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贵州省地处北纬24°30′~29°13′,是云贵高原中西起103°31′E,东延至109°30′E的高原东侧的梯级大斜坡,隆起在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地势东低西高,南北低,中部高,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省的西部大部分为海拔2,200米以上起伏较大的山原,由此向北、东、南倾斜,河流也分别向三方流去。中部为起伏较小的黔中丘陵高原,海拔为800~1,300米左右,是贵州高原的主体,成为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  相似文献   

2.
(一) 贵州位于东经103°36′—109°33′,北纬24°38′—29′14′之间,是一个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山区。总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面积1.81%。全省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地势由西向东呈阶梯状大斜坡逐级下降,海拔由西部高原2200米降到中部丘原的1400~1000  相似文献   

3.
大洪山位于湖北省中北部,西临江汉谷地,东接涢水河丘,南连江汉平原,北与桐柏山遥相呼应,地处北纬31°21′~31°41′,东经,112°30′~113°30′,包括随州市南部、钟祥市客店镇、京山县厂河镇、枣阳市清潭镇等,总面积2000多平方公里。大洪山总体地势是中部高,西北两端低,山脉海拔130~1050米之间,主峰宝珠峰海拔1055米,高出附近丘陵900米,而成一山独秀之雄姿。早在4000年前,大洪山区农业已达相当水平。1978年随州市南郊发现的曾侯乙古墓,出土的乐器、兵器等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相似文献   

4.
望谟地处东径105°50′~106°22′,北纬24°5′~25°31′,海拔270~1700米,东高西低;年降水量为1081.2~1339.7毫米;主要集中在6~10月份。冬春干旱,特别是近几年来的春旱严重,雨水来得迟,除给水稻育秧带来困难外,大部分高螃田无水打田,或移栽推迟,甚至改种粗粮或丢荒,若能把杂稻直播在高塝田中获得高产,将给我县在干旱的影响下夺取稻谷增产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保土、保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田间小气候等综合作用,以增积温为主效应,促作物早熟高产。对热量资源不足的地区可以促成:一熟改两熟,两熟改多熟;对高山地带的积温不能满足一熟的,实行覆盖意义更大。我县自1983年引进试验,到1988年已累计覆盖玉米5.5万亩,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地处鄂西南山区,北纬29°56′~30°25′,东径110°15′~110°25′,海拔从151.2米至2320.3米。农业气候的突出特点是:垂直差异大。生育积温从低到高呈  相似文献   

6.
一、福建省农业气候简况本省位于北纬23°46′~28°22′,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暖热湿润。年平均气温16~21℃,全省由北向南≥10℃积温5000~7500℃(其中鹫峰山区为4500℃),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自东南的1100毫米向西北递增至2000毫米,年降水量的相对变率全省在11—25%,其中厦门以南沿海相对变率最大为20~25%,其它地区为11~18%;从西北到东南年日照时  相似文献   

7.
贵州是一个地表切割十分剧烈、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的岩溶山区,全省73%的土地面积均为岩溶地貌。境内海拔147.7~2009.6m,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占92.3%;地面坡度10°以上的面积约占80%,其中30°以上的占30%。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垦殖指数高,加之乱垦滥伐,导致植被覆盖度低,水土流失日益加剧。全省水土流失面积7.6×104km2,占土地面积的43.5%;以“石漠化”为主的荒漠化面积已超过2×106hm2,且仍以每年9×104hm2的速度在继续扩大〔1〕。全省年均侵蚀模数约50…  相似文献   

8.
浅析毕节地区水果生产前景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节地区地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位于东径103°36′~106°43′,北纬26°21′~27°46′。地势西高东低,海拔457~2900.6m,平均温度10.5~15.0℃,年降雨量870~1440mm,无霜期208~289d。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境内地形切割纵横,海拔垂直差异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态类型多样,具有适宜多种类型果树生长发育的自然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9.
1982年对西藏昌都地区的水稻资源进行了考察。先后考察了察隅、波密、左贡、芒康4县及拉萨地区的林芝县共14个公社36个生产队。共地理位置为东经94°30′—98°40′,北纬28°20′ˉ30°10′之间。仅察隅县有水稻种植,其种植海拔高度为1,450—2,240米。过去,芒康县盐井区加达公社(海拔2,350米)、左贡县扎玉区拉乌公社果园(海拔2,600米)都曾种过水稻,后因水源困难未再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一、历史与现状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部,东经103°36′—106°43′,北纬26°21′—27°46′之间,海拔457.0——2900.3米。西北接云南高原,北介四川盆地,东南接黔中山原。区内高低悬殊很大,西高东低,有“十里不同天、五里不同季、隔坎不同土"的特殊情况。全区年平均温度13℃左右,全年降水量103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130。小时左右,无霜期270天左右。是个低纬度、高海拔、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地形复杂、土壤瘦薄、灾害频繁、人多土地少、人穷收入少的边远、贫穷、高寒山区。全区现有8个县,97个区镇,789个公社,4,439个大  相似文献   

11.
本庄公社地处我县西北部,北纬27°31′—27°38′,东径107°52′—107°59′。水稻是该社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占粮食总产的60.4%。水稻一般分布在海拔560—800米之间,以种植一季中稻(晚、中熟品种)为  相似文献   

12.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东经10 3°36′~10 6°4 3′,北纬2 6°2 1′~2 7°4 6′,由滇中高原向黔中山原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西高东低,海拔4 5 7~2 90 0 6m ,地势高差悬殊,垂直差异显著,气侯类型多样,区域差异明显,立体气侯特征突出。属低纬度高海拔冷凉山区。大部分耕地分布在海拔15 0 0~2 0 0 0m ,4~9月日照时数为881h ,7月分匀温为17 6~2 5 5℃,具有“天然空调”的自然气侯优势,极利于发展夏秋冷凉无公害蔬菜生产。1 毕节地区夏秋冷凉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1.1 种植面积毕节地区优越的自然气侯条件,适宜多种蔬菜的夏秋反季…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湖南省处北纬24°39′~30°08′,东经108°47′~114°15′。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北和东西相差五个纬度和五个经度,加之地形起伏,最大高程差达1900多米,形成复杂多样的自然气候条件。全省土地总面积31,777.35万亩(1981年统计数,下同),耕地5,131,97万亩,稻田3,994.11万亩,为耕地的77.8%,种植业以稻作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辽宁省位于我国东北区南部,在北纬38°43′~43°26′和东经118°53′~125°46′之间。东北部与吉林省接壤,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西南部与河北省交界,南濒黄,渤二海,东南部以鸭绿江与朝鲜分界。全省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东西两侧山地丘陵约占62%;中部平原约占30%,主要为辽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故称辽河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全省大小河流300余条,主要属辽河流域,辽河流贯全省。全省有大中型水库数十座,著名的有大伙房、清河、柴河、参窝、汤河等水库。全省水域面约占8%。  相似文献   

15.
龙阳高  常兆玉 《种子》2000,(4):68-69
铜仁地区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东经 10 7°4 5′~10 9°30′,北纬 2 7°0 7′~ 2 9°10 5′,是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区内海拔 10 0 0米以下的占 84 .6 % ;年均气温 15.8~ 18℃ ,最热的七月中下旬~八月上中旬日均气温 2 8~ 32℃ ,无霜期 2 80~30 0天 ,>10℃的有效积温 4 50 0~ 56 0 0℃ ,年降雨量10 0 0~ 150 0 mm,年降雨量的 80 %~ 85%集中在 4~5月份 ,年相对湿度 >75% ,年日照时数 950~ 130 0小时。温暖湿润的气候 ,适宜水稻的种植和生长发育。全区水田耕地面积 10 .5万公顷 ,常年杂交水稻制种面积 1333…  相似文献   

16.
冀东平原生态类型区位于东经117°1′~119°18′,北纬39°03′~40°28′,是河北省高产粮区。其年总辐射量为112.52千卡/厘米~2,降水量679.8毫米,且井灌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0.65℃,≥0℃积温4342.5℃(90%保证率为  相似文献   

17.
连云港市位于北纬34°33′—34°46′,东经119°13′—119°30′。地处我国沿海的中部,总面积5,882平方公里,境内云台山脉峰连成岭,东北至西南走向绵亘达150多公里。云台山青峰顶上的玉女峰,海拔625.2米,为江苏最高点。据地质考证,云台山属太古代晚期或元古代早期,距今约18亿年。连云港市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棕壤  相似文献   

18.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 ,为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地向广西丘陵山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地处北纬 2 4°38′~ 2 6°11′,10 4°35′~ 10 6°32′。境内南北盘江流域 ,海拔 5 0 0m以下的低热河谷地区 ,年平均气温超过 2 0℃ ,≥ 10℃积温 6 5 0 0℃以上 ,具备种植部分热带水果的热量条件。 80年代中期该地区开始引种香蕉 ,获得成功 ,由于香蕉生产期短 ,见效快 ,发展迅速 ,目前种植香蕉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鉴黔西南州香蕉种植区域山坡地多 ,平坝地少 ,香蕉主要是旱坡地种植 ,水、肥、土易流失 ,土壤肥力较低 ,冬春干旱 ,灌溉困…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地处东经110°17′—114°30′,东西经度差4°13′,北纬35°25′—40°25′,南北纬度差为5°20′,全省境内直线距离将近600公里,南北距离远,太阳辐射有很大差别。又因在黄土高原二级阶梯内,境内丘岗起伐,峁梁逶迤,地势的垂直高差悬殊,形成“一地不同天”的立体农业。大麦广布全省:无论山峦盆地均有种植,尤以盆地为多。由于进行了山西省大麦品种的征集、整理和鉴定,初步认定山西省大麦品种的形态生态特点为;(一)类型与变种:在山西省大麦品种中,以棱形分:二棱大麦亚种占6.96%,多棱大麦亚种占93.04%(内四棱大麦占86.95%,六棱大麦占6.08%);以皮裸分:皮大麦占77.39%,裸大麦占22.61%以株型分:半松型占66.95%,紧凑型和松散型各占16.52%。(表1)  相似文献   

20.
雷山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的雷公山区 ,位于东经 10 7°5 5′~ 10 8°2 2′,北伟 2 6°0 2′~ 2 6°34′,全县总面积 12 0 8km2 境内最高海拔 2 178m ,最低海拔 480m ,高差 16 98m ,沟谷纵横 ,切割强烈 ,土壤pH值 4 4~ 6 5 ,年降雨量 12 0 0~15 0 0mm ,年均气温 14 6℃ ,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县境内的自然环境条件 ,极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1999年全县种植马铃薯 2 5 5 6hm2 ,总产鲜薯 32 83 5万kg ,单产85 6 4kg/ 6 6 7m2 。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 ,为雷山县第二粮食作物。雷山县于 1998年由省扶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