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西安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研究旨在阐明研究区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为优化施肥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西安市耕地土壤中的铁(Fe)、锰(Mn)、铜(Cu)、锌(Zn)4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空间变异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效Fe、Mn、Cu、Zn平均含量分别为9.84、12.95、1.82、2.61 mg/kg,较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有较大幅度提升;土壤有效Fe、Mn、Cu含量在空间上均属中等程度变异,土壤有效Zn属强度变异;土壤有效Fe、Cu、Zn拟合的最优半方差模型为球状模型,土壤有效Mn拟合的最优半方差模型为高斯模型,块金系数分析表明,有效Fe、Cu、Zn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Mn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土壤有效Fe的空间分布大体呈现南北含量高而中北部较低,土壤有效Cu的含量大体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土壤有效Mn和Zn的空间分布较为复杂。总体来看,研究区Fe、Mn、Cu、Zn有效态含量整体较为丰富,绝大多数耕地土壤有效Fe、Mn、Cu、Zn均处于中等以上水平,但仍然有一定比例的耕地中土壤微量元素较为缺乏,故在具体生产过程中需采用分区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2.
渝东北奉节地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在奉节脐橙种植区野外采集的表层土壤样的分析结果,探讨了土壤中常量元素、主要微量元素及土壤元素有效态的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主要营养元素N、P、Corg三种元素含量较高,K元素含量一般;微量元素中Fe、Zn、B在该区表层土壤中的分布都较均匀,Mn、Mo在土壤中的分布不太均匀,Cu元素在表层土中分布不均匀;土壤元素有效态中有效P、有效态Mn、有效态Cu、有效S、i速效K、有效态Fe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云南农田土壤常量与微量元素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并为农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云南14个地方农田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P、K、Ca、Mg、Cu、Fe、Zn、Mn)的含量,并对土壤中常量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状况与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云南农田土壤中速效P、K元素处于平衡,速效Ca、Mg亏缺,速效Cu、Fe、Zn、Mn等微量元素盈余。在不同地貌下,土壤常量及微量元素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滇中红色高原土壤的速效态微量元素(Fe、Zn、Mn)的含量明显高于滇东喀斯特高原和滇西横断山脉;速效P、K、Ca的含量从西至东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而速效Cu的含量则从西到东有逐渐上升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农田土壤元素测定及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贵州清水江河谷地区柑橘果园不同品种叶片中N、P、K、Ca、Mg、Fe、Mn、Cu、Zn含量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分析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地区柑橘叶片中N、P、K、Ca、Mg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3.05~3.86g/100g.DW、0.144~0.238g/100g.DW、0.71~1.80g/100g.DW、2.09~4.54g/100g.DW、0.06~0.17g/100g.DW,叶片中Fe、Mn、Cu、Zn元素含量范围分别为127.88~211.80mg/kg.DW、34.24~78.58mg/kg.DW、8.65~15.14mg/kg.DW、7.45~11.32mg/kg.DW。树体中Mg、Zn元素含量较低,处于缺乏状态;N、P元素含量普遍偏高。柑橘园土壤全N含量范围为0.106~0.117g/100g,土壤速效P、K含量范围分别为5.95~43.81mg/kg、29.91~149.77mg/kg。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范围分别为11.79~54.54mg/kg、8.60~49.49mg/kg、0.08~0.78mg/kg、0.46~1.54mg/kg,土壤有效Fe、Mn、Cu、Zn含量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系统阐明区域内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探究微量元素间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为平凉市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促进土壤改良与地力提升提供科学依据。以Cu、Zn、Fe、Mn、B、Mo和S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评价平凉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状况。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微量元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平凉市耕地土壤有效Cu、Zn、Fe、Mn、B、Mo、S平均含量分别为1.04、0.92、13.18、11.03、0.51、0.11、15.11 mg/kg。有效S含量在空间上为强变异,其余元素含量均属于中等程度变异。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区域耕地土壤有效Cu、Zn含量丰缺水平为低—中等,有效Fe、Mn为低—高等,有效Mo为较低—低等,有效B、S为极低—较低等;不同土类土壤有效Cu含量丰缺水平为低—中等,有效Zn、Fe、Mn为低—高等,有效B为较低—低等,有效Mo为较低—中等,有效S为极低等。土壤pH、有机质和有效态微量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总体而言,平凉市耕地土壤整体缺乏有效B、Mo、S,且有效S为极缺乏,有效Cu、Zn、Fe、Mn普遍处于适中...  相似文献   

6.
尧都区耕层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实现尧都区“精准农业”发展的新需求,为当地土壤耕作及作物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基于GIS技术,采用地统计学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尧都区耕层土壤中有效态Fe、Mn、Cu、Zn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丰缺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88.8%的土样缺乏有效Fe,有效Mn和有效Zn分别有19.2%和0.8%的样品处于临界值以下。描述性统计所得变异系数在41.5%(有效Zn)~55.5%(有效Mn)之间,均属于中等变异。(2)有效Fe含量的最适模型为球状模型,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Cu的最适模型为指数模型。有效Zn含量块金值与基台值之比C0/C0+C为83.97%,空间相关性程度较弱;有效Fe、有效Mn和有效Cu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研究区4种微量元素具有各向异性,其中有效Mn在90°方向上变异程度较强。(3)Kriging插值结果显示,有效Fe和有效Cu在汾河流域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沿河分布趋势,且由河流东岸向西岸呈递减趋势。研究区内有效Fe非常缺乏,有效Cu含量丰富,有效Mn在东南部和西北部富集,有效Zn整体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相似文献   

7.
控释肥对盛果期果园根域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苹果根域环境对控释肥的响应机制,从而为控释肥在果树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苹果专用控释肥和普通复合肥为试材,设计不同控释肥养分含量处理的方法,研究了控释肥对盛果期果园土壤有机质、pH和N、P、K、Ca、Mg、Cu、Fe、Zn、Mn等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降低了果园土壤的pH和有机质含量,施用控释肥果园的pH要高于普通复合肥;施用控释肥明显增加了土壤碱解氮、Fe和Zn的含量,降低了速效磷、速效钾、土壤中交换性Ca、交换性Mg、Mn和Cu的含量。控释肥提高了土壤N的利用率,减轻了肥料流失对土壤的污染,有效改善了果树根域环境。  相似文献   

8.
土壤养分测定是棉花平衡施肥的重要环节,也是制定棉花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据。因此,土壤养分测定在棉花平衡施肥工作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土壤养分测定方法有:M3土壤有效养分的测定(推荐方法)、ASI土壤养分测定法、土壤养分常规分析方法和土壤养分速测等4种方法。目前新疆棉花平衡施肥的土壤养分测定以常规方法为主,亦有采用土壤养分速测的。为了统一测定方法.应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的“新疆土壤分析方法标准”为基础。棉花平衡施肥对土壤养分的测定项目通常包括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同时也有针对性地测定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  相似文献   

9.
烟叶还原糖与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烟叶还原糖与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研究了壤土及粉砂质土2种土壤条件下15种烟叶化学成分(还原糖、尼古丁、全钾、氯、蛋白质、全氮、全磷、Mg、Ca、Fe、Mn、Cu、Zn、K/Cl及糖/尼古丁)和6种土壤成分(Cu、Zn、Fe、Mn、K及土壤pH)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Fe对还原糖有正向促进作用,Ca对还原糖的提高有抑制作用,提高Cu、Zn、Ca,降低Fe含量可以降低还原糖含量。可见,调整烟叶、土壤主要化学成分可以调节烟叶还原糖含量,进而优化皖南烟叶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配方施肥对香蕉植株生物量、各器官养分积累量及养分积累规律,对巴西蕉施肥后,彻底刨根、分解取样研究,得出香蕉生物量及各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配方肥处理各元素吸收大小规律为K>Si>N>Ca>Mn>Mg>P>Fe>Zn>B>Cu。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方施肥可增加香蕉生物量约69.47%,平均每株可增加N、P、K、Ca、Mg、Mn、Fe、Cu、Zn、B、Si约75.98%、63.71%、5.07%、49.39%、82.85%、26.60%、76.24%、44.49%、152.50%、162.22%、81.18%。配方施肥能有效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果实和叶片养分积累,为科学制定香蕉养分综合管理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华北平原县域中低产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其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华北平原县域中低产田土壤养分状况及变化,以平乡县为例,在2008—2010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基础上,结合二次土壤普查结果,采用常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8年平乡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来,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分别增加了1.3 g/kg、2.5 mg/kg、5.6 mg/kg,有效磷变化不大,2008年和2010年全县耕层土壤有效磷分别为10.0 mg/kg、10.8 mg/kg。较二次土壤普查结果,2010年全县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铁、锰、铜、锌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有效锰、锌增加最多,增长率分别达到218.6%和527.3%,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铁、铜分别增加了4.4 g/kg、0.9 mg/kg、3.5 mg/kg、1.3 mg/kg、0.34 mg/kg,速效钾降低了50.4 mg/kg。本地区自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至2010年,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但有效磷变化不大。较二次土壤普查结果2010年全县耕层土壤除速效钾外,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铁、锰、铜、锌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以有效锰、锌增加最多。  相似文献   

12.
剑河县土壤微量元素与有机质、pH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剑河县12乡镇72个土壤样本的有效态微量元素、有机质及pH值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土壤中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锰、有效铁、有效硼元素与有机质、pH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铁、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含量有正相关性,与有效锰含量呈负相关性;土壤pH值与有效锰、有效铁、有效锌、有效硼含量有负相关性,与有效铜含量呈正相关性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应针对不同乡镇的土壤微量元素状况,应在长期施用氮磷钾肥料的基础上,可采取调节有机质和pH值等提高微量元素有效性的方法来提高农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  相似文献   

13.
探明黄河滩区土壤营养状况,以期为黄河滩区经济林的适种性及合理的施肥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以河南原阳县滩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大量速效养分氮磷钾,中微量元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锌、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及pH、有机质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含量,分析其土壤质地类型及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河滩区土壤质地类型可以分为砂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粉壤土和粉土6种;土壤平均pH 8.43,属碱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大量速效养分氮磷钾含量整体上较缺乏;除有效硼外,其他中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均较为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大多数营养元素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且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有效铜、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CEC与pH均呈负相关关系,交换性钙、有效硫、有效锌与其他营养成分间相关性较低。黄河滩区(河南段)非常适宜种植经济林,在栽培管理中,应注重增施有机肥,合理搭配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比例;同时通过叶面喷施方式适量补充硼肥,从而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长沙植烟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与丰缺状况,以第一(2000年)、二次(2014年)植烟土壤普查为基础,2020年开展了第三次植烟土壤普查,在主产烟区布置401个采样点,测定其耕作层(0~20 cm)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利用经典统计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植烟土壤养分含量的丰缺状况和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2000年相比,2020年长沙烟区土壤pH上升,土壤全量磷钾、有效磷、速效钾与中微量元素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的平均含量有所增长,其中土壤速效钾和有效铁平均含量呈大幅增长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有效硫、有效铜、水溶性氯的平均含量有所下降。长沙植烟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交换性钙、有效钼的平均含量适宜,土壤全磷、交换性镁、水溶性氯偏低,土壤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偏高。土壤有效磷、有效锰、水溶性氯具有强变异性,有效硫、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为中强变异性,土壤速效钾、有效铁、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为中弱变异性,土壤pH、有机质、全量氮磷钾、碱解氮的变异性相对较弱。长沙不同区域植烟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呈现不同程度的空间异质性,长沙烟区应根据植烟土壤养分的丰缺状况进行精细化分区管理与施肥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生物菌肥对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发生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研究生物菌肥对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发生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为探索防治腐烂病的新方法和改良土壤提供理论依据。笔者采用田间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腐烂病发生率,测定土壤矿质营养含量,并与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施用光合元生物菌肥,香梨腐烂病发病率较对照降低了78.8%以上;0~20 cm土层的N、P、K分别提高了5.7、61.8、40 g/kg,B、Cu、Fe、Zn、Mn分别提高了1.24、0.94、6.64、3.22、0.16 mg/kg;20~40 cm土层的N、P、K分别提高了50.6、28.3、26 g/kg,B、Cu、Fe、Zn分别提高了0.32、0.45、8.63、0.76 mg/kg。因此,施用光合元生物菌肥可有效降低香梨腐烂病的发病率,明显提高不同土层的有机质和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麻阳冰糖橙果园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冰糖橙园土壤养分对其树体营养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湖南省麻阳县冰糖橙产区为研究对象,2011—2015年对该县9个代表性果园持续进行了土壤、叶片和果实矿质营养分析、果实品质的分析。结果表明:麻阳冰糖橙产区土壤pH接近适宜值,土壤中有机质、多数大量和微量矿质养分含量适宜或过量,而有效锌含量缺乏。麻阳冰糖橙产区树体氮、锰、铜、硼、钼含量适宜,磷、铁含量过量,而钾、锌、钙、镁含量缺乏,不同果园间树体养分差异较大;果实中氮和钾含量较高,且与土壤中、叶片中氮钾含量相对一致。麻阳冰糖橙果实大小差异明显,果实直径与果皮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果实可溶性固性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土壤与叶片中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锰、钙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与果实中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