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组织双王群主要目的是快速繁殖,利用双王繁殖、单王采蜜达到强群生产。在秋繁前组织双王群,是为了达到强群越冬标准,或者利用双王越冬来增加越冬群数。在不同季节利用多余蜂王临时组织双王群作繁殖群,既能储王和为强群补充子脾,又能延长强群群势,利用强群创高产达到增效。组织双王群在选择时间上,应以蜂群发展情况和流蜜期时间长短及养蜂人的目的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蜂业》2014,(12):30-31
<正>早春蜂群开始繁殖时,组织上下双王群可充分利用两只蜂王在同一蜂箱内产子,比单王群繁殖快,可以使群势快速达到1012张子脾。在当年第一个油菜蜜源既可以获得高产,提前生产蜂王浆,使蜂群常年保持强群,又能繁殖好越冬蜂,为来年繁殖强群打好基础。一、继箱群上下双王的组织方法要想饲养继箱群上下双王,必须在上年多培育蜂王,要求每箱蜂有两只蜂王。早春蜜蜂开始繁殖前,与平常饲养的单王群、双王群一样,先用水剂杀螨药进行  相似文献   

3.
正意蜂多王群具有产卵快、产卵量大、产卵集中等优势,宜作为副群饲养。多王群蜂王正常产卵后,应充分发挥多王群的优势,为蜂群繁殖、维持强群、获得高产服务。将多王群作为蜂场生产的副群,在饲养管理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韩令宇 《中国蜂业》2004,55(2):14-14
饲养双王群容易达到养强群夺高产目的.在繁殖情绪减弱的秋季,双王群能够利用蜂群过剩的哺育力繁殖出强大的越冬蜂群.在春季双王群的优势更为明显,可缩短增殖期,提前养成强群进入生产期.  相似文献   

5.
从50年代就有人试验在早春采用一个巢脾开始繁殖(培养壮大蜂群),经过30多年的不断改进,80年代以后逐渐普及,这表明单脾繁殖已成为蜂群春季繁殖的一种方法。这种以单脾为起点的繁殖技术,可以在早春寒冷时期使蜂王产卵每脾都达到满脾(除角蜜以外,产卵面积达70%以上),同时保证蜂不受冻,使蜂群快速发展壮大,提早生产蜂蜜、蜂王浆等。单脾春繁有单王群和双王群两种方法。 有经验的养蜂人员,近年来大多采取强群越冬、暗室越冬的方法。越冬期将蜂王关人蜂王笼内,使其停止产卵。在越冬蜂群中,双王群约占一半。 1.快速春繁…  相似文献   

6.
强壮的蜂群繁殖快,寿命长,采集和适应性强,是提高蜂产品产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强蜂群的管理,培养强壮的蜂群。饲养强群的好处强群繁殖快、寿命长。强群在越冬的后半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就开始繁殖。如沈阳地区在2月下旬以后,蜂王开始产卵,到3月  相似文献   

7.
组织双王群作为将弱群繁殖成强群的主要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春季当蜂群内工蜂哺育力超过了蜂王产  相似文献   

8.
方俊海 《中国蜂业》2002,53(5):21-21
众所周知 ,中蜂蜂王产卵量不如意蜂蜂王。单王群中蜂在短期内很难养成强群。如果双王同箱饲养 ,会加快繁殖 ,但会给管理带来许多不便 ,我从自己饲养的 1群中蜂自然交替群 (即母女同巢 )得到启发 ,发现母女同巢群与单王群在饲养管理上有差别 ,于是利用蜂群自然交替的生物学特性 ,近几年来 ,我饲养的蜂群都是母女同巢群。现将我饲养母女同巢群的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与蜂友们共同探讨。  一、母女同巢群的优势首先 ,母女同巢群有两只产卵王 ,容易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繁殖成壮群 ,并且母女同巢群由于巢内卵虫多 ,所需饲料多 ,哺育蜂负担重 ,工蜂工…  相似文献   

9.
<正>2007年春天,我用3个弱群共7脾蜂开始春繁。经过1年的精心管理,越冬定群时,蜂群繁殖到61箱,64只蜂王,335脾越冬蜂。这样的繁蜂结果,确实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这年春天,万荣县李蜂友买了我40箱蜂,剩下3个弱群共7脾蜂。蜂拉走的第二天,即2月13日的早上,我把2个2脾群组成1个双王群,另一个3脾群也改成双王群(蜂友给了1只蜂王),用2个16  相似文献   

10.
1解除分蜂热现在饲养中蜂的蜂场大都利用自然王台培育新蜂王,蜂群越冬后经过2个多月的春繁,群势壮大,蜂群内拥挤,工蜂在巢脾下部边角造出大片雄蜂房和数个王台,蜂王产子减少,工蜂采集力下降,促成分蜂热。此时正是产蜜和蜂群繁殖的黄金季节,如果让蜂群顺其自然地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蜂蜜减产,蜂群增殖停滞不前。笔者近年来采取以下措施:在分蜂季节首先选一两群有分蜂热的强群,把群内的老王带2脾蜂提出另放1只空箱内饲养,接着把全场有分蜂热的蜂群中造有王台的巢脾带蜂提入准备好的无王群内,待新王出房再提出组织交尾群。这样处理可立即解除分蜂…  相似文献   

11.
辛强 《蜜蜂杂志》2005,25(7):21
a.我认为多王群(虫源群)必须师傅专人管理并远离生产群和上风头,最好放在后排下风头,避免迷巢蜂进入多王群;为避免盗蜂,检查多王同巢群必须在蜜蜂早上出勤前或停飞后快速进行,能显著延长多王同巢群维持的时间和减少蜂王的丢失。b.饲养一定数量的多王同巢群(并非蜂王越多越好)作为虫源群可以获得大面积的虫脾,移虫时虫龄基本一致,有利于机械化移虫。经常提卵或大虫脾给有分蜂情绪、处女王、强群等需要虫、卵的蜂群,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蜂群的哺育力而加快这些蜂群的繁殖速度,降低或消除怠工情绪。如果全场都是多王同巢群,情况就大不相同了,确实…  相似文献   

12.
蜂群合并是生产中常用的提高蜂群质量的方法,但如果随便将任意2群合并成1群,就会引起厮咬,造成部分蜜蜂死亡。为了使蜂群能安全合并,在蜂群并群时要遵循弱群并入强群,无王群并入有王群;或保留优良、健壮、繁殖力强的蜂王,除掉体质较差,繁殖力弱的老、劣、伤、残或受精不良蜂王的原则;还要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及所要合并蜂群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的措施。本人在多年的中蜂科学饲养技术推广工作中,通过钻研和实践摸索,根据蜜蜂嗅觉灵敏这一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了一套既可避免蜂群合并后厮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又可提高蜂群合并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根据蜜蜂的生物学特性,早春利用室内贮存的蜂王,组成双王群繁殖,可以扩大子脾面积,充分发挥工蜂哺育幼虫的积极性,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适龄采集蜂,组织强群采蜜,有效的利用春季蜜源,夺取春夏蜜、浆丰收和提早分蜂。室内贮存蜂王还可以作补充冬春季失王与早春更换老劣蜂王和提供笼蜂与早春分蜂用蜂王。室内贮存蜂王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目前养蜂场或种蜂场,越冬时多采用小蜂群贮存蜂王;在南方用0.5~1框群,华北用1.5~2框群,东北与西北用2~3框群贮存蜂王。用这种方法贮存蜂王,需要较多的侍从工蜂和消耗较多的越冬饲料,还要有较多的蜂箱和保温物,贮存蜂王成本高,数量有限。室内贮存蜂王,早春可以经济而有效的为蜂场提供大量的产卵蜂王。  相似文献   

14.
强群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与质量的基础。目前我国大部分养蜂场是饲养单王群,由于蜂王的产卵力有一定的限度,蜂群要发展到满两个以上箱体(20框足蜂以上)有很大困难,而且蜂群发展到12—15框蜂以上时,就容易发生分蜂热,很难维持强群,群势消长驼峰明显。在一群蜂中人为的诱入两只蜂王进行繁殖,可以利用蜂群中多余的哺育力,加速蜂群发展,适时的培育出大量的工作蜂,为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7,(7):30-31
<正>夏季是养蜂的主要生产季节,应加强蜂群的管理,以利于蜂群的繁殖和生产,在饲养管理上应做到以下五点。一、维持强群经过春季繁殖的蜂群内,培养了大量的适龄采集蜂,可采用及时更换老劣蜂王、强弱群互相调子脾,利用辅助蜜粉源加巢础造脾,连续生产蜂王浆等方法,维持强群,避免产生分蜂热,影响繁殖和生产。  相似文献   

16.
高寿增 《中国蜂业》2001,52(4):38-38
越冬蜂的群势是直接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因素。在东北地区 ,蜂群安全越冬的最起码群势应在 5框蜂以上。但在养蜂生产中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常造成越冬蜂群势强弱不均 ,相差悬殊。这就需事先有计划地进行平衡 ,使弱群也能达到最起码安全越冬群势。下面介绍几种蜂群越冬前平衡群势措施。一、在繁殖越冬蜂之前 ,逐步完成平衡群势工作对于子脾少蜂多的小群 ,利用强群的蛹脾加强。如果外界有丰富的蜜粉源 ,强群中撤走 1张蛹脾 ,再加上 1张空脾或巢础 ,蜂王产上卵 ,保持该群的子脾数。而弱群中补充的蛹脾出房后 ,蜂王接着产上卵 ,不仅保…  相似文献   

17.
养中蜂的人,都喜欢饲养强群,这是因为强群是丰产的基础,对产量有一定保证,强群不生巢虫,不起盗蜂,不咬脾,不逃亡,渡夏、越冬都很安全。在对中蜂饲养强群的问题上,个人认为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选择优良的蜂王:蜂群的盛衰,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因此,蜂王应该从高产群  相似文献   

18.
1合并蜂群的原则及准备工作若合并的蜂群强弱不均,则将弱群合并于强群,也可取强群的一部分合并给弱群。对于失王已久,巢内老蜂多、子脾少的蜂群,需先补给2张卵虫脾。若合并的蜂群是无王群和有王群,应将无王群合并于有王群;若合并的蜂群都有王,须在合并的前2天,将其中质量较差的蜂王淘汰或提走。如果合并的蜂群相距太远,要预先逐渐使蜂群相互靠拢并列在一起后再合并。2合并的方法2.1直接合并在早春蜂群出窖未彻底排泄的最初几天,或连续多天补喂越冬饲料糖时,蜜蜂的敏感性低,可将无王群的蜜蜂直接抖入有王群中,或从强群撤蜂合入弱群内,也可将…  相似文献   

19.
<正>不少养蜂人提倡饲养双王群,一箱蜂2只蜂王产卵量总比1只蜂王多,应该是繁蜂快,蜂数多,群势壮,蜂蜜产量高。我养蜂几十年,对饲养双王群有深刻的体会。在蜜粉源丰富时,双王繁殖,单王生产可取得满意的效果。然而,在秋末蜜粉源枯竭时,双王繁殖就不比单王群好。同样是8脾蜂群越冬,开春时单王群有4~5脾蜂,而双王群只有2~3脾蜂。为什么悬殊如此之大呢?是因为双王群在秋末培育越冬蜂时花粉不足,蜂子得不到  相似文献   

20.
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蜂群与控制无偿增殖是饲养强群夺取高产的重要管理手段之一。本人通过十多年来充分发挥王笼在养蜂生产各个管理环节中的作用,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一)在双王群中的作用饲养双王群是培养强群获得高产的重要途径,合理利用王笼在双王群中的作用则是管理双王群的手段。1.春季为夺取油菜蜜高产,双王群繁殖满箱,加继箱时可扣王一只挂到继箱巢脾间,这样做既能预防分蜂,又能增加采蜜量。大流蜜后可放王到单箱以快速增殖群势。2.双王弱群越冬不安全,可用王笼同时扣住两只蜂王挂巢脾中心,合并为一群,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