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打破新二元社会结构促进农民工社会融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作为具有鲜明特征的独特社会阶层,与城市户籍居民一起构成了城市新二元社会结构。新二元社会结构增加社会的不和谐因素,阻滞和谐社会的顺利构建,加大和谐社会的构建成本。破解新二元社会结构的现实途径是通过尽快淡化农民工身份特征,尽快"分化瓦解"农民工群体,积极推动农民工融入其他社会阶层。这一进程分为融入障碍消除阶段、融入机制完善阶段和融入文化培育阶段。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由于历史遗留等诸多原因,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老一代和新生代农民工带着无限的遗憾,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生代农民工逐渐被取代,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与老一代新生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职业期望值也更高。他们渴望融入城市,与城市居民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然而,他们在城市一体化的进程中并没有取得顺利的进展,这使得他们摆脱了"城乡"的束缚,形成了"脱离农村而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的新型"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它们能否顺利实现城市一体化,关系到城市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研究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融入问题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贡献巨大,但他们对社会发展成果特别是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是偏低和缺乏保障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要充分认识农民工共建与共享的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农民工共享成果的理念;关注民生,重点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农民工利益表达机制;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教育,提升农民工整体形象;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等建议措施,以此来解决农民工在共建与共享中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结构与两类人生存现状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两类人为研究对象,一类是城市里的农村人(以农民工为例);另一类是农村里的城市人(以乡村教师为例),将这两类人放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研究其生存现状。通过分析发现这两类人的生存现状有相似之处,如他们都是弱势群体或处于弱势地位,他们都遭遇着不公正的社会待遇等。造成其生存困境的体制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软化和消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下农村人口流动规模的扩大和速度的加快,催生了农民工这一新的群体,而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这一特殊人群在社会化进程中缺乏公平对待与保护,渐渐成为社会弱势群体。本研究在研究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的基础上,界定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基本概念,阐述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就业现状。同时以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就业者为调查对象,对就业权益保障与考察维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的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分别从人力资本水平、收入水平以及劳动关系三个角度提出改善河北省女性农民工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研究不断加强对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社会保护,维护这一群体的劳动权益,实现河北省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真正的"体面就业"。  相似文献   

6.
甄月桥  朱茹华  陈薇  王谦  吴凡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18-20119
通过对杭州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冲突现状调查,从该群体所处的社会体制、价值取向、城乡二元结构等视角,解读城镇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冲突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再次重申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要务.但是,在目前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所造成的城乡发展的差距问题日益严重,阻碍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城乡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以及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民工问题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产物。对新生代农民工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特征与市民化意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增加农民工收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解决随迁子女就学问题等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乡二元消费结构,是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同时并存着与城市"现代部门"相对应的高水平、现代性消费群体和与乡村"传统部门"相对应的低水平、传统性消费群体,并且这两种群体的消费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或"两极分化"。我国是城乡二元消费结构非常明显的国家,这种二元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要改变这种状况,单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是远远不够的,制度变迁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已然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在人生观、恋爱观、价值观等方面表现了独特的"新"特征。但中国城乡二元体制却在改革中成为了农民工融入城市发展的主要障碍。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发展深入探讨,结合政府、组织化主体、群体个人提出相应策略,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找到个人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中央已经把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列为战略性发展问题,明确指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是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遏制城乡差距扩大,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可以说,新生代农民工素质问题已经直接关系到我国城市化、现代化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进程。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离不开教育培训。因此,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应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12.
征用农地牵涉到“三农”问题,影响农业发展、农民生活、农村稳定,最核心的就是失地市民化和保障社会化的问题。处理好这两大问题,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对于打破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和城乡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乡分类口径差异较大,学术界对农民角色的认定也莫衷一是。鉴于此,从社会学家帕森斯的“AGIL”的功能分析框架出发对当前农民这一复杂的角色系统进行分析,发现当代农民已然从传统农民的基础上分化出职业、身份、地位和文化四种角色。四种角色中的农民在当前社会中都处于弱势,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处于弱势的根源。同时在对四种角色的研究中发现,农民工和职业农民表明了农民分化的两种不同路径,农民工可能会成为比职业农民更加深受歧视的阶层。为此提出了改造当前农民角色系统、构建城乡和谐关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制的产物,是中国城市化历程中一个具有丰富社会、经济和文化内涵的群体。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一场持续的农民工回乡潮。农民工的回流,既是这一劳动生产力的城市撤离,也是这一消费主力的乡村回归。"家电下乡"潮在激发农村消费活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村的消费品质。家电下乡与农民工回流这两个几乎同时出现的社会现象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基于此,本文分析家电下乡与农民工回流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对今后如何维系这一关系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数量庞大的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农民工在城市中遭遇了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形成了亟待解决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为切实解决该问题,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通过制度创新从根本上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以实现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权利平等为基本目标。该问题的解决,任重而又道远,昭示着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特点、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是一个比第一代更充满着自我矛盾的群体,关注这个群体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采取适当对策解决其社会归属问题,对于我国城市化、农村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顺利进行,"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的早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苏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推进苏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解决“三农”问题、加速苏北地区现代化进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苏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仍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政策因素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的制约,应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面促进苏北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18.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与传统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相对应, 社会保障的重点放在了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农村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空白的状态。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大规模的向城市的转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的群体,他们的工作环境与城市人相同甚至更恶劣,但由于农民身份的限制,而被排挤在社会保瘴之外。我认为,重枧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建立适合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农民工社会保障立法的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高、思想开放、思维活跃,但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新生代农民工依然被排除在城市政策体系之外,成为游离于城市与农村的"夹心层"。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城市管理者应当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这种户籍制度使得农民和市民在享受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这种户籍制度以法律形式限制农民进城,人为地在农民与市民间构筑一道壁垒。我国现行的就业、教育、养老、医疗、人事管理等制度对农民和市民的标准不一,农民工进城打工,也只是城市的边缘人物,"改革成果,共建共享"成为一句空话。时至今日,计划经济时期的二元结构户籍制度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是大势所趋,迫在眉睫。"重庆模式户籍制度改革是勇敢而有益的探索,有优点有不足,但都因其务实高效的改革行动为国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和进一步优化的基础"。重庆模式户籍制度在国城乡统筹的前沿,为全国户籍制度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