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派盆景,素以“二弯半”著称。其造型遵循一定的格式。特别注重立体空间的造型,要求姿(姿态)、势(树枝所向)、神(神韵)齐备,在盆景艺术中别树一帜。这种格式,可从主干、片干、顶、片、爬根、顿节的造型及上盆的操作上体现出来。 1.主干“二弯半”盆景是指主干呈两个半的弯曲之形。由第一弯、第二弯和半弯组成。造型时主干要蜿然上弯,第一弯弯曲弧度要大些,并稍带后仰呈座地之势、称座地弯。第二弯弯曲弧度次之,复欲前倾,呈抱驼之势,称抱驼弯。第三弯弯曲弧度更小,  相似文献   

2.
通派盆景与扬派盆景部属苏北派盆景,然而各有特色。通派以南通,如皋为代表,称“东”路;扬派以扬川、泰州为代表称“西路”。通派盆景历史悠久,可上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南通市文峰塔下一株盆景落地的古罗汉松和现存如皋的宋代古桧柏树桩盆景,都是最好的历史见证。通派盆最以“二弯半”为其传统造型。方法是主干先攀成“二弯半”,每弯保留三个主枝,每枝扎成馒头型片干,形态也从古代“鞠躬式”演变成今天的“狮式”。因此,通派盆景又称“狮式盆景”。通  相似文献   

3.
我国第一部盆景画册《中国盆景》封面上有一幅别致的古桩盆景,它就是江苏省南通市传统的“通派”盆景。南通盆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一个古老的流派,与苏派、扬派盆景鼎足于江苏大江南北。通派盆景的造型素以“两弯半”著称,品种又以尖短小叶罗汉松(本地称雀舌松)为主,其他还  相似文献   

4.
盆景造型中,古榕型、一头多干大树型、一头多干丛林型,这三种形式树相最为雄伟、霸悍。对于喜欢雄壮树相的作者,就成为首选的造型。这三种造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干多枝繁。如何在众多杂乱的干中找出有利于造型的干,这就需要作者掌握好干的主、从关系,特别是运用画论中的相承相破道理去决定干的弃留。主干在众多干中较粗、较高、较特出,起着统帅的作用。从干是次于主干的副干,以主干起着互补的作用。在众干的分组处理中,每一组的从干又有一干作为这一组干的主干,这正如军中各部级,各司其职。主与从是相承是统一。中国花鸟画法中有一条最常用的画论就是“平行相破”。两枝平行  相似文献   

5.
安徽盆景属北方盆景范畴,主要是以远树造型为主,注重表现盆景的整体效果,观赏期主要在春夏两季,观赏其“只见叶片不露枝”。传统的徽派盆景主要形式有游龙劈干三台式等。三台式,主干做三个弯,上部枝叶分三片,修剪成水平半球形。而现在的作者是就势起托,几托一顶,每一托的主枝弯曲较多,其优点古朴雄奇,缺点是枝法杂乱,没有规律,不美观。有人说传统安徽盆景的做法没有自然依据,只是花匠所作。而花匠的文化水平低,见识少,只能做到不出次品出成品,不能保证出作品;如果出了一个好的作品,也是无心扦柳柳成荫。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有缘细读了新近出版的《南通盆景》一书。对于通派盆景(即南通盆景)的艺术特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通派盆景实在是中国盆景艺苑中一支不可多得的奇葩。南通盆景最大的艺术特征是它的“两弯半”造型。“两弯半”造型给人的形象特征是:形体丰满(干粗枝壮片茂叶盛),气度轩昂(端庄大方、威严雄伟)、气势磅礴(犹如一只只神态威武的坐狮),结构严谨(疏密有致,错落有序)。这一形象特征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威严大方、温良恭俭让,然而它又显得十分自然,丝毫不牵强,扭曲。这一形象特征,使它比日本盆栽的正三角形造型显得更多姿多彩;比台湾的自然式造型显得更多滋多味。  相似文献   

7.
盆景造型中的齐一与参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一与参差是盆景艺术造型中应遵循的一种形式美规律。齐一即整齐一致,是同一形式的连续和重复。如大型的团体操中,整齐的队伍,统一的服装,一致的步伐和动作,给人以整齐的美。但齐一也有其缺憾,即缺少变化,易使人感到单调乏味。在盆景制作上,不根据树种材料的具体特点,千篇一律地制作如通派的“二弯半”、苏派的“六台三托一顶”等这样的模式,使作品失去生气。盆景艺  相似文献   

8.
一本双干树木在自然界常见,也常被作盆景素材。双干树桩盆景,造型要富于变化,要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俯一仰,相互映衬;粗高者为主干,低细者为副干,有主有从,切忌等粗,形态相似。主干与副干的分枝点愈低愈好,分枝点的斜角以锐角为佳。本  相似文献   

9.
这件真柏盆景是一位业余盆景爱好者鞠桂林所创作的。它属于扬派风格,但在某些方面突破了传统的技法,艺术上有所创新。扬派的树木主干一般作为“游龙弯”,但见多了就会有千篇一律之感。《奔月》的树木主干则作成略带弯曲的倾斜状,富有动势。主干的顶部适当吸取了苏派盆景的技法,扎得略呈“云朵”状,以符合自然之理,而其余枝条均扎成大小不同形状的“云片”,疏密有致地分布于主干四面,保  相似文献   

10.
试谈徽派盆景与岭南盆景之美安徽盆景属北方盆景范畴,主要是以远树造型为主,注重表现盆景的整体效果,观赏期主要在春夏两季,观赏其“只见叶片不露枝”。传统的徽派盆景主要形式有游龙劈干三台式等。三台式,主干做三个弯,上部枝叶分三片,修剪成水平半球形。而现在的作者是就势起托,几托一顶,每一托的主枝弯曲较多,其优点古朴雄奇,缺点是枝法杂乱,没有规律,不美观。有人说传统安徽盆景的做法没有自然依据,只是花匠所作。而花匠的文化水平低,见识少,只能做到不出次品出成品,不能保证出作品;如果出了一个好的作品,也是无心扦柳柳成荫。后来我翻阅了不少资料,还四次深入徽商之地古徽州,  相似文献   

11.
在有关盆景造型的传统理论中,对盆景的造型格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诸如:六台三托一顶、三弯九倒拐、自然式、规则式等。这些理论与实践对促进盆景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如果今天仍然用固有的几个“式”去套,盆景艺术的发展,是跟不上形势的。跳不出这些框框,成天在这些个“式”里转,水平不会得不到提高。其实,这些“式”,只是其审美对象——盆景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是一种感性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今人们谈论各流派盆景的风格,一般都要指出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哪些典型树种可作为盆景材料;在制作上,又有什么样的富有特色的造型方法。比如,岭南盆景的风格,它的造型是采用蓄枝截干法,典型的树种是九里香、福建茶、榕树和其他落叶树种;扬州派盆景的风格,是“一寸三弯”,一般从实生苗开始培养,典型树种有黄杨、罗汉松、柏类等。我认为,要形成一派的风格,既要有不同地  相似文献   

13.
在去年举办的全国盆景评比展览中,苏州盆景以“清秀淡雅、古朴自然”的风格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苏州桩景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注重自然,型随桩变,成型求速,完全摆脱了过去的生长期长、手续烦琐、型式呆板的“顺风式”、“垂枝式”、“劈干式”及“六台三托一顶式”等传统造型的束缚。目前苏州盆景的  相似文献   

14.
川派规律类树桩盆景的制作,主干(身法)造型上近年归纳为十种身法,加上有的主干采用双干、三干与多干,立带子与不立带子,带子的前后位置变化,其主干造型不下三十例。就其基本的十种身法而言,“对拐干”主干呈S型上升状态,呈现出不屈的生机:“掉拐干”在两度空间上构图变化,整株蟠成后状若骑士回望“千里暮云  相似文献   

15.
单干是盆景中最为常见的桩型。造型比较规范。本文探讨的,是中等高度的单干和高耸形单干的造型形式。直单干,干身通直,俗称高耸企树。打破了盆景中“以曲为美”的美学要求。直,有其直的美。故宫前的华表,高耸的电视塔,魏魏的南国红棉,都是在直线中表现出一种顶天立地的气概。要在直干中培育出有神韵的盆景作品,就要在构图、结顶、侧枝生发三方面下功夫。结顶:①曲折、  相似文献   

16.
江苏盆景以扬州、苏州、南通三地较为著名。扬州树木盆景以松、柏、榔榆和黄杨为代表树种,采用棕丝“精扎细剪”,多将树木枝叶作成扁平“云片”狱,显得整饰、严谨。山水盆景与水旱盆景是扬州盆景的后起之秀,雄秀兼备,富于诗情画意。苏州树木盆景以榔榆、雀梅、三角枫和梅为代表树种,采用棕丝“粗扎细剪”,将树木枝叶作成“云朵”状,显得清秀、古雅。还有通派的树木盆景,常以小叶罗汉松和六月雪为代表树种,采用棕丝剪扎,主干多成“两弯半”造型。枝叶作成片状,层次分明。其他如南京、徐州和连云港等地也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盆景造型上,无论是哪种类型,江苏盆景都呈  相似文献   

17.
"一本双干"式盆景,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连根式",一种是"总干式"。当前,一部分带有"总干"的"一本双干"式杂木盆景,造型不太完备,只见"双干",不见"双冠",只有"主冠",没有"副冠"。这既违背了自然之理,又降低了艺术表现力。树木既然能长成了"副干",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副冠"。为了艺术的真实性和表现力,对"副冠"的造型,不能忽视,不能敷衍。这种缺失"副冠"的"一本双干"作品,在一些外国作品中容易见到,我们中国盆景有自己的造型理念,是"天人合一","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产物,不能"东施效颦"!大家知道,浙江派松树"双干双冠"式造型很有名,自然与艺术结合得好,颇具拟人味道,值得学习借鉴。当然,一些杂木"一本双干"式盆景佳作,更值得学习借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花木协会首届盆景展览不久前在常州展出。江苏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是我国盆景艺术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花木生产已从单一的苗木经营,逐步发展到盆景栽培制作。1985年全省盆景树桩销售额比1984年增长近一倍。盆展中,有老干虬枝、清秀古雅的苏派盆景;有“一寸三弯”造型平整的扬派盆景;有继承金陵画派,  相似文献   

19.
盆景艺术形象千姿百态,但人们很容易将他们分为两种风格,一是巧扎妙蟠,以精工巧技取胜;二是崇尚自然美,以清新的意境,浓郁的情趣征服观者的心灵。前者谓之“雕缋”,系按传统程式蟠扎的规则式树桩,或以流行程式雕琢的山水盆景,在美学上归“错彩镂金”一类;后者谓之“自然”,乃不拘一格,随心所欲,以神造型,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的作品,在美学上称“出水芙蓉”一类。这两种风格孰优孰劣至今仍有  相似文献   

20.
去年10月初在《花木盆景》第九期中读罢曾宪烨先生的《三干飘枝半悬岩的造型探索》,并对3幅附图,特别是造型设计二式,用放大镜作过多次仔细观察后,即在我的学习笔记本上,记下这样一段感想:“三干飘枝半悬岩式盆景艺求造型,构思新颖,形象别致,很值得推广。遗憾的是,焉能以图代物?三干连根茎干奇危可用作盆景造型的活素材,在自然中这种巧缘,是不会再生的。可惜所见的是画,不是真正的三干飘枝半悬崖式盆景。”近日又在《中国花卉盆景》第六期中拜读了彭友洲先生与曾宪烨先生商榷文章后,更是感触万千,艺术本身就是多变的,更何况盆景又是一种鲜活的生命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