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公司 农户”养殖模式的形成 在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广大农户又创造了“公司 农户”这样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它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那就是其触角能伸向国内和国际市场,而龙尾则摆在千家万户,用经济利益作纽带,以经济合同相连  相似文献   

2.
<正> 1."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的形成在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广大农户又创造了"公司+农户"这样一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管理模式。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龙头"企业,它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那就是其触角能伸向国内和国际市场,而龙尾则摆在千家万户,用经济利益作纽带,以经济合同相连接,严格按照自愿进出、平等互利、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把公司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  相似文献   

3.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在其网站发布公告,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销售畜禽免征增值税。国税总局公告称,目前,一些纳税人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畜禽饲养,即公司与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向农户提供畜禽苗、饲料等(所有权属于公司),农户饲养畜禽苗至成品后交付公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诸城市实现畜禽私有私养、散养向养殖专业户、家庭养殖场转变,现兴建规模养殖场和专业化畜禽养殖公司,以"公司+农户"方式带动畜禽养殖小区发展,逐步形成以发展生猪为龙头,已发展肉鸡养殖为基础,以发展经济动物为特色的畜牧养殖板块模式,分步实践了培植产业龙头,推行规模化生产,实施标准化养殖,开展品牌化创造产业化经营方式。为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提倡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者尚德守法,诚信经营,诸城市畜牧局强化源  相似文献   

5.
《北方牧业》2013,(5):4
<正>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在其网站发布公告,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销售畜禽免征增值税。国税总局公告称,目前,一些纳税人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从事畜禽饲养,即公司与农户签订委托养殖合同,向农户提供畜禽苗、饲料、兽药及疫苗等(所有权属于公司),农户饲养畜禽苗至成品后交付公司回收,公司将回收的成品畜禽用于销售。  相似文献   

6.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在其网站发布公告,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销售畜禽免征增值税。国税总局表示,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发展,传统的牲畜饲养行业经营模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公司+农户"经营模式中,公司将生产环节外包给农户,负责销售与服务环节,承担农产品的大部分风险,农户完全解除了技术与市场之忧,双方组成相对完整、独立的经营模式。鉴于畜禽养殖的风险绝大部分留在企业本身,与企业自产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玉林市畜牧业发展很快,畜禽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的生产组织形式迅速发展;几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迅速发展;“企业+农户”、“企业+基地+农户”、“企业+村委会+农户”、“市场带农户”的产业化模式象雨后春笋林立。畜禽产品除了满足本地外,每年还远销港、澳、粤、琼等地肉猪157万头,杂交中小猪482万头,肉鸡4000万羽,肉鹅55万羽,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畜禽产品天然仓库”。由于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和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有大中型饲料厂50多家,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畜牧产业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畜牧产业化经营主要模式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化模式既以畜牧产品加工、储藏、运销企业为龙头,围绕一项产业或一种产品,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的一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其中龙头企业外辖国内外市场,内辖畜牧产品生产基地与农户,形成一种“企业 基地 农户”的产业组织格局,在这种产业化经营模式下,经济利益主体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两方。  相似文献   

9.
公司加农户在农业产业化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将公司加农户导入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不仅有利于节省企业投资,迅速扩大投资和购销规模,加速企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带领农民致富。 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将公司加农户引入养殖加工企业,到现在已有十多年了。而目前这一模式还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大部分名存实亡,矛盾重重。主要是传统经营观念和方式与商品化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一基本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   一.公司加农户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实行的是“养鸡买盐,养猪过年”的自给自足的…  相似文献   

10.
望江县位于安徽省西南边缘,长江中下游北岸,气候温和,具有良好的肉鸭养殖条件和基础。2015年4月,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在望江成立了望江温氏畜牧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家庭农场”“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肉鸭(番鸭)养殖。目前全县大约有210个农户建设280个标准化养殖大棚饲养温氏番鸭,年出栏肉鸭约620万羽。  相似文献   

11.
正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笔者结合湖南省洞口县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举措,以供同行参考。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以创建农产品加工特色县域经济强县为总抓手,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通过政府奖补、项目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建设,达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猪粪资源化利用模式是一种将种植业与生猪养殖业充分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即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开展适度种、养一体化生产,生猪养殖为种植业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农作物又作为生猪养殖的饲料来源,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链。2004年起,上海市松江区开展了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养殖建设试点,2008年探索发展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模式。该模式以上海松林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为纽带,采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运  相似文献   

13.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良田镇通过引进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广东温氏集团,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温氏鸡”养殖.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与农户在合作过程中采取“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为养殖户提供鸡苗、饲料、药物,并派出技术员辅助养殖户管理鸡群;对出栏的肉鸡采取保护价回收.并对饲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建立相应的档案.养殖户主要承担养殖风险.如此互惠互利的创收模式成为了当地农民新的致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正> 绵阳市游仙区是四川省委、省府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建设试点示范区,丝绸产业是游仙区五大支柱产业之一。几年来,游仙区丝绸产业围绕“公司+农户”的产业化建设思路,大胆改革传统的蚕茧丝绸生产、经营方式,注重科技投入,引入“二次利益分配”机制,初步建立起了公司、企业、农户三者之间以二次利益分配为纽带的经济共同体,调动了各方生产经营积极性,收到了“1+1>2”的实质性成效,为茧丝绸产业步出低谷、走向兴旺以及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建设探索出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在各个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畜禽养殖有了空前规模的发展。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各地又兴建了许多养殖小区,使畜禽养殖由“公司+农户”逐步向“公司+养殖小区”的规模化模式发展。但是,随着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环境保护。但养殖小区重生产、轻环保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为了保障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选择方面,刘玉满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特别是欧盟一些国家的经验.欧盟国家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我国的"公司+奶站+农户"模式显著不同.在欧盟,普遍实行的是"合作社+公司+农户(家庭农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其中的公司是合作社自己办的公司,其中的农户都是合作社的社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优惠政策的鼓励下,在各个"龙头"企业的大力支持下,畜禽养殖有了空前规模的发展,在"公司+农户"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各地又兴建了许多"养殖小区",使畜禽养殖由"公司+农户"逐步向"公司+养殖小区"的规模化模式发展.但是,随着畜禽养殖集约化程度的增加,畜禽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到环境保护.但养殖小区重生产、轻环保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为了保障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以来,四川省自贡市狠抓以扶持发展畜禽养殖专合社提高组织化程度和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的畜牧产业化经营。截至2012年10月22日,全市各类农村畜牧专合组织达到93个(其中新扶持发展15个,规范发展78个),实现服务收入4.5亿元,带动农户51284户,畜牧业组织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始终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着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实施"寄(代)养、订单养殖、合同收  相似文献   

19.
罗凯 《广东蚕业》2001,35(2):7-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农业逐渐走向集约化、产业化,涌现了不少与之相适应的发展模式,“订单农业”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徐闻县丝绸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走“订单农业”之路,积极发展种桑养蚕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0年,全县种桑面积由低谷时期1995年的约133.3hm~2恢复到286.7hcm~2,农业产值  相似文献   

20.
浅谈绿色壁垒对"公司+农户"模式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屡遭绿色壁垒问题的案例,引发对“公司 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的思考。主要就农业生产的不确定、契约不完全,信息不对称以及监督成本高昂这四个方面指出改革模式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公司 基地 农户”的模式,及对此组织形式做了简要分析,说明只有当公司和农户利益一致,农户成为基地主体一分子时农产品质量才有保障,绿色壁垒才可以彻底消除,农业生产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