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高氧对巨峰葡萄冷藏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高氧气调冷藏对巨峰葡萄品质、质构、贮藏性和货架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气冷藏相比,高氧气调抑制了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果柄耐拉力的降低,改善了葡萄的硬度、弹性、凝聚性、咀嚼性、风味和外观,减少了水分损失、腐烂、落果率和果梗褐变。与40%O2+30%CO2气调相比,除弹性、凝聚性、水分损失、落果和外观无显著差异外,80%O2处理葡萄的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薄膜气调包装对枇杷果实冷藏期间呼吸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通过对呼吸速率、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pH值、果肉硬度、维生素C、失重率和品质及感官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了薄膜气调包装对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品种:解放钟)果实冷藏期间呼吸和品质特性的影响,气调包装用的薄膜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厚度20 μm),以打孔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包装为对照。结果表明,低密度聚乙烯薄膜包装枇杷果实后,3~4 d后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适宜枇杷贮藏的O2和CO2的气体浓度,即CO2(4.8±0.67)%,O2(11.5±0.85)%;薄膜气调包装结合低温可明显地降低枇杷果实的呼吸速率;薄膜气调包装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冷藏期间的枇杷果实的失重率、果肉硬度、维生素C、总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固酸比的变化,维持枇杷的新鲜品质,延长货架期。因此,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厚度20 μm)气调包装可用于枇杷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3.
为改进虾皮贮藏质量,延长货架期,研究了气调包装(Modified Atmosphere Packaging)对虾皮的保鲜效果。采用3种不同浓度配比的N2和CO2气体和真空包装等方法对虾皮进行包装,分别于5℃、室温和35℃下贮藏。检测虾皮感观、色差、菌落总数和脂肪含量。结果表明:低温有利于虾皮保鲜,高浓度CO2气调贮藏能抑制虾皮中的微生物繁殖,减缓脂肪蚝蛤败速度,但CO2浓度过高易使虾皮产生异味,影响感观品质。气调与低温结合可延长虾皮的保鲜期2个多月,推荐的气调气体比例为70%N2/30%CO2,低温冷藏。  相似文献   

4.
不同气体成分对灵武长枣贮藏中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灵武长枣在8种气体组分贮藏下的生理变化及其呼吸特征。结果表明,灵武长枣为呼吸跃变型果实,2%CO2+7%O2+91%N2气体配比贮藏效果较好,能有效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使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减缓枣果含酸量的下降速率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较好地保持维生素C含量,枣果贮藏120 d硬果率50.5%,好果率96.3%。  相似文献   

5.
西洋梨气调贮藏不同时间后货架期品质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西洋梨不同气调贮藏时间出库后货架期品质的变化,将西洋梨品种“阿巴特”在1.8%±0.2% O2,0.8%±0.2% CO2气体体积分数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间贮藏。结果表明,与冷藏相比,贮藏期内气调贮藏可显著地抑制西洋梨果实硬度的下降和色泽的变化,降低果实出汁率、淀粉含量和乙烯释放量,并推迟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抑制淀粉酶活性的上升;货架期间,不同贮藏期出库果实自货架6 d起气调贮藏与对照相比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的下降速率和色泽变化较快,果实的出汁率和淀粉酶活性明显上升,同时果实的乙烯释放明显加快。气调贮藏与对照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贮藏期果实品质的下降,其中气调贮藏90 d、货架8 d的西洋梨果实能获得较好的后熟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西洋梨品种‘阿巴特’为试材,在(1.8±0.2)% O2,(0.8±0.2)% CO2气体浓度条件下,研究西洋梨不同气调贮藏时间出库货架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期内气调贮藏可显著地抑制西洋梨果实硬度的下降和色泽的变化,降低果实出汁率、淀粉含量、乙烯释放量,并推迟乙烯高峰的出现时间,抑制淀粉酶活性的上升;货架期间,不同贮藏期出库果实自货架6d起气调贮藏与对照相比果实硬度和淀粉含量的下降速率和色泽变化较快,果实的出汁率和淀粉酶活性明显上升,同时果实的乙烯释放明显加快。气调贮藏与对照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贮藏期果实品质的下降,保持长期贮藏果实的后熟能力,提高西洋梨果实货架期品质。  相似文献   

7.
高氧处理对冬枣货架期呼吸强度及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该文研究了-2℃低温下用70%O2、100%O2分别处理冬枣7 d、15 d后,在20℃货架期期间果实的呼吸强度和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70%O2+7 d处理促进了冬枣货架期呼吸强度的升高,100%O2+15 d处理能极显著抑制冬枣的呼吸强度。70%O2处理7 d和15 d,或100%O2处理15 d有利于冬枣果实货架期硬度的保持,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100%O2处理7 d和15 d均有利于Vc的保持,而70%O2处理则促进了Vc的降解。高氧处理抑制了PPO活性的上升,100%O2处理的效果更加明显。高氧处理15 d对抑制冬枣货架期腐烂有一定作用,但抑制效果仍不理想。总体来看,在低温下用100%O2处理15 d,有利于提高冬枣果实在货架期期间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检测叶绿素和维生素C的变化,试验确定了花椰菜气调贮藏中主要成份的降解为一级动力学反应;根据Arrhenius方程,确定了不同气调贮藏条件下花椰菜主要成份的表观活化能。在两种温度2℃和8℃,两种气体组分3% O2,2% CO2,95% N2和6% O2,6% CO2,88% N2组合条件下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在2℃,3% O2,2% CO2相似文献   

9.
CaCl2和6-BA溶液处理对枣果软化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探讨了鲜枣贮藏过程中果肉软化褐变与PG活性、PPO活性的关系以及采前CaCl2和6-BA溶液处理对采后枣果果肉软化褐变、PG活性、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果采后硬度逐渐下降且与贮藏时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G活性在贮藏期间呈起伏变化,与枣果软化无显著相关性。 随贮藏时间延长果肉褐变指数逐渐增大,PPO活性逐渐升高,PPO活性与果肉软化褐变的发生相一致。采前用1% CaCl2、15 mg/kg 6-BA以及1% CaCl2+15 mg/kg 6-BA对枣果进行喷雾处理,能降低采后枣果的PG活性和PPO活性,抑制果肉硬度的下降和果肉的褐变进程。1% CaCl2处理可使赞皇大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比对照增加1.2 kg/cm2;1% CaCl2+15 mg/kg 6-BA处理可使赞皇大枣贮藏末期的果肉硬度增加1.5 kg/cm2。15 mg/kg 6-BA处理对枣果软化褐变及PG活性、PPO活性有一定影响,但效果不及CaCl2处理。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片气调干制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提高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为目的,采用自制小型气调干燥试验设备,以CO2、N2置换部分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进行干制对比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干燥介质对双孢蘑菇片干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燥室气体的O2含量相同条件下,以N2置换部分空气为干燥介质,可提高双孢蘑菇片的脱水率,干制品褐变度降低、维生素C保存率较高。用均匀试验设计回归分析程序拟合产品的褐变度、维生素C和ADF质量分数随干燥室气体O2含量、干制温度和干制时间变化的回归方程,置信水平达95%,可用于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需要科技支撑,科学技术应当走向生态建设的主战场。抓住国家实施“948”项目的契机,积极引进国外技术提升水保生态建设。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和长江委应用“3S”技术,为创新水保科技做出了贡献。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提炼沙棘黄酮,与有关各省优化沙棘良种,建设繁育基地,促进了沙棘产业发展。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中国水科院、南京水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和各省、市、县有关单位,因地制宜创新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拓展了服务领域,改善了生态环境。引进的各个项目效益突出,工作中的经验和做法可供借鉴,其启示和影响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2.
~(60)Coγ辐射处理“农大179”M_2代性状变异类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以普通小麦品种“农大179”的种子为材料,用250Gy的60Coγ射线辐射诱变,M1收获后全部种植,从M2代随机选取655个单株,并对其农艺性状、淀粉糊化特性及面粉色泽等变异类型进行研究分析,筛选到千粒重高达71.26g和70.89g的变异单株两份,糊化温度为83.9℃和86.4℃的变异单株两份,反弹值为14cP的类似糯麦的变异单株1份及综合品质性状优良的单株9份。通过对M2群体中单株的分析检测认为辐射诱变不仅可改良小麦的农艺性状、子粒外观性状,同时对小麦的淀粉品质性状的诱变作用也很明显,因此结合RVA检测技术在诱变群体中对变异筛选可对小麦育种尤其是小麦品质育种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基于"3S"技术的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研究在国内外都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介绍了福建省应用"3S"技术开展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应用该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福建省土壤侵蚀空间上由内地向沿海增强、时间上下降且沿海的降幅大于内地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野外实地验证,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蚕保一号”以氯霉素为主药,添加适当的营养物质及能与之良好配伍的助溶剂和稳定剂复配制成,它能增强蚕体质,并能防治蚕细菌病,效果优于氯霉素,而且稳定性好,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3年生初结果的鸭梨/杜梨为试材,用~(15)N示踪技术探讨了秋施、春施及夏施肥料氮在土壤-植物中的平衡及其效应。结果表明,肥料氮损失量与植株吸收量之比表现为夏施>秋施>春施;肥料氮利用率以春施最高,秋施次之,夏施最低。肥料氮在植株体内的分配基本上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无果中、短枝有优先累积肥料氮的效应。以秋施肥料氮的分配与植株生长节奏最吻合,并能刺激生长势弱的植株吸收利用肥料氮。显示出秋施氮对植株的效应最好。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花生“3414”肥料试验施肥模型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06~2007年在辽宁省进行的34个花生试验数据为依据,比较向后回归法建立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与强迫法建立肥料效应回归模型的优劣,探讨对关键处理设置重复在建立数学模型中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强迫法进行三元二次方程拟合的成功率只有12%,而用向后回归法拟合的成功率有55%,2007年对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6、处理8设置重复后,三元二次方程模型和一元二次方程模型方程的拟合的成功率分别占当年试验总数的84%、16%。2006年不设置重复,有20%不能够拟合。因此,"3414"肥料试验关键处理设置重复,并采用向后回归法,对"3414"肥料试验得到合理施肥模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2012年陕北省佳县"7·27"特大暴雨侵蚀灾害,以暴雨中心区(王家砭镇)受灾最严重的行政村为对象,调查了"7·27"特大暴雨中道路、河岸、河道、房屋建筑、坡耕地、退耕林地、退耕草地等的侵蚀灾害情况。选取不同恢复措施的典型坡面,量测了地表植被、地形、土壤结皮等状况和"7·27"暴雨侵蚀产生的土壤侵蚀量。重点调查了不同生态恢复措施与恢复效果在该次暴雨中的抗侵蚀作用。对"7·27"特大暴雨侵蚀灾害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植被盖度、植被物种多样性、坡度以及土壤生物结皮对于暴雨侵蚀的防御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鉴于目前没有一套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对环境贡献的计算方法,文章以北方“四位一体”能源模式为例,通过大量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得出一套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对环境贡献的计算方法,并根据此方法计算出北方“四位一体”能源模式建设对环境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新研制的防治细菌性疾病的蚕药“蚕保一号”为液体制剂,成品加水稀释给蚕添食可防治蚕病。试验表明:给蚕添食1000mg/L的“蚕保一号”水剂,治疗细菌性疾病效果达95%以上;一次性给蚕预服500mg/L“蚕保一号”2~4h后,预防细菌性蚕病效果平均为60%以上。蚕期使用,对蚕的生理以及茧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