廊玉米制种产业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河西走廊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依托科技、品种和优质种子,开辟了我国最具竞争力的玉米制种基地[1].本文着眼于当地玉米种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促进这一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酒泉及中国西北地区种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的天然隔离条件、独特而适宜的气候条件、辽阔而富饶的土地资源、病虫危害轻等制种自然优势;酒泉具有30多年种子产业发展所积累的管理经验、科研积淀、制种技术娴熟、种子质量好、基地稳定、管理先进等优势。发挥这些优势使之成为强势,将有力地推动酒泉及我国西北地区种子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主要的玉米制种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各种子企业抓住全国玉米制种产业西移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逐年扩大玉米杂交制种面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制种企业、面积和品种的逐年增加,影响玉米制种质量的各种环境因素也凸显出来,使许多种子企业和制  相似文献   

4.
承德具有自然隔离条件好、气候类型丰富等独特的自然条件,曾是我国高粱和玉米“两杂”作物种子的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到20世纪中后期,种子生产基地面积逐步减少.分析了承德作为玉米制种基地的有利条件以及制约制种基地建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宜的基地建设规模.认为恢复承德玉米制种基地对于推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和管理、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和种子业持续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正>1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随着制种产业的发展,甘州区先后制定颁布了《甘州区农作物种子管理办法》、《甘州区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认证办法》和《甘州区种子企业资信评估》,同时成立了"基地协会"、"企业协会"、"种子产业联合会",加快构建全区新型玉米种业体系和建立国家级标准化玉米种  相似文献   

6.
陈婧 《种子》2003,(5):86-88
1 张掖市发展种子产业的优势和条件1.1 独特的自然优势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 ,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地势平坦 ,天然隔离好 ,适宜制种的土地面积大 ,灌溉有保障 ,是各种农作物种子生产和贮藏的理想基地。1.2 明显的区域优势已初步建立了以“公司 +基地 +农户”为主要形式的杂交玉米、瓜菜及花卉种子生产基地 ,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区域优势。1.3 较强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的种子生产实践 ,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制种技术过硬、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队伍和一大批农民制种能手 ,有利于制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制种技术的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7.
1现状 推进现代农作物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是强种业基础、保粮食安全的一件大事,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决定着河北省农作物种业的复兴和种子供应的安全。河北省地理、气候类型多样,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多种农作物种子生产,是全国杂交玉米、小麦、棉花、花生、大豆、马铃薯和杂粮种子的重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文堂  殷春芳 《种子科技》2005,23(6):331-331
近年来,随着全国玉米制种基地向西部发展转移,种子公司对基地竞争十分激烈,导致种子生产秩序比较混乱,基地建设中矛盾纠纷增多,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而且严重制约着种子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作为全国最具优势的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产业,还有着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因此,借助“张掖玉米种子”荣获全国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有力契机,转观念、明思路、抓关键、促发展,可起到打造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基地、为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的作用.近年来,甘州区制种产业以科技为先导,以品种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对种子生产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发展壮大制种产业的过程中采取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种社会化服务,形成了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及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特别是张掖市委、市政府将中国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使玉米制种产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  相似文献   

10.
<正>1甘州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甘肃张掖市甘州区的玉米制种产业,经过10年的发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公司+基地(村委会或合作组织)+农户联市场的产业化经营格局。3万hm2以上的基地,年产2.2亿kg种子,占全省总量的1/3以上,占到全国总量的1/10以上的比例,使甘州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县级玉米制种基地;7亿多元的年收益,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