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1.温湿度管理为促进缓苗,辣椒定植后5-6天内应密闭不通风,棚温保持在30℃-35℃,夜间棚外四周用草帘保温防冻,以加速缓苗。缓苗后,开始通风,使棚温降至28℃-30℃,高于30℃要通风降温。  相似文献   

2.
1.温湿度管理为促进缓苗,辣椒定植后5~6天内应密闭不通风,棚温保持在30℃~35℃,夜间棚外四周用草帘保温防冻,以加速缓苗.缓苗后,开始通风,使棚温降至28℃~30℃,高于30℃要通风降温.  相似文献   

3.
1提高地温,促进缓苗 在管理上要"闷棚"以提高棚温.保证棚内温度白天为32~33℃,夜间不低于15℃.土壤温度在18℃以上.白天温度不高于35℃,一般不进行通风.缓苗期不浇水,以防降低地温.可适当加大棚内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4.
1.大棚辣椒、佛手瓜、芹菜一年三种三收。 辣椒定植大棚在3月初扣膜,以提高地温。当10cm地温稳定在10℃时,将育好的辣椒苗栽在大棚内,浇水后5—6天密闭不通风,直到缓苗后开始通风。棚温保持在25℃~30℃,土壤要保持湿润。缓苗后应选择高温的中午进行通风换气。  相似文献   

5.
<正>茄子属茄科茄属植物,原产于东印度等热带地区。我国栽培茄子历史悠久,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现将日光温室越冬茬茄子栽培过程中冬前及越冬期间管理技术简述如下:定植后缓苗期间,一般不通风。白天棚温25~35℃,夜间17~22℃,地温不低于22℃,以促进缓苗。缓苗后适当降低棚温,白天23~28℃,夜间18~15℃。缓苗水若浇的不足,棚温又较高时,可选好天,于垄一侧开沟浇水。浇水后,注意加强通风。带大蕾定植的壮苗,定植后15天左右可开花。门茄开花前后,适当控制水分,防止植物生长过旺而影  相似文献   

6.
<正> 1 黄瓜霜霉病 1.1 保叶壮叶。叶面喷1%尿素或0.3%磷酸二氢钾液。 1.2 生态防治。加强棚温管理是一项主要措施。上午棚温控制在20℃~30℃,湿度降到75%。下午温度降至20℃~25℃,湿度降到70%左右。夜间控温在15℃~20℃,下半夜最好控制在12℃~13℃。阴雨天、夜间也应通风降温,但不宜浇水。浇水最好在晴天的早晨进行,浇水后立即闭棚  相似文献   

7.
兰亚图 《福建农业》2007,(11):25-25
一、菌丝徒长菌丝覆土调水后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大量冒出覆土层,浓密成团,甚至形成不透水菌被,易造成迟出菇、不出菇的现象。成因有菇房温度过高、湿度大、通风不良、菌种种性不佳等。防治办法:①选用良种,适时播种。②加强通风换气,降低菇房温、湿度,抑制菌丝生长。③发现菌  相似文献   

8.
3月农事     
1.各地要加强冬小麦、油菜的田间管理,及时疏通沟渠,防止湿害。注意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及蚜虫的防治。2.大棚蔬菜要及时整权打杈,保花保果,并加强肥水管理。多雨天气使大棚内湿度增高,有利于番茄灰霉病、晚疫病的发生和危害,各地要注意病情发展,做好对灰霉病、晚疫病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天气晴暖时,及时开棚通风,降低棚内温、湿度,提高植株抗病力,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9.
<正>一、温度管理定植后一周内是缓苗的关键时期,白天保持25~30℃,不超过35℃不放风,夜间12~16℃。缓苗后适当降低棚内温度,一般白天25~28℃,超过30℃时要放风,夜间12~16℃。棚内最高气温不能超过35℃,以防化瓜,当外界夜温不低于10℃时,可昼夜通风。  相似文献   

10.
<正> 1、温、湿度管理。辣椒定植后,前期白天气温高于30℃,用旧农膜作顶膜,遮光降温。有条件的可在农膜外盖草帘或覆银灰色遮阳网,遮荫降温,此时应注意日夜通风。9月中旬待台风过后(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可换上新农膜,揭掉草帘或遮阳网。10月上旬当夜间最低气温低于15℃时,应扣上两边围裙膜,夜间闭棚保温,保持夜间棚内温度不低于20℃。此期温度高、湿度大。花粉粒从花粉囊中飞出困难,影响雌蕊授粉受精,故要控制温度,注意通风,促进辣椒果实的正常生长.一般上午棚内温度达到28℃时通风,下午棚温  相似文献   

11.
薛金武 《新农业》2011,(6):28-29
一、发病原因 1.非传染性致病因子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排风口大而进风口小,导致鸡舍内空气稀薄缺氧,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等浓度过高,刺鼻熏眼;舍内空气湿度小,垫料湿度不够,尘埃飞扬,造成粘膜受损;夜间供温相对集中,为保温而不敢通风,忽视了空气和垫料的湿度;雏鸡3~5周龄期间,免疫接种频繁,  相似文献   

12.
褐口蘑病害是由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环境所致,除熏蒸、喷药外还要注意温、湿度和通风状况。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相似文献   

13.
薛金武 《新农业》2013,(5):28-29
一、发病原因1.非传染性致病因子鸡舍通风换气不良,排风口大而进风口小,导致鸡舍内空气稀薄缺氧,有害气体如硫化氢、氨等浓度过高,刺鼻熏眼;舍内空气湿度小,垫料湿度不够,尘埃飞扬,造成黏膜受损;夜间供温相对集中,为保温而不敢通风,忽视空气和垫料湿度;雏鸡3~5周龄期间,免疫接种频繁,应激因素增多;不正确的免疫接种,尤其是传支和新城疫的免疫  相似文献   

14.
<正>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鸡群会不同程度出现中暑,轻则表现为采食下降,生长受阻,机体抵抗力下降重则继发疾病,出现大批死亡。夏季,还给许多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对鸡病防控造成了困难。在饲养管理上要加强如下几点。加强有效通风多数养殖户都能做到在天气炎热时给予通风,但是做到有效通风是很多养  相似文献   

15.
四、定植后管理 1.始花坐果期管理定植后管理应以提高地温为主,一般3~5天不进行大通风。白天使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保持在18~20℃。缓苗期后要逐渐加强通风,将温度适当降低,以防徒长。白天保持20~25℃,夜间13~15℃。同时要注意通过控制浇水和适当通风降低棚温来控制营养生长,  相似文献   

16.
<正> 保护地韭菜病害主要有灰霉病、疫病、细菌性芽腐病、生理性病害“干尖症”等,要针对不同情况加以防治。 1 灰霉病 1.1 农业防治。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措施。加强田间管理、注意田园清洁,割韭菜后清除、深埋或烧毁剩余病叶;加强肥水管理及中耕,要小水勤浇,降低田  相似文献   

17.
一、定植后的管理重点是防寒保温促进缓苗。缓苗期间不放风,晚揭早盖草苫,白天温度保持在28~32℃,夜间18~20℃,地温保持在18~20℃。缓苗以后要适当降温,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夜间15-17℃,地温保持在16℃以上。温度的调节主要通过揭盖草苫的早晚和通风时间的长短,以及通风口的大小米调节温度和湿度。定植后15天左右在两窄行上覆盖地膜,形成暗沟,可作浇水追肥之用。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泌乳多少是衡量其生产性能高低的关键指标。做好泌乳期饲养管理对于维护奶牛健康和提高泌乳量、增加饲养奶牛经济效益至关重要。一、牛舍温、湿度要求泌乳期奶牛最适宜温度为16~20℃,不能太高或太低,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奶牛产奶量。要经常保持牛舍通风换气,清洁干燥,不能湿度过大,一般不超过55%,冬暖夏凉,阳光充足。二、饲养管理措施1.饮水要求在泌乳初期,奶牛因分娩后体力耗损,水分流失  相似文献   

19.
1.缓苗期茄子定植后要严密覆盖并压好棚膜,缓苗前不必通风。缓苗期间,如果晴天中午秧苗发生萎蔫,可搭草苫遮阴。约7天,秧苗新叶开始生长,中午气温较高时可以通风。3~5天中耕一次,由浅渐深,以利于根系生长。缓苗期棚室温度白天控制在25~30℃,夜间控制在15~20℃。  相似文献   

20.
《农村实用技术》2014,(6):25-26
<正>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鸭体的抗病能力。这是养好鸭子的根本条件,也是搞好防疫的基础。要精心饲养,做到饲料配合得当,营养齐全,饲喂及时,饮食清洁;同时要加强科学管理,保持鸭舍内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饲养密度,保持通风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