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  相似文献   

2.
选择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及其特异底物,建立比色法检测,对沙塘鳢、鲫鱼、草鱼、乌鳢鱼卵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活性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抑制活性依次为乌鳢草鱼沙塘鳢鲫鱼;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依次为沙塘鳢鲫鱼草鱼乌鳢;枯草杆菌蛋白酶抑制活性依次为沙塘鳢鲫鱼草鱼乌鳢,胰凝乳蛋白酶活性只受乌鳢抑制。研究表明这可能与抑制剂P1位点的残基种类有关。此外还对鱼卵中的抑制剂成分进行热稳定性与酸碱稳定性的检测,结果表明其具有很强的热稳定与酸碱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科学养鱼》2004,(12):57-58
2004年11月市场市场价(元/千克)品种35011540223883511395446611503008.816329301341618366036957.612224951261024580123107.69661019.520.610.328.16.262428229.44.83.84.8鲍鱼(单壳)北极甜虾海鳗虹鳟花蟹鲫鱼墨鱼青蛤鳃棘鲈(东星斑)扇贝梭子蟹文蛤中华绒螯蟹波纹唇鱼草鱼革胡子鲶鳜鱼(桂花鱼)虎纹蛙花蟹黄鳝黄蚬鲫鱼加州鲈甲鱼锯缘青蟹(膏蟹)锯缘青蟹(肉蟹)鲤鱼鲢鱼鲮鱼罗非鱼罗氏沼虾鳗鲡牡蛎泥鳅日月贝扇贝梭子蟹驼背鲈乌鳢贻贝缢蛏鳙鱼(花鲢)中华绒螯蟹中华圆田螺竹蛏北极甜虾大黄鱼带鱼南美白对虾小黄鱼草鱼鳜鱼(桂花鱼)黄颡鱼黄鳝鲫…  相似文献   

4.
<正>1.菊酯类杀虫药:水质清瘦,水温低时(特别是20℃以下),对鲢、鳙、鲫毒性大;如沿塘边泼洒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会造成鲫鱼或鲢鳙鱼死亡。虾蟹禁用。2.阿维菌素溶液:按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造成鲢或鲫鱼的死亡。海水贝类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易导致死亡。3.敌百虫:虾蟹、淡水白鲳、鳜禁用;加州鲈、乌鳢、鲶、大口鲶、斑点叉尾、鳜、红鳟、海水章鱼、胡子鲶、宝石鲈慎用。4.杀虫药(敌百虫除外)或硫酸铜:当水深大于2米,如按面积及水深计算水体药品用量,并且一次性使用,会造成鱼类死亡,概率超过10%。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鲤、鲢、鳙、草鱼亲鱼消化道消化酶的种类;用比色法及滴定法分别测其消化酶相对活性。结果表明:鲤、鲢、鳙、草鱼4种鱼消化道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与食性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蛋白酶活性依次为鲤〉鲢〉鳙〉草鱼;淀粉酶活性依次为草鱼〉鲤〉鳙〉鲢。脂肪酶活性与食性的关系不明显。四种鱼消化酶的表达与消化道的组织结构特征相一致,消化道前2/5部位(G1、G2)的消化酶活性最高,是无胃鱼消化道的主要消化场所。消化道中央部位(G3)的消化酶活性次之,能将未消化完全的食糜进一步消化,而消化道后段(G4、G5)消化酶活性最低。可见,消化酶活性及消化功能呈递减形式,食物在消化道中随着消化、吸收,逐渐排出体外。本研究为鲤、鲢、草鱼、鳙4种鱼的营养生理学、高效饲料配比的研制及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消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94,自引:6,他引:94  
鳜鱼、青鱼、草鱼、鲤、鲫、鲢肝脏蛋白酶活性低于肠蛋白酶。肠蛋白酶活性,鳜鱼最高,其余依次为青鱼、鲤、鲢、草鱼、鲫。鳜鱼、鲢的肠蛋白酶活性由前肠向后肠递减;而青鱼、鲤、草鱼的则由前肠向后肠递增;鲫则中肠活性最低。六种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酶活性因鱼而异。青鱼、鳜鱼、鲤、鲢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低于肠脂肪酶活性(P<0.01);而草鱼和鲫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与肠脂肪酶活性差异不明显(P>0.05)。六种鱼肝脏中脂肪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鳜鱼>鲢>鲫>草鱼>青鱼>鲤;肠脂肪酶活性顺序为鳜鱼>鲢>青鱼>鲤>草鱼>鲫。脂肪酶活性与鱼类食性无明显相关性。不同组织间淀粉酶活性存在差异。鳜鱼的肝脏和肠均有较高淀粉酶活性,青鱼和鲫肝脏中淀粉酶活性低于肠中的;草鱼、鲤和鲢肝脏中淀粉酶活性高于肠中的,但差异不显著。六种鱼中鳜鱼的肝脏淀粉酶活性明显高于其它五种无胃鱼,它们的淀粉酶活性顺序依次为鳜鱼>鲢>鲤>草鱼>青鱼>鲫;肠淀粉酶活性顺序为鳜鱼>鲫>鲤>青鱼>鲢>草鱼。  相似文献   

7.
一、暴发性出血病暴发性出血病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的种类最多、鱼龄范围最广、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养鱼水域类别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1991年在我国主要养殖区开始流行,危害的鱼种类有异育银鲫、白鲫、鲫、团头鲂、鲢、鳙、黄鳝、加州鲈、草鱼等多种淡水鱼类。在水温9~36℃均有流行,水温持续在28℃以上及高温季节高发。发病严重的鱼场发病率高达100%,重病鱼池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唐金玉  王岩  任岗  李由明 《水产学报》2019,43(6):1438-1448
通过93 d围隔实验比较了增加摄食配合饲料的鱼(草鱼和银鲫)密度和添加EM菌对三角帆蚌、草鱼、银鲫、鲢和鳙综合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和初级生产力的影响。采用2×2实验设计,设4个处理:LF0(20尾草鱼+10尾银鲫)、LFA(20尾草鱼+10尾银鲫+EM菌)、HF0(40尾草鱼+20尾银鲫)和HFA(40尾草鱼+20尾银鲫+EM菌)。所有处理中三角帆蚌、鲢和鳙密度相同,均为每个围隔内40只蚌、8尾鲢和2尾鳙。实验期间围隔内不换水,每天分2次投喂配合饲料;定期向LFA和HFA围隔内泼洒EM菌。结果显示,围隔内出现浮游植物超过81种,分别隶属7门、32科、73属;实验前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微囊藻和栅藻,后期转为微囊藻、平裂藻和腔球藻;浮游植物生物量平均为3.2×108~8.3×108个/L;摄食配合饲料的鱼密度和EM菌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多样性无显著影响,但高密度草鱼和银鲫组(HF0和HFA)中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呼吸强度较高,初级生产力较低;添加EM菌可降低蓝藻在浮游植物生物量中的比例,增加初级生产力。研究表明,在蚌鱼综合养殖中放养摄食配合饲料的鱼密度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9.
<正>锥体虫(Trypanosoma)属鞭毛虫,个体小,寄生于血液,最早于1841年在鳟鱼的血液中发现。患病鱼常表现精神萎顿、浮于水面、活动滞缓、呼吸困难、体色变淡、鳃丝腐烂等,最后死亡。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陆续有锥体虫感染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鳊、黄颡鱼、黄鳝、鳗鲡等鱼类的报  相似文献   

10.
以相同环境条件下饲养2个月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试验对象,以酶学方法研究3种规格[(143.81±36.27)g、(76.63 ±14.43)g、(31.35 ±5.82)g]黄鳝的肝脏、前肠、后肠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以及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在肝脏、前肠、后肠中的活性分布.结果表明,黄鳝蛋白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前肠>后肠>肝脏;淀粉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后肠>前肠>肝脏;脂肪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后肠>前肠>肝脏;随着黄鳝体重的增加,肠道蛋白酶活性逐渐升高,而肝脏蛋白酶活性变化不明显;后肠、肝脏淀粉酶活性随着黄鳝体重的增加而升高,而前肠淀粉酶活性降低;黄鳝脂肪酶活性有随着规格变大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中规格黄鳝消化组织的脂肪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1.
池塘主养草鱼三种养殖模式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10月,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少潭河水库坝下陆基鱼池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三种混养模式(模式Ⅰ,草鱼、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鲫(Carassius auratus)分别放养250、35、40和15尾;模式Ⅱ,草鱼、鲢、鳙、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和鲫分别为250、35、20、20和15尾;模式Ⅲ,草鱼、鲢和鲫分别为250、35和15尾)浮游植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118属279种,其中,蓝藻门20属29种、绿藻门63属137种、硅藻门20属59种、裸藻门7属45种、金藻门3属3种、隐藻门2属3种、黄藻门2属2种以及甲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为7.66×107、6.95×107、6.74×107ind./L;平均生物量分别为70.71、62.12、85.52 mg/L;模式Ⅱ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随着养殖时间均呈上升趋势,并在9月时处于三个模式中的最高水平,说明模式Ⅱ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越来越稳定,处于一种更好的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和2009年的4~6月,对赣江峡江段四大家鱼资源现状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采集四大家鱼392尾,其中青鱼46尾,占11.73%;草鱼260尾,占66.33%;鲢54尾,占13.78%;鳙32尾,占8.16%。在这些四大家鱼中,性成熟个体较少,其中青鱼8尾,草鱼5尾,鲢、鳙各1尾;其年龄结构简单,以低龄鱼为主,其中1龄和2龄鱼占81.60%。结果表明,赣江峡江段四大家鱼资源匮乏,繁殖群体较少,应采取人工增殖放流、规范捕捞方式有效地保护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13.
几种淡水鱼血清免疫复合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SDS-PAGE技术和免疫酶斑点法(Dot-ELISA),对罗非鱼、草鱼、鲫、镛和鲤5种淡水鱼的血清免疫复合物(IC)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鲤科的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差异较小,丽鱼科的罗非鱼与鲤科的4种鱼之间的电泳条带有差异但较小。2%PEG能较好地沉淀5种鱼血清IC,且不同鱼血清IC含量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赣江峡江段四大家鱼资源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和2009年的4-6月间,对赣江峡江段四大家鱼资源现状进行了采样调查。共采集四大家鱼392尾,其中青鱼46尾,占11.73%;草鱼260尾,占66.33%;鲢54尾,占13.78%;鳙32尾,占8.16%。在这些四大家鱼中,性成熟个体较少,其中青鱼8尾,草鱼5尾,鲢、鳙各1尾。另外,它们的年龄结构简单,以低龄鱼为主,其中1龄和2龄鱼占81.6%。结果表明赣江峡江段四大家鱼资源匮乏,繁殖群体较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多年比较试验和生产实践,采取产后亲鱼强化培育、春季稀放和浅水培育、产前流水刺激等技术措施,使鲢、鳙、草鱼提前7-10d产卵;2次注射催情效率明显高于1次注射,共催产率和孵化率分别提高43.76%和33.41%。  相似文献   

16.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在5种寄主鱼体寄生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黄颡鱼、草鱼、鲢、鳙和鲫作为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的寄主鱼,分析了寄苗悬液钩介幼虫密度和寄苗时间对5种鱼初始寄苗量的影响,并对寄生在这5种鱼上的钩介幼虫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无论高密度寄苗还是低密度寄苗,长时间寄苗还是短时间寄苗,黄颡鱼和草鱼的寄苗量都明显高于鲢、鳙和鲫。提高寄苗悬液钩介幼虫密度,寄主鱼的寄苗量显著增加,但增加寄苗时间,寄主鱼的寄苗量未见显著提高。黄颡鱼和草鱼的稚蚌脱苗率显著高于鲢、鳙和鲫,寄生在鲢、鳙和鲫鳃上的钩介幼虫约80%未发育至稚蚌便提前脱落。不论在寄苗量方面,还是在稚蚌脱苗率方面,黄颡鱼和草鱼均是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的最佳寄主。  相似文献   

17.
大坝泄洪可携带大量空气进入水中,导致下游河道出现溶解气体过饱和,给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生存造成威胁。通过自行设计的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影响溶解气体过饱和度的因素及不同鱼类对气体溶解过饱和的敏感性。鱼类暴露在溶解气体过饱和环境中易出现突眼、充血和气泡等气泡病症状。鲢、鳙和鳊在溶解气体含量高的水体中容易患气泡病,草鱼和鲫稍次,基本可以忽略溶解气体过饱和对黄颡鱼和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主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池塘中4种鱼类消化器官的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与鱼体长、体重及主要水质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草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胃蛋白酶与水温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而草鱼肠道胰蛋白酶、肠道和肝胰脏的脂肪酶以及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肝胰脏中淀粉酶与水温呈负相关(P>0.05)。4种鱼的消化酶活性与总氮和总磷呈正相关。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的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与化学耗氧量呈负相关;除鲢外,其他3种鱼的胃蛋白酶活性均与水体硬度和碱度呈正相关,而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均与水体硬度和碱度呈负相关。草鱼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肠道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以及匙吻鲟消化道和肝脏胰蛋白酶与鱼的体长、体重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十种常见淡水鱼类的RAPD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14种10bp长的随机引物对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团头鲂、胭脂鱼、土鲶和黄颡十种鱼进行RAPDPCR扩增。除引物OPK08外,其它的13种引物都得到较清晰的DNA带。13种引物共产生672条带,平均每种鱼产生67条带,每种引物产生52条扩增带。鲤鱼扩增带最多,胭脂鱼扩增带最少。引物OPQ01、OPQ04、OPQ06、OPQ11、OPQ12、OPK07、OPP01、OPP15、OPP17扩增的带谱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标记。本文结果显示RAPD是一种非常灵敏的种间鉴定技术,特别是对鱼卵和鱼苗的鉴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用检测到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含量对鲤科鱼类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haematopterus)和鲫(Carassius auratus),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和三角鲂(Megalopbrama terminalis)8个种进行系统演化分析。所获得的系统演化树中,每个亚科内的物种邻接为1个接点。在亚科间,雅罗鱼亚科与鳇亚科相邻领接1个共同接点。该接点与鲢亚科和鲤亚科连结为1个共同祖选接点。用线粒体基因中的cytb和ND4基因全序列分别构建5个亚科13和11个种的NJ树,这2个树在5个亚科之间的邻接拓扑结构上亦不相同。3种树可推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是在所分析的亚科中鲤亚科为最原始的类群,而鲫是最原始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