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播期对早熟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生育进程、出苗、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德美亚1号的生育期变短;不同播期株高、穗位高、穗粒数、百粒重、子粒率有较大差异。4月25日播种的处理产量最高,达到11278.9kg/hm2,其它播期处理减产0.92%~18.83%,确定德美亚1号适宜播期为4月25~30日。  相似文献   

2.
播种期对玉米优良品种的产量有重大影响。德美亚1号是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和内蒙积温相近地区最重要的玉米主栽品种。本试验于2015年在嫩江县研究了4月30~5月30号间7个播种期的德美亚1号的产量和生育期。结果表明,德美亚一号在嫩江的适宜播期为5月上旬。5月上旬播种,既可以获得高产,又不会推迟熟期。生产上4月份播种属于盲目早播,应予改正。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德美亚3号在本地区最佳播期为5月5~10日,其中5月5日播期产量最高,平均公顷产量12004.5kg;其次是5月10日播期,平均公顷产量11145.0kg。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玉米高产优质栽培,以德美亚3号为材料,设置3个播期,研究播期对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德美亚3号生育期缩短,产量逐渐降低,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行粒数、鲜重和穗粒数差异显著,百粒重差异不显著,品质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油分和粗淀粉含量先升高后降低,粗蛋白含量降低。因此,试验播期范围内,适宜早播有利于粗蛋白含量的积累,提高玉米籽粒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播期与密度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立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的最佳栽培模式,以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播期与密度对玉米子粒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播期及低密处理利于玉米子粒蛋白含量、脂肪含量的增加,晚播要配合稀植利于油分在子粒中的积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播期的德美亚1号玉米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以5cm耕层土壤温度稳定在5~6℃,土壤含水量在22%~30%,适时早播有助于提高玉米产量,过早或过迟播种,产量均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7.
不同深松模式对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深松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以早熟玉米新品种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在7个不同深松模式下,研究了其对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和玉米吐丝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的产量在处理3时达到最高;不同深松模式对玉米的株高、穗位高影响较大,对穗粗、穗行数等性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宜农垦北安管理局地区玉米高产栽培的优化农艺措施,以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垦沃2号3个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量下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垦沃2号这3个品种均是在密度11.2万株/hm2和825kg/hm2处理下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合理密植,确保群体结构合理,个体协调发育,并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是玉米高产的保障。为探索玉米新品种德美亚3号在萝北县适宜的种植密度,进行了5个密度处理(其中包括1个对照)对德美亚3号的物候期、形态指标、抗倒性、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德美亚3号物候期、形态指标、抗倒性影响不大,对产量有一定影响,在中等以上肥力条件下,适宜的种植密度为7.5万~8.5万株/公顷,密度为8.5万株/公顷产量最高,种植密度超过8.5万株时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该试验通过采用小垄种植的方式,比较不同玉米品种在相同密度和不同密度下的产量、质量和品种间的优缺点。寻找出适合本地高寒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和最佳种植密度,为本地区玉米品种更新及生产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德美亚2号和九玉5号在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方面与德美亚1号综合比较,均要好于德美亚1号,但不太适合密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德美亚一号7个播种日进行对比分析,在不同播期处理下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相关性状和抗病性的分析表明,找到其最适宜播期,使大多数品种获得高产,避免玉米贪青晚熟,增加种植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山西东南部复播玉米高产模式。[方法]开展玉米品种试验、密度试验和播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进行比较。[结果]泉玉2号、德美亚1号、Kxw116、科早玉3号增产潜力大,丰产性好,较适合采用小麦套种玉米的栽培形式。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单产达7 670.5 kg/hm2。随播种期的推迟,玉米籽粒重和产量呈减少趋势,最佳播期为5月25日—6月5日。[结论]该研究为玉米生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促进玉米生产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验结果表明,在14个展示玉米品种中,产量高、增产幅度大的品种是绥玉22,公顷产量11764.6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23.4%;38P05公顷产量10787.7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13.2%;绥玉23公顷产量10436.9kg,比对照品种德美亚3号增产9.6%。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复种玉米品种和播期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5,(5):115-119
为探索在辽西地区马铃薯复种玉米的可行性,对上茬马铃薯双膜和单膜两个时期到下茬两个播期不同玉米品种全程调查10℃积温、作物生育期、植株性状、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下茬6月15日播种德美亚2号比当地种植品种增产18.46%,下茬6月25日播种德美亚1号比当地种植品种增产14.51%,从马铃薯复种玉米模式中总体衡量,双膜种植模式最高产生的纯利润达到64 895元·hm-2,单膜种植模式最高产生的纯利润达到63 330元·hm-2。  相似文献   

15.
玉米孕穗期利用农业航化叶面追肥技术,设计2种追肥处理,测土配方追肥常规配方加广谱杀虫剂、空白对照处理,通过对比试验,对宝泉岭垦区主栽的3个参试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德美亚3号和先锋38P05进行产量和效益比较。结果表明,孕穗期对3个玉米品种进行农业航化叶面追肥处理均有助于玉米增产、增效,其中德美亚3号产量增幅最大,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能够替代德美亚1号或与其搭配种植的品种,从而避免由于种植品种单一而产生的病害等问题,通过大垄双行栽培技术对8个参试品种综合性状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德美亚2号的产量是参试品种中唯一一个超过对照德美亚1号的品种,产量为10 056.3kg·hm-2,比对照高3.34%,植株紧凑,抗倒伏,生育期比对照短6d,其它品种产量均未超过对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3个玉米品种共10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在栽培密度由低水平向高水平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垦单5号和德美亚1号子粒产量先增加后减少;垦单13号子粒产量则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初步摸索出垦单5号、垦单13号和德美亚1号在黑龙江省八五○农场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为每公顷7.50~8.25万株、7.5万株和9.0万株。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地处黑龙江西北部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六积温带上限,年平均有效积温2000~2300℃,无霜期年平均100~120d。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种植户效益,全面积种植德美亚1号玉米品种,全部采用110cm大垄双行种植,抗涝、抗旱、增产效果较为显著。1用种通过引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玉米品种,使地处寒带地区的北安管理局,大面积种植玉米成为现实。该品种不仅产量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设12个品种,每个品种一个处理,不设重复,大区对比排列。调查结果表明:省源516和吉农大516产量最高但生育期过长,不易安全成熟;龙垦5号、德美亚3号、佳518、合玉19、良玉21产量表现较好且生育期适宜本地区种植、德美亚1号品质出众且为密植品种,产量潜力高,为本试验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取小区对比法,研究10个垦丰公司的玉米品种,旨在筛选出熟期适宜本地区栽培的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表现好、产量高、抗逆性强、熟期适宜的品种有德美亚3号公顷产量12632.2kg、垦沃6号公顷产量12360.1kg、垦沃3号公顷产量11991.4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