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黄崇焘 《农业考古》2002,(4):304-306
一、地名茶的沿革与简况中国产茶历史悠久 ,茶叶产品前冠以地名 ,非常普遍 ,历史甚早。我国很多地名茶 ,在国内外亨有盛誉如祁红、宁红、屯绿、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中国地名茶有二类组合形式 ,一 .一地一茶地名茶 ,如滇红 (省名 )、庐山云雾 (地名 ,山名 ) ,双井绿 (村名 )等。二 .多地一茶地名茶 ,如祁红产二省六县 ,宁红产二省四县 ,杭绿产一省十二县。多见大产量茶类中 ,在全国 2 4个出口红绿茶中 ,有 2 3个是跨地域的。近半个世纪以来 ,尤其进入市场经济后 ,某些经营者 ,为了自身利益 ,假冒著名地名茶 ,侵占他人无形资产 ,…  相似文献   

2.
金芽茶     
“滇红”,是我国名茶中的珍品,而“金芽茶”,则是“滇红”的精品,茶之“味精”。为何金芽茶如此高雅呢?每当呷上一口金芽茶,顿觉高香满口,甘甜浓郁,酽味中带有几分鲜爽。再饮,倍觉清香甘醇,顿时精神一爽。难怪冯绍裘老先生在所著的《滇红史话》中颇有感受地说:“在酷爱红茶的英国,连女王陛下都视‘滇红金芽’为稀世宝物,曾把其置于透明器皿内观察”。金芽茶之所以负有盛誉,这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关。金芽茶产于云南澜沧江畔的凤庆县,那里群山环抱,森林葱郁,云海茫茫,清溪潺潺,特别是那里的土质,多系风化石尘土。正如唐代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以来,霞浦县葛洪山上的涵江茶场开发创制了一系列名优茶。1991年,葛洪开目绿茶获省优名茶称号,并获部优金奖;1992年,涵江大毫、尖峰银毫获省优名茶称号,尖峰银毫还获部优银奖;1995年,葛洪富锌茶获省优名茶称号,并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葛洪山名优绿茶系列,具有“三绿”特色,条秀色绿、显毫、香高、汤色碧绿、滋味醇厚、叶底嫩绿,具有抗癌、抗衰老及明目保健功能。形成葛洪名茶优异品质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4.
享受佳茗     
李琼华 《农业考古》2003,(2):317-317
澜沦江畔的凤庆县 ,群山起伏 ,森林葱郁 ,云海茫茫 ,清溪潺潺 ,是盛产名茶的故乡。悉心品尝享誉世界的中国凤庆四大名茶———早春绿、太华茶、滇红特级功夫、速溶奶茶 ,那高雅茶文化给予的享受 ,其韵味儿格外地悠长……早春绿 ,绿茶家族中的极品。早春 ,茶乡凤庆细雨飒飒 ,洗透了茶树一身浓绿 ,满眼是一望无际平展展的稚嫩碧绿的小雀嘴儿 ,水淋淋、齐刷刷。制作早春绿的原料 ,是清明前用无性繁殖的特优茶种“凤庆九号”、“清水三号”茶树采摘下来的一芽一叶精制而成的 ,不说一叶千金 ,但实在是茫茫茶海中不可多求的珍品。将早春绿茶放入杯…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滇红的品质并指导实际生产。[方法]以云南大叶种茶鲜叶为原料,在传统滇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对滇红的萎凋工艺进行改变创新;主要内容包括对萎凋工艺进行晒青、摇青、抖青的单因素和组合研究。[结果]试验表明,通过晒青、摇青和抖青组合的萎凋工艺可使滇红具有天然花香、滋味更醇厚,茶汤更红浓明亮的特点,并且增加了滇红中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含量,有效提高了云南滇红的综合品质。[结论]新工艺能显著提升滇红品质,适合云南大叶种的滇红加工生产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龙谷丽人茶产于浙江省遂昌县,创制于2001年.其条索浑直似眉,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幽持久,滋味甘醇爽口.叶底细嫩明亮,冲泡杯中,茶芽直竖,婷婷玉立,恰似丽人起舞,故名"龙谷丽人".该茶先后通过"有机茶"和"绿色食品"认证,十多次荣获国内外名茶评比金奖,被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并获得浙江省十大名茶提名,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浙江省十大旅游名茶.其采制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7.
潜山产茶历史悠久,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潜山的茶业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创制了全国名茶天柱剑毫;优质茶天柱香尖、天柱云雾、天柱银曲、天柱弦月等。近年来又陆续创制了天柱全芽、皖山翠竹等市级优质茶。茶园面积逐步扩大,截止到2005年,全县共有茶园面积4 866.7 hm2,产茶  相似文献   

8.
凤庆县是闻名中外的古老茶乡,是名茶滇红的发源地,早在16世纪,凤庆太平茶、玉皇搁茶就闻名各地.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陈旧的制茶设备和落后的管理机制严重制约了凤庆茶叶产业的发展,为使茶乡再展昔日雄风,县委、政府提出了把凤庆建成以茶文化为主的文化大县的目标,深化改革茶叶产业经营政策,建基地、强龙头、创名牌,嘹亮了一曲老茶乡旧貌换新颜的壮歌.  相似文献   

9.
凌云白毫茶是广西历史名茶,凌云白毫种是广西有1000多年历史的历史名茶品种,1985年被评为国家级有性系优良品种.用其原料创制的红茶、绿茶、凌云白毫茉莉花茶系列多次获得国优、部优产品称号,畅销国际市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但由于该品种属有性系群体品种,性状混杂,产量偏低,发芽晚.针对该品种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创新品牌方面提出一些探讨措施.  相似文献   

10.
潜山产茶史悠久,但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潜山的茶业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先后创制了全国名茶天柱剑毫;优质茶天柱香尖、天柱云雾、天柱银曲、天柱弦月等.近年来又陆续创制了天柱全芽、皖山翠竹等市级优质茶.茶园面积逐步扩大,截止到2005年,全县共有茶园面积4 866.7 hm2,产茶720t,其中名优茶380t,产值突破4 50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1.
凤庆县有上千年的种茶历史,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也是中国十大产茶县之一及云南省最大的滇红茶和普洱茶原料基地,2011年全县茶园面积突破2.0万hm2,产量2.17万t。凤庆县茶园分布在海拔1 380~2 400 m的地区,以海拔1 600~2 100 m地区为主产区,茶区的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及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61-62
从形成中国名茶特殊品质的因素着手,探讨名茶形成的各种条件和特性,以指导名优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正福州因特有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造就福州茉莉花的独特品质,茉莉花被誉为福州市花,是世界茉莉花茶发源地。茉莉花茶又称茉莉香片,是汉族传统名茶,由汉族茶农创制于宋代。有"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之美誉。把茉莉花香与茶香交织在一起,让茶与花从相望走向相融,是福州人一个智慧的创造,生产出的茶叶深受人们喜爱。北宋年间,福州已经是茉莉满城,  相似文献   

14.
天牌"天牌"是湖南天牌茶业有限公司旗下的茶叶品牌。公司创建于1996年。天牌茶有高桥银峰、湘波绿、保靖黄金茶、东方红红茶等名优茶。高桥银峰自创制以来,连续10次被评为全国、全省名茶,多次受到国内外学者、国家领导人的品尝、赞誉,后来一度被定为国务院办公用茶  相似文献   

15.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漫 《农业考古》1994,(4):227-228
初探炒制龙井茶的技术关键所在杭州农校周漫西湖龙井,为中国传统历史名茶,始于宋,兴于元明,至近代为更盛。它是中国茶叶商品化程度最高、产量最多的名茶,也是海内外最富盛誉的名茶,被国家列为招待国宾的礼茶。如此倍受民众喜爱的名茶是如何精制而成的呢?关键何在?...  相似文献   

16.
信阳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久负盛名,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茶之一[1,2],以“外形细、圆、紧、直、多白毫;内质香高、味浓、耐泡”而著称。信阳市人民政府连续举办了12届“中国信阳茶叶节”,把茶叶产业开发推向了高潮。据统计,全市8个县区生产茶叶,茶园总面积3·87万hm2,开采投产3·2万hm2,茶类以传统名茶信阳毛尖为主,并创制了10余种地方名茶,茶叶总产量1 400多万kg,总产值6亿元,社会总收入(包括加工、包装、贮藏、销售经营增值)10亿元以上,年创农业效益2·5亿元,创附加效益1·2亿元[3]。茶叶产业已成为信阳市…  相似文献   

17.
陈椽是中国著名茶学家、世界农业科技名人,对安徽茶叶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数十年中,改革茶叶科技,推进安徽名优茶发展,为安徽恢复多种历史名茶、创制一批现代名茶;在教坛与茶区生产第一线,为安徽茶叶科技的持续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几度撰著《安徽茶经》,总结茶叶科技实践,形成茶叶科技理论,赋予《安徽茶经》重要的学术史价值。陈椽为茶叶科技工作者树立了光辉典范,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龙泉玉指茶     
龙泉玉指茶遂川县农牧渔业局郭长生遂川县五指峰林场茶厂郭路生龙泉玉指茶系遂川县五指峰林场茶厂创制成功的名茶。经一九九三年江西省名优茶开发协作组组织专家评比,获江西省优质名茶奖。一、品质特征:龙泉玉指茶的特点是:条索紧细,似少女纤嫩玉指,色泽绿润,香气蘸...  相似文献   

19.
滇红金针是云南省农科院研制的一款创新型工夫红茶,其可清饮,还可将茶汤与蜂蜜、奶或糖调饮,尤其适宜胃寒的人饮用,最适宜作高级礼品。基于此,介绍滇红金针的原料基地和加工工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农业部组织编写的《中国名茶志》,由安徽农业大学王镇恒、中国农业博物馆王广智任主编,自1995年开始运作,历时五年,已于2000年初杀青交中国农业出版社编审、出版。 《中国名茶志》分前置部分和主体部分。前置部份分为图、序、凡例、目录,中国名茶综述;主体部分按产茶省设卷,计有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包括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台湾,共19卷,主体部分以(名茶)区域卷结尾。志书分别由大陆和台湾各产茶省(市、区)、县二百多位专家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