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苯醚甲环唑在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苯醚甲环唑在北京、萧县、杭州及长沙4个地区土壤中的降解动力学,并探讨了土壤微生物、温度、含水量及药剂质量分数对其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在4个地区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1.63~21.77 d.土壤微生物对苯醚甲环唑降解起主导作用,灭菌土壤降解半衰期是非灭菌条件下的6.09倍;15~40℃范围内,温度升高,土壤中苯醚甲环唑降解加快,15~25℃降解速率增加幅度较大;士壤含水量过高(150%)和过低(25%)都不利于苯醚甲环唑降解,而土壤中药剂质量分数的增大对苯醚甲环唑降解则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2.
环丙沙星在土壤中的吸附及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畅  李瑜 《北京农业》2016,(4):195-199
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抗生素广泛应用在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中,用量大,体内代谢转化率低,可通过畜禽粪便等直接进入土壤环境。残留在土壤中的抗生素不仅污染土壤,积累到一定量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而且还会污染农产品或通过淋滤作用污染水体,最终威胁人类健康。基于此,主要论述p H值、离子强度和金属离子、有机质及其他土壤理化性质对环丙沙星在土壤中吸附作用的影响,对环丙沙星在土壤中可能的降解机理进行初步综述,并提出该领域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刘玥垠  李明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177-180
在室内模拟条件下,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稻瘟灵在贵州不同地区土壤中的降解规律.结果表明:稻瘟灵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其降解速率与土壤性质、环境因子及其浓度有关;稻瘟灵在灭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大于未灭菌土壤,即土壤微生物是影响稻瘟灵降解的主要因素;土壤中稻瘟灵的降解速率随着稻瘟灵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变慢,当浓度达到一定剂量时,其降解半衰期趋于稳定;稻瘟灵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速率随着pH值的降低而加快,pH值和田间持水量对稻瘟灵的降解有较大影响.对土壤中微生物生长有利的环境因子,对稻瘟灵的降解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在土壤酶学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对国内外特别是国外在探讨土壤酶作用机理、存在状态、来源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实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动力学和热力学方法在国内土壤生物化学研究工作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噁草酮在棉花上使用的安全性,在济南、杭州两地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分析方法研究了噁草酮在棉叶、棉籽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噁草酮在棉叶和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6~5.5 d、54.6~71.5 d。噁草酮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质量分数均小于最低检出限0.01 mg/kg,低于噁草酮在棉花上的最高残留限量(MRL)0.1 mg/kg。建议噁草酮防治杂草用药次数1次,使用剂量是180 g/hm2。  相似文献   

6.
噻吩磺隆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噻吩磺隆在小麦上使用后的残留降解动态,评价其安全性,2005年和2006年分别在湖南省浏阳市城关镇和长沙县黄花镇进行了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施药37.13 g/hm2时,浏阳市城关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8.917 2 e-0.195 9 t和y=0.796 2 e-0.317 4 t,半衰期分别为3.54 d和2.18 d;长沙县黄花镇试验点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y = 0.727 7 e-0.190 9 t和y =0.623 e-0.388 1 t,半衰期分别为3.63 d和1.79 d.噻吩磺隆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都能迅速降解,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更快,施药7 d后噻吩磺隆的消失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土壤掩埋试验,研究了生物降解高分子PHBV(生物代谢合成的3-羟基丁酸酯和3-羟基戊酸酯的无规共聚物)薄膜在环境中的降解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PHBV薄膜在土壤中的降解率要高于在水体中的降解率。PHBV薄膜在江西红壤中降解最快,60d时其失重率达80%,其次为吉林黑土、北京菜园土和垃圾土。PHBV薄膜在垃圾渗滤液中的失重率要大于农田水和自来水。影响PHBV薄膜在环境介质中降解的主要因素为微生物的数量和土壤特性。PHBV薄膜在水相中的降解行为包括微生物降解和水解反应,好氧菌和厌氧菌均能促进薄膜的降解。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田间试验法,研究了氟唑磺隆与炔草酯及代谢物炔草酸在小麦及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并对氟唑磺隆和炔草酯、炔草酸同时进行检测,以期为安全施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氟唑磺隆和炔草酯在植株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均满足一级降解动力学过程,半衰期分别为2.5~4.4 d和3.0~5.0 d。该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精密度、准确度和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多年施用莠去津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出6株可降解莠去津的菌株,其中3株放线菌、2株细菌、1株真菌;对其在田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和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经过消毒处理,有利于放线菌在土壤中定殖。高接种量(12S)与低接种量(6S)处理间差异呈极显著性(P〈0.01);同等接种量条件下,混合菌剂处理(6S5F、5M6S)土壤中放线菌数明显高于单株菌(6S)处理。在田间生产条件下,土著微生物代谢莠去津的生物半衰期分别为76d(栽参)和55d(休闲),土壤中莠去津消失95%所需要的时间由404d提前到132d,消失速率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辛菌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采用室内模拟降解方法,用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级杆质谱(LC-MS/MS)检测法,对影响辛菌胺在土壤中的降解因素(浓度,土壤是否去有机质,土壤类型及土壤含水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辛菌胺的降解速率随着土壤中药剂浓度的减小而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辛菌胺的降解越快;山东(棕壤)和广西(红壤)土壤中辛菌胺降解较快;土壤含水率越高,辛菌胺降解越快.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氟啶脲在大棚青菜和土壤中残留动态及最终残留,为科学制定其在大棚蔬菜上使用的安全间隔期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氟啶脲雀大棚青菜中消解较快,半衰期3.79-4.89d,但在土壤中持续时间较长,半衰期为28.9-34.3d。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在控制条件下,PCNB 在土壤中的降解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中PCNB 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关系。土壤中微生物对PCNB 降解过程有强化作用, 使未灭菌土壤中PCNB 降解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反映了生物降解的特点;在4 ℃~30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对微生物激活作用的增强,从而使PCNB 降解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13.
从多年施用莠去津的栽参土壤中分离出降解效果良好的2株细菌、2株真菌和3株放线菌,制成混合菌剂,代号分别为AM、AF、AS,对其在田间土壤中的定殖情况和降解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接种后经过20.0d的延缓期菌体细胞开始增殖,而真菌和放线菌没有明显的延缓期。土壤中莠去津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细菌和放线菌菌剂对栽参土中莠去津有明显的降解效果,其半衰期分别为20.0,17.6d,真菌的降解效果较差,其降解半衰期为31.4d。  相似文献   

14.
磺胺嘧啶在土壤中的降解与迁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兽药磺胺嘧啶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性和迁移性,通过室内模拟降解试验和动态土柱淋溶试验,研究了磺胺嘧啶在土壤中的降解和迁移行为。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磺胺嘧啶在土壤中的降解能力很弱。磺胺嘧啶在土壤中有一定的淋溶向下迁移性,不同土壤间迁移状况差异较大。砂土中磺胺嘧啶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经淋溶后渗出40cm土柱的磺胺嘧啶为加药量的70.16%,而其在壤土和粘土柱中的渗出率分别为39.66%和51.12%。磺胺嘧啶在3种供试土壤中的淋溶向下迁移能力为:砂土〉粘土〉壤土。磺胺嘧啶在土壤中的淋溶向下迁移能力与土壤性质密切相关,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磺胺嘧啶在土壤中淋溶向下迁移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精异丙甲草胺在甜菜及种植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方法】采用QuEChERS-GC/MS法,分析不同深度土壤和甜菜中施用的不同浓度的精异丙甲草胺。【结果】精异丙甲草胺在0.01~1.0 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4,所建立的最小检出限为0.001 mg/kg;平均回收率在84.81%~110.45%,相对标准偏差(RSD,n=3)在1.36%~9.0%。1 296、1 944、3 888 g.a.i/hm2的精异丙甲草胺在0~5、5~10、10~15 cm的土壤以及甜菜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深度土壤中的残留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不同施用浓度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半衰期为9.12~17.77 d。施用浓度越高,降解速度越慢。在甜菜中的残留量和降解速率都低于土壤,半衰期较土壤中略高,3个浓度在甜菜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9.25、26.65和32.85 d。【结论】施用1 296和1 944 g.a.i/hm2的精异丙甲草胺,收获期在土壤和甜菜中的降解率均能达到90%;施用超剂量3 888 ...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烯酰吗啉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状况,采用LC-MS/MS检测方法,对烯酰吗啉在不同土壤中的降解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5.55%~99.5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8%~1.75%,土壤中含水率越多,微生物越多,有机质越多,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越快.烯酰吗啉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受微生物和有机质含量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及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通过振荡平衡法和室内培养法分别研究了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吸附和降解规律。结果表明,二甲戊乐灵在棕壤中容易被吸附,且解吸困难,其吸附属于物理性吸附。二甲戊乐灵在土壤中的降解主要是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其在灭菌土壤中降解速率很慢。土壤含水量的多少对其降解速率有一定影响。30%FC下二甲戊乐灵在灭菌及未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82.4d和162.2d;75%FC下的灭菌土壤中半衰期为97.63d,是其在未灭菌土壤中半衰期35.36d的2.76倍;在120%FC下灭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7.74d,是其在未灭菌土壤中半衰期31.80d的2.76倍。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黄瓜和土壤中啶氧菌酯残留量的检测分析方法,对啶氧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啶氧菌酯的最小检出量为3.5×10-11g;在黄瓜和土壤基质中的最低检出浓度均为0.005mg·kg-1。对黄瓜和土壤2种基质,设置了0.005、0.05、0.25 mg·kg--1个添加水平,每个添加水平设置5个重复,啶氧菌酯在黄瓜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68.61%-122.4%,变异系数为1.06%-17.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啶氧菌酯在天津地区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71d和12.9 d,在山东地区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2.70d和10.3 d,在江苏地区黄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9.76d和14.9 d。距最后一次施药5d时,啶氧菌酯在黄瓜中的最高残留量为0.014mg·kg-1,远低于欧盟规定的黄瓜中啶氧菌酯最大残留限量0.05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