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镜泊湖鱼类调查与水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淼等 《黑龙江水产》2014,(2):25-29
于2013年夏季,对镜泊湖鱼类和水环境理化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整个湖泊鱼类组成的调查发现镜泊湖现有鱼类10科34种,比以往调查的种类有所降低。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镜泊湖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老鸪砬子的污染最为严重,根据水体富营养化类型评价参数指标及分级标准发现镜泊湖属于富营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镜泊湖的鱼类组成,渔获物组成,蒙古红鲌的生物学特性。讨论了蒙古红鲌种群与放养鱼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池沼公鱼移植增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沼公鱼是一种小型经济鱼类,繁殖力强,味道鲜美,食用方便,可出口创汇。该鱼移植技术易掌握,增殖见效快,投入低,是大水面理想的增殖对象。1984年我省从辽宁引进地沼公鱼在镜泊湖等水域有一定的产量。近两年位于镜泊湖下游的莲花湖加大了增殖池沼公鱼的力度,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了加快我省名特优鱼类的发展,促进我省大中型水域的开发,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  相似文献   

4.
镜泊湖蒙古红鲌人工繁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红鲌作为一种名优鱼类,多年来一直成为镜泊湖水域的拳头鱼产品,在牡丹江地区市场销路比较广泛,同时深受群众欢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蒙古红鲌的需求量和捕捞量也在显著增长,鱼类个体相应越来越小,尽管省镜泊湖水产养殖场采取了一系列的增殖和补救措施,虽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和保护,但其增殖速度相对来说却是很慢(见表1)。因此,试验研究蒙古红鲌的人工繁殖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5.
哲罗鱼Huchotaimen (Pallas)又称哲罗鲑 ,属鲑形目 ,鲑科 ,属名贵冷水性鱼类 ,为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地理分布于伏尔加河至黑龙江流域。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中、上游 ,乌苏里江、嫩江上流 ,牡丹江、松花江上游 ,镜泊湖的山区溪流 ,新疆的额尔齐斯河 ,哈纳斯湖。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上游的数量较多 ,为黑龙江水系冷水性经济鱼类。近些年来 ,由于种群数量稀少 ,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鱼类红皮书》 ,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为了研究其渔业资源现状 ,保护其鱼类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我们根据国家科技部下达的“我国内陆冷水性鱼类渔业资源调查”…  相似文献   

6.
镜泊湖是我省大型湖泊之一,水位高程353.5m时,水域面积为19.08万亩,归镜泊湖水产养殖场(以下简称渔场)管理使用发展渔业增养殖生产,维护渔业生产秩序和保护。水产资源由省镜泊湖水产资源管理站负责维护;湖区渔业治安秩序由宁安市公安局水产治安派出所负责,渔场做为受益单位为两个执法机构提供办公设施、管理手段与经费,管理站征收的渔业增养殖费和渔业损失赔偿费补偿渔场的资源投入费。渔场也积极协助两个执法机构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护  相似文献   

7.
镜泊湖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刚  冷雪莲  于洪贤 《水利渔业》2007,27(4):55-56,74
根据2003~2006年水质理化指标及2006年春季镜泊湖浮游植物种类、数量调查的结果,对镜泊湖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镜泊湖水质虽有很大改善,但呈现出由乙型中污向甲型中污过渡的趋势。在水质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加强对镜泊湖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探讨了镜泊湖景区的旅游环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8.
东北地区养殖水体中的凶猛鱼类,主要有蒙古红鲐,翘咀红鲐、鲶鱼、黑鱼、狗鱼、鳜鱼、马口鱼和鱤鱼等,它直接危害着鲢、鳙、鲤、鲫等经济鱼类,使渔业生产遭到很大的损失。但这在东北地区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致使一些湖泊、水库鱼产量单产不高,总产不稳,甚至某些较大养鱼水面的凶猛鱼类,或者巳成为较大群体(如吉林松花湖的蒙古红鲌等),或者是主要捕捞对象的优势种群(如黑龙江镜泊湖的蒙古红鲌等),  相似文献   

9.
镜泊湖畔一颗璀灿的明珠──黑龙江省镜泊湖鲑鳟鱼良种场介绍刘国兴(黑龙江省镜泊湖鲑鳟鱼良种场)我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闻名遐尔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畔。占地面积423公顷。场区四周群山环绕,郁郁葱葱,四季流水潺潺,清澈见底,具有丰富的冷水资源。水源为地下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池塘养殖条件下镜泊湖蒙古鲌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和胚后发育。试验结果显示,池养蒙古鲌人工催产的适宜时间为6月上旬,水温为23~26℃。混合激素400IU/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4g/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2+2mg/kg地欧酮,催产率达80%以上。镜泊湖蒙古鲌成熟卵呈圆球形,淡黄色,半透明,属沉黏性卵;平均卵径为(1.10±0.03)mm,吸水膨胀后的卵径为(1.42±0.05)mm。水温23~25℃时,受精卵至破膜需38h,积温926.3℃·h。镜泊湖蒙古鲌的胚胎发育时序和特征符合鲌属鱼类胚胎发育的一般规律,可分为胚盘、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和器官形成6个发育阶段,进一步细分应为21个发育时期,初孵仔鱼全长(4.32±0.31)mm,当达到(5.70±0.47)mm时开始平游摄食。  相似文献   

11.
镜泊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6年春、夏、秋3个季节对镜泊湖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镜泊湖大型底栖动物主要隶属于3门、9科、26种.其中水栖寡毛类2科、8属、11种,为绝对优势类群,其密度呈现季节性差异,在春季最高(951.45个/m2),夏季最低(706.40个/m2);其次,优势类群为水生昆虫,夏季密度最高(840.26个/m2),秋季最低(319.47个/m2).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和前突摇蚊(Proeladius sp.)幼虫等耐污种为底栖动物的优势种,同时也是镜泊湖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底栖动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都表现为春季最大,夏季次之,秋季最小;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在各季节差异不大;Simpson优势度指数(D)和BI指数都表现为秋季最大,夏季次之,春季最小.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和BI指数对该水体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该湖区水质污染程度为轻度一中度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12.
镜泊湖蒙古鲌人工繁育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镜泊湖采捕野生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 mongolicus)32尾进行了人工繁殖试验。结果显示,注射人工合成激素可促使成熟亲鱼自然发情产卵,水温22~25℃时,催产药物的效应时间为10 h,有5尾雌鱼产卵,共获得受精卵1.5×105粒,孵出鱼苗1.25×105尾,其受精率、孵化率和畸形率为83.6%、90.3%和6.7%。镜泊湖蒙古鲌是产黏性卵的鱼类,吸水膨胀后卵径为(1.42±0.04)mm(n=30),水温23~24℃时,从卵授精到开始破膜出苗约38 h。镜泊湖蒙古鲌的鱼苗可采用土池发塘培育,饲养30 d体长达(3.24±0.29)cm,体重达(0.35±0.09)g,饲养100 d体长为(5.96±0.33)cm,体重为(2.28±0.32)g。  相似文献   

13.
宁安市东京城镇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黑、吉两省交界处,南靠敦化、延吉、珲春等城市,201国道、牡图铁路贯穿全境,是通往镜泊湖、玄武湖风景旅游区的必经之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垂钓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主旋律,摆在餐桌上的除了山珍野味,自然也少不了营养丰富、刺少肉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名贵鱼类。  相似文献   

14.
齐加 《黑龙江水产》2005,(6):21-23,39
一 我们黑龙江省地大物博,是个江河湖泊水库众多的省份,号称五条大江,两个大湖,1700多条大小河流,600余座水库,水源充足。历史上各江湖水库鱼类资源十分丰富,有远近闻名的黑龙江鲟、鳇鱼;哲罗、细鳞;镜泊湖的湖鲫、红尾;方正水库的银鲫;兴凯湖的大白鱼等,都属鱼类中的珍品。大鳇鱼个体大者上千公斤,被称为“活化石”,是国际濒危动植物保护组织确定的保护对象。这些年水域变化,工业废水污染为害,加之捕捞过度,几条大江的一些特产名贵鱼类曾接近绝迹边缘,水产部门大声疾呼,各级党政领导和国家主管部门都有高度重视,对保护鱼类资源,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措施。全省渔业放养水面达到690余万亩。  相似文献   

15.
《渔业经济研究》1988,(5):52-52
7月10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同志在中宣部部长王忍之、省委书记孙维本、牡丹江市委书记田凤山等同志陪同下,视察了镜泊湖,在镜泊湖宾馆听取了省营镜泊湖水产养殖场场长李润泉、党委书记孙甲林关于渔业生产情况的汇报。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里木河水系土著鱼类区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3年-2007年对新疆塔里木河水系土著鱼类的种类和分布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根据不同的海拔和生境,在整个调查范围内设置鱼类采集点200个,共采集鱼类标本3000余号,经鉴定有1目2科5属12种,均为中亚高山复合体的裂腹鱼和高原鳅种类。其中国家Ⅰ类保护动物扁吻鱼仅分布在海拔1 500 m以下,裂腹鱼属鱼类主要聚居于海拔1 300~2 700 m一带,裸重唇鱼属鱼类主要聚居于海拔1 500~2 900 m一带,重唇鱼属鱼类主要聚居于海拔2 700~3 700 m一带。高原鳅分布在裂腹鱼分布范围之内,最高可至3 700 m,土著鱼类的水平及垂直分布差异明显,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地域性,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塔里木河水系土著鱼类在大尺度、大空间的分布格局有缩小的趋势,扁吻鱼栖息地岛屿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7.
<正>唇(Hemibarbu labeo)地方名为重重或重唇,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鮈亚科、属的一种。唇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及其支流、镜泊湖、五大连池等,是黑龙江名优土著鱼类~([1])。唇营养价值较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2])。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唇在黑龙江流域的渔获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随着近些年环境的破坏及  相似文献   

18.
红水河岩滩水库鱼类资源声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梯级开发下渔业资源变化情况,2015年9月采用分裂波束鱼探仪EY60(120 kHz,250 W)对红水河岩滩水库库区及上游江段鱼类资源进行声学调查,并结合渔获物统计和地理统计分析对鱼类时空分布进行分析,评估鱼类资源量。结果显示整个调查区域的鱼类资源密度为(0.53±2.11)尾·m~(-2)(±SD),从水坝上游至库区呈增长趋势,鱼类资源密度水平分布与水深无显著相关关系。垂直分布方面,鱼类主要分布在30 m以内水层;不同大小个体对水深有一定的选择性,小个体鱼类(10 cm)约86.2%分布在30 m水层之内;大个体(30 cm)有44.7%分布在40 m以下水层。基于鱼类分布GIS建模,估算调查区域鱼类资源量为6.57×10~7尾。  相似文献   

19.
本文汇集了1981~1987年捕获的1,800余尾江鳕标本的观测数据。以耳石为材料对年龄和生长作了鉴定分析。探讨了该水域江鳕食性变化特点。记述了镜泊湖江鳕冰下溯江作生殖洄游的时间规律。揭示了江鳕属一次性产卵类型的鱼类,产卵期明显集中。少数性腺发育与产卵群体不同步的初次性成熟个体,产卵活动有不规则地延后现象。此与国内流行的卵分批排出,产卵期为11月至翌年3月的文献记述显著有别。  相似文献   

20.
蒙古鲌的制种及增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蒙古鲌B.mongolicus mongolicus(Basilewsky)俗称红梢。属鲤科、鲌亚科、红鲌属。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一些湖泊及黑龙江流域的镜泊湖。该鱼生活在水体中上层,较活泼,游泳能力强,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其肉质好。为鱼中上品,非常适合大湖放养增殖,是红鲌属中继翘嘴鲌后的又一名优新品种。为了调整湖泊增养殖的品种结构。开发和增加新的增、养殖对象,充分挖掘湖泊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湖南洞庭鱼类良种场进行了规模化批量生产蒙古鲌鱼苗和池塘养殖、大湖增殖技术开发、研究。本文将介绍蒙古鲌的制种及增养殖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