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安宁 《北京农业》2006,(1):32-33
1.古朴国宝:大熊猫英文:Giant Panda 大熊猫是一种以食竹为主的食肉目动物,不仅集珍稀、濒危、特产于一身,而且非常古老,有"活化石"之称.与其同时代的古动物剑齿虎、猛犸象、巨貘等均已因冰川的侵袭而灭绝,惟有大熊猫因隐退山谷而遗存下来.  相似文献   

2.
谯程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703-7705
利用1973年MSS、1992年TM、2001年ETM+、2007年TM数字遥感影像资料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结合第一次冰川编目资料,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唐古拉山冬克玛底地区不同年份的冰川分布范围。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冰川面积1976年比1969年减小了0.84%,1992年冰川面积比1976年的减小了1.77%,2001年冰川面积比1992年减小了4.24%,2007年冰川面积比2002年减小了3.31%。结合气象资料和有限的野外资料进行分析,该地区冰川退宿趋势同气温升高趋势基本一致。1969年到2007年近40年时间里,冰川面积总共减小17.61km^2,占1969年面积的9.81%,冰储量减少5.75km3,相当于水资源损失5.17km3。  相似文献   

3.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NH4^+沉积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鹏  李忠勤  张明军  李慧林  董志文  高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921-13923,13947
气溶胶和表层雪样品取自2004年3月~2005年3月,取样间隔为7d,取样地点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海拔4130m,对1号冰川上大气气溶胶中NH4^+雪冰沉积与后沉积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气溶胶及表层雪中NH4^+浓度都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夏季表层雪和气溶胶中的NH4^+浓度表现出线性关系,说明春夏温湿条件有利于NH4^+在气-雪之间的交换。在秋冬季节,湿度是NH4^+沉积的重要影响因素。气溶胶中与表层雪中NH4^+的浓度变化趋势相似,表明大气中NH4^+的演化信息可以被很好地保存在冰川表层雪中。此外,讨论了NH4^+可能来源。结果表明,人类放牧活动对冰川区中NH4^+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正>在中国西北河西走廊中部,大漠戈壁之中,有一片广袤的绿洲——她就是千百年来被人们誉为"塞上江南"的金张掖。在这里,上天把许多大自然最为壮观的景致汇聚在一起: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沙漠戈壁、丹霞彩丘、河流湿地、平原绿洲……其中山丹马场是亚洲最大的牧场,七一冰川是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冰川,祁连山草原被评为"中国最美的草原"之一,丹霞彩丘被评为  相似文献   

5.
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水文气象特征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8月,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观测试验站科研人员对阿克苏昆马力克河源地区托木尔峰青冰滩72号冰川(简称72号冰川)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性野外科考。初步分析8月1-31日水文气象数据表明,8月72号冰川区月平均气温达5.2℃,较同期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简称1号冰川)高1.5℃;月降水量54.3mm,较1号冰川少16.2mm;水文点观测到8月冰川融水径流总量为265.2×10^4m^3。较高的气温导致72号冰川消融强烈,末端退缩严重,目前已退缩至海拔3720m处;冰川面积也明显减少,从1964年的7.27km。缩减为2008年的5.52km^2,44a间共减少1.75km^2(0.04km^2/年)。  相似文献   

6.
Landsat-5 TM影像在冰川面积信息提取中的精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Landsat-5TM遥感影像在冰川面积提取中的精度。【方法】以位于祁连山北坡的老虎沟12号冰川和宁缠河3号冰川为研究对象,于2009年利用GPS-RTK技术获取高精度冰川边界数据,比较目视解译法、归一化积雪指数(NDSI)法、监督分类法对同时期Landsat-5TM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与大地测量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利用遥感影像提取的老虎沟12号冰川和宁缠河3号冰川的面积均小于大地测量法的结果,且各种方法提取冰川面积的精度误差不一。在老虎沟12号冰川和宁缠河3号冰川中,利用目视解译法得出的结果最接近大地测量值,其误差最小,分别为-0.79%和-1.83%;NDSI法误差次之,分别为-1.19%和-3.82%;监督分类法误差最大,分别为-1.79%和-5.99%。【结论】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监测冰川变化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目视解译法提取冰川面积信息效果最好,误差不超过±2%;面积较大冰川的解译精度高于面积较小的冰川。  相似文献   

7.
序言从豪斯发掘大森贝丘遗址开始,日本就开始有人对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遗体进行研究。然而,至今却没有学者对动物考古学的方法进行过简明扼要的介绍。原因之一是过去遗址中出土(或应称为采集)的动物遗体的数量很少,极少数的研究者就能完成研究工作。另一个原因是,过去的考古学者常常认为动物遗体的研究就是动物学者或体质人类学者在空闲之余对骨骼的分类工作。但是,随着最近田野发掘大量增加,发掘时更加仔细,动物遗体的出土量急剧增加。与此同时,考古学者也逐渐认识到动物遗体分类和研究在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仅仅…  相似文献   

8.
冰酒葡萄品种威代尔的引进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冰葡萄酒亦称冰酿葡萄酒,即用冻冰的葡萄(≤10℃)酿制的葡萄酒,被国外葡萄酒专家称之为葡萄酒中的极品。威代尔(Vidal)是欧美杂交种,属于白色葡萄类品种,是白玉霓(ugni blanc)和白赛必尔(sebel blanc)的杂交后代,是加拿大酿造冰葡萄酒的栽培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冰川是淡水资源的一种重要储存形式,近年来冰川面积不断减少,研究冰川面积变化对于干旱区生态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Landsat TM、Landsat ETM与Landsat OLI遥感影像数据以及气象观测数据,进行遥感解译与统计分析,运用决策树自动阈值分类方法,同时结合非监督分类方法得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1995—2015年冰川面积变化,参考第2次冰川编目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并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与气候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冰川面积变化有2个不同阶段,1995—2005年缓慢增加,2005—2015年急剧下降,整体呈减少趋势。面积最大时为2005年376.91 km~2,到2015年减少为217.33 km~2。②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年均降水量变化与冰川面积变化的相关性强于年均气温变化与冰川面积变化的相关性。降水量与冰川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403,气温与冰川面积之间相关系数为-0.327。③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内冰川面积变化是降水与气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不同时期,气温与降水分别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前沿     
《中国农村科技》2013,(6):12-13
■冰封北极数世纪400年苔藓"起死回生"据英国广播公司5月27日报道,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研究人员对加拿大北极"泪珠冰川"周围进行了勘探。当地冰川2004年来每年以3~4米的速度急剧消融。这使得小冰期(大约1550~1850年)以来被冰封的土地重见天日。研究人员发现已有400岁高龄的苔藓类植物样本在实验室环境下焕发生机,蓬勃生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上以及通过数学求解,得出升华干燥过程应属传质调控,即在真空状态下,使预先冻结的物料中的水分不经冰的融化直接以冰态升华为蒸汽被传出,从而使物料得以干燥。  相似文献   

12.
邢婕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5):60-64+131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基于气象数据、遥感监测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研究西藏山南地区2000—2018年冰川融化对土地覆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冰川面积与降水成正比,与气温成反比。随着冰川融水减少,上游冰川边缘纯牧区随草地面积下降,中游农业区耕地面积减少,下游快速城镇化区建设用地扩张。冰川融水对土地覆被造成一定影响,草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未利用地面积增加、林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13.
正1979年2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FWCC),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气候与人类",这次大会制定了系统的气候变化研究计划,揭开了全球气候研究的序幕。在这次大会上明确指出,一旦大气中CO2浓度加倍,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5℃~4.5℃,这无论对大气科学界,还是对各国政府以及亿万公众都是一个严重的警告。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使极冰融化,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从而淹没大部分沿海低地,气候变暖  相似文献   

14.
重生     
<正>(银奖作品)弗朗铭数学成绩很差,被其他同学嘲笑为“数学呆虫”。离婚后与儿子相依为命的铭父想帮助儿子彻底摆脱困境。他是一名颇有建树的脑科学家,在世界特质人遗体保护中心北欧分中心工作。格斗天才秦苛的遗体就在这个中心保存,他生前智商高达240,比达芬奇还高。每年的最后30秒,这里的安保系统要升级,会短暂失灵。铭父就利用这30秒,用纳米级的超细真空微型针从秦苛的大脑额叶中抽取了一些脑基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理论上以及通过数学求解,得出升华干燥过程应属传质调控,即在真空状态下,使预先冻结的物料中水分不经冰的融化直接以冰态升华为蒸汽被传出,从而使物料得以干燥。  相似文献   

16.
《安徽农业科学》2020,(3):61-68
以我国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为例,基于Landsat TM/ETM/OLI和Sentinel-2A MSI数据,利用归一化差异积雪指数(NDSI)和阈值法提取该冰川2002—2015年的平衡线高度,并利用站点实测的冰川ELA数据和气象数据对提取的平衡线高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2002—2015年遥感获取的平衡线高度呈总体上升的趋势,与实测的平衡线具有高度相关性(r=0.9);ELA与年物质平衡序列高度相关,物质平衡波动的平均解释率可高达69%;与气象要素(温度和降水)年际变化的相关性也很高,约有59%的冰川ELA变化可以用夏季气温和降水来解释。因此,利用遥感数据可以提取高精度的冰川平衡线高度数据,对无站点数据冰川的平衡线高度以及物质平衡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GF-1号2013年8月12日、2015年2月18日、2019年8月16日、2020年3月8日共4期卫星遥感数据,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ational Snow and Ice Data Center)2010年1月—2018年12月的MODIS积雪产品数据以及小金县气象站气候要素数据,通过人工目视解译、统计分析等方法对保护区内的冰川开展长时间序列综合分析。结果显示,2013年8月—2019年8月四姑娘山夏季冰川覆盖率下降了2.48百分点,2015年2月—2020年3月四姑娘山冬季冰川覆盖率下降了2.09百分点,因此夏季、冬季四姑娘山保护区冰川面积均呈下降趋势。其中核心区冰川覆盖面积夏季均大于70%,冬季均大于50%,因此核心区的划分对冰川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藏阿里地区牲畜冰川棘豆中毒灾害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阿里地区冰川棘豆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生态分布、危害状况、牲畜中毒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藏阿里地区毒草主要为冰川棘豆,其分布面积超过209.25万hm2,占阿里地区草场总面积的10.97%;革吉、改则和措勤3县灾害较严重,分布面积达175.46万hm2,占阿里地区冰川棘豆总面积的83.85%;冰川棘豆全草有毒,花果期毒素含量最高,主要危害马属动物,其次为山羊和绵羊,牦牛有一定耐受性,对羊羔危害较为突出,严重影响当地畜牧业生产。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综合利用冰川棘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农村实用科技》2022,(Z2):66-67
<正>史前人类不会只为了画一些简单的图画而进入到阴暗的洞穴深处。一些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是想更接近地球的中心,与神灵交流,并施展一些法术。猛犸象、野牛、马……洞穴的岩壁上有一些画得很形象的动物。  相似文献   

20.
冰川棘豆抑菌作用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冰川棘豆的抑菌化学成分,对冰川棘豆的各种提取进行了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乙醚,氯仿,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有抑菌作用,冰川棘豆的抑菌化学成分存在于乙醚,氯仿,乙醇提取物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