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寻求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新机遇,探究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对中国食用菌出口的潜在影响,从贸易效率及贸易潜力视角出发,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对RCEP框架下2006—2021年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中国与RCEP协定国之间具有较高贸易效率和潜力、存在较大贸易拓展空间等结论,并提出中国应积极把握RCEP协定这一发展机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权、金融、投资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制度等建议,以促进食用菌出口贸易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食用菌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不管是生产总量,还是贸易总量均具世界首位。但是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食用菌贸易的持续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和食用菌的产品结构特征之间的矛盾愈发明显,严重阻碍了我国食用菌产业在国际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食用菌产品贸易发展及出口结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通过各项指标评价我国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旨在促进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出口。  相似文献   

3.
郑纯纯  李俊 《中国果树》2023,(12):82-89+123
依据2005—2021年中国对RCEP柑橘出口贸易数据,运用CMS模型分析了中国对RCEP柑橘出口波动的成因。研究发现,结构效应在中国对RCEP整体出口的增长中发挥正向作用,产品竞争力效应发挥负向作用。RCEP分市场的研究表明,中国对高收入国家的出口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产品结构效应和整体竞争力效应,对中高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的出口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增长效应。基于以上分析,我国应充分利用RCEP协定,不断提升各类柑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优化柑橘出口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4.
徐春梅 《中国果菜》2021,(6):137-143
随着全球最大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其涉及国家成员多、覆盖人口广、低关税、市场开放、标准壁垒少的优势逐渐凸显,这将给我国的果蔬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本文从原产地、专利、商标等角度分析了RECP自贸协定下中国果蔬出口的风险,提出注重原产地果蔬品质、利用高新技术加工果蔬,以品牌果蔬片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状况及发展策略,分析了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的市场结构。发现近年来在占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出口份额排在前十位的国家中,大部分是东南亚国家。分析了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进出口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和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贸易在逐渐提高,大部分伙伴国处于对于我国食用菌产品贸易净进口的地位;我国向"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出口的食用菌种类通常为干制食用菌、块菌与干木耳等;我国与"一带一路"背景下沿线国家食用菌贸易总额很高,且呈上升趋势。通过HM指数对我国和沿线国家间相互贸易依赖程度进行计算,发现近年来,前十位贸易沿线国家的进出口额占我国食用菌产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逐渐升高,表明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食用菌产品的贸易逐渐加强。分析了我国在食用菌贸易方的劣势,针对质量问题与政策支持问题给出相应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以对日本出口贸易为例,探讨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所面临的问题。我国食用菌出口对日贸易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内部包括食用菌出口价格制定,食用菌产业标准化建设,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等,外部则与国际市场环境、地理空间距离、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因素相关。分析发现:我国食用菌总体产量保持较高水平,出口贸易规模可观;日本对我国食用菌产品有较大需求,中国对日食用菌出口贸易整体形势较好,长期获得贸易顺差;受到日本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我国食用菌对日出口量存在波动,甚至出现逐年减少的情况。其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出口产生了重大影响,严重削弱了我国食用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出应重视国内食用菌市场的培育与发展,通过提高食用菌生产技术水平,加快食用菌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等对策,促进我国食用菌产业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7.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武雪凡  王维薇 《北方园艺》2016,(22):203-209
在分析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及贸易现状基础上,以中美食用菌贸易为例构建引力模型,论证了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食用菌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0年来,我国食用菌出口量和出口额总体上呈增长趋势,部分年份由于受贸易壁垒等因素影响有所减少;出口品种主要为罐头类食用菌和干品类食用菌;我国食用菌出口的市场结构与输出地居民生活习惯相关性较强;引力模型显示美国的GNI、中美两国之间的汇率、我国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项数等因素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对食用菌出口影响较小;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食用菌出口影响显著为负,影响程度随着壁垒项数的增加而增强,另外我国的GDP与食用菌出口呈正相关关系,表明GDP增长可以带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食用菌产品进出口贸易的网络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与其它国家间的食用菌产品贸易关联网络密度和中心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食用菌产品贸易的网络密度和中心度均较高,已经处于了世界食用菌贸易网络的中心位置。借助食用菌产品数字贸易网络和平台的建设,利用中国食用菌贸易网络中心国的地位,可以促进世界食用菌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9.
彭慧灵  瞿慧  李平 《北方园艺》2020,(21):145-150
在国际碳标签制度实施背景下,该研究针对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的市场结构、规模和产品结构,分析了碳标签制度对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的影响,总结了中国食用菌出口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结果表明:一方面碳标签完全有可能成为进出口贸易中的一种新型贸易壁垒,进而对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带来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将促使中国食用菌产业早日迈入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从长期来看有利于提升食用菌产业贸易竞争力。鉴于此,为更好应对碳标签制度的冲击,中国应尽快建立碳标签制度,推进食用菌产业绿色转型及高质量发展,提高食用菌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提升中国食用菌产品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食用菌产业规模迅速发展,已成为食用菌生产与出口第一大国,但产业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较欧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的数据,通过测算13种食用菌产品出口复杂度,发现蘑菇类产品技术含量高于块菌类,加工类食用菌高于非加工食用菌产品;在此基础上,从产品技术结构视角分析比较含中国在内的近5年食用菌累计出口额前23位的经济体产业出口复杂度,结果表明,以干制食用菌出口为主的中国产业技术水平低于以鲜或冷藏或加工蘑菇类产品出口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最后围绕中国食用菌产业技术水平提出推动食用菌生产向工业化转型、加快块菌及其他珍稀食用菌品种的规模化栽培、开展食用菌产品深加工以提升技术附加值,以及制定与国际接轨的食用菌产业技术标准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食用菌产业作为绿色低碳和生态高效产业的代表,为系统了解食用菌产业的贸易特征,通过利用2000年~2014年度中国食用菌产业数据,对食用菌出口总量和创汇值、主产省区、贸易商品结构、贸易国别(地区)结构等展开时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食用菌出口总体形势作出预测。结果表明,近10年间食用菌的出口量和出口额呈现波动性增长趋势,其中中部、东部省区出口规模增长,表现稳健;中国食用菌出口品种较多,输出地分布在亚洲、美国和欧洲地区,但产品结构相对单一,主要出口产品为蘑菇罐头和干香菇,重点出口品种需进一步优化;根据预测,2030年时,中国食用菌出口量和出口额将分别达到82.56万t和48.8亿美元,将进一步巩固中国作为食用菌出口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朱波 《中国食用菌》2021,(4):135-138,144
大力发展食用菌生态旅游产业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之一,近年来食用菌生态旅游产业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根据当前我国食用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要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在食用菌产区真正激活食用菌生态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深入分析食用菌生态旅游产业与区...  相似文献   

13.
根据2001—2015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食用菌贸易数据,分析我国食用菌贸易发展状况、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指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食用菌贸易总额呈快速上升趋势,我国处于绝对的出超地位,在地区上集中于少数国家,品种方面集中在少数品种。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国食用菌产业国际竞争力,丰富食用菌贸易品种;巩固食用菌贸易伙伴关系,扩大我国食用菌市场占有率;利用好"一带一路"契机,同沿线各国密切食用菌技术交流等。  相似文献   

14.
借助于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从食用菌贸易现状着手,分析了中日韩三国的食用菌贸易规模和出口产品结构,阐述了上述3个国家尤其是中国食用菌出口市场分布状况,进而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WMS)、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对中日韩三国的食用菌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贸易规模上,中国食用菌对外贸易呈净出口状态,日本食用菌主要以进口为主且呈净进口状态;在出口产品结构中,中国以出口非醋方法制作的保存类食用菌为主,日本和韩国主要出口的食用菌产品是鲜或冷藏类。在国际市场占有率方面,中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达56.701%,表现出较强竞争优势,而日本和韩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值均未达到4%。在贸易竞争力指数方面,中国TC指数在2001年~2016年期间均保持在0.995左右,竞争优势明显;日本TC指数一直低于0,出口缺乏竞争力;韩国TC指数在3个国家中波动幅度最大,竞争优势不稳定。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方面,中国RCA指数整体较高,产品竞争优势较强;韩国RCA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且远低于中国,产品竞争优势较低;日本RCA指数最低,产品缺乏竞争优势。建议要强化生产加工技术,提升食用菌产品品质;发挥产品竞争优势,持续拓展出口贸易市场;建立健全生产标准体系,加强食用菌出口监管;加强品种培育研发,促进出口结构多元化;降低生产成本,增强食用菌价格优势;加大政府扶持,提高种植户和食用菌企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介绍我国主要贸易国家食用菌进口扣留(召回)制度,分析我国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和2016年~2021年我国出口食用菌产品被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扣留(召回)的情况及原因,以提出我国食用菌产品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发展有机食用菌产业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世界贸易非关税壁垒(技术壁垒)已成为阻碍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有机食用菌业,生产有机食用菌产品,是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打破贸易技术性壁垒、稳定并扩大食用菌产品出口的重要举 ,也是食用菌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际、国内消费市场对食用菌产品的需求,食用菌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已逐渐形成。中国干鲜食用菌产品的销售量已占世界重要地位,构成产销体系,形成特色农业、创汇农业的重要商品贸易。从我国食用菌商品贸易发展的形势看,干鲜食用菌产品的质量、价格在市场的竞争中还存在着一定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我国栽培食用菌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和出口国家。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种植业体系中继粮、菜、果、油之后位居第五的行业。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区域经济调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菌糠,而菌糠的高效利用则是实现良好循环经济的关键。该研究以食用菌培育过程中产生的菌糠为对象,概述了食用菌菌糠在二次种植食用菌、用作动物饲料、有机肥等方面的利用现状,以期为菌糠的循环利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创新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食用菌一直是我国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食用菌产业在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自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许多国家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受到了重大冲击,食用菌行业是其中之一。怎样平稳度过金融危机对食用菌行业的影响,是值得探究的课题。1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前景当前,我国食用菌产业正处在发展壮大阶段,其发展潜力和优势还没有真正得到挖掘和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消费市场需求大,前景看好。食用菌高蛋白、低脂肪,含人体所需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在国外被称为“植物性食品的顶峰”,具有许多食品无法取代的保健作用,被世界营养学家推荐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食用菌消费以每年7%的速度持续增长,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假设每个家庭每天消费食用菌类300克,那么我国3亿家庭的年消费量就是3285万吨。此外,食用菌还可开发新型保健产品和医药产品,附加值较高。同时,随着国际市场的拓展,食用菌产品出口的需求会更大,将会成为我国农副产品出口的优势产品。二是食用菌生产所需的重要栽培原料未得到充分利用。据统计,仅山东省农...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01-2015年的食用菌贸易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与贸易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GDP、进口国的GDP、进口国的人均GDP、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否成立对食用菌的出口贸易额有正向影响,距离、是否同为WTO成员国、我国食用菌出台的标准数对食用菌出口贸易额有负向影响;双边的出口贸易效率逐渐呈现下滑趋势。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提升食用菌贸易效率和发掘贸易潜力的对策建议,包括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加快推进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政策优势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