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温度对越冬棉蚜卵孵化率和干母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阿克苏市棉蚜越冬卵进行了调查,黄金树枝条上越冬卵有卵枝率为64%,每枝条上平均有卵945粒,卵越冬后的自然干瘪率为30.1%,卵孵化率为20.78%,在5℃、10℃和19.5℃条件下,越冬卵的孵化率和干母的存活率依次递增;5℃对于即将孵化的蚜卵的生存潜能无大的影响,但对孵化不久的干母影响较大,使其存活率下降30%左右  相似文献   

2.
李梅  孙盛 《现代农业科技》2012,(21):278-279
选用向日葵为材料,研究不同Al3+浓度处理下(0.1、1.0和10.0 mmoL/L),对向日葵叶片和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处理期间,高浓度Al3+(10.0 mmoL/L)可诱导向日葵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除了Al3+浓度为1.0 mmoL/L)(P0.05)。Al3+处理15 d时,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Al3+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Al3+处理5 d时,10.0 mmoL/L Al3+处理组根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但是,在10~15 d期间,其含量明显下降(P0.05)。1.0 mmoL/L Al3+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0.1 mmoL/L Al3+处理组。在1.0 mmoL/L Al3+和0.1 mmoL/L Al3+处理组中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15 d后明显下降(P0.05)。  相似文献   

3.
以科棉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连续48h的40℃高温胁迫对棉花果枝叶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和Bt毒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后叶片游离氨基酸含量一直增加,其中以胁迫后12h内增加速度最快;可溶性蛋白含量急剧下降,胁迫后24h内下降最快;叶片Bt毒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可溶性蛋白基本一致。高温胁迫后可溶性蛋白含量与Bt毒蛋白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游离氨基酸含量则与Bt毒蛋白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盛花期相比,结铃盛期高温胁迫对Bt毒蛋白含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模拟高温过程对棉蚜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高温如何影响棉蚜 Aphis gossypii Glover种群.[方法]室内研究不同温度(32、34、36、38、40和42℃;高温处理8 h)对棉蚜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棉蚜存活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2、34和36℃对棉蚜存活率的影响没有差异,38℃棉蚜存活率显著降低;40和42℃棉蚜存活率接近零.相同处理时间条件下,棉蚜半数致死温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论]棉蚜半数致死温度平均为38.3℃,为新疆棉蚜的预测与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选用大麦为材料,研究不同Al3+浓度(50、100、500μmoL/L)对大麦(Hordeum vulgare L.)叶片和根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处理期间,高浓度Al3+(500μmoL/L)可诱导大麦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其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除了Al3+浓度为100μmoL/L)(P0.05)。Al3+处理20 d时,所有处理组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大麦根中,各个Al3+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处理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但在Al3+处理20 d时,100μmoL/L Al3+处理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500μmoL/L Al3+处理组(P0.05)。  相似文献   

6.
温度对棉蚜发育与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对湿度为50±10%,光周期L∶D=14∶10的人工气候室内,研究不同温度(26,28,30,32,34和36℃)棉蚜的发育速率、死亡率和繁殖力。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棉蚜的死亡率增加,繁殖率降低,寿命缩短;若蚜期从26℃的5.9d下降到34℃的4.4d,36℃时若蚜4d后若蚜的死亡率达99%,不能完成发育。在26,28,30,32和34℃时,若蚜的死亡率分别为17.5%,25.0%,25.5%,22.6%和22.0%。在28℃时,棉蚜特定年龄繁殖率(Mx)和净生殖率(R0)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4.0与53.0。在五个温度条件下,棉蚜内禀增长率(rm,d-1)分别为0.304、0.398、0.385、0.245和0.124。通过模型拟合计算得出:棉蚜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9.0℃,致死温度为35.5℃。棉蚜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8.8℃;当温度上升到34.9℃时棉蚜不能够继续繁殖。伏蚜在28~30℃温度区间繁殖能力强,对棉花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7.
温度对棉蚜发育与繁殖力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相对湿度为50;±10;,光周期L∶D=14∶10的人工气候室内,研究不同温度 (26、28、30、32、34和36℃)棉蚜的发育速率、死亡率和繁殖力.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棉蚜的死亡率增加,繁殖率降低,寿命缩短;若蚜期从26℃的5.9 d下降到34℃的4.4 d,36℃时若蚜4d后若蚜的死亡率达99;,不能完成发育.在26、28、30、32和34℃时,若蚜的死亡率分别为17.5;、25.0;、25.5;、22.6;和22.0;.在28℃时,棉蚜特定年龄繁殖率(mx)和净生殖率(R0)均达到最大,分别为14.0与53.0.在5个温度条件下,棉蚜内禀增长率(rm,d-1)分别为0.304、0.398、0.385、0.245和0.124.通过模型拟合计算得出:棉蚜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9.0℃,致死温度为35.5℃.棉蚜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8.8℃;当温度上升到34.9℃时棉蚜不能够继续繁殖.伏蚜在28~30℃繁殖能力强,对棉花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8.
玉米热激蛋白70基因对温度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RT-PCR技术从玉米自交系H21叶片中克隆获得一热激蛋白70(HSP70)基因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全长1 737 bp,编码578个氨基酸,命名为ZmHSP70。编码的氨基酸与其他作物比对分析表明,ZmHSP70与高粱中一推测的蛋白(SbHSP70,XP_002465635)同源性最高,达95%,与水稻中一推测的蛋白(OsHSP70,EAY89062)同源性达87%。半定量RT-PCR的结果表明,该基因明显受42℃热激诱导表达,热激2 h其表达量达最大值;4℃冷胁迫也能诱导ZmHSP70表达量增加,冷胁迫4 h,其表达量达最大值。ZmHSP70是一个受温度诱导的热激蛋白。  相似文献   

9.
在15~30℃范围内的6个温度下测定了温度对小猿叶虫生长发育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猿叶虫卵期、幼虫期、蛹期及卵至成虫期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卵、幼虫、蛹及卵至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66℃,7.24℃,7.33℃,7.21℃;各虫态的有效积温分别为80.78,188.61,68.29,342.81日度.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小猿叶虫3龄幼虫和蛹期的存活率在20~25℃下较高,在15℃和30℃下均较低.  相似文献   

10.
棉蚜对棉花生育期及温度条件的生态适应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不同温度、棉花不同生育期及棉株不同部位上棉蚜的体型大小,结果表明,在20~32℃下随温度的升高,棉蚜个体变小,且高温胁近促使棉蚜往下部老叶转移;棉花顶芽下1~2叶片上蚜体显著大于其它叶位;1999年江苏南京在棉花苗、蕾和铃期,棉蚜体型大小无显著差异,但到吐絮期后则显著变小。温度与棉蚜累积产仔量间的二次函数模拟结果表明,棉花不同生育期,棉蚜的最大累积产仔量和最知道仔温度存在差异。不同温度下缺蚜日最大产仔量表现为苗、铃期小于花、蕾期;但高于28℃后差异缩小,并且高温使棉蚜的死亡高峰日提前。  相似文献   

11.
缩节胺对棉蚜种群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缩节胺对棉蚜触杀作用、忌避作用、成虫寿命及生殖能力和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缩节胺对棉蚜没有触杀作用.在处理后的同一时间内,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对棉蚜的忌避作用增强.400 mg·L-1、48 h的忌避率为33.3%,25 mg·L、48 h的忌避率为18.2%.在同一质量浓度下,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对棉蚜的忌避作用增强.到第7天时,400 mg·L-1、48 h的忌避率为66.4%,25mg·L-1、48 h的忌避率为46.2%.处理第1天,棉蚜成虫寿命和生殖能力均未受到抑制,仅400 mg·L-1处理的蚜虫寿命减少.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棉蚜成虫寿命和生殖能力逐渐下降,说明缩节胺处理对棉蚜成虫寿命和生殖能力的影响与棉花生长时间有关,同时缩节胺对棉蚜种群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13,15,17,19,23,26,28℃七个温度梯度及相对湿度70%±10%的条件下饲养绣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测定了其若虫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其种群生殖力参数。结果表明,在13~28℃温度范围内,蚜虫各发育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绣线菊蚜在17℃时净增殖率最高,达到8.23。19℃的内禀增长率(0.09)最大,种群加倍时间(8.09 d)最短,绣线菊蚜的最适生长温度在19℃附近。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绣线菊蚜的生长发育,28℃时其各项繁殖力参数急剧下降。而在13℃下其若虫未能正常进入成虫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棉对棉蚜繁殖与取食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棉蚜在转Bt基因棉、双价棉及常规棉上的生命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双价棉上棉蚜的内禀增长率显低于转Bt基因棉及常规棉,表现出明显的抗蚜性。分析棉蚜在不同类型棉株上取食行为的刺探电位,结果表明,转Bt棉和双价棉上的棉蚜取食行为存在显差异:转Bt棉上的棉蚜寻食和口针在叶肉细胞外的运动时间均短于双价棉上的,而口针在韧皮部筛管内分泌唾液和吸取植株养分的时间却显长于双价棉上的,这种差异反映出两种转基因棉抗蚜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11种杀虫剂对棉蚜的田间防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对棉蚜高效的药剂品种,选用了11种常用杀虫剂对棉蚜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40%丙溴磷乳油、5.8%氟虫腈悬浮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1 d的校正防效均大于86%;25%丁醚脲乳油、5%唑螨酯悬浮剂、240 g/L螺虫乙酯悬浮剂、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5.8%氟虫腈悬浮剂具有较好持效性,药后7 d的防效显著优于其他各处理。40%丙溴磷乳油、5.8%氟虫腈悬浮剂、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与其他4种持效期较长药剂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有效防治棉蚜。  相似文献   

15.
试验结果表明:10%烟熏死烟剂(有效成分为异丙威 吡虫啉)对保护地黄瓜瓜蚜防效优良、速效性好,且对黄瓜安全。该烟剂防治瓜蚜在其不同发生期均可施用,适宜剂量为750 g/hm2,药后1 d的防效可达92.5%以上,药后7 d的防效仍达90.7%以上,较空白对照增产18.9%。  相似文献   

16.
棉蚜种群密度对其转主取食适合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种群密度对棉蚜(Aphis gossypiiGlover)转主取食适合度的影响,通过室内转接试验,研究了采自棉花和黄瓜的棉蚜品系分别以不同种群密度转接到棉花和黄瓜上的成虫留居率和种群增长率。结果表明:种群密度对于两品系棉蚜的成虫留居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在不转换寄主的情况下(棉花品系/棉花、黄瓜品系/黄瓜),种群密度对于两品系的种群繁殖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寄主转换后(棉花品系/黄瓜、黄瓜品系/棉花),种群密度对两品系的种群繁殖率有显著影响,均表现为以30头/株转接,种群繁殖率显著高于以10、50、70头/株转接,而后三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棉花品系/棉花的种群适合度显著高于棉花品系/黄瓜种群,黄瓜品系/黄瓜的种群适合度显著高于黄瓜品系/棉花种群。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部棉区棉蚜大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从新疆奎屯垦区棉蚜越冬基数、气候条件、种植结构、防治措施、品种特点等方面,分析了新疆北部棉区棉蚜大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气候条件与棉蚜大发生关系密切,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和防治措施也是棉蚜泛滥成灾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从越冬防治、点片挑治、生态调控等为重点的棉蚜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温度和寄主植物对瓜蚜实验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寄主植物(苦瓜、丝瓜、豇豆)上,研究温度和寄主植物对瓜蚜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瓜蚜在3种寄主上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有差异,并随温度而变化,但皆以18℃的种群增长趋势指数(I)最高,分别为6.288、1.297和0.324,寄主选择性实验和控温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在3种寄主中,苦瓜最适瓜蚜种群增长,豇豆次之,丝瓜最差。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呈减短趋势,但达到32℃时稍有延长,温度对瓜蚜成蚜的繁殖量和存活时间的影响程度随寄主植物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19.
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用利福平处理得到脱共生麦长管蚜,在15,18,21,24和27℃条件下,对脱共生及共生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脱共生麦长管蚜质量极显著低于共生麦长管蚜;在不同温度下,共生麦长管蚜与脱共生麦长管蚜都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全若虫期的发育历期缩短,但在同一温度下,脱共生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高于共生麦长管蚜;脱共生麦长管蚜全若虫期的有效积温高于共生麦长管蚜,而发育起点温度低于共生麦长管蚜;脱共生麦长管蚜和共生麦长管蚜均在21℃时达到最大生殖力;在同一温度下,脱共生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周期均大于共生麦长管蚜,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均远远低于共生麦长管蚜。据此认为,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