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抗除草剂作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基因工程在培育抗除草剂的作物品种中的应用和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在抗除草剂作物方面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抗除草剂作物研究的意义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作物抗除草剂工程是使作物获得对除草剂的选择性抗性,提高作物安全性和生产的一种新途径。 有效的除草剂应具有区分作物和杂草的选择性,然而问题是除草剂影响作物和杂草所共有的诸如光合作用等过程。因此,目前除草剂的选择性只仅仅根据作物和杂草的差异性吸收,控制施用时间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农业的飞速发展,化学除草在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是除草剂使用中严重的作物受害问题,因为任何作物都不能完全抵抗除草剂的伤害,只能忍耐一定剂量的除草剂,超越其选择性范围,作物即会受害。药害轻重范围从作物全部死亡到不影响产  相似文献   

4.
佟立纯 《新农业》2006,(8):42-42
除草剂对作物选择性是相对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合理使用,才对作物安全。在生产中使用除草剂有多种原因可引起作物药害。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科技》2007,(1):16-16
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除草剂对当季作物的安全性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近年来,某些除草剂因使用不当,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给生产造成损失。现就几种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影响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麦田后茬作物对绿黄隆残留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室内模拟添加法研究了江苏省玉米,大豆,棉花,油菜,水稻等主要作物品种对绿黄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大多数供试作物对绿黄隆都存在一定的敏感性,且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对绿黄隆的敏感性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除草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转基因除草剂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目前尚无严格的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1)通过转基因使作物获得或增强对除草剂的抗性遗传性状,从而解决除草剂的选择性问题,使许多优秀的灭生性除草剂得以广泛使用,同时也促进新除草剂的研制与开发。(2)通过转基因使作物获得或改良“他感效应”和“异株克生”能力,从而使作物能够抑制杂草,达到相当于使用除草剂的目的。(3)利用转基因改良或改造生物,使之能够寄生杂草或其分泌物能够抑制杂草。一、研究概况1.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表明25%氟磺胺草醚水剂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较长,对后茬作物影响较为严重,后茬作物苗期均出现失绿黄化等现象。当25%氟磺胺草醚水剂使用剂量为1300mL/公顷时,对玉米的出苗率有较大影响,并伴随着黄化现象。15.8%精喹禾灵乳油、330g/L 二甲戊乐灵乳油,在土壤中代谢速率较快,供试的后茬作物苗期生长正常。  相似文献   

9.
全球农业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育种技术是种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基因编辑技术是指对目标基因进行定点修饰,实现对特定靶标基片段的删除、插入和替换。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准修改目标基因或将某种优良基因引入到作物中产生优良农艺性状,在分子设计育种中具有巨大潜力,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杂草危害对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巨大,如何高效、安全、可持续地防治草害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全球市场已经出现超过200种的化学除草剂,利用化学方法来防治草害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抗除草剂作物的推广也显著降低了杂草防治成本,但随着抗除草剂作物的大面积推广和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杂草抗/耐药性和抗性基因逃逸等环境安全问题逐渐被发现。目前,功能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基因编辑技术在植物中的广泛应用),为创制抗除草剂作物和新型高效的除草剂系统创造了条件。本文首先介绍抑制植物氨基酸生物合成、植物脂类代谢、植物类胡萝卜素、质体醌和生育酚生物合成途径除草剂的主要作用靶标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其次,介绍2种挖掘新型抗除草剂基因与除草剂系统的方法,包括基于CRISPR/Cas系统对作物内源的除草剂抗...  相似文献   

10.
除草剂对作物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贵  吴竞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157-9159
从除草剂对作物光合作用、作物酶活性以及作物抗性的影响三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张殿军  孙保权 《农业与技术》2004,24(2):128-128,130
本文分析除草剂混合使用的优越性及原则,并指出不同作物应合理混用.  相似文献   

12.
除草剂安全剂(Safener)义称为解毒剂(Antidote)或保护剂(Proteetant),简单说来,是指用来保护作物免受除草剂的药害,从而增加作物的安全性和改进杂草防除效果的化合物。在除草剂中加入安全剂,是人为赋予除草剂以选择性的一种手段,以提高作物的耐药性,其怍用也包括选择性除草剂增效剂,以扩大除草剂的杀草暗而不增加对作物的药害。  相似文献   

13.
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彬 《世界农业》1998,(3):32-33,35
抗除草剂基因的研究和利用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赵彬除草剂必须识别作物和杂草,才能在农田中安全有效地使用。然而,除草剂消灭杂草而不伤害作物的选择性是很难获得的特性,因为除草剂所影响的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如光合作用和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对作物和杂草是共同的。目前...  相似文献   

14.
麦田后茬作物对甲黄隆残留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室内模拟添加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江苏省玉米、棉花、油菜、水稻等主要作物及其品种地甲黄隆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有供试作物对甲黄隆存在一定敏感性,且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对甲黄隆的敏感性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应用离体培养法培育抗除草剂作物品种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郭凤根李扬汉杂草防除虽然有物理防除、农业防除、生物防治和化学防除等多种方法,但化学防除在当前仍居于优先选择的地位。化学防除的效果取决于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的选择性,要想既能有效地消灭杂草但又不使作...  相似文献   

16.
除草剂灭草具有省工、快速、彻底等诸多优点,但除草剂种类多,性能特点各异,使用不当极易造成对作物的药害。实践证明,要使除草剂既能充分发挥药效又不致伤害作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抗除草剂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我国在抗除草剂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抗除草剂基因工程基本原理的角度,介绍了抗除草剂基因的两主要用途:作为遗传转化的筛选标记基因,用于创造作物雄性不育系和保证作物制种纯度;培育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  相似文献   

18.
随着粮豆作物及经济作物产量逐年提高,除草剂的应用逐年扩大,玉米、大豆己达到95%以上,经济作物已达70%面积,但每年都出现部分防除效果不佳或有药害现象发生。经过近5年的试验示范,现将正确使用化学除草剂配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对作物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除草剂都是可以使用的,有些除草剂要慎用禁用。以下是后茬作物要慎用的几种除草剂。  相似文献   

20.
有4种除草剂会影响影响后茬作物,下面介绍一下:1、广灭灵每亩用有效成分40~90g的广灭灵,施后9个月内不宜种水稻、玉米、棉花、烟草、辣椒以及葫芦科作物;16个月后可种所有作物。目前一般推荐广灭灵与其他药物混用,对后茬作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