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中国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了来自中国的13个粳稻品种、11个籼稻品种、13个杂交稻组合,以及11个热带粳稻品种的杀卵作用和拒食抗性.具有杀卵作用的品种仅见于粳稻品种.测试的13个粳稻品种中,4个表现出明显的杀卵作用.重新评价了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42份粳稻和43份籼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10个粳稻(约占24%)具有杀卵抗性,卵死亡率为53%~100%;95%以上的籼稻品种中,白背飞虱的卵死亡率低于30%;来自浙江的4个粳稻品种明显地抑制白背飞虱的取食.浙江的21个粳稻地方品种对白背飞虱拒取食和杀卵作用表现出独立性和连续变化.三千黄、长红稻和矮秆稻具有杀卵抗性,鸡脚黄和麻雀青具有拒取食抗性.这些发现表明抗白背飞虱基因在中国存在于同一生态区的粳稻地方品种中.  相似文献   

2.
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及其与稻株营养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研究了6个水稻品种在不同苗龄对白背飞虱的抗性与稻株营养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抗性品种 ARC10239、Rathu Heenati(RH)和中抗品种 N22、Mudgo 对白背飞虱的取食、存活和产卵有抑制作用:品系9101虽适宜于白背飞虱的取食和存活,但自孕穗期后严重影响其产卵。分蘖期后,品种抗性随苗龄增加而逐渐增强.这种趋势在中抗品种 N22和 Mudgo 上特别明显。稻株营养成分测定显示出稻株内的总氮和游离氨基酸(主要是亮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与品种抗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氮肥施用量依然偏多的大背景下,氮肥与转 Bt 基因水稻的相互作用是否会对稻田中非靶标节肢动物产生影响是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室内条件下用0 kg/hm2、100 kg/hm2和250 kg/hm23个氮肥水平处理的转 Bt 基因水稻T1C-19和T2A-1以及非转基因亲本水稻明恢63,连续饲养褐飞虱和白背飞虱4代,研究在不同氮肥条件下,转 Bt 基因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生态适应性的继代影响。结果显示,在同一水稻品种上,氮肥的过量施用,显著提高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生态适应性,并且随着代数的增加具有一定的累加效果。同一氮肥水平条件下,转 Bt 基因水稻和对照相比对同代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若虫发育历期、雌虫体质量、成虫寿命、褐飞虱若虫孵化率、存活率均无显著影响。而在100 kg/hm2和250 kg/hm2施氮水平下取食转基因水稻T1C-19的褐飞虱在第1代至第3代的每雌产卵量均显著低于另一转基因品种T2A-1以及对照品种明恢63,但第4代褐飞虱在各品种上的产卵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显著提高了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生态适应性,供试两种转Bt基因水稻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的生态适应性无显著影响。这为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评价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是我国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尽管化学农药在对白背飞虱的防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施药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长期使用造成了白背飞虱的抗药性、杀伤天敌、诱导害虫再度猖獗;以及引起环境污染.因而近年来抗白背飞虱品种的培育逐渐提到日程上来.为了筛选抗白背飞虱的抗源.我们就初筛和复筛后得到的17个对白背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19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忌避性、抗生性和耐害性的测定。4个粳稻品种(91-17、丙90-98、丙850和丙93-63对成虫表现出较强的忌避性,丙93-63对白背飞虱产卵具有明显的忌避性。协优9308和春江06对白背飞虱的抗生性最强,协优413对白背飞虱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四个云南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遗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分析了鬼衣谷、便谷、大齐谷备和大花谷四个籼型云南地方品种的单显性抗白背飞虱基因与与Wbph3、Wbph5间,以及四个云南地方品种抗性基因间的等位性关系。结果表明,鬼衣谷等四个品种所携带的单显性抗虫基因均与Wbph3和Wbph5间为非等位关系;鬼衣谷、便谷、大齐谷和大花谷各所携带的单显性抗虫基因间互为等位关系。在鬼衣谷等四个云南地方品种中发现了一新的抗白背飞虱抗性基因,暂将这一新的抗性基因定名为Wbph6(t)。  相似文献   

7.
水稻同核异质不育系材料对白背飞虱抗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蜜露量测定法,初步研究了具有不同胞质的水稻同核异质不育系对白背飞虱的抗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具有D型不育胞质的不育系国广5A明显抗白背飞虱。  相似文献   

8.
 就呋喃丹对白背飞虱雌成虫的致死与拒取食作用进行了研究。采用叶鞘涂抹接、点滴法和根部施药法施用呋喃丹以后,观测白背飞虱的死亡率和取食反应。呋喃丹对白背飞虱的致死中浓度(LD50分别为:0.51 μg/cm2 (叶鞘涂抹法),0.86 μg/g(点滴法)和8.82μmol/L(根部施药法)。其中, 点滴呋喃丹对飞虱最有效。当白背飞虱在呋喃丹以0.016μg/cm2涂抹在感虫品种TN1稻株叶鞘上和将稻株根部浸入0.1 μmol/L药掖里,以及在每头飞虱上点滴0.002 ng后, 飞虱在这些处理过的稻株上取食后其蜜露排泄量明显减少。白背飞虱在用呋喃丹处理过TN1根部的稻株上的取食行为也采用一种电子装置进行了监测。  相似文献   

9.
Nabeshi等14个台湾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生性测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14个来自台湾的水稻品种进行了产卵效应、若虫生存率、种群增长的抗生性和蜜露测定。结果表明,雌成虫在不同抗性水稻品种上的产卵量有明显差异。与TN1相比,有68.4%的供试品种在若虫生存率上表现出较强的抗生性,42%的供试品种具有明显的抗生性。除了Chi-sheng-tao外,其他品种对白背飞虱的取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在水稻品种上的为害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和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ath)均为国内各稻区的主要害虫。国内外有关稻飞虱为害发生的报道大多以单种飞虱为对象,然而这两种飞虱常年混合发生,且在水稻品种上的为害差异较大;因此,弄清这两种飞虱在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为害特性及差异,对预测预报和合理防治稻飞虱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作者于1988~1989年在浙江省农科院养虫室及萧山和桐庐病虫观察圃对两种飞虱在一些已推广和即将推广的水稻品种上的为害和发生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中国粳稻品种春江06的抗白背飞虱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感虫杂交稻汕优63相比较,研究了具有抗性的中国粳稻春江06对白背飞虱的抗性.结果表明,春江06高抗白背飞虱.迁入的白背飞虱拒绝在春江06上着陆,也不能在其上繁殖种群;而白背飞虱更趋向于在汕优63上定居,并繁殖良好.在自由选择的试验条件下,选择春江06的白背飞虱数量显著地低于选择汕优63的.白背飞虱在春江06上平均每天每只雌成虫分泌的蜜露量仅为4.8 mg,而在汕优63上为17.4 mg,表明春江06明显抑制白背飞虱的取食活动.如果让刚羽化的白背飞虱在春江06上连续取食和产卵的话,其产卵能力和卵孵化能力明显降低.白背飞虱在春江06和汕优63上的平均产卵量分别为每只雌成虫42.4个和133.6个,孵化率分别为20.1%和64.5%;在春江06上孵化出的若虫数量只有在汕优63上的10%左右.白背飞虱卵在春江06的水渍状产卵部位有很高的死亡率.在卵孵化之前,水渍状褐变部位迅速形成坏死症状.卵死亡出现在产卵后的1~2 d内.这样的水渍状褐变则极少发生在卵孵化正常的汕优63上.根据以上的发现,可总结出在春江06对白背飞虱的抗性中,抑制取食和杀卵作用是关键的因素.这些作用分别与对迁入白背飞虱的忌避性机理、与居留型白背飞虱产卵能力和卵孵化能力下降的抗生性机理相关.这种品种抗虫性的双抗机理使得粳稻品种春江06具有了稳定和持久的田间抗虫性.  相似文献   

12.
We evaluated the effects of rice black streak dwarf virus(RBSDV)-infested rice plants on the ecological parameters and its relevant defensive and detoxification enzymes of white-backed planthopper(WBPH) in laboratory for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BSDV and the non-vector planthopp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ymph survival rate,female adult weight and fecundity,and egg hatchability of WBPH fed on RBSDV-infested rice plants did not markedly differ from those on healthy plants,whereas the female adult longevity and egg duration significantly shortened on diseased plants.Furthermore,significantly higher activities of defensive enzymes(dismutase,catalase and peroxidase) and detoxification enzymes(acetylcholinesterase,carboxylesterase and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were found in WBPH adults fed on infected plants.Results implied that infestation by RBSDV increased the ecological fitness of non-vector planthopper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3.
水稻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t)的定位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应用由90个株系组成的TN1/鬼衣谷F3群体,分析了水稻抗白背飞虱新基因Wbph6 (t)与DNA标记的连锁关系。应用隐性极端群体法,将[WTBX][STBX]Wbph6[WTBZ][STBZ](t)定位于第11染色体短臂,与SSLP 标记RM167的遗传距离为21.2 cM。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粳稻春江06的抗白背飞虱特性进行系谱分析表明,春江06对白背飞虱的拒取食和杀卵抗性均来源于秀水620.秀水620的亲本中,只有秀水04具有较强的拒取食抗性,但没有杀卵抗性.在祥湖24中检测到明显的杀卵反应.亲本秀水04、单209和辐农709具有拒取食抗性,但测21没有.单209和辐农709的共同亲本农虎6号也具有拒取食抗性.然而,农虎6号、农垦58(日本粳稻)和老虎稻(中国粳稻地方品种)不具有拒取食抗性,在田间表现出感虫性.农虎6号、单209、辐农709和秀水04表现出稳定的田间抗性.春江06育种中的两个籼稻品种IR26和IR28高感白背飞虱,既无拒取食抗性,也无杀卵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通过对214篇发表在中国省级以上刊物的相关研究论文分析,概述了建国以来中国在白背飞虱研究与治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白背飞虱的生物学特性、迁飞规律、发生特点、种群动态、为害损失、水稻品种抗性及种群综合治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17.
采用苗期群体筛选鉴定法、蜜露量测定和产卵与卵孵化率测定等方法,就18个水稻广亲和品种对白背飞虱抗性表现进行了研究.筛选出5个对白背飞虱无拒取食作用和杀卵作用的水稻广亲和品种Aus371、02428、Labelle、Copslo和玉92秋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