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温是柑橘冻害发生的主要因子,是影响柑橘生产的常发性自然灾害。冻害发生时,柑橘能产生一定的应激性反应以应对低温伤害。该文综述了植物冻害的信号传导机制、低温驯化及调控途径,以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转基因技术提高柑橘冻害抵抗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柑橘冻害成因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6~1977、1991~1992年度湖南省隆回县柑橘因冬季异常低温引起95%以上的柑橘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冻后的1977、1992年柑橘产量分别比冻前的1976、1991年减产97.0%、84.7%。为探明柑橘冻害成因进行了调查研究。1冻害特点柑橘冻害多发生在12月~1月,叶片最先受冻而萎蔫、失绿、干枯或脱落,随后当年生枝自上而下脱水干缩,进而发展到主枝、主干。挂在树上越冬的果实先发泡水肿随后皱皮干缩。调查发现,冻害程度与柑橘种类品种、果园立地环境、树龄大小、树势强弱、树体部位以及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3.
冻害对柑橘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影响柑橘冻害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柑橘冻害是影响柑橘发展和获得高产稳产的突出问题。柑橘植株在休眠或停止生长时,冻害能够引起柑橘营养器官或者生殖器官受害甚至死亡。据统计,2009年1月24-25日,台州市有1.85×10^4hm^2。柑橘受到冻害,占柑橘总面积的60.4%,其中一级冻害(部分叶片、芽冻伤)1.33×10^4hm^2,二级冻害(部分枝干冻伤、全树叶片冻伤)3467hm^2,三级冻害(枝干树皮开裂、部分枝条冻死)1467hm^2,四级冻害(植株死亡)333hm^2,分别占柑橘总面积的42.896、11.2%、4.7%和1.1%。  相似文献   

4.
柑橘属芸香科常绿果树,忌寒易受冻害威胁,因此低温是我国绝大部分柑橘产区的主要限制因子。认真摸清不同因素对冻害的关系,而采取相应的生产技术措施,是我们柑橘生产者防止和降低柑橘冻害的一项生产性实用技术。1柑橘受冻的温标与栽培日本松本和夫研究认为,柑橘叶片冰点大致在-3.0~-2.5℃,当气温降至-3.0℃时,叶片卷曲。据Perynaldo等研究,-6.1℃持续3 h的低温,  相似文献   

5.
1999年冬三明市梅列区柑橘冻害原因及补救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重禄 《浙江柑橘》2001,18(1):18-19
受北方强冷空气持续南下影响,我市自1999年12月下旬以来出现了罕见的边续低温冻天气,致使柑橘遭受了自1991年大冻害以来最为严惩的冻害。我区1340hm^2柑橘,受冻面积1260hm^2,柑橘冻害指数达58.8,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70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柑橘是我国第一大水果,也是我国南方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果树[1]。低温冻害是影响柑橘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2]。柑橘遭受低温冻害时,轻则损伤树体,产量减少;重则造成橘树死亡,引起重大经济损失[3]。橘树对低温冻害的抗冻能力较复杂,受园地选址、品种、栽培管理水平、地势、气象等多方位因素综合影响[4]。  相似文献   

7.
柑橘冻害的预防及受冻柑橘的护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柑橘是原产于我国热带、亚热带的常绿果树,喜温暖湿润气候。浙江省是柑橘栽培的北缘地区,经常会发生柑橘低温冻害或雪后冻害。受冻害的柑橘树,轻则1~2年生枝受冻,叶片卷曲、变黄、部分脱落;重则全部落叶,骨干枝受冻,甚至枯死。为了减轻  相似文献   

8.
今冬,长江流域地区柑橘遭受了低温冻害,一些地方的极端低温达到零下3~5℃。低温冻害是诱发树脂病的主要原因,在冬季气温低的柑橘产区,病菌常在寒潮冻伤树体后乘虚而入。在下年温度适宜、多雨湿度大时,病害便严重发生。一般发病高峰期在5-6月和9-10月。2012年冬季,在低温冻害的影响下,柑橘普遍遭受3级  相似文献   

9.
柑橘树脂病。又称流胶病,因症状发生的部位和时期不同,又有“蒂腐病”、“褐色蒂腐病”、“砂皮病”、“黑点病”之称,主要危害枝干、叶片,导致枝条枯死,树势减弱,严重时整株死亡。该病是柑橘遭受冻害后发生的重要病害,常造成局部毁园和大量减产。2008年1-2月,罕见的低温冰雪冻雨天气对湘中柑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冻害,桠柑、甜橙、柚类冻害尤为严重。对此,特将柑橘树脂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作一介绍,以利果农科学防治,减轻冻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土壤、不同防冻方式下柑橘冻害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柑橘是常绿果树,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对低温敏感性超过落叶果树,因此,柑橘果树的冻害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都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次适宜区种植柑橘冻害频率就更高.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21-25日和2000年1月27日-28日北方强冷空气两次入侵影响我县,气温急剧下降,极端最低温达到-7.7℃,我县北部蕉川达到-11℃,致使我县1333hm^2多柑橘遭受到继1991年以后的又一次严重冻害。据调查,全县柑橘受冻面积高达99%,冻害指数为61.7,其中:一级冻害约占4.8%;二级冻害占7.6%;三级冻害占66%;四级冻害占15.7%;五级冻害占5%。冻害总评级为3.05,其中:温州密柑平均冻害级别为2.5,胡机为2.85,Peng柑3.37,脐橙为3.55。预计2000年柑橘面积将减少近133hm^2,产量比1999年减产90%以上,经济损失达350余万元。  相似文献   

12.
2007—2008年的冬春之交.全国发生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南方各柑橘产区遭受了50年不遇的大冻害.有的产区几近毁园。由于城固县地处我国柑橘栽培的最北缘.这次雪灾.也不可避免的遭受了大面积的柑橘冻害.受冻总面积达4113.2公顷,占全县总面积(1.06万公顷)的38.5%,预计全县比去年将减产40%左右。因此,今年冻后柑橘树的保花保果工作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全州县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柑橘生产等基本情况,着重介绍了全州县2017年冬晚熟柑橘冻害发生情况,对冰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全州县柑橘的发展建议和冻害的预防、恢复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南方园艺》2021,32(4)
2020年末至2021年初雨雪霜冻灾害对灵川县柑橘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文章通过对柑橘冻害情况分析,总结认为:不同的栽培管理果园冻害程度有差异;品种间及树龄间冻害差异显著;不同地势果园冻害程度也有差异。提出了建园、选择品种、整形修剪、灌水、树冠盖膜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导致柑橘树脂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冻害。由于柑橘受到冻害后树势衰退,树皮开裂,因此,病菌分生孢子器和菌丝在受冻后的枯枝和枝干组织内成为初侵染的主要来  相似文献   

16.
2011年我国柑橘面228.8万公顷.产量2944.04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随产量快速增长,柑橘卖难年复一年的出现。重庆等柑橘产区.利用冬季柑橘基本无冻害的生态优势.调整品种结构.大力发展晚熟脐橙.现已初见成效。现就可供选择的品种及高品质栽培技术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7.
江苏镇江柑橘的冻后处理及抗寒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江苏镇江柑橘的冻害产生的原因,总结出柑橘冻后恢复处理及抗寒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营造防护林是减轻柑橘冻害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冻害在我市发生频率虽不高 ,但一旦发生则损失惨重 ,1991年 12月 2 8~ 30日我市各地普降大雪 ,尔后出现霜冻 ,气温骤减 ,西北部的建宁县柑橘几乎全部冻死 ,宁化、泰宁、清流和将乐北部及其它县 (市、区 )高海拔地带也遭 3~ 4级冻害。柑橘冻后虽及时进行摇雪、根外追肥、修剪等恢复性措施 ,但对严重受冻者仍无济于事。然而 ,在 1991年冬大冻害后调查发现丘陵山地果园 ,其周围有营造防护林或迎风面有天然屏障则冻害较轻。这一事实说明营造防护林对改善果园水热状况 ,减轻或避免柑橘冻害 ,抵御自然灾害有良好的作用 ,为此 ,笔者连续多年…  相似文献   

19.
柳遵新 《浙江柑橘》2005,22(4):21-24
柑橘寒风害是一种与冻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种气象危害.寒风害对柑橘造成影响主要是较大的风速和低温;而冻害是由于0℃以下的低温引起柑橘细胞组织受冻,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细胞冰晶形成使生物膜破坏和蛋白质变性而产生的伤害作用.实际上,寒风害和冻害这两种气象危害都与柑橘树体内水分代谢失衡有关.尤其柑橘受寒风害,与当日的风速大小和低温强度及持续时间密切相关[1].在一定的低温环境中,风速越大水分蒸腾速率也越大,柑橘树体水分蒸腾量也越大.加之柑橘在冬季低温条件下完全趋于假休眠状态,根系吸收水分功能较差,不能满足水分蒸腾代谢的需要,使树体完全失去水分平衡状态,导致柑橘树体中先是1~2年生的枝叶失水枯黄,随着受寒风危害的加剧枝干衰枯不断加重,危害严重的柑橘树往往整株枯死,无法恢复更新.据实地调查分析,2004~2005年的去冬今春金华市部分柑橘受冻,主要由寒风害引起.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龙泉市地处浙西南山区,年平均气温17.6℃,1月平均气温6.5℃,极端最低气温-8.5℃,-5~E每10年出现6次,-7℃每10年出现1~2次。柑橘尤其是山区柑橘常遭冻害,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区橘园,1级冻害几乎每年都有,2级冻害2-3年出现1次,3~4级冻害7~10年发生1次。因此,探寻和推广柑橘防冻栽培技术,是果树科技人员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