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是无性系茶园建设的关键。该文针对无性系茶苗移栽过程中影响成活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了提高无性系茶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无性系茶苗的种植与管理,主要包括园地选择、园地开垦、品种选择、茶苗运输、茶苗移栽、苗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为无性系茶苗成活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根据陕西省勉县的气候特点和多年来指导无性系茶园建设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影响勉县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在无性系茶园建设中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注意的技术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宁强县春旱现象比较突出,对茶树生长影响较大,尤其是对采用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新建的茶园影响更大,荼苗成活是宁强县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制约的瓶颈。分析了宁强县茶园春旱发生的成因,以及对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的影响,提出了采取的技术措施,确保移栽成活率,促进无性系良种茶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利用扦插的无性系茶苗移栽建园,与直播建园相比,具有性状整齐一致,投产快、产量高、品质好等突出优势,是提高茶园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但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较低,一般在70%~80%,需要多次补苗;低的不足60%,只有毁掉重建。因此,提高移栽茶苗成活率,力争一栽全苗、一建成园,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程甫德 《安徽农业科学》2004,32(3):531-531,555
根据霍山县 10多年茶树无性系良种栽植经验 ,剖析了当前无性系良种苗移栽的主要问题 ,总结了茶苗移栽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江淮地区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都有所增加。加快普及无性系茶苗栽培普及率,培养优质良种茶叶,打造品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践经验和查阅大量数据,该文指出了选购茶苗、茶园建设、移栽技术及苗期管理等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要点,并给出了其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新建无性系茶园,一般从茶苗移栽到成园开采需要3~4年,如果栽植、管理不善,需要的时间就更长。近年来,随着无性系茶园建设技术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以及无性系茶叶育苗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新建无性系茶园已经可以实现快速成园。只要抓好以下"三改",就能使成园速度起码缩短1年,即在无性系茶苗栽植后2~3年开采见收。一、改移栽"穴盘小苗"为"袋育大苗"原先无性系茶园建设主要使用带根带土较少的"地插苗",移  相似文献   

9.
传统方法繁育的无性系茶苗,由于在繁育过程中苗床缺少保温设施,茶苗在冬季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苗质差,影响移栽成活.近几年来,我县大面积推广网膜覆盖法繁育无性系茶苗,取得良好效果.10月龄苗质可达一级标准,每株成本费比传统方法降低8.6%.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10.
无性系良种茶园因适宜机械化生产、经济效益高而被广泛认同,2013年4月农业部《关于促进茶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15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达到60%以上,湖北省宜都市也明确提出今后不再用种子直播方式发展茶园.但是茶苗移栽成活率低是无性系茶园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无性系茶园发展的瓶颈.宜都市茶叶技术推广工作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探索出的无性系茶苗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极大缩短缓苗期,一次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很好地破解了这个难题.该技术适合在秋冬干旱多的年份和冬季气温低于10℃的长江流域及江北茶区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安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明  周文利 《农技服务》2009,26(6):130-130
从茶园地选择与规划,新建茶园土地的准备,茶苗移栽和移栽后管理方面介绍了正安县无性系良种茶园建园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们在引种定植无性系良种茶苗建园实践中,摸索总结出“地膜茶”栽培技术。该技术能显著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建园成功,适合在降雨量少、干旱年份多和冬季气温低于10℃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北茶区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陕西秦巴山区栽茶历史悠久,近年茶产业发展迅速,作者在茶叶栽培、育种研究实践的基础上,从选地建园、品种选择、整地划带、茶苗移栽、栽后成园期管理5个方面总结了秦巴山区无性系茶树快速高效建园实践经验,用以引导茶叶种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将强力助推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茶叶产业化进程。本文从园地选择、园地整理、品种选择与茶苗运输、茶苗栽植、苗期管理、越冬管理几个方面详尽介绍了信阳茶区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建设高标准茶园,抽槽换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措施.但有人认为,无性系茶园立地条件较好,茶苗无主根,茶树根系分布较浅,不需要抽槽换土,因而在建园时免去了这一关键技术环节,将地翻耕后直接移栽茶苗.此法虽简单、省工,降低了建园成本,对茶苗早期生长影响不大,但却不利于茶树的后期生长和茶园的持续稳产、高产,给产业的长期发展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普洱大叶茶无性系良种栽培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普洱大叶茶无性系扦插育苗、品种搭配组合栽培、树冠造型、成年茶树修剪等方面的栽培管理技术创新,分析出茶苗移栽时根系入土的最佳状态,提出了用"弯枝"代替第1、2次定型修剪的茶树良种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无性系良种茶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丹阳市现有茶树种植面积超过800hm^2,但无性系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左右。为了提高无性系良种茶覆盖率,加大无性系茶树推广力度,解决外地茶苗栽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我们于2002~2003年在江苏省丹阳市杏虎农业科技示范园内,建立无性系良种茶育苗基地,采用短穗扦插和遮阳网覆盖技术,进行茶苗繁育试验,扦插的茶苗成活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9.
北方设施茶园无性系茶苗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优选适宜北方设施茶园的茶品种,并明确其栽培模式和配套农艺措施,以从安徽、浙江、湖南、福建引进的20余个无性系茶树品种为试材,比较了整地栽培模式、种植时间、茶品种、引进地对茶苗成活率的影响,并对不同品种茶苗的抗寒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采用茶园深翻行间起垄栽培模式、春季茶苗假植后再进行移栽,栽植成活率高;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的茶树品种有金萱、安吉白茶、中茶108、毛头种茶、平阳特早5个品种;抗寒性强的品种有罗汉1号、农抗早、碧香早、元宝茶、毛头种茶、龙井43。金萱、安吉白茶、中茶108、毛头种茶、平阳特早、龙井长叶、元宝茶、乌牛早、浙农117、龙井43、白毫早适宜在北方设施茶园发展。  相似文献   

20.
6.怎样提高移栽茶苗的成活率? (1)移栽时间。移栽时间主要取决于茶苗的生长动态和当地的气侯条件。茶苗移栽以秋末冬初或早春为适宜期.以雨后初晴或阴雨天栽植的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