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取代靛红作为起始原料,通过和芝麻酚在10 mol%DABCO催化剂和二氯甲烷溶剂条件下的Aldol反应,高效合成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3-(5-芝麻酚)-3-羟基氧化吲哚(2a~2c),产率为85%-92%。以取代靛红作为起始原料,通过和芝麻酚以及丙二腈在10 mol%DABCO催化剂和二氯甲烷溶剂条件下的三组分Domino反应,高效合成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芝麻酚并吡喃螺环氧化吲哚(3a-3e),产率为87%-94%。底物取代基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2.
马尾藻多酚的提取·分离提纯及抗菌活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马尾藻中褐藻多酚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广西北海涠洲岛马尾藻中多酚的提取、分离提纯、定性、定量分析以及抗菌的活性检验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乙醇浓度、体积数及提取时间对褐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40ml 65%乙醇提取2h对褐藻多酚的提取有显著影响,测得马尾藻中褐藻多酚的含量为7.777mg/g;当纸片法的褐藻多酚浓度为140.055μg/张时,对沙门氏杆菌抑菌效果明显,大肠杆菌次之,但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结论]乙醇的浓度、体积数和提取时间都会影响马尾藻多酚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4.
5.
6.
茶树RNA的提纯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研究了一种可有效排除茶树叶片细胞所富含的茶多酚、茶多糖等杂质污染的茶树总RNA提取方法.即在Trizol法的基础上,于提取的初始阶段,重点防止褐化效应,用水不溶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β-巯基乙醇(β-Me)排除茶多酚干扰,同时用低含量乙醇去除茶多糖;在最后阶段,55-60℃热水浴10min,低温离心进一步去除茶多糖的干扰.利用这一方法提取的茶树总RNA,经琼脂糖电泳鉴定,可见清晰的18s和28sRNA的2条带型,证明RNA完整,无弥散或降解. 相似文献
7.
番木瓜环斑病毒的提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报道了影响番木瓜环斑病毒(PRV)粗提纯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繁殖寄主种类,有机澄清剂,分散剂,病毒浓缩前的去渣离心力,浓缩病毒的超离心力等)的最佳选择,繁殖寄主以角葫瓜最好。该研究综合上述最佳选择而拟定的一次差速离心和一次30%蔗糖硫酸连续密度梯度离心3h的简单程序较好地提供了PRV提纯的病毒有典型核蛋白紫外吸收曲线,A260/A280=1.68,提纯产量为2.56mg/100g西葫芦病叶,所 相似文献
8.
黑曲霉单宁酶提纯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明单宁酶应用于生产的条件 ,从黑曲霉发酵液中分离提纯了单宁酶 ,经过 (NH4) 2 SO4分步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 Sephadex G- 15 0凝胶层析等 3步纯化 ,得到电泳纯的单宁酶 .用 SDS- PAGE法测得该酶有 2种亚基 ,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7.5 9× 10 4,6 .0 3× 10 4.该酶为糖蛋白 ,蛋白质含量为 72 .5 % ,糖含量为12 .3% .该酶的最适 p H为 5 ,最适温度为 40℃ . 相似文献
9.
一、鹿苑糯玉米的主要特点
(一)矮秆性据考查植株高度一般为130~140Cm之间,较其它玉米的180~250cm显著矮化.果穗着生部位40~50cm左右,单株着生果穗一般2~3个,但有效果穗以2个的居多.果穗较小,长度一般在15~18cm,果穗排数14~17排,每排籽粒24~34粒,种子较小,千粒重较其它类玉米低,一般在110~130g之间. 相似文献
10.
11.
采用水培试验方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外源Cu2+处理对苗期芝麻生长、叶绿素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低质量浓度、短时间Cu2+胁迫对芝麻幼苗苗长有刺激效应,而高质量浓度、长时间Cu2+胁迫对其有抑制效应;Cu2+胁迫对幼苗根长有极显著的抑制效应(P<0.01),并在Cu2+质量浓度为1.0 mg.L-1时,开始使其发生退化;Cu2+胁迫总体上使幼苗叶绿素合成受到抑制,但在胁迫时间较短时其含量随Cu2+质量浓度的升高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Cu2+胁迫使SOD活性在处理初期低质量浓度下受到刺激而在高质量浓度和较长时间胁迫下受到抑制;POD活性在Cu2+胁迫下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不断增强;尽管SOD、POD活性的激发能削弱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但Cu2+胁迫下幼苗体内MDA含量的逐渐增加却表明,芝麻幼苗本身的抗氧化酶系统不足以抵挡Cu2+污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葛根素的最佳工艺。[方法]用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方法分离葛根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葛根素的量。[结果]HPD-800树脂对葛根素分离效果最佳,分离纯化葛根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在吸附过程中,上样液浓度为0.2mg/ml,上样原液pH值为1.0,过柱流速为2.0ml/min;在洗脱过程中,乙醇洗脱剂的体积分数为70%,体积为5BV,过柱流速为1.5ml/min。该最优工艺条件下,葛根素收率最高达91.02%,产品仅经1次结晶纯度达96.13%。[结论]HPD-800大孔吸附树脂对葛根素的分离纯化效果良好,操作简单,生产周期短,有较高的工业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MTS/MTO混合型机械制造企业业务流程和制造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应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制造系统建模,并建立了制造系统的对象模型。结合实例,研究了基于eM-Plant环境进行制造系统建模仿真的过程,为MTS/MTO混合型机械制造企业制造系统建模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秦皮乙素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秦皮中秦皮乙素的含量,以秦皮乙素含量为指标,用L9(34)正交试验法来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秦皮乙素的分离情况为指标,采用聚酰胺柱筛选出最佳纯化分离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W/V,g/ml,下同),乙醇浓度95%,提取3次,每次1.5 h。聚酰胺柱对秦皮乙素的分离效果较好,纯化的最佳工艺为:吸附流速为8 BV/h,上样液与树脂的体积比约为8∶1,以蒸馏水洗脱,洗脱流速为4 BV/h,收集洗脱液;在此条件下,秦皮乙素的总洗脱率达到90%以上,精制率均达到50%以上。[结论]试验所选择的秦皮乙素的提取分离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水分逸出率应用于树种燃烧性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应用油松、响叶杨不同枝径、不同枝长的试样,通过在较高恒温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间的干燥试验认为,水分逸出率可以作为评价树种燃烧性的一个水分指标。结果表明,该指标与测定时间的关系可用Logistic模型表示,并与枝径呈指数函数关系,与枝条呈b<0的双曲线函数关系。研究确定了该指标的标准化测定方法,即测定恒定温度140℃;枝径1cm;测定时间0.5h,枝长20cm,若测定时间为1h,枝长为15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化川芎中阿魏酸类效应组分的提取纯化工艺条件。[方法]以溶剂量、提取次数、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阿魏酸类组分为检测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川芎中阿魏酸类效应组分的提取工艺;以树脂类型、上样量、除杂溶剂、洗脱溶剂等为考察因素,以阿魏酸为测定指标,优化阿魏酸类组分的纯化工艺。[结果]确定川芎中阿魏酸类组分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g/m1),乙醇浓度70%,提取3次,每次0.5h;阿魏酸类组分的纯化树脂为HP300大孔吸附树脂,上样量为5:1(川芎:树脂),2Bv水除杂,2BV浓度50%乙醇洗脱,回收溶剂、真空干燥,纯化物中阿魏酸和总酚酸的含量分别为9.71%和18.69%。[结论]所优化的提取纯化条件为川芎效应组分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试验优选了过山枫(Celastrus aculeatus Merr.)总芪类的提取和纯化工艺条件。以过山枫总芪类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提取总芪类的工艺条件;以大孔树脂的比饱和吸附量与总芪类的回收率为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优选树脂纯化总芪类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5倍量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次,每次1 h,总芪类提取率为0.74%。最佳树脂纯化工艺条件为选择DM130树脂,采用20 mm直径的层析柱,上样溶液的总芪类浓度为5.86 mg/m L,10 g树脂上样30 m L,流速控制在3 m L/min,待吸附后先以30%乙醇洗脱200 m L除杂,再用200 m L 50%乙醇解吸。纯化后总芪类的含量达到58.52%,回收率为60.92%。此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能够较好地从过山枫中提取和纯化总芪类。 相似文献
18.
间比法试验的结果分析有邻近标准法、相邻标准法和时应标准法3种,文章论述了对应标准法分析,提出肥力梯度、对应比的计算公式和分析方法.对该分析方法为什么可以减少和避免试验误差,3种分析方法之间的关系,以及多标准设计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因而建议:改进区试预备试验的结果分析方法,改用对应标准法. 相似文献
19.
人工感染RHDV-NJ株病死兔肝经-50℃反复冻融,氯仿处理,PEG沉淀、差速离心,Sepharose-4B柱层析得纯化病毒,纯化RHDV经SDS-PAGE、CuCl2负染色后,切取主要结构多肽VP1(64.5KD)凝胶带,除去CuCl2和SDS获得VP1,高效液相色谱鉴定只有一个蛋白峰,Western-Blotting,HA和HI结果显示纯化VP1具有良好的抗原表位稳定性。无母源抗体的3月龄兔1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河流受漏截污水和面源污染物输入的普遍现状,结合人工湿地技术和生物滤池、人工快渗技术,构建出一种具有净化河道水质的生态滤槽。生态滤槽对污染河水的动态净化效果表明,COD、氨氮、总氮、总磷的去除率随水力负荷及进水流量的增大而降低,在水力负荷为0.5 m~3/(m~2·d)时去除率最高,净化效果最好。污染河水经生态滤槽处理后,COD、NH_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77.20%、63.29%、57.87%、75.64%。减少生态滤槽数量,发现该生物滤槽出水稳定,抗负荷冲击能力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