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目的】研究采用复式断面渠道的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更精确地测算方法。【方法】采用动水测定法测定了渠道各断面水力要素,之后通过修订后的戴维斯-威尔逊公式和考斯加科夫渠道渗漏经验公式求得研究区域复式断面渠道渠系水利用系数,对比分析了各渠道水损失以及渠系水损失量。【结果】动水测定法更适合不断流复式断面渠道水力要素的测算;采用标准梯形断面渠道衬砌的方式渠道损失最小;考斯加科夫渠道渗漏经验公式求得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75,而戴维斯-威尔逊公式求得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82,更加接近实际值0.86,精确度提高了9.5%。【结论】由于占地、开挖等影响因素,灌区渠系衬砌后多形成复式断面渠道,灌区渠道衬砌优先采用标准梯形断面衬砌方式。对于这类渠系工程,动水测定方法明显优于典型渠道测量方法,戴维斯-威尔逊公式也更适用于复式断面渠道的渠系水利用系数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3.
提高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节水效果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能否节约水资源取决于渠系渗漏的水是否都转化成了被重新利用的地下水。本文建立了提高渠系利用系数的节水效果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虽然提高渠系利用系数的节水效果没有原来不考虑渠秒渗漏水重新利用时简单估计的大,但仍然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5.
根据渠道水入渗理论和渠道流量、损失量的试验数据,研究渠道水入渗的过程,分析入渗的影响因素,建立渠道水损失和渠系特征(渠系分布、渠道断面、设计流量)、渠床特征(衬砌类型、土壤质地、地下水埋深等)的关系.对原有输水损失系数经验公式进行改进,得出无论是Kostiakov经验公式计算还是积分改进公式计算,渠道流量与长度均与渠道... 相似文献
6.
我国南方多越级渠道灌区,由于渠系情况比较复杂,在实际工作中,多对渠系水利用系数根据经验进行估算,因而造成的误差也比较大。在确定越级渠道及流量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没有量水设施或量水设施不完备的多越级渠道的南方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满足灌区设计及用水管理等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7.
提高渠系水有效利用系数能否节约水资源取决于渠系渗漏的水是否都转化成了被重新利用的地下水。本文建立了提高渠系利用系数的节水效果的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虽然提高渠系利用系数的节水效果没有原来不考虑渠系渗漏水重新利用时简单估计的大,但仍然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8.
灌溉水利用系数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开展对灌溉水利用系数资料的搜集、整理并对灌区进行实地调研,在了解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量中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测定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综合测定计算方法。该方法既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工作量大,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的缺点,又弥补了只测量典型渠段而引起较大误差的不足,而且能反映出灌区渠系用水情况、灌溉工程质量及灌溉用水管理水平等。为灌区今后经常性地测量符合实际的灌溉水利用系数及指导灌区节水工程改造等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9.
渠道流量损失及渠系水利用系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渠道流量损失及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经验公式的基础上,考虑渠道流量损失过程是渠道水在流动过程中的动态过程,推导出新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并与经验公式进行分析比较。在渠系水利用系数计算中,考虑渠道衬砌类型、渠床土质渗流过程的不同,采用了“加权平均法”。 相似文献
10.
峡口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灌溉水利用系数首尾测算法的有关概念和计算原理,测算了浙江省峡口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算成果比较符合峡口灌区的实际,并且具有概念清晰、计算简便、计算资料相对较容易获得等特点.该方法在灌区的具体运用,为灌区今后进行经常性灌溉用水效率评价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不同规模灌区的用水情况,实现灌区用水科学管理以及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选取黑龙江省不同规模典型样点灌区80个,计算GINI系数,得到不同规模与水源类型灌区灌溉用水量与灌溉面积的匹配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灌区用水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规模灌区灌溉用水量与灌溉面积的匹配度自流引水灌区均优于提水灌区,纯井灌区的匹配度较差.灌溉用水量与灌溉面积的匹配度同时受到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其中管理因素和工程因素对匹配度具有正面影响,自然因素中当年降水量对匹配度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观测阜新地区各种作物的节水灌溉灌水定额、灌水次数、灌水量,根系、产量、产值、生长动态,总结出阜新地区节水灌溉的各项指标,从而为阜新地区节水灌溉的发展和经济转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灌区高效用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李远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3,(8):19-22
从灌溉、节水灌溉和农业节水3个方面,对灌区高效用水的内涵进行了诠释。通过分析论证,认为我国灌区高效用水蕴含着巨大潜力。同时提出灌区高效用水的4个基本要求,即正确的工作思路、良好的工程条件、有计划的灌溉水管理以及用水户积极参与。根据我国灌区特别是大型灌区的实际情况,灌区高效用水的途经应重点强调试验研究、灌溉用水管理和水资源重复利用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17.
沿黄井渠结合灌区作物适宜灌水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排水学报》2015,(8)
为了探讨沿黄井渠结合典型灌区地表水与地下水适宜用水比例及灌水定额,以农田小区为研究区域,探索了不同渠井用水比例和不同灌水定额对冬小麦分蘖数、干物质量、株高、叶面积、产量及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水源为分蘖数和干物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生育期内仅增加1次渠水灌溉,即可显著降低1m土体内盐分储量。灌水定额为90mm时,渠井用水比例为33%~67%的灌水模式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8.
山东禹城引黄灌区非充分灌溉配水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制定有多种作物且灌溉水源为动态变化的灌区的配水计划,提出了由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2级模型组成的配水模型。其中非充分灌溉配水模型包括优化模型和模拟模型2部分,优化模型的方案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模拟模型的方案便于实施。模型中联合运用引黄水和地下水,可减少因黄河缺水对农业造成的重大损失。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山东禹城灌溉配水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界面友好,实用性强,基本上可灌溉灌区的管理需要。 相似文献
19.
灌区水资源利用系数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用静态平面和动态空间两种模型对灌区水资源利用系数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分析研究。结论认为,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不是常数,与天(气候)、地(工程条件)和人(人的素质、管理水平)有关。建议加速推广动态空间模型的研究应用,实事求是核实实际的灌区灌溉面积,加强灌区各种水资源的定量观测,为节水灌溉提供更完善的手段。 相似文献
20.
评估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和节水潜力,有助于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集约化利用.基于超效率SBM模型,在全国视角下测度分析2008-2018年黄河流域9省的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分解,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流域各省的农业节水潜力.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农业用水效率较低,与长江经济带和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黄河流域农业用水规模效率接近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