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给琅琊鸡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取120日龄琅琊鸡180只,设6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3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饲养,于300日龄时分析不同性别琅琊鸡的屠宰性能,并屠宰取胸肌和腿肌分析不同部位间肉品质常规指标、化学指标及风味物质指标。结果表明:公鸡、母鸡屠体率均超过87.00%,全净膛率均大于65.00%,公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胸肌(P0.05),母鸡腿肌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胸肌(P0.01),公鸡、母鸡胸肌和腿肌pH值随着时间推移均呈下降趋势,公鸡腿肌红度值(a~*值)极显著高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P0.01);公鸡腿肌干物质、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公鸡胸肌和母鸡胸肌、腿肌(P0.05),公鸡胸肌、腿肌粗脂肪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母鸡腿肌中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公鸡胸肌、腿肌中肌苷酸含量低于母鸡且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而公鸡胸肌、腿肌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母鸡胸肌中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值和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值最高,分别为39.97%和66.89%。说明琅琊鸡具有屠宰性能良好、肉质细嫩和味鲜、腿肌富含风味前体物质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尼西鸡具有耐寒、耐粗饲、觅食力强等优点。为了探究尼西鸡的生理特性,促进其开发利用,笔者以56羽健康、成年尼西鸡(12~24月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体尺、体重和主要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尼西鸡公鸡的蹠长、体斜长、体重均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尼西鸡公鸡的胸深显著大于母鸡(P0.05);尼西鸡母鸡的心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尼西鸡母鸡的呼吸频率、30 min血沉、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公鸡(P0.05);而尼西鸡母鸡的嗜碱性白细胞百分比显著小于公鸡(P0.05);其他测定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性别对蛋鸡日粮代谢能测定值的影响。选用体质量相近、体况良好的32只45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公鸡和72只41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产蛋母鸡,试验日粮设计参考美国NRC(1994)营养需要和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并结合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饲养手册确定营养水平,按照设定的代谢能水平分为4种日粮:Ⅰ(10.88 MJ/kg)、Ⅱ(11.09 MJ/kg)、Ⅲ(11.30 MJ/kg)和Ⅳ(11.51 MJ/kg),日粮粗蛋白水平均为16.50%。公鸡组共32只鸡,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只鸡,分别饲喂4种日粮;产蛋母鸡组共72只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只鸡,分别饲喂4种日粮。公鸡采用强饲法、产蛋母鸡采用外源指示剂法测定日粮的代谢能值。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为Ⅰ、Ⅱ和Ⅳ时,公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和能量表观代谢率显著低于产蛋母鸡(P0.05);日粮为Ⅲ时,公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和能量表观代谢率低于产蛋母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和能量表观代谢率与产蛋母鸡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和氮校正能量表观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表观代谢能值与产蛋母鸡表观代谢能值及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为线性相关,线性相关方程为:y_1=0.773 1x+2.984 2,R2=0.962 1;y_2=0.765 3x+2.523 6,R~2=0.942 1(x为公鸡表观代谢能值,y_1为产蛋母鸡表观代谢能值,y_2为产蛋母鸡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综合试验数据得出:日粮相同时,公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和能量表观代谢率均低于产蛋母鸡,但与产蛋母鸡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和氮校正能量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差异;公鸡表观代谢能值与产蛋母鸡表观代谢能值及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为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900只1日龄塞北乌骨鸡采用5(能量)×2(蛋白)两因素配方设计,试验期6周.结果:6周龄母鸡日粮代谢能(ME)为12.65 MJ/kg,体增重最高;公鸡日粮ME为12.00 MJ/kg,体增重最高.不同能量、蛋白水平日粮对21和42日龄塞北乌骨鸡血液生化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高能量日粮可显著提高血清中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在ME为12.65MJ/kg、蛋白为20%的日粮,3周龄母鸡的净体质量和肝质量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消化道质量公鸡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在ME为12.65 MJ/kg、蛋白为18%的日粮母鸡的净体质量板显著小于公鸡(P<0.01);心质量显著小于公鸡(P<0.05);消化道质量公鸡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0~6周龄消化道发育公鸡显著快于母鸡,但消化道总长变化不明显(P>0.05).消化道总长与消化道各段长度的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超过了0.807,总体效果公鸡略优于母鸡.21日龄时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肠道胰蛋白酶活性除ME为10.85 MJ/kg与12.00MJ/kg组差异显著外(P<0.05),公鸡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母鸡在ME为12.65MJ/kg时最高.淀粉酶扣胰脂肪酶不同能量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42日龄公鸡脂肪酶活性和胰蛋白酶活性都不显著(P>0.05);母鸡从总体来看,肠道消化酶活性随着日粮能量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日粮ME为12.65 MJ/kg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拜城油鸡的饲养效益,兼顾拜城油鸡与良凤花麻鸡品种优势,利用拜城油鸡的公鸡与良凤花母鸡进行第1次杂交,得到杂交一代(F1),再利用杂交一代(F1)青脚母鸡与拜城油鸡的公鸡进行回交,得到F2代,选取F2代青脚母鸡与良凤花青脚公鸡进行回交,得到油麻鸡F3 B型,测定分析了F3 B型公鸡和母鸡的屠宰性能指标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油麻鸡F3 B型活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等指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优于拜城油鸡,胸肌肉色值油麻鸡F3 B型公鸡比良凤花公鸡提高7.31(P0.01),油麻鸡F3 B型母鸡比良凤花母鸡提高11.08(P0.01);腿肌肉色值油麻鸡F3 B型公鸡比良凤花公鸡提高21.23(P0.01),油麻鸡F3 B型母鸡比良凤花母鸡提高16.88(P0.01);滴水损失油麻鸡F3 B型公鸡比良凤花公鸡提高1.26百分点(P0.01),油麻鸡F3 B型母鸡比良凤花母鸡提高4.73百分点(P0.01)。说明拜城油鸡通过与良凤花麻鸡杂交后,其F3 B型后代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Gompertz模型对处于不同日粮代谢能水平下0~8周龄AA肉鸡的生长曲线进行分析和非线性曲线拟合研究。结果显示:1周龄前公鸡、母鸡均生长缓慢,1周龄后生长速率开始增加,5周龄左右达到增重高峰,对公鸡而言,7周龄后日粮中14.23、13.39MJ/kg和11.72MJ/kg代谢能组生长速率均较7周前变缓。母鸡与公鸡具有相似的生长趋势,但1~2周龄时母鸡比公鸡有较大的生长速率,表现在母鸡体重比公鸡体重较大(P0.05),3周龄后同一水平下母鸡的生长速率显著慢于公鸡生长速率(P0.05)。Gompertz方程能较好地拟合公鸡与母鸡的生长曲线,其中13.39MJ/kg代谢能组的极限体重最高,拟合度分别达到99.9%、99.6%,拟合效果最好。采用Gompertz模型对0~8周龄公鸡与母鸡生长曲线拟合的方程分别为:BWt=5262.19×e{-e[-0.044×(t-36.093)]}和BWt=4823.04×e{-e[-0.045×(t-34.960)]}。该模型可用于肉仔鸡潜在生长性能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培育好种公鸡,是提高种蛋受率、孵化率和产雏率的前提。培育种公鸡应从雏鸡开始。公鸡比母鸡小而弱,采食量也较小。育雏期小公雏要给以较精细的照护。小公雏的饲养程序,通常有两种:一是公母全期分育,即从1日龄到26周龄都实行公母分开养育。二是公母前分后合饲育,当公鸡分养到3—4周龄、体重达到母鸡体重的140%时,才开始合群饲养,并要把公鸡体重一直稳定地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范围,直到24周龄。两者以前者优点多,应积极采用前者,培育的要点是:  相似文献   

8.
Mcda.  GR  陈美环 《中国畜牧兽医》1989,16(5):27-28
在美国,肉用种鸡公母分饲实践已近两年,既定的主要措施没有改变,但在方法上,今后数年间将日臻完善。按照本基本原则进行生产的单位都获得了肯定的结果。这些原则是: 1.拒公鸡于母鸡饲槽之外为防止成年公鸡采食母鸡饲料,可缩小母鸡饲槽的栏栅间距至大约5厘米宽、6.4厘米高虽然未成年公鸡在短期内可以采食到母鸡饲料,但这也无妨。重要的是成年公鸡可全部被拒之于母鸡饲槽之外。 2.不让母鸡采食公鸡饲料通过调整公鸡饲槽的高度使母鸡采食不到公鸡饲料。对标准体型的母鸡,公鸡饲槽的高度约离地面45厘米,对矮小型母鸡可适当低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多糖对不同性别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468只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个重复(公母各6个重复),每个重复13只鸡。组1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组2、组3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的平均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母鸡全净膛率和胸肌率(P0.05),且添加2 000 mg/kg苜蓿多糖显著提高了公鸡胸肌率(P0.05)。2)1 000 mg/kg苜蓿多糖组(即组2)公鸡胸肌p H45 min显著提高(P0.05),公鸡和母鸡胸肌滴水损失率和公鸡胸肌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即组3)公鸡和母鸡胸肌滴水损失率和公鸡胸肌蒸煮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1 000 mg/kg苜蓿多糖组公鸡和母鸡腿肌滴水损失率和母鸡腿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母鸡腿肌p H24 h显著提高(P0.05);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母鸡腿肌滴水损失率和剪切力显著降低(P0.05)。3)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21日龄公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35和42日龄母鸡血清T-AOC显著提高(P0.05),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28日龄公鸡和母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组21和35日龄母鸡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但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饲粮中添加1 000和2 000 mg/kg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肝脏和胸肌中T-AOC、GSH-Px和T-SOD活性及MD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苜蓿多糖对公鸡和母鸡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改善公鸡和母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血清抗氧化性能,且苜蓿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1 000mg/kg。  相似文献   

10.
性别对优质黄羽肉鸡屠体性状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试验用240只优质黄羽肉鸡,分成公鸡、母鸡和阉鸡3个组别(公鸡和母鸡饲养至16周龄,阉鸡饲养至26周龄),以研究性别对生长性状、屠体性状及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公鸡生长性能最好,其次是母鸡和阉鸡.公鸡和阉鸡屠宰率及腿肉率显著大于母鸡(P<0.05),母鸡胸肉率显著大于公鸡及阉鸡(P<0.05),腹脂率则以公鸡最低(P<0.05).在胸肉肌肉化学组成方面,阉鸡脂肪含量最高,但蛋白质却最低(P<0.05).在脂肪酸组成方面,阉鸡总单不饱和脂肪酸最高(P<0.05),总多不饱和脂肪酸最低(P<0.05);而母鸡总饱和脂肪酸最高(P<0.05),总不饱和脂肪酸/总饱和脂肪酸最低(P<0.05).胸肉感官和品评方面,除了风味以阉鸡最高(P<0.05)外,其余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不同季节肉鸡的饲养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养2808只肉鸡,以每平方米8、10、12、14、16和18只的饲养密度进行冬、夏生产性能的比较。从出雏到育肥结束,冬季平均增重1817克,夏季平均增重1682克。冬季饲养密度对增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夏季饲养密度为8—10只鸡的增重(1710—1726克)好于较高密度(12、14、16和18只/m~2)的增重(1610—1696克,P<0.05)。在各密度下,公鸡增重(平均1894克)都高于母鸡(1606克)。群体密度对饲料转化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影响。8周龄公鸡成活97.4%,母鸡成活99.0%(P<0.05)。公鸡冬、夏季饲料转化率指数为2.31和2.38,母鸡冬、春季饲料转化率指数为2.44和2.46。  相似文献   

12.
鲁禽优质肉鸡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鲁禽优质肉鸡的最佳营养需要,选用1日龄健康雏鸡1080羽(公母各半),按营养水平随机分成9个处理组,每组公母鸡各3个重复共120羽。试验分为一期(0~5周龄)、二期(6~10周龄)和三期(11~13周),对不同营养水平下日增重与料肉比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各期最佳营养水平为:一期公鸡能量12.14 MJ/kg,粗蛋白21%;母鸡能量11.72 MJ/kg,粗蛋白21%;二期公鸡能量12.55 MJ/kg,粗蛋白19%,母鸡能量11.72 MJ/kg,粗蛋白17.5%;三期公鸡能量13.40 MJ/kg,粗蛋白17%,母鸡能量12.55 MJ/kg,粗蛋白17%。  相似文献   

13.
R.  Garcia  艾琴 《中国畜牧兽医》2006,33(11):18-18
作者设计了4个试验,根据饲养前期(7~21日龄)的饲养环境、性别或生长性能及生长期(21~38日龄)的性别、生长和胴体重,研究了肉鸡可消化赖氨酸(DLY S)需要量的差异。前3个试验中,雏鸡分8个层架式鸡笼饲养组和8个地面平养式鸡笼组。第4个试验只选用地面平养的生长期肉鸡。试验日粮为由赖氨酸缺乏的玉米、豆粕、玉米麸皮为基础配制的等氮、等能日粮。可消化赖氨酸分5个添加水平,前3个试验从0.70%~1.21%,第4个试验从0.73%~1.13%。根据前期体增重(BW G)和肉料比(G∶F)及生长期体增重、肉料比、胸肌重的变化曲线评价DLY S的需要量。结果表明:生长前期,根据BW G评价的DLY S平均需要量,公鸡稍高于母鸡,其中层架式饲公鸡养为0.96%,母鸡为0.94%;地面平养公鸡为0.98%母鸡为0.93%。但是,根据G∶F评价的DLY S平均需要量,母鸡稍高于公鸡,其中层架式饲养母鸡为0.99%,公鸡为0.96%;地面平养母鸡为1.01%,公鸡为0.99%。2种饲养环境中,只有母鸡根据G:F评定的DLY S需要量比根据BW G评定的高。前期的饲养环境对肉鸡DLY S的需要量无影响。生长期,根据BW G曲线,公鸡DLY S的需要量(0.97%)高于母鸡的(0.93%),但根据G∶F曲线公母需求量相同(0.96%)。根据G∶F曲线得出的母鸡DLY S需要量高于根据BW G得出的。公母鸡达最大胸肌产量的DLY S需要量(分别为0.98%和0.90%)与达最大生长性能的需要量相同。  相似文献   

14.
以农凤鸡为研究对象,通过测交试验分析测交后代中矮小型和正常型鸡18周龄的体型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矮小型鸡与正常型鸡相比,公鸡体重轻21.5%,母鸡体重轻17.7%,差异显著(P0.05);公鸡胫长短20.9%,母鸡胫长短20.8%,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宽窄4.7%,母鸡胸宽窄11.0%,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深浅20.3%,母鸡胸深浅13.5%,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体斜长短14.2%,母鸡体斜长短12.3%,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dw基因使矮小型鸡体型小于正常型鸡、母鸡体型小于公鸡体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性别对洪江雪峰乌骨鸡腿肌肉品质的影响,随机挑选24只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180日龄洪江雪峰乌骨鸡(公母各12只)进行屠宰,并对腿肌的滴水损失、剪切力、失水率、肉色、pH、粗蛋白、粗脂肪、水分、粗灰分、肌苷酸、氨基酸、脂肪酸、铁、铜、锌、硒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洪江雪峰乌骨鸡公鸡腿肌的剪切力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的亮度值和pH显著高于公鸡(P<0.05)。公鸡腿肌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腿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公鸡腿肌中铁和锌含量显著高于母鸡(P<0.05),母鸡硒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母鸡腿肌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母鸡腿肌的肉豆蔻酸、α-亚麻酸、亚油酸、γ-亚麻酸显著高于公鸡(P<0.05);公鸡腿肌的硬脂酸、顺-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母鸡(P<0.05);洪江雪峰乌骨鸡腿肌肌苷酸(IMP)含量无性别差异(P>0.05)。结果表明:性别对180日龄洪江雪峰乌骨鸡腿肌肉品质具有影响,公鸡腿肌富含铁、...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成年徐海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试验测定并分析了40周龄徐海鸡的各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血液生理指标:徐海鸡公鸡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测定值极显著大于母鸡(P0.01),公鸡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测定值显著大于母鸡(P0.05);2血液生化指标:徐海鸡公鸡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葡萄糖(GLU)、钠(Na)离子测定值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母鸡甘油三酯(TG)、镁(Mg)离子、钙(Ca)离子测定值极显著大于公鸡(P0.01),母鸡胆碱酯酶(CHE)、钾(K)离子测定值显著高于公鸡(P0.05)。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黔东南小香鸡的生长发育规律,以240羽(公母各半)黔东南小香鸡为研究对象,在0、2、4、6、8、10、12、14、16、18和20周龄时进行体重测定,在4、8、12、16和20周龄时测量体尺,在250日龄时随机选取30只黔东南小香鸡(公母各15只)进行屠宰性能和肉质指标测定。结果显示:公母鸡间出生重差异不显著(P0.05),2周龄公鸡体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其余周龄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不同周龄公鸡体尺显著高于母鸡(P0.05)或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屠宰率显著高于母鸡(P0.05),其余屠宰指标公鸡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腿肌中的水分含量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而腿肌和胸肌中粗脂肪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公鸡中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甘氨酸(Gly)、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鲜味氨基酸(DAA)、必需氨基酸含量(EAA)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苏氨酸(Thr)、酪氨酸(Tyr)、赖氨酸(Lys)、精氨酸(Arg)显著高于母鸡(P0.05);公鸡中癸酸(C10:0)、十一烷酸(C11:0)、10-顺-十七烯酸(C17:1)、硬脂酸(C18:0)、反亚油酸(C18:2n6c)、二十碳一烯酸(C20:1n9)、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三烯酸(C20:3n6)、花生四烯酸(C20:4n6)、二十二碳六烯酸甲酯DHA(C22:6n3)这10种脂肪酸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试验结果可为黔东南小香鸡的选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授精模式下种蛋受精率,笔者进行了如下试验:1)观察了02:00—18:00提前光照制度下800只48周龄海兰灰父母代母鸡产蛋时间规律,分别统计了产蛋后补充输精前后全栋47 874只海兰灰母鸡各16批种蛋受精率;2)分别使用26,58周龄海兰灰公鸡精液对58周龄海兰灰母鸡进行人工输精,随机选择合格种蛋各180枚(每周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枚),入孵7 d后统计种蛋受精率、早期胚胎死亡率、活胚率;3)随机选择海兰灰和海兰褐父母代母鸡各134,195只、公鸡各20只,比较海兰灰和海兰褐父母代母鸡种蛋受精率和公鸡精液质量,然后使用海兰褐和海兰灰父母代公鸡混合精液进行配套系间交叉人工输精,连续收集种蛋3 d,入孵5 d后统计种蛋受精率、早期胚胎死亡率、活胚率。结果表明:48周龄海兰灰父母代母鸡在05:00—07:00时产蛋率较高,08:30时累计产蛋率达90%;产蛋后补充输精母鸡的种蛋数量多于产蛋后未补充输精母鸡,且平均种蛋受精率增加了0.56%(P<0.05);58周龄公鸡精液人工输精后母鸡所产种蛋的活胚率较26周龄公鸡精液提高了16.06%(P<0.01),而...  相似文献   

19.
一、材料及方法(一)种母鸡的选择:为产蛋率高,经免疫接种后的京白Ⅲ系一年健康母鸡4000只为Ⅰ组,强制换羽后的京白Ⅲ系健康母鸡4000只为Ⅱ组。(二)种公鸡的选择:为体格健壮210日龄以上的京白Ⅱ系种公鸡,经单独饲养,并每天定量补充鸡蛋、豆饼等蛋白质饲料,经七天训练,选出精液品质好,体质优秀的种公鸡380只。(三)方法:将上列两组由四个输精组执行输精任务,每组每天输500只母鸡,四天输完后休息两天,每六天输精一次。时间自3月1日至3月30日计30天。  相似文献   

20.
顾敏清 《北方牧业》2005,(11):19-19
<正> 在很多地方,种鸡舍内的地面蛋和棚架蛋已为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因此,对于饲养管理人员来说,有必要弄清楚造成地面蛋和棚架蛋的原因,并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由于目前很多公司在种鸡育成期采用遮黑式鸡舍。饲养方式从"育雏—育成—产蛋"一阶段模式转变为"育雏—育成和转群"的两阶段模式。这意味着饲养者对育雏育成以及产蛋期的管理更加专业化,这种专业化的管理更有利于种鸡的管理以及生产性能的发挥。目前肉用种鸡基本采用公母分饲育成,产蛋鸡舍内公母鸡群体之间的互相影响也成为影响地面蛋和棚架蛋的一个因素,公母比例和公、母鸡的性成熟状况会影响到母鸡使用产蛋箱。大多数育种公司推荐公母比例为1:9。混群的公鸡应与母鸡同一年龄,体型体况适宜而且优于母鸡。在传统的1/3~2/3棚架的产蛋鸡舍,公鸡一般喜欢在垫料区域活动。如果由于某些原因而使公鸡不够成熟、体况较差或体重小于母鸡,就会造成母鸡太凶,也会增加地面蛋和棚架蛋,并且受精率也受影响。如果公、母鸡的各种情况良好,公鸡也能成为一个减少母鸡在地面垫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