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草地蝗虫吸捕机的发展及新式吸嘴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民  杜文亮  裴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676-4677
草地蝗虫吸捕机采用直吸式吸嘴,吸捕率低。在对原直吸式吸嘴、特别是在对吹吸气流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蝗虫在吸捕时的跳跃躲避特性以及对蝗虫悬浮速度的试验测定,设计了吹吸式吸嘴。并对吹吸式吸嘴与直吸式吸嘴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吹吸式吸嘴可将吸口气流速度从原来直吸的20 m/s降低为14 m/s,可减轻后续设备的负荷;与具有相同吸口气流速度的直吸式吸嘴相比,吸吸式吸嘴轴向、径向吸捕距离分别延长0.5~1倍,负压吸捕区增大1~2倍,能够对更大范围的蝗虫进行有效吸捕,提高吸捕率。  相似文献   

2.
机械吸捕过程中蝗虫逃逸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外试验时发现,蝗虫在吸捕的过程中有逃逸现象,并且主要出现在吸头两侧,因而吸捕率的高低跟吸捕机两侧流场的分布有密切关系。从吸嘴水平面更能直观地观察出吸头两侧流场的分布情况,利用F1uent软件中的RNGk-ε湍流模型对吸嘴水平面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草地蝗虫吸捕机吸头两侧流场的速度分布规律,寻求解决蝗虫两侧逃选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时证明该数值算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制蝗虫趋光捕集装置,确定捕集实施的调控措施,利用蝗虫光振气吸滑移捕集试验装置,进行蝗虫趋光激振气吸捕集测试,分析光振气吸对蝗虫趋光捕集的影响,探讨蝗虫趋光捕集效应。结果表明:蝗虫趋光视觉效应及趋光视觉敏感行为的激发程度,影响蝗虫对光目标捕捉的趋光行为强度及捕集进入程度,且光照刺激蝗虫视觉系统,引起粪便排泄、附着黏液等新陈代谢增强的外在表现形式,表明体内生理活动的强度,并反映蝗虫趋光视觉生理响应程度;30°倾斜捕集环境中,蝗虫重力作用调控摩擦力和接触牵引力控制行为的弱化程度,是滑移实现的主要原因,蝗虫敏感响应捕集环境的趋光附着爬行行为调控,对趋光捕集行为实现具有重要作用;负压风力的气吸牵引对趋光捕集行为实现的增效、光振激发措施的调控增益,强化蝗虫敏感响应捕集环境的程度;振动、风机噪声、入虫口处负压风等不良刺激,影响光照诱导、气吸吸捕蝗虫捕集进入效果,其以上层捕集入口和吸虫口风速组合为(6、9 m/s)时,光振气吸耦合调控效果最好,且蝗虫趋光捕集率达到90%,可满足不同趋光特征蝗虫的捕集,然而野外蝗虫趋光捕集效果的验证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给蝗虫趋光捕集装置的研制提供技术支持,利用光照作用下蝗虫气吸滑移捕集试验装置,测试了蝗虫趋光气吸滑移捕集效果,分析了蝗虫趋光响应原因,探讨了蝗虫趋光气吸滑移捕集机理。结果表明:蝗虫视觉定向有效激发的光照诱导信息是蝗虫趋光响应的前提,频闪交变光照有效控制蝗虫行为取向、增强蝗虫趋光视觉敏感性及激发视觉敏锐性是其趋光响应的诱因,且蝗虫趋光视觉活性效应激发基础上,频闪交变偏振光强化蝗虫趋光视觉行为响应的敏感性,蝗虫响应偏振恒定光照的弱敏感性可通过提高光照强度来增强;6 m·s-1捕集入口负压风速气吸趋光蝗虫捕集进入的有效实现,需要蝗虫趋光敏感行为的激发,且在0~50 mm距离内增效显著,可有效激发蝗虫生物摩擦控制的趋光调控行为敏感性,加速蝗虫趋光滑移捕集行为的实现;6 m·s-1捕集入口负压风速、15°倾斜调控光照形成的偏振光可有效促使30°滑移面上蝗虫视觉敏感响应,弱化蝗虫滑移摩擦控制效应,增强趋光捕集行为调控强度,增效趋光捕集效果,相应趋光捕集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5.
蝗虫灾害光电诱导捕集治理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灾害蝗虫的光电诱导捕集治理技术是基于蝗虫群体对光源的趋向效应,设置波谱光源与机械机构分别作为灾害蝗虫趋向行为的导向控制因素和诱集蝗虫的收集捕获因素,以此实现致灾蝗虫的有效捕集治理。蝗虫光电诱导趋向行为试验研究证实了短波谱光源的趋光诱导敏感性与趋光增效因素的控制措施,据此研制的光电诱导蝗虫滑移捕集机实现了致灾蝗虫的诱集;仿生研制的滑移捕集滑板能够有效抑制蝗虫附着系统的附着功能并促使诱集蝗虫高效滑移至捕集机的收集装置。灾害蝗虫的光电诱导滑移捕集治理能够抑制喷施化学农药防治导致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还可实现捕获蝗虫的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刘建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4):4236-4237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蝗灾发生区,采集了严重危害草原的4龄期、5龄期及成虫的亚洲小车蝗,分别对它们的活体、死体的悬浮速度进行了测定,为草地蝗虫吸捕机的设计与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振激发蝗虫趋光滑移捕集测试装置,测试分析了光、振、滑移环境对蝗虫趋光滑移捕集行为的影响,研究了蝗虫趋光视觉捕集进入行为。结果表明:紫光激发的趋光视觉效应,可有效引起蝗虫对紫光中敏感光谱竖条纹光照的敏感辨识性感应,产生趋光视觉行为,同时,在光振滑移耦合环境中,Ra3.2、40HRC不锈钢滑板特性,弱化了30°倾斜面上蝗虫生物摩擦控制滑移行为的调控能力,且光照激发趋光视觉效应的趋态性增益和激振力调控足趾接触环境的动态性增效,能够降低蝗虫摩擦控制效应,加速捕集增益性弹跳碰撞滑移行为实现,提高滑移捕集效率,因此蝗虫光振滑移捕集行为是在光电诱导蝗虫趋光视觉效应的基础上,光振激发效应强化蝗虫生物摩擦控制减弱、行为调控能力降低而出现的结果。然而,光源及激振措施放置,影响蝗虫趋光捕集进入效果,且趋光捕集进入是实现滑移捕集的关键,因而,需在试验测定150 mm灯距、调控光照和下激振措施结合调控蝗虫趋光滑移捕集效果较优的基础上,探寻蝗虫趋光捕集进入的有效措施,以提高蝗虫趋光捕集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振激发蝗虫趋光滑移捕集测试装置,测试分析了光、振、滑移环境对蝗虫趋光滑移捕集行为的影响,研究了蝗虫趋光视觉捕集进入行为。结果表明:紫光激发的趋光视觉效应,可有效引起蝗虫对紫光中敏感光谱竖条纹光照的敏感辨识性感应,产生趋光视觉行为,同时,在光振滑移耦合环境中,Ra3.2、40HRC不锈钢滑板特性,弱化了30°倾斜面上蝗虫生物摩擦控制滑移行为的调控能力,且光照激发趋光视觉效应的趋态性增益和激振力调控足趾接触环境的动态性增效,能够降低蝗虫摩擦控制效应,加速捕集增益性弹跳碰撞滑移行为实现,提高滑移捕集效率,因此蝗虫光振滑移捕集行为是在光电诱导蝗虫趋光视觉效应的基础上,光振激发效应强化蝗虫生物摩擦控制减弱、行为调控能力降低而出现的结果。然而,光源及激振措施放置,影响蝗虫趋光捕集进入效果,且趋光捕集进入是实现滑移捕集的关键,因而,需在试验测定150 mm灯距、调控光照和下激振措施结合调控蝗虫趋光滑移捕集效果较优的基础上,探寻蝗虫趋光捕集进入的有效措施,以提高蝗虫趋光捕集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大豆蚜在牡丹江地区的发生规律,集成防控措施,利用昆虫吸捕器捕捉与田间动态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明确了吸捕器的监测数据对田间大豆蚜的发生有监测预警的作用;吸捕器捕捉蚜量的第一个峰值是由于随着田间有翅蚜大量产生并扩散迁飞引起的,而吸捕器捕蚜量的第二个峰值则是由于田间大豆蚜虫的越冬迁飞引起的;在2011年这样的特殊气候条件下,吸捕器捕蚜量与田间蚜虫发生量及温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神奇捕兔机:由本厂独家设计生产,采用升级技木,对人畜安全,在山区、丘陵地区只要有野免、山鸡等地方两公里范围内有效。该机利用超声波谤吸,使用12V或14V36A  相似文献   

11.
1%苦参碱可溶性液防治草原蝗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参碱是1种新型的生物防治制剂,具有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易于就地取材、节约开支、使用经济等优点。为了确定苦参碱是否对草原蝗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2010~2011年连续2 a以常用药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为药剂对照,在天然草场上测试了1%苦参碱可溶性液使用量4.5 g/hm2、6.0 g/hm2和7.5 g/hm2对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苦参碱可溶性液4.5~7.5 g/hm2处理对草原蝗虫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2 a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1%苦参碱药剂的产品登记以及为生产上选择适于防治草原蝗虫的药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防效较好的杀虫剂用于大庆地区蝗虫的防治,采用笼罩式方法,应用印楝素乳油、阿维菌素、丁烯氟虫腈乳油、氰戊菊酯和阿维·苏云菌共5种杀虫剂对大庆地区草原蝗虫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d,阿维·苏云菌和印楝素防效为56.0%和60.0%,其余防治效果均高于76.0%。药后12d,阿维·苏云菌防效达到82.9%,其余4种杀虫剂均达到100.0%。说明化学杀虫剂作用效果迅速,生物杀虫剂作用效果缓慢,应根据蝗虫的发生情况选择适宜的药剂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3.
丁恺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0):4366-4367
[目的]筛选对青海省草原蝗虫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方法]采用超低量喷雾方法,研究了虫毙净、黑克、印楝素3种药剂对青海草原蝗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喷施4.5%虫毙净300 ml/hm2、20%黑克300 ml/hm2、0.3%印楝素乳油150 ml/hm2时对青海草原蝗虫的平均校正防治效果分别为88.59%、91.14%和86.90%,且三者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为青海省有效开展草原蝗虫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疆塔城地区边境草原蝗虫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塔城地区草原蝗灾现状进行了叙述,回顾了近年来蝗灾发生的危害及特点,总结了蝗灾发生的自然基础和人为因素,归纳了当前控制蝗灾方面的技术手段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文章认为当前蝗灾多发的根源在于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草原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指出当下防控工作的关键在于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以消除蝗灾发生的生态基础,大力加强蝗灾预警能力,同时注重加强与邻国的蝗情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草地优势种蝗虫分布与防治实际,指导蝗灾测报和治理.[方法]分析25年巴州来草地蝗虫调查、定位监测、防治资料.[结果]巴州草地蝗区总面积4.812×104 hm2.以地理特征来划分,可将巴州草地蝗区分为巴音布鲁克蝗区、焉耆盆地北部山区蝗区、博斯腾湖蝗区、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等4个蝗区.以草地类来划分,可分为平原低地沼泽草甸类蝗区、山地荒漠草地类、山地草地草地类蝗区、高寒草地草地类蝗区与高寒草甸草地类蝗区等5类.以优势种蝗虫来划分,可以分为宽须蚁蝗蝗区、西伯利亚蝗蝗区、肿脉蝗蝗区、黑腿星翅蝗蝗区、小垫尖翅蝗+亚洲飞蝗蝗区等5类.[结论]巴音布鲁克草地蝗区是巴州面积最大的蝗区,其高寒草地上的宽须蚁蝗是分布危害面积最大的优势种蝗虫.博斯腾湖蝗区是著名的亚洲飞蝗发生基地.塔里木河-孔雀河中下游蝗区历史上是亚洲飞蝗重要发生地,现在随着植被的恢复,必将再形成蝗虫适宜生境,应加强监测.采取改善植被状况、促进牧草生长、改变蝗虫适宜生长环境等生态措施,并保护、利用好本土天敌,是实现蝗灾可持续治理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应用白僵菌油悬浮剂防治草原蝗虫的实际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而进行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1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在2 250~3 000mL.hm-2剂量范围内对草原植被生长安全。随着用药量增加,对草原蝗虫的防效也提高。药后7d达到作用高峰,平均防效为68.24%~77.44%,后效可持续7d。推荐用量以2 250~3 000mL.hm-2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