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正> 一、引言利用陆地卫星数据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自动识别分类的判读技术,也称为数字图象分析。这种方法由于能够直接地利用卫星扫描器记录在电子计算机兼容磁带上的数据,从而充分地发掘了遥感信息的潜在能力。此外,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陆地卫星图象上,遥感对象(地物)的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准确和详尽程度,是评价图象质量的主要标志。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图象(简称MSS图象)的定位精度,取决于多光谱扫描的几何精度;其定性和定量的精度,取决于光谱分辨能力。本文专门讨论一下MSS图象的几何精度。影响MSS图象的几何精度的误差因素,来  相似文献   

3.
5.总体有林地面积计算。在判读和面积求算的基础上,最后进行陆地卫星图象结合航摄图象判读的有林地面积计算。计算格式及数据,详见表2。  相似文献   

4.
信息提取是陆地卫星影象应用的关键。多光谱陆地卫星影象上包含的信息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1)空间几何信息;(2)光谱信息;(3)动态信息。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影象空间几何信息的丰度取决于图象的空间分辨率。超过分辨率限度并紧挨在一起的各物体在图象上就表现为一个单一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图象的空间分辨率取决于79m×79m大小的地面分辨单元(ground resolution cell)。至于陆地卫星影象的光谱分辨率,则包括三种含义:(1)特定光谱段的某幅卫星影象上通过灰阶反映出来的地物反射光谱的差异,从而区分影象上各种物体的能力;(2)某  相似文献   

5.
引言遥感图象的判读,特别是地球资源卫星图象的判读,基本上是依赖于遥感图象分析和增强的仪器。水文学家、地质学家、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者和农林业专家们,有些人就正在从被增强的图象的使用中得到了相当的好处。因此每一个学员在遥感训练当中,要求熟悉各种图象增强仪器和它们的使用方法。大家也会对这些仪器的使用感到特别浓厚的兴趣。在下面介  相似文献   

6.
TM影象波段多,信息量丰富,空间及光谱分辨率较高,有利于图象的判读、分析,但由于波段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且影象的光谱数据中又有较大的信息冗余。为寻求较好的方法,提取所需信息内容,消除图象信息冗余,解决遥感图象处理的庞大数据,本文探讨在计算机图象处理中对KL及KT的变换,分析其不同变换方法的效果和  相似文献   

7.
前言1972年地球资源卫星(1975年改称陆地卫星——译注)发射以来,世界各国对应用卫星资料作为调查和监测地球资源的手段给予很高的评价。许多行业开展着实用化技术的开发。本文拟就林业的应用,结合实例予以叙述。1.陆地卫星资料的处理·分析系统和图象分析装置陆地卫星资料或遥感资料是地球上的地物(资源)辐射和反射光的状态(电磁波能量特性)的记录。这种对电磁波谱(分光辐射)、空间、时相的所谓三个特征空间进行的分析,就是遥感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8.
红外彩色片是多光谱摄影和彩色合成的一种假彩色片。它以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密度变化,能突出一些在航空象片上看不到的现象,提高了图象的判读能力。 1981年我们应用红外彩色片,在省林科院江山娇林场进行了土壤调查。现将进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阐述了研究应用陆地卫星 MSS 数据进行森林调查的技术流程,评价调查精度并比较外业工作量和生产成本。实验研究表明,利用陆地卫星多光谱扫描数据的计算机分析,可以计算林区各类土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绘制森林分布图和蓄积量分布图。同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和节省地面工作量的优点。在我国北方林区,特别是交通不便、尚未开发的林区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森林资源遥感调查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GIS支持下的遥感数据预处理 样地调查 前期调查信息叠合 -图象判读 -调查因子估测的技术路线 ,充分利用前期调查图面信息、小班属性数据信息进行遥感图象判读和小班调查因子估测的技术方法 ,有效地提高了判读的正判率和调查因子的估计精度 ,并产出了 1∶1万小班基本图 ,提高了调查成果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陆地卫星TMD131/41图像上可以看出,三江(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并流的真面目。通过遥感判读、利用判读的野外概率抽样和GIS处理技术,对三江并流进行地理景观分析。该三江并流地具有地质地貌的独特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奇特性。通过对三江并流自然遗产的分析得知森林植被是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此外,科学管理也是遗产保护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航空遙感图象的林业目视判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目视判读的认识林业调查自五十年代使用航摄照片以来,目视判读一直是林业调查工作中利用遥感图象的主要方法,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图象的判读工作,已能由电子计算机进行。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技术设备来说,大量的判读工作,还不能不依靠目视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视判读也是利用遥感图象进行资源调查的基本功,是由低级到高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TM影像在云南省森林资源"连清"中的应用效果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2年云南省森林资源“连清”第四次复查中,利用美国Landsat-5陆地卫星为遥感信息源,全省布设了95703个遥感判读样地以期提高各类土地面积的估计精度。介绍了调查方法和应用效果,分析了影响遥感判读正判率的因素,总结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1、前言卫星观测数据的处理方法有图象解析和象片判读两大类别。近年,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图象解析效率大幅度改善,图象解析方法在数据处理上已占主流。但卫星象片判读仍有很大魅力,因为不仅象片易于获取,且拓展了空中象片判读的范围。为此,现就利用卫星象片判读编制土地利用图的实例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15.
应用航天遥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的首要任务,是在遥感图象上对地物进行认识和分类,而选择最佳分类系统可以提高分类效率和精度。因此,选择分类系统这一环节,在整个遥感应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信息源的预处理信息源的预处理,是利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FELIXC-512计算机,以及用于森林资源调查的卫星数字图象计算机处理软件系统——CAFIPS(原名 PDCS 系统),在陆地卫星(LANDSAT—2、1978年8月1日、137—35幅)计算机兼容磁带(MSS  相似文献   

16.
利用陆地卫星假彩色合成象片进行乒和拿恩流域的森林土地利用分类。使用多时相的1∶50万假彩色合成片能提供优越的分类和制图可能性。从1∶50万的象片上不仅能判读森林类型,而且还能量算各类覆盖面积。进一步检测各类土地的干扰程度。应用实况调查技术能提高森林分类图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前言利用航天遥感图象(以下简称卫片)结合地面资料,进行目视判读解释,开展国土资源调查与制图的研究,是国家农委为配合全国农业区划,编制土地资源利用规划,组织完成的一项重点攻关科研项目。这在我国和我省还是首次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卫片的主要判读性能及判读依据: MSS图象目视判读的应用,已经在许多领域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次工作所使用的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60年代以来,遥感传感器,运载工具,多重图象的组合和增强,以及自动数据处理这四个重要领域中出现的重大进展,发展了多种数据的搜集能力和分析技术,从而促使遥感技术领域得到长足的进步。今天美国陆地卫星 Landsat-5的主题测图仪(TM)遥感系统,及1986年2月发射投入运行的法国 Spot-1卫星的高分辩率的推刷式扫描  相似文献   

19.
多光谱摄影     
地面不同物体对日光的反射光谱是存在明显差异的。但是,对于航空摄影的一般全色像片来说,因为人的眼睛充其量不过能分辨3—4级黑度,所以不可能充分发挥出像片的判读潜力。最近几年,一些国家出现了多光谱摄影技术,这是一种用几台摄影机分别光谱段,对  相似文献   

20.
选取美国陆地卫星Land-sat-stm1999年3月成像比例尺为1:5万的TM453卫生数据,于2000年1-3月,对江边林业局森林资源进行了外业建标、室内判读和现地验证。结果判读一致率达92.3%,正判率达9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