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吉林地区地处寒凉地带,常年有效积温不高,地袋栽培黑木耳多采用春、秋两茬栽培法,即5~7月春耳下地摆袋、出耳,7月末把春耳全部收获完毕,出完耳的袋收走,重新整地、盖地膜、摆秋耳(秋耳的三级菌5月份做,7月末完成发酵)。春耳每袋产量40g左右,秋耳产量更低,只有20g左右,而且制作秋耳的二、三级菌种投入大,秋末夜晚温度低,木耳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不是很明显。我们经过3年的实验,把春耳的菌袋加长,使菌袋内积累了更多的营养,同时春天利用大棚催芽,秋后利用大棚保温,1年只种1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棚室立体挂袋大棚搭建高度一般3.0-3.5米左右。横梁高度2.2-2.5米,宽6-10米,长度10-30米,过长和过宽不利于通风和作业。挂袋时,最底部菌袋应距离地面40cm左右,挂袋密度平均每平方米挂袋100袋左右。生产中采用小孔木耳栽培技术,注意调温、保湿和通风。挂袋栽培在东北地区可实现一年两季,春耳4月挂袋,6月末结束采耳;秋耳8月挂袋,10月末结束采耳。  相似文献   

3.
黑木耳棚室立体挂袋大棚搭建高度一般3.0~3.5米左右。横梁高度2.2~2.5米,宽6~10米,长度10~30米,过长和过宽不利于通风和作业。挂袋时,最底部菌袋应距离地面40cm左右,挂袋密度平均每平方米挂袋100袋左右。生产中采用小孔木耳栽培技术,注意调温、保湿和通风。挂袋栽培在东北地区可实现一年两季,春耳4月挂袋,6月末结束采耳;秋耳8月挂袋,10月末结束采耳。  相似文献   

4.
用绿色膜扣大棚,每100平方米,3月份挂春耳1万袋,7月份采耳结束,再挂1万袋秋耳,10月份采耳结束。工厂化生产无根单片小片黑木耳,一年挂二次,共挂2万袋,其产值可达6万元左右。一举两得,12月一翌年2月份每100平方米大棚可培养3万袋栽培袋。其生产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黑龙江)》2014,(18):I0002-I0002
一排排、一列列摆放整齐的黑术耳菌袋,错落有致;一朵朵鲜嫩硕大、色洋黑褐、圆耳形的“黑色瑰宅”探出菌袋外,红阳光照射下闪着亮光…… 近日,笔者走进平泉县南五十家子镇地栽黑木耳示范基地,看到菌农们正在采摘、晾晒、装袋,脸上露山丰收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正>黑木耳棚室挂袋栽培技术具有省地、省水、省工和出耳早、防流耳、易管理等优点,在相同面积下,"挂袋耳"菌袋摆放数量是传统地栽木耳的6倍。棚室生产环境可控,一个生产周期可省水70%以上。采摘期提前一个月,产出的木耳洁净、无泥沙、品质好、售价高,是一项最新的栽培技术。该技术的示范推广,对促进我镇黑木耳产业素质提升,实现健康高效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主要技术要点如下:一、品种、菌袋选择  相似文献   

7.
<正>走进大棚,一袋袋黑木耳菌包从棚顶垂直坠下,一列列排开,菌包上,一只只肉嘟嘟、黑绒绒的木耳长势喜人。这几天,采用温室大棚立体种植的黑木耳又成熟一茬,蒋特金和村民们正在棚里忙着采摘和晾晒。蒋特金是石林彝族自治县石林街道林口铺村委会和磨村支部书记。去年,村里成立了烤烟合作社,按照"做精烤烟、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带着大伙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今年初,合作社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从144户农户手里流转1171.3亩土地建起大  相似文献   

8.
<正>黑木耳立体(吊袋)栽培,由于棚膜避雨栽培生产的木耳既干净又安全,春耳能提前1个月,秋耳能延后1个月,满足木耳对温度、湿度及光照的要求,保证质优高产;省工、省水又省地;能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完善配套设施后可实现自动化程控管理,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其平均收益是地摆栽培黑木耳的两倍,推广以来深受广大菌农的青睐。  相似文献   

9.
黑木耳袋料栽培极易受绿霉、青霉、黄曲霉等杂菌污染,根据我们两年来的实践,要控制杂菌污染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发菌栽培期避开高温季节 黑木耳袋料栽培以往安排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发菌,此时正值梅雨高温季节,霉菌污染率往往超过30%,此期间又会遇到32~34℃以上高温,菌丝生长缓慢。根据试验,秋耳栽培袋可提早到4月底至5月初生产,待高温到来时,菌已发好。将发好菌的栽培袋置阴凉干燥黑暗处保藏,等秋后气温降至25℃以下时开袋喷水出耳。越夏的栽培袋要扎紧袋口,去掉颈圈棉塞。保藏期内要设法使室内温度不超过28℃,湿度控制在65%左右。需定时检查,防止生霉,遇到阴雨天,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因采取悬挂摆放的方式,在相同面积下,其摆放数量是传统地栽木耳的4~5倍.同时,南于棚室生产黑木耳生长过程受天气影响小,品质纯净、无污染,并可实现提前1个月采摘,抢早上市,每袋吊袋耳纯利润比地栽木耳高0.5~1.0元,经济效益可观.但该技术在生产中存在菌种选择不当、菌袋密度大、通风难、制菌要求高、有畸形耳片、棚室温度不易控制和耳片颜色浅等技术难题.本文针对棚室吊袋诸多问题,对关键性栽培要点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黑木耳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黑木耳,俗称黑耳子、黑菜,简称木耳,是我国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地栽黑木耳,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栽培技术,具有原料来源丰富、设备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等优点。黑龙江省宁安市目前推广地栽黑木耳面积1.8万亩,每亩产值1.5万~1.8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地栽黑木耳栽培主要有春耳、秋耳和春耳秋管增产增收模式,现将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确定春耳栽培季节  相似文献   

12.
<正>春提前茄子整个生育期均在大棚里生长,不能像种露地茄子一样由茄苗直接定植,如果这样会消耗大量的大棚。为了让大棚发挥最大的效益,又不能影响本茬茄子的效益,我们把春提前茄子播种后30~40天(一般在11月中下旬),苗长至4~6叶时的幼苗定植在营养杯的过程,称为"传苗"。下面就春提前茄子传苗实战技术介绍如下。一、制作营养袋  相似文献   

13.
朱富春 《农家科技》2009,(11):20-20
<正>1.大棚遮阴。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鸡腿菇,首先必须对大棚进行遮阴处理,早秋栽培在大棚表面用草帘覆盖,晚秋或冬季可利用二层遮阳网覆盖,为防止大风吹掉草帘,最好在草帘的表面再覆盖一层遮阳网,大棚四周的薄膜要求能掀得起,放得下,便于通风换气。2.泥土处理。原来种过西瓜或蔬菜的大棚栽培鸡腿菇,投放菌袋前要把泥土充分弄细,用上茬种过西瓜的土壤再种植鸡腿菇,要注意泥土中存  相似文献   

14.
一、栽培场地   可利用蔬菜大棚、空闲场地、阳台、楼顶、林果树荫下等场地.   二、栽培季节   当地气温稳定在15~25℃为最佳出耳期,按此季节往前推45天就是最佳制作菌袋的时间.      ……  相似文献   

15.
黑木耳菌袋开口数量是为了定位诱导出耳方式,它不仅影响耳芽的形成,也会影响耳片品质和产量。本文采用"I"形口,每个菌袋开口数量分别为18个口、54个口、140个口、180个口,进行对比试验,测定耳片形状、产量、商品率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每袋开口数量为140个口的产量最高。每袋180个开口数量的黑木耳以单片为主,无根,耳片厚、耳型碗状、晾晒省时省工、商品率高。  相似文献   

16.
<正>"我就不相信我们内蒙古大草原不能出产香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到底是把香菇种到咱草原来了。"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和胜乡建丰村的农民刘飞说起种香菇底气十足。走进刘飞家的香菇大棚,一个个菌袋排放整齐有序,小伞状的香菇争相从发菌棒上探出头来,煞是好看。七八位村民正在忙着采摘成熟了的香菇,一箱箱新鲜的香菇装箱待发。刘飞每天都会在大棚内检查香菇的长势,提到自家种植的香菇能够达到绿色标准时,刘飞自信满满。"我家的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农业》2007,(1):25-25
1.适时采收。无论春耳、伏耳、秋耳,都要在雨过天晴、耳片稍干后采收。如果天气干旱,应在采收的头天傍晚均匀地喷一些水,在次日早晨露水干后采收,这样的木耳不易碎。如遇连绵阴雨天气也必须采收,以免造成流耳。通常用小竹刀或小刀沿着子实体的边缘插入耳根,割下耳片并挖出耳根。  相似文献   

18.
正日前,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邹莉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成功研发出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技术,改变了黑木耳只在菌袋四周划口出耳的传统生产方式。据了解,传统地栽黑木耳只在菌袋四周划口出耳,黑木耳收获后就停止管理,菌袋也失去利用价值。全光照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技术,涉及袋栽黑木耳袋顶出耳处理方法,特征在于采用袋栽  相似文献   

19.
1.适时采收。无论春耳、伏耳、秋耳,都要在雨过天晴、耳片稍干后采收。如果天气干旱,应在采收的头天傍晚均匀地喷一些水,在次日早晨露水干后采收,这样的木耳不易碎。如遇连绵阴雨天气也必须采收,以免造成流耳。通常用小竹刀或小刀沿着子实体的边缘插入耳根,割下耳片并挖出耳根。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黄瓜套种平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黄瓜与平菇套种方式及菌袋摆放数量对黄瓜、平菇产量的影响 ,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 ,在黄瓜行中摆放2层菌袋能提高黄瓜产量 ,经济效益比单纯种黄瓜提高 75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