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近年,笔者在指导养殖户培育幼蟹过程中.镜检发现大眼幼体和1期幼蟹,常因大量聚缩虫或钟形虫寄生而大量死亡。1997年2月15日,笔者在室内水泥池中.分别使用制霉素和甲醛,对严重感染了聚缩虫和钟形虫病的蟹苗治疗。治疗方法与结果如下:一、制霉素。用药前降低池水至30厘米,计9立方水,每个池用制霉素10.5瓶,315克(35ppm),用豆浆机粉碎后全池泼洒;12个小时以后虫体减缓收缩或跳动;22~26个小时,显微镜下(镜检10只蟹苗,下同)找不到虫体。然后注水提高水位。5天后复查,12个池中有1个池重新感染。二、甲醛。用药前降低池水至50…  相似文献   

2.
提高河蟹单位水体出苗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育苗水体小或者供暖、供气不足的育苗室,如果想多出苗,可以利用河蟹的胚胎发育与温度成正比这一习性,让河蟹有计划的分批排幼,多搞几个梯度,来达到充分利用水体使单位水体出苗量比正常的要高出几倍的效果。我们通过96年在盘锦二界沟的720m~3水体的育苗室中的495m~3的池子做实验证明,此法优点很多,切实可行,效益明显。 试验地点我们选在盘锦二界沟河蟹育苗场 育苗水体共计726m~3,分成22个池子,每个池子33m~3,拿出15个池子做为实验池。卤虫孵化池共80m~3。充气为22千瓦的罗茨鼓风机二台。供暖为1吨  相似文献   

3.
史雨 《科学养鱼》2003,(1):46-46
今年,我们在江苏如东搞河蟹育苗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红圈病”,危害特别严重,有的池子甚至全军覆灭,具体情况如下。在5月初,我们布苗5个池子,其中6号、5号池肥水效果较好,4号、3号池次之,2号池因时间仓促,未来得及肥水。结果2号池河蟹在Ⅰ转Ⅱ的过程中,苗几乎全部掉光,3号、4号池Ⅰ转过Ⅱ,可在Ⅱ转Ⅲ时发生大部分掉苗,6号、5号池掉苗较少,大部分已成功变态为大眼幼体,但和以往相比,变态时间较长,并且在变态为大眼幼体后第二天镜检发现腿部神经元发红,采取了加紧淡化的措施才幸免于难。在2号池放水清池的过…  相似文献   

4.
为了缩短河蟹的养殖周期 ,争取当年的蟹苗当年上市 ,利用早繁苗 (4月 1日之前出池的蟹苗 ) ,经塑料大棚强化培育至五期幼蟹 ,增强蟹苗的适应能力及抵抗能力 ,也提高了河蟹的上市规格。经笔者几年生产实践 ,现将塑料大棚培育五期幼蟹技术作如下总结。1 培育池建造与大棚搭建1 1 培育池建造 一般采用土池 ,选择背风向阳 ,靠近水源 ,水质无污染、土质较好、保水性能强 ,交通方便的地方。池的两端应设进排水系统 ,并用筛绢防逃。池子长方形 ,面积 10 0~ 2 0 0平方米为宜 ,池深 1m ,池边坡比 1∶1 5 ,池底铺 5cm厚的砂子 ,池间距 1~ 1 5…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滨州市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苗种携带虾肝肠胞虫(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及爆发情况,对滨州地区37家凡纳滨对虾养殖池塘随机采集对虾苗种样本,根据SC/T 7232-2020 《虾肝肠胞虫病诊断规程》采用套式PCR法进行对虾苗种虾肝肠胞虫的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滨州地区虾肝肠胞虫阳性检测率为4.84%,同时监测虾肝肠胞虫病发病池和未发病池的水质,发现发病池的水体中pH值、COD等指标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虾肝肠胞虫病爆发并不是由于养殖池水质导致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87年进行了河蟹人工半咸水工厂化育苗试验,试验池为三只水泥池,水体总量为159立方米,单茬培育出蟹苗92.25公斤,平均每立方米水体产苗O.58公斤,其中高产池每立方米水体产苗0.65公斤,幼体成活率平均43.2%,高产池达56.8%,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是:  相似文献   

7.
一、蟹苗的中间培育 蟹苗中间培育就是在蟹苗放入池塘养殖前,先经过约1个月的集中暂养阶段。进行蟹苗的中间培育,一是可以提早放苗时间,相对延长生长期;二是便于管理,能有效提高放苗成活率。方法是3月中旬在池塘一侧建中间培育池,面积50 ̄200米2,覆盖塑料大棚保温,设充气系统。  相似文献   

8.
康志勇 《内陆水产》2003,28(12):21-21
1鱼苗池修建1.1鱼苗池的形状和规格水泥池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也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池子采用表层供水,中央底部排水,池底部向中央略倾斜。排水孔上方应安排防逃栅栏。方形池子四角建成圆形,避免形成死角,鱼苗池的深度最好为60~70厘米,使水的深度能在20~50厘米任意调节。1.2鱼苗池的建造和选择池壁最好贴瓷砖,瓷砖的接合处要抹平,不贴瓷砖的水泥池壁一定要平整光滑。水泥池可建在室内,也可建在室外。建在室外,池上方搭遮阳棚。新建水泥池使用前要用水浸泡10天以上,旧池要刷洗干净,用高锰酸钾进行消毒。1.3鱼苗池的供排水设…  相似文献   

9.
山东荣成俚岛海珍品育苗场拥有40个大型对虾育苗池,每池有效水体160立方米,其总容量为该场扇贝车间育苗池的五倍多。对虾育苗池年利用率较低.一般每年只能育1—2批对虾苗。育完对虾苗之后,这些大型池子全部闲着,当前在我国北方类似荣成海珍品育苗场这样大型对虾育苗池也实属不少,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挖掘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
长江水系天然蟹苗因其生长速度快,养成个体大,抗病力强而成为河蟹种苗市场的抢手货,但养殖成活率低是其不足,既浪费了宝贵的蟹苗资源,又使蟹苗供需矛盾更趋突出。根据笔者多年来的养殖实践,成活率低的主要因素有:   1.没有把好天然蟹苗的质量关,天然蟹苗的销售受潮水的限制,每天从捕捞船到成交点只能有两次机会,相对放在船上的时间较长,加之捕捞技术、暂养水平参差不齐,捕出的天然蟹苗质量相差较大。   2.苗源来自中间商,暂养时间长,有的甚至是假苗,影响了养殖成活率。   3.未经淡化,直接下池养殖,天然蟹苗个体发育…  相似文献   

11.
利用湖泊外荡代良的生态环境,在网箱中将蟹苗养殖,幼蟹,再投放到大水体中饲养,可以大大提高蟹苗的成活率、生长率及回捕率。现将其主要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我们在培育蟹苗过程中,出现了蟹苗高密度聚集于一处,浮于水面上,时间特别长的现象。我们利用激光、搅动、加大冲气量等方法,均不见散开。时间一长,蟹苗附肢出现了红色斑点,大量死亡。此现象属于极少见的“浮头”现象。现将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报告如下。1产生原因1.1布苗密度平常布苗密度18万~25万/m3,高密度培育市苗密度为35万~50万/m3,高出1倍以上。1.2投何由于蟹苗密度大,摄食量也相应加大,所以投饵量也加大,主饵为蛋黄、螺旋藻粉、千酵母粉、卤虫(大、小幼体~成体)。其中蛋黄、藻粉、酵母等饵料根据水体…  相似文献   

13.
蒋国民 《内陆水产》2001,26(3):26-26
1蟹苗的选择技巧 选用优质的蟹苗是将大眼幼体培育成扣蟹的首要条件。优质蟹苗主要表现,除正常表观外(趋光性,溯水性强,摄食凶猛,离水后爬行迅速,手握有扎手感,松手后马上散开),还有:( 1)体色黄中带青,甲壳透明,胃肠饱满,附肢完整;( 2)镜检体表光洁无聚缩虫或丝状菌等异物;( 3)大眼幼体不少于 6日龄,已能贴壁抓绳,出池盐度一般不超过 7;( 4)胃部发白的“白头苗”比例不超过 10%。在选择时,可以取若干蟹苗放在淡水中暂养 24小时以上,若无死苗说明质量较好。 2蟹苗的运输 掌握蟹苗选购的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运输…  相似文献   

14.
河蟹苗人工早繁及V期幼蟹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苗人工早繁及Ⅴ期幼蟹培育迫待研究和完善。1995年初,我们承担了江苏省水产局下达的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河蟹苗早繁技术研究,通过组织实施,共培育蟹苗525公斤,其中早繁苗405公斤,还利用早繁蟹苗控温培育Ⅴ期幼蟹。一并报告如下。1 试验地点和条件 试验在阜宁县蟹苗繁殖场进行,共有育苗水体2500立方米;培育单胞藻水体300平方米,培育轮虫塑料大棚池1.33公顷。亲蟹越冬池4个,面积2公顷。育苗蓄水池4.67公顷。高位沉淀池4个,共300立方米。1吨锅炉1台,罗茨风机4台,其中30千瓦(KW)、22千瓦、18千瓦、11千瓦各一台套。  相似文献   

15.
河蟹可繁苗培育幼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飞  周俭 《水产养殖》1998,(1):12-13
培育幼蟹选用2月初到3月下旬的早繁苗培育较为适宜,下苗密度控制在100平方米放1~3公斤,随蟹苗变态调整投饵量,及时分池,促共快速生长。室外水温15℃可起捕出售。  相似文献   

16.
培育幼蟹选用2月初到3月下旬的早繁苗培育较为适宜。下苗密度控制在100平方米放1~3公斤,随蟹苗变态调整投饵量,及时分池,促其快速生长。室外水温15℃以上,可起捕出售。  相似文献   

17.
河蟹养殖技术系列讲座第一讲仔、幼蟹培育申德林(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合肥230001)蟹苗,又称大眼功体,通常每公斤有14—16万只,个体重仅6—7毫克,寻觅饵料和逃避敌害的能力很差.若直接投放到湖泊、成蟹池等较大水体中养殖,成活率必定非常低,对蟹苗...  相似文献   

18.
一、建池。可以利用房前屋后的零星水体或选择水源条件好、避风、向阳、无农药污染的空闲地建池。鳅池可用砖、石砌成,面积、大小、形状不限。池深要求1m以上,进出水口要用铁丝网或者塑料网围住,池底最好略向排水口倾斜,以利排水和捕捞。池子砌成后,用水泥浆抹平,  相似文献   

19.
在河蟹育苗中常见早期溞状幼体(ZⅠ、ZⅡ)被聚缩虫(Zoothamniumsp)寄生引起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造成突发性死亡。作者用孔雀绿、制霉素、氯霉素、高锰酸钾等药物对聚缩虫进行杀灭试验,结果显示以孔雀绿和制霉素的杀虫效果最好。但从早期 状幼体的病害防治效果来看,由于越冬亲蟹是病原体的携带者,因此作者强调防治工作必须从亲蟹暂养时做起,立足于早防早治;且以多种药物综合性措施为妥。  相似文献   

20.
在河蟹养殖中,由于一些养殖户忽略了购苗、运输和培育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使蟹苗成活率很低或全军覆没,导致亏损。笔者经过几年摸索,于1997年5月1.5亩地内放养1公斤蟹苗,到年底共收获扣蟹65000多只,加上少量已成熟的河蟹,成活率在45%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购苗蟹苗俗称大眼幼体,目前有两种。一种是人工繁殖的,叫人工苗,由于是靠温室人工控制温度,供苗时间很长,最早从2月份就有苗了,浙江地区到5月中下旬结束,江苏以北、山东、辽宁至6月中下旬结束。另一种是天然苗,主产于长江后塘江、巨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