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荔枝的生长成熟特性和影响荔枝贮藏保鲜的因素,介绍了几种较为成熟的荔枝贮藏保鲜方法,并分析了荔枝贮藏保鲜的效益展望.  相似文献   

2.
荔枝采后腐败褐变机理及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鲜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果实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但采后易褐变腐烂,不耐贮运,是荔枝远销和出口的瓶颈,阻碍了荔枝产业的发展。因此,荔枝采后生理特性研究及贮藏保鲜技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对当前荔枝腐烂褐变机理及保鲜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分析总结荔枝保鲜存在的问题,提出荔枝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荔枝采后生理贮藏保鲜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综述了国内外在荔枝采后生理、病理及贮藏保鲜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今后荔枝保鲜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荔枝矮化回缩与品种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九湖荔枝树冠高大、密蔽、光合作用差,结果面积少,病虫防治难度大等不稳产丰产原因。提出荔枝矮化回缩与品种改良等配套新技术,探讨荔枝优质丰产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海南荔枝稀优种质资源的鉴定及筛选利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热带作物研究》1995,(3):28-31
从1963年至1994年,搜集了琼山永兴地区的荔枝优种质资源并进行了无性繁殖、农艺性状及品质鉴定,并从中筛选出了矮化、抗性极强、丰产稳产、早熟的“矮荔”;丰产性极强,较稳产,早熟的“丰荔”;早熟、大果、较稳产的“鹅蛋荔”;优质、丰产,较稳产、早熟的“面包荔”及“红荔”等5个优异株系。  相似文献   

6.
荔枝是我场的大宗水果。由于果园管理不善,导致荔枝花而不实,花多果少,果品质量差,产量低而不稳,平均株产只有15-20公斤。1997年以来,本人对施肥与荔枝开花结果的影响;病虫害防治保果与荔枝丰歉的关系;秋梢抽生时期与结果情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必须抓好“适时促发秋梢,控制冬梢,保花保果”三个主要环节,才能使荔枝获得优质丰产稳产。 一、适时促发秋梢 秋梢是荔枝的主要结果母枝,及时促使萌发生长足量健壮整齐的秋梢,是保证来年取得丰产稳产的关键。 1、采摘技术 采用短枝采果,留下葫芦节,因为葫芦节上的待发芽生长…  相似文献   

7.
荔枝采后果皮变色分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处理荔枝在贮藏过程中冻干果皮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鉴定,通过对荔枝贮藏过程中果皮中有机物分子含量变化的研究,得出果皮中一种称为类黄酮的酚类物质即水溶性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是引起荔枝果皮变色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果皮中的其他有机物如黄烷醇类物质和黄酮醇类物质对水容性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保鲜处理的荔枝贮藏结果表明:冰水处理的荔枝果皮比热水处理的荔枝果皮中的花色素苷降解速度慢,本实验可以为研究荔枝采后褐变机理、果皮着色变化与酚类物质的关系提供理论指导及相应的操作工艺。  相似文献   

8.
研究18种食品添加剂对荔枝采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100μg/mL浓度下,邻苯基苯酚钠、叔丁基对苯二酚、脱氢醋酸钠、3-叔-4-羟基苯甲醚、联苯对3种病原菌的平均抑菌活性大于70%,其它13种食品添加剂的平均抑菌活性小于50%。在常温下,维生素E、甘草抗氧化剂对荔枝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防效大于38%,邻苯基苯酚钠、异抗坏血酸钙、叔丁基对苯二酚有促进荔枝果皮褐变的作用,其他13种食品添加剂对荔枝的防腐保鲜效果介于0~30%之间。在低温贮藏条件下,维生素E、甘草抗氧化剂处理的荔枝花色苷降解较对照缓慢,能显著抑制PPO、POD酶活性,延缓SOD酶活性下降,从而延缓荔枝果实的衰老。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红袍’荔枝幼青树开展短截花穗的效果分析,在荔枝主产区合江、江阳区进行不同短截时间和短截程度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下,2次短截花穗并留7 cm左右穗长有利于改善花穗结构,提高坐果率,丰产稳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多种不同的防腐保鲜剂处理荔枝,进行保鲜研究。结果表明:经保鲜剂LP-1号处理后,用0.03mm厚聚乙烯薄包装,并加上乙烯吸附剂,荔枝能在常温下贮藏11-12天,好果率达70%以上;在低温(10±2℃)下,可贮藏30天,好果率达90%以上,且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有利于荔枝贮藏的复合保鲜剂,以‘井岗红糯’荔枝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 BL)和曲酸(kojic acid, KA)配比对采后荔枝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25 ℃贮藏条件下,对荔枝果实的最佳保鲜配方为:油菜素内酯40 μmol/L、曲酸35 mmol/L,浸泡时间为3 min,该复合保鲜剂配方能较好地抑制荔枝果实褐变和腐烂,降低果皮相对电导率、果皮pH和果皮丙二醛(malonaldehyde, MDA)含量,延缓果肉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 TSS)和维生素C(vitamin C, VC)含量的下降,维持较高的果皮色度L *值、a *值、C *值和花色苷含量,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及漆酶(laccase, Lac)的活性。  相似文献   

12.
“乌叶”与“兰竹”荔枝果实的耐贮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福建省主栽荔枝品种"乌叶"和"兰竹"荔枝果实在(8±1)℃贮藏条件下的耐贮性差异.结果表明:"乌叶"荔枝果实比"兰竹"耐贮藏,"乌叶"好果率显著高于"兰竹",而果实失重率、果皮褐变指数和果皮褐变度均显著低于"兰竹"果实;"乌叶"荔枝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TSS)、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比"兰竹"果实高:贮藏期间,荔枝果肉的TSS、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不断下降,但"乌叶"果实的降低速度比"兰竹"果实慢;在同一贮藏时间.荔枝果肉的TSS、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高于"兰竹"果实.  相似文献   

13.
从荔枝品种选育、幼龄荔枝丰产栽培技术、早熟荔枝丰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海南农垦荔枝产业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和研究成果,提出海南农垦荔枝栽培关键技术及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述当前世界水果的气调,低温和低压保鲜贮藏技术和研究趋势,结合漳州地区水果保鲜贮藏保存的问题,开展水果生产保鲜贮藏与加工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荔枝品种采后果皮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核荔枝、妃子笑、紫娘喜3个荔枝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耐贮性荔枝品种果实采后果皮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果皮褐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贮藏阶段,3个荔枝品种中无核荔枝褐变指数最高,妃子笑次之,紫娘喜最低。不同处理条件下妃子笑、紫娘喜果皮PPO酶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常温贮藏时无核荔枝果皮PPO活性逐渐下降,低温贮藏则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果实贮藏前期,PPO结合酶、游离酶与总酶活性以无核荔枝最高,妃子笑次之,紫娘喜最低。新采收果实中,紫娘喜果皮PPO同工酶仅2条带,妃子笑3条,而无核荔枝有4条。不同处理对同工酶带数无影响,但低温减少了无核荔枝某些阶段果皮PPO同工酶带数。不同品种荔枝果皮褐变进程差异与果实贮藏前期果皮PPO酶活性差异及同工酶带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总结蜜丁香荔枝高接换种及其栽培技术,包括砧木的培育、嫁接、肥水管理、保花保果与疏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为改良荔枝品种及解决荔枝生产上存在的丰产不丰收等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粒咖啡庇荫效应及其间作组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热区合理的间作能为小粒咖啡提供适度荫蔽,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咖啡生长发育,减轻寒害、病虫和草害影响,为咖啡丰产、稳产,提高园地产出率,降低成本创造条件;橡胶+咖啡,香蕉+咖啡,澳洲坚果+咖啡,龙眼、荔枝+咖啡是小粒咖啡间作的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18.
茶叶及茶饮料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茶叶贮藏过程中影响其品质的关键因素以及目前应用于茶叶及茶饮料贮藏保鲜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以概述,以期为茶叶的深加工和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沈吉生 《福建热作科技》2000,25(2):31-32,30
“ 三月红”荔枝是特早熟品种.在诏安县的成熟期在4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故名“三月红”.单果重37-42克,可溶性固形物为17.5%,含酸量67-70%,结果性能好,大小年不明显,皮鲜红,肉厚,味鲜美.树势旺盛,抗风力强,耐湿耐涝,适合在肥水充足的地方栽培.由于花芽分化及开花较早,花期能避开低温和7月雨灾害,因而较丰产、稳产.因此,近年来诏安县“三月红”荔枝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逐渐成为主栽品种之一.本文就该品种的开花习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生产上参考. 一、开花习性 荔枝具有雌雄花异熟现象,…  相似文献   

20.
以‘南岛无核’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促进和抑制能量水平条件下,荔枝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失水、果皮细胞膜损伤、能量产生及其关键酶活性与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酚(DNP)解偶联剂抑制了能量供应,可促进荔枝果皮失水,加速果皮细胞膜损伤,能荷下降快,明显促进了荔枝果实衰老。而外源ATP处理降低了果皮失水和细胞膜损伤,果实贮藏期间保持了相对较高的能荷,延缓了荔枝果实采后衰老。DNP的解偶联作用使线粒体制造ATP受阻,直接诱导了贮藏前期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增强,贮藏后期这些ATP关键酶活性下降,对延缓果实衰老不利。而外源ATP处理,果实贮藏前期COX活性较低,贮藏后期COX、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增强,均对延缓荔枝果实衰老具有积极作用。总之,荔枝采后贮藏后期energy charge(EC)下降、ATP供应不足是导致荔枝果实衰老的重要因素,适当提高贮藏后期果实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过程中COX、H+-ATPase和Ca2+-ATPase等ATP相关酶的活性,对抑制荔枝果皮衰老、延长贮藏期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