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08年6-7月,我县某村的牛,发生一种急性、败血性牛传染病症。结合养殖户口述,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检查诊断为牛气肿疽病后,立即采取医治措施后治愈。现将具体情况陈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本地群众叫"烂腿病",是由气肿疽厌氧梭菌引起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病原为厌氧气肿疽梭菌,其形状呈钝圆,有鞭毛,能运动,在肌体内外能形成芽胞,繁殖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一般的消毒药物都可在10~20 min杀死。笔者在基层兽医实践中,通过对上100例气肿疽的治疗,基本掌握了此病的临床表现,形成了一套实用简便并能快速初诊的方法。现介绍于下,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李进 《畜禽业》2013,(8):95-96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鸣疽),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笔者在近年来的兽医临床中,通过对数例气肿疽的诊治,基本掌握了该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对该病的一些预防及诊治方法,现报告如下:1本病病原及流行病学1.1病原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长2~8μm,宽0.5~0.6μm,能运动,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位于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6,(9)
正1基本情况2016年6月08日,我县畜牧局接到某乡畜牧兽医站报告,在该乡的某村发生黄牛患病死亡。接到报告后,县局立即组织疫控中心有关技术人员赶到该村进行诊断,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临床观察和死亡牛的外观表现,结合病牛的症状诊断为疑似牛气肿疽传染病。该村牛存栏112头,至疫情扑灭时,共发病17头,发病率15.2%,死亡8头,死亡率47%,治愈9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3)
<正>气肿疽又名黑腿病或鸣疽,是牛的急性、败血性、发热性传染病,特征是在肌肉丰满的部位如颈侧、肩前、腰部、后肢上部、臀部等处发生炎性气性肿胀,挤压有捻发音,所以又称鸣疽,并常有跛行。主要发生于黄牛。地处高山潮湿的山谷牧场和草场的气肿疽病的老疫区,夏季会在黄牛中有规律地重新发病。1病原气肿疽梭菌,为圆端杆菌,周身有鞭毛能运动,在体内外均可形成中立或近端芽胞,呈纺锤状,专性厌氧,革兰氏染色阳  相似文献   

6.
<正>牛气肿疽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典型特征是突然在肌肉丰满部位(股部、臀部、肩部)发生气性、炎性肿胀,病牛跛行,患部皮肤发黑,按压有捻发音,所以又称"黑腿病"或"鸣疽"。2008年10月3日,船房乡畜牧兽医站向县畜牧兽医站报告,船房乡华荣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2)
正牛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鸣疽,本地群众叫烂腿病,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程短,死亡率高。德宏州是该病的老疫区,特别是在一些至今仍对牛实施野放野养的山区,虽然年年都在春秋两季防疫工作中对广大农户饲养的牛群开展牛气肿疽接种免疫,但该病仍我州各县市和临近地州的县市每年均有零星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笔者在近年来的基层兽医实践中,通过对数十例气肿疽的治疗,基本掌握了对此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1本病病原及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6,(7)
正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笔者在近年来的基层兽医临床实践中,通过对该病的诊治,基本掌握了对此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1本病病原及流行病学1.1病原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长2~8μm,宽0.5~0.6μm,能运动,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胞,位于苗体中央或稍偏于一侧;在病料中一般  相似文献   

10.
肉牛气肿疽是由于感染气肿疽梭菌而导致的一种发热性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地区性,通常发生在低湿的沼泽地区、潮湿的山谷牧场,且任何季节都可发生,尤其在夏秋两季更容易发生。6月龄~3岁的牛只都可发病,特别是放牧中的青年牛易发,往往呈地方性流行,若没有及时治疗容易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6)
<正>气肿疽(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程短,死亡率高。笔者近年来在兽医临床实践中,通过对数例气肿疽的诊治,基本掌握了对此病的诊断与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1本病病原及流行病学1.1病原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  相似文献   

12.
于丽  詹克宇 《畜禽业》2012,(4):63-64
<正>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是由副粘病毒感染鸡和火鸡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并呈毁灭性的败血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若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将会使鸡生产能力下降,育成鸡死亡率增加。现结合本溪县某育雏场肉仔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情况,对仔鸡非典型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的综合防疫措施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鸡新城疫又名伪鸡瘟、亚洲鸡瘟等,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几十年来,人们对新城疫的防制很重视,研制出各种不同毒力的疫苗,制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但是,由  相似文献   

14.
廖炳惠 《畜禽业》2009,(6):84-85
<正>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广西某瘦肉型猪场发生一起以断奶仔猪发热、流鼻涕、咳嗽、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严重呼吸道疾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多种病原引起的呼吸道综合征。采用氟苯尼考、克林霉素、头孢拉定和中草药相结合的疗法,有效的控制了疾病的蔓延。结果:有效率达90%,治愈率达82.3%。  相似文献   

16.
猪弓形体病是由艾美耳种的龚地弓形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原虫病。目前此病已遍布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如果与其它传染病混合感染,危害更加严重。2004年4月初,辽西某一猪场发生一起弓形体病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雷超 《畜禽业》2022,(8):126-128
随着养鸡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在疾病防控和管理技术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尤其是针对鸡群感染单一疾病的防治措施逐渐完善。但是随着养鸡数量的增加,鸡群感染疾病由单一性,逐渐发展到混合、继发感染2种或多种疾病。例如临床方面比较常见的鸡球虫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这加重了对鸡肠道系统的损害,增加诊治的难度。为了帮助兽医人员更加准确地防治混合感染病情,对病鸡症状、病变、实验室检测等进行详细介绍,然后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降低病情给养鸡场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赖信营 《畜禽业》2006,(9):44-45
2005年5月中旬,笔者所在乡镇养殖专业户罗某饲养的三黄鸡出现以拉白色或石灰乳样稀粪,法氏囊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畜主以法氏囊病进行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至5月28日,死亡病鸡达120多羽.死亡率达24%.后经我站诊断为法氏囊病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为主,继发大肠杆菌病,造成防治上困难和较大的损失、观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赖信营 《畜禽业》2006,(18):44-45
2005年5月中旬,笔者所在乡镇养殖专业户罗某饲养的三黄鸡出现以拉白色或石灰乳样稀粪,法氏囊肿大、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畜主以法氏囊病进行治疗,效果并不显著,至5月28日,死亡病鸡达120多羽,死亡率达24%。后经我站诊断为法氏囊病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为主,继发大肠杆菌病,造成防治上困难和较大的损失。现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5月8日,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罗某从广西玉林市某种鸡场引进矮脚三黄鸡500羽,放在饲养过肉鸡栏舍进行育雏,5月20日,见一小部分雏鸡(1/10左右)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第二天症状比较明显,部分鸡食欲废绝,饮水明显…  相似文献   

20.
臧金刚 《畜禽业》2015,(3):80-81
<正>猪巴氏杆菌病也叫猪肺疫,俗称锁喉疯或肿脖子瘟,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这两种病单发的很少见,多与其它病毒或致病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笔者日前诊治了一例猪巴氏杆菌与弓形虫病混合感染的病例,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