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选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对豫棉14号麦垅套种构我的棉花产量、密度、追施氮肥量、喷缩节安(DPC)和留果枝数4项关键性栽培措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豫棉14号麦垅套种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7.5万株·hm-2,追施纯氮180kg·hm-2,喷缩节安(DPC)97.5g·hm-2,单株留果枝10个。  相似文献   

2.
抗虫杂交棉科棉1号高产栽培技术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科棉 1号不同密度氮肥组合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 ,公顷总铃、产量与密度符合抛物线回归 ,回归曲线显示 ,在 30 0~375kg·hm- 2 纯氮下 ,密度在 3 75~ 4 0 5万株·hm- 2 范围内有极大值。研究结果同时显示 ,皮棉产量与总有效果节量呈显著正相关 ,提高总有效果节量和成铃率是实现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途径。达到 1 650kg·hm- 2 产量水平的生育指标 ,株高 1 2 0cm ,总果枝90万·hm- 2 ,总有效果节量 30 0万·hm- 2 ,总桃 90万·hm- 2 。  相似文献   

3.
科棉3号是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高品质杂交抗虫棉。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江苏省农林厅批准引进江苏种植。为掌握该品种在江苏省里下河棉区的配套栽培技术,特进行了本试验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江苏里下河棉区兴化市和姜堰市同时进行。试验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施肥量:大田总施氮量为225kg·hm-2(A1)、300kg·hm-2(A2)、375kg·hm-2(A3)三个水平;副区为移栽密度:2.25万株·hm-2(B1)、2.85万株·hm-2(B2)、3.45万株·hm-2(B3)三个水平。先将主区A随机排列,然后再在每个主区内将…  相似文献   

4.
棉花增密降肥对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增密降肥试验与传统种植方式的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增加种植密度,适当减少肥料投入,节本增效明显。试验较对照节约成本912.00~2736.00元·hm2,增效1200~6800元·hm-2。以密度4.05万株·hm、施肥量180kg·hm-2处理的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不同氮、磷、钾用量对小麦冠层不同层次光截获和干物质分配的影响,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设置F0(不施肥)、F1(N 180 kg·hm-2,P2O5 75 kg·hm-2,K2O 60 kg·hm-2)、F2(N 225 kg·hm-2,P2O5 120 kg·hm-2,K2O 105 kg·hm-2)和F3(N 270 kg·hm-2,P2O5 165 kg·hm-2,K2O 105 kg·hm-2)4个施肥量处理,比较分析开花后不同氮、磷、钾用量对小麦叶面积指数、冠层不同层次光截获特性和成熟期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F1处理下叶面积指数显著高于F0处理,而与F2和F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开花后15 d,F1处理下小麦冠层不同层次及总PAR截获率和截获量均显著高于F0处理,而与F2和F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F1处理下成熟期干物质在小麦冠层不同层次营养器官中的分配量、籽粒中的分配量及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F0处理,而与F2和F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成熟期干物质在小麦冠层不同层次营养器官和籽粒中的分配量以及总干物质积累量与冠层上层(顶部至株高2/3)、中层(株高2/3至株高1/3)和总PAR截获率均呈显著正相关。F1处理(N 180 kg·hm-2,P2O5 75 kg·hm-2,K2O 60 kg·hm-2)为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施用N、P、K肥"3414"肥效试验表明,在厦门市翔安区当地试验条件下,N、P、K肥均影响马铃薯产量,且N、K肥对产量的影响较P肥大;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显示,马铃薯产量与N、P、K施肥量之间存在显著的三元二次回归(F=8.1025〉F0.05=5.9988;R=0.9737**)关系,推荐N肥马铃薯最高经济产量施肥量为277.64 kg.hm-2,N∶P2O5∶K2O=1∶0.24∶1.93,最高经济产量36657.24 kg.hm-2;N肥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229.32 kg.hm-2,N∶P2O5∶K2O=1∶0.30∶1.85,最佳经济效益为36285.41元.hm-2。  相似文献   

7.
太湖流域施氮量对小麦 土壤系统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给南方麦区小麦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在太湖流域典型地区的两年3季稻麦施肥量定位试验基础上,研究了施氮量与小麦产量、小麦吸氮量、土壤剖面无机氮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的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氮素积累量都呈增大趋势,而氮肥的表观利用率、生理利用效率和农学利用效率都减小,施氮量225~300 kg·hm-2是小麦高产、氮相对高效的适宜施氮量。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剖面无机氮素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且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30~100 cm土层无机氮素对施氮量300~375 kg·hm-2有明显的响应,拔节期以后已有明显的淋溶现象。施氮量300~375 kg·hm-2土壤中无机氮素的残留量一直较高,小麦成熟期土壤无机氮量与播种前的相比,除施氮量375 kg·hm-2处理仍在增加外,施氮量小于300 kg·hm-2的处理均有所减少。小麦土壤系统氮素表观损失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施氮处理75和375 kg·hm-2的损失量分别为26.20和168.64 kg·hm-2,损失率(占相应的施氮量)分别为34.93%和44.97%。施氮量225 kg·hm-2是本地区小麦生态安全的临界施氮量。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杂交小麦西杂一号的最佳高产栽培方案,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基本苗和施肥量为调控因子,建立杂交小麦产量模型,筛选高产优化栽培方案。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影响杂交小麦西杂一号产量的各因素权重依次为施肥量>基本苗>播期;三因素间对杂交小麦产量具有正向的互作效应,且施肥量与播期的互作最大,播期与基本苗的互作较小。依据建立的数学模型,目标产量在7 500~9 000 kg·hm-2时,杂交小麦西杂一号高产的最佳栽培方案为:施肥量(N∶P2O5=1∶1)219.45~328.24 kg·hm-2,基本苗为 226.84万~318.24万株·hm-2,播期为 10月6日-20日。  相似文献   

9.
钾肥对鲜食型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使用不同用量的钾肥,研究不同用量K肥对鲜食型马铃薯植株性状、块茎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07~2008年,在张掖绿洲灌溉农业区灌漠土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K肥用量的增加,马铃薯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和块茎粗淀粉、蛋白质、干物质、维生素C含量增加,K肥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则下降;增施K肥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马铃薯的产量随K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当K肥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则递减;马铃薯在K肥适宜用量为180kg·hm-2时,其产量最高,块茎还原糖含量最低,综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连续分期配施有机肥对棉花超高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 1 999年定位施肥试验表明 ,在施N量为 592 5~ 60 0 0kg·hm- 2 (N∶P2 O3∶K2 O =1∶0 5∶0 6) ,有机肥N、P2 O5、K2 O分别占 1 0 0 %~ 1 2 4%、 50 3 %~ 51 0 %和 50 0 %的条件下 ,随着分期配施有机肥年限的增加 ,棉花果节数、结铃数、结铃率和皮棉产量均得到明显的提高 ,铃重和衣分也略有增加 ,土壤肥力也得了改善和提高。创棉花 2 2 50kg·hm- 2 高产 ,要求连续分期配施有机肥 2年以上 ,棉花六成铃区成铃比例皆在 1 0 %以上。  相似文献   

11.
施氮量对超高产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给冬小麦超高产栽培中氮肥合理运筹提供参考依据,于2007-2008年在河南温县、兰考两试验点,以两个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冬小麦品种豫麦49和兰考矮早八为供试材料,在全生育期施氮0、90、180、270 和360 kg N ·hm-2(底施和拔节期追施各半)的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试验点施氮量180和270 kg·hm-2处理的籽粒产量均达到了每公顷9 000 kg以上的水平,高于其他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和90 kg N ·hm-2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其他处理相比,180和270 kg·hm-2处理提高了两个小麦品种开花后旗叶光合速率和SPAD值,进而增加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两试验点的施氮处理对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成穗数影响不显著,而施氮量180和270 kg·hm-2处理显著提高了多穗型品种豫麦49的成穗数;两品种穗粒数和粒重均表现为不施氮和90 kg N ·hm-2处理显著低于适宜施氮量(180和270 kg N ·hm-2)处理。两品种在两试验点获得最高产量的施氮量不同,豫麦49和兰考矮早八分别在270和180 kg·hm-2获得最高产量。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两个品种在施氮量180~270 kg·hm-2、基施和拔节期比例5∶5条件下,在稳定足够穗数的基础上,增加穗粒数,促进花后物质积累量,提高粒重,可实现超高产。  相似文献   

12.
油菜经济施肥量与施肥比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在张家界市永定区溪河沿岸潴育性水稻土上开展了油菜氮、磷、钾三因素四水平的回归设计试验,以探讨不同肥料施用量与施肥比例对油菜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并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油菜的最高产量施肥量及最佳经济施肥量。结果:油菜的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59.15kg/hm2,P2O5 81.75kg/hm2,K2O 54.3kg/hm2,其产量为2170.5kg/hm2;油菜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118.95kg/hm2,P2O5 61.5kg/hm2,K2O41.4kg/hm2,其产量为2121.15kg/hm2。  相似文献   

13.
栗钙土施肥土壤有机碳特性与平衡调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无机肥配施明显改善了栗钙土土壤有机 C特性 ,土壤总有机 C、易氧化 C、重组 C、有机 C复合量增大 ,提高了土壤有机 C活性 ,松、稳和紧结态 C含量增加 ,且以紧、松结态 C为主 ,同砂质栗钙土相比 ,壤质草甸栗钙土呈现紧结态 C向稳结态 C转化趋势。不同有机物料在砂质栗钙土和壤质草甸栗钙土上腐殖化系数分别变化于 0 .2 5~ 0 .68和 0 .4 1~ 0 .72之间 ,矿化率则分别变化于 2 .86%~ 4 .53%和 1 .1 0 %~ 3.77%之间。维持高水平土壤有机 C平衡的有机物料临界施用量砂质栗钙土需秸秆类肥 1 1 2 56.5kg· hm-2或畜粪肥1 0 953.4 kg·hm-2或农家肥 32 1 76.5kg· hm-2 ,而壤质草甸栗钙土则需秸秆类肥 7379.2 kg· hm-2或畜粪肥681 4 .0 kg·hm-2或农家肥 1 4 1 58.1 kg· hm-2。  相似文献   

14.
西北绿洲氮磷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氮磷配施对西北地区冬小麦产量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甘肃凉州区黄羊镇甘肃农业大学试验农场开展了4个施肥处理(N165 P105:165 kg N·hm-2 +105 kg P2O5·hm-2;N165 P165:165 kg N·hm-2 +165kg P2O5·hm-2;N225 P105:225 kg N·hm-2+105 kg P2O5·hm-2;N225 P165:225 kg N·hm-2 +165 kg P2O5·hm-2)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4个施肥处理中,N165 P105、N225 P165和N165 P165三个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N225 P105;N165 P105是河西绿洲冬小麦高产节肥的最佳施肥处理.少施N肥有利于WUE的提高(7.89%),而氮磷合理配施才能获得较高的WUE.多施N、P肥可增加N(36.72%)和P(58.94%)的消耗量,但明显降低N(44.48%)、P(53.50%)利用效率,不同处理间N、P利用效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但N、P肥在养分利用上彼此影响不大.因此,肥料的合理配施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实现西北地区高产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玉米—马铃薯间套作不同分带平衡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玉米—马铃薯分带及密度在中低产旱地上的平衡丰产技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和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是种植密度,其次是带距。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马铃薯最大产量的带距平均为1.79m,平均密度是57465穴·hm-2,最大平均产量可达18930.2kg·hm-2;玉米最大产量的带距平均为1.69m,平均密度是52815株·hm-2,最大平均产量可达6007.2kg·hm-2;马铃薯—玉米间套作模式的最佳栽培农艺措施为:带距1.72m,马铃薯49065穴·hm-2,玉米52200株·hm-2,利润可达10488.15元·hm-2。  相似文献   

16.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的选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义 《中国棉花》2005,32(6):38-39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是我国植棉史上种植推广的鸡脚叶棉花杂交种中面积最大的两个品种,开创了棉花杂交种宽、稀、简的栽培方法,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上有较大突破。标杂A12004年在新疆博乐市农五师八十九兵团皮棉单产达3255kg·hm-2,创北疆皮棉单产历史之最;标记杂交棉一号2002年在河北阜城与西瓜间套作种植,皮棉产量3465kg·hm-2;2003年在廊坊皮棉产量3250.8kg·hm-2;2004年在新疆105兵团试种,密度只有2.25万~4.00万株·hm-2,每公顷总铃数115.5万多个,铃重6.19g,比当地推广品种98-2铃重5.23g多0.96g,衣分43.29%,比98-2衣分40.61%高2.68%…  相似文献   

17.
吉林省大豆施肥指标体系初步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吉林省2006~2008年大豆"3414"肥料效应试验,建立了大豆施肥技术指标体系.应用养分丰缺指标法,将大豆相对产量与相应土壤养分含量分别进行方程拟合,根据方程曲线的趋势,选择一元二次方程或线性加平台方程分别计算出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通过概率分布得出不同养分等级下的施肥量范围.吉林省大豆种植区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84、19.5、116mg·kg-1;N、P2O5、K2O最大平均施用量分别为45、56.5、44 kg·hm-2,最佳平均施用量分别为42、47、40 kg·hm-2.  相似文献   

18.
李永孝  本发武 《大豆科学》1993,12(3):225-231
1986~1989年,在本所试验田,运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对夏大豆产量与种植密度、底肥用量、追肥时期、灌溉间隔天数等综合栽培技术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本试验土壤肥力水平下,夏大豆亩产225kg以上,种植密度为1.87~1.99万株·亩~(-1),底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18.5~21.4kg·亩~(-1),出苗后43~47天追肥(尿素10kg·亩~(-1)),每9~10天灌溉一次。密度和灌溉间隔天数是影响夏大豆产量最主要的因素。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夏大豆产量影响很大。单因素边际产量随环境条件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密度和施肥量对不同分枝类型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试验设计,以东81735(寡分枝)、东03-2176(中等分枝)和东0331(多分枝)3个品种(系)为主区,4个种植密度(10、15、20和24万株.hm-2)为裂区,4种施肥量(300、500、700和900 kg.hm-2)为再裂区,研究了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不同分枝类型大豆品种(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肥密条件下,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呈单峰曲线变化,且最大值出现在盛荚期。3个品种的LAI峰值都出现在密度24万株.hm-2和施肥量900kg.hm-2的组合中。中等分枝品种东03-2176在密度为20~30万株.hm-2,施肥量为700~900 kg.hm-2时获得较高产量;多分枝品种在密度为20万株.hm-2,施肥量为900 kg.hm-2时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0.
超早熟短季棉麦后直播生育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超短生育期的早熟棉新类型。为了探索超早熟短季棉麦后(夏)直播的可行性,实现黄河流域麦棉两熟双高产的种植制度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本项研究工作。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进行。试验材料为546系(零式果枝)和538系(式果枝),对照中棉所42(CK,为无限果枝)。棉花于2004年麦收后(6月6日)播种,密度为12万株·hm-2,每材料重复3次,小区面积20m2,。生长前期追肥2次,尿素共127.5kg·hm-2,缩节胺化控2次,防治盲蝽象、蚜虫等6次。7月25日打顶,生长中后期叶面喷肥4次。8月19日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