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离茯苓母种,一般是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两种。但在生产茯苓的山区,琼脂、蛋白胨往往难以买到。为此,我们就地取材,用松木屑作茯苓母种培养基。通过两年的实践表明,效果良好,现简介如下。 (一)种苓来源:用作分离材料的茯苓,是于1985年3月从苓场采挖的,重约5斤。此苓系1984年用鲜茯苓作肉引下窖栽培的。  相似文献   

2.
茯苓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段木、树桩、残料、袋料、锯末、松针为栽培材料,以段木为栽培材料考虑露天栽培、温室栽培、灯台树与茯苓套种3种栽培环境,分别对茯苓的栽培材料和栽培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产量:树桩栽培>段木栽培>袋料栽培>残料栽培>锯末栽培(栽培材料),温室>露天>树荫下(栽培环境);生物学效率:段木栽培>树桩栽培>袋料栽培>锯末栽培>残料栽培(栽培材料),温室>露天>树荫下(栽培环境)。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体发酵技术,得到两种茯苓固体发酵菌质。以茯苓(Poria coco)为发酵菌株,分别以山药(Dioscorea opposita)和面粉为培养基进行发酵,分别在茯苓菌丝满瓶后40 d、50 d、60 d、70 d、80 d时取样,测定样品中茯苓酸、尿囊素、浸出物和水分的含量。结果表明,以山药为基质发酵茯苓,基质含水量50%,转化温度25℃,转化时间为茯苓菌丝满瓶后60 d,可以制备良好的茯苓-山药固体发酵菌质;以面粉为基质发酵茯苓,基质含水量40%,转化温度25℃,转化时间为菌丝满袋后60 d,可制成良好的茯苓-面粉固体发酵菌质。  相似文献   

4.
茯苓的栽培方法多种多样,但以松树兜就地栽培获苓的方法最为简单,又能充分利用资源,产量也较高。如尤溪县每年砍伐松木中,有直径20厘米以上的松兜30多万个,农户利用其种植茯苓,1988年全县产茯苓3万多公斤,收入达240万多元(平均每个松树兜可获纯利8元)。同年出口茯苓七千多公斤,创汇16万多元,并为国家节省木材1.2万立方米。因此,是十分值得重视和推广的技术。现将尤溪县种植茯苓经验介绍如下: 一、材料与地点的选择:选择当年或前  相似文献   

5.
PDA 是指由马铃薯,蔗糖和琼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常规配制法,马铃薯必须削皮。然而,作者发现用不削皮马铃薯制作的培养基对菌种萌发生长有利,为证实这个问题,作了如下试验。(一)培养基A.常规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克(取熬汁),蔗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B.试验培养基:去皮马铃薯100克,马铃薯皮100克(取熬汁)蔗糖20克,琼脂18克,水1000毫升。  相似文献   

6.
<正>茯苓是一种寄生在松树根部的菌类植物,不分四季,可与各种药物配伍,又被称为"四时神药",也是一种食用、保健佳品。人工栽培的方法各地不同,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段木栽培和树蔸栽培两种方法,也可用松针(松叶加上短枝条)栽培。商洛茯苓栽培技术如下:1场地选择选择排水良好、土质深厚、疏松砂质壤土(含沙量60%~70%)的向阳缓坡地,最好选生荒  相似文献   

7.
以茯苓葡萄酒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果胶酶、皂土、壳聚糖、PVPP 4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对其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剂为皂土,最佳澄清条件为皂土浓度2.80g·L~(-1)、温度16.56℃、澄清时间2.79d。在此条件下,茯苓葡萄酒透光率可达(97.90±0.57)%,并经冷热处理和静置处理试验验证,处理后的酒体稳定性良好。经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得到的茯苓葡萄酒澄清工艺参数可为发酵型果酒的工业化澄清工艺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茯苓(Wolfiporia cocos)是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茯苓属(Wolfiporia)真菌.茯苓中富含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三萜类、多糖类、甾醇类、挥发油类、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其中三萜类和多糖类化合物为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茯苓多糖来源广泛,主要包括菌核、菌丝体以及发酵液.茯苓多糖具有多种...  相似文献   

9.
茯苓(Poria cocos)是一类寄生在松树根上的多孔菌科真菌。茯苓作为传统的食(药)用菌,在中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茯苓的主要药物成分为茯苓多糖和茯苓三萜类物质。对茯苓多糖和茯苓三萜类物质的提取分离,及其抗肿瘤作用、免疫调节功能、抗炎症作用、对泌尿系统的保护作用进行了综述,为茯苓的药理学研究以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初加工方法对茯苓多糖和三萜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茯苓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并以此作为其品质的定量评价指标,研究了传统发汗切制和趁鲜切制2种初加工方法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在10~100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趁鲜切制与发汗切制的茯苓饮片多糖平均含量分别为87.77%和91.44%,方差分析显示F=15.30F0.01;三萜类成分在10~70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99),趁鲜切制与发汗切制的茯苓饮片三萜类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2.318‰和2.334‰,方差分析显示F=0.1880F0.05。表明茯苓采用不同初加工方法对多糖含量有极显著影响,发汗切制法高于趁鲜切制法,对三萜类成分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4戴芳澜对茯苓的研究戴芳澜(1893—1973)先生1934年撰写的《茯苓》~([11])一文,记述了他采用茯苓的菌核进行人工有性繁殖的实验,并由此"鉴定中国的茯苓与美国的‘红人面包’同属一种"(裘维蕃语)~([12]),其学名及文献为:Poria cocos(Schw.)Wolf Journ,Elischa Mitchell Sc.Soc.38:127-137,1922。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承担的省科委下达的重点攻关项目“茯苓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在湖北省肿瘤医院和同济医科大学的大力支持与密切协作下,已经完成了包括从茯苓中提取茯苓聚糖,由茯苓聚糖制备茯苓次聚糖、羧甲基茯苓聚糖、羧甲基茯苓次聚糖等茯苓聚糖衍生物,并对其工艺条件,理化性质、毒性、生理活性进行研究。该项目通过了由湖北省科委组织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1.以氯乙酸作为醚化剂分别对茯苓聚糖和茯苓次聚糖葡聚糖单元上的OH基团进行醚化反应,制取了羧甲基茯苓聚糖和羧甲基茯苓次聚糖,并用IR、~(13)CNMR、取代度、比旋光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套膜法栽培茯苓(Poria cocos),以结苓时间和单窖茯苓重量为考核指标,探讨套膜厚度、覆土厚度和段木摆放角度等因素对茯苓结苓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薄膜厚度、覆土厚度及段木摆放角度分别为0.05mm、10cm和20°;该条件下,结苓时间为(28.72±0.26)d,单窖平均苓重为(2.46±0.35)kg。  相似文献   

14.
茯苓是由菌丝体、菌核、子实体三部分组成,其菌核是用途很广的中药.在推广茯苓人工接种栽培过程中,发现用"肉引"和菌核分离(无性繁殖)制的菌种,有迅速退化现象,严重影响茯苓产量和质量.为了克服茯苓菌种退化,笔者曾深入产区对茯苓进行了有性繁殖的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茯苓(Poria cocos)是我国盛产的著名中药材,具有强心、利水、安神等功效,药用价值高。但是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要耗费大量的松木材,使茯苓生产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为了加速茯苓生产的发展,作者于1988年在霍山县进行了松木屑栽培茯苓试验,经过一年的努力,初步获得成功,现将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种高产茯苓选购良种有“四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新雨  温宝秀 《食用菌》2009,31(3):39-40
常言道:“好种结大苓,种好一半收”。优良纯化的菌种,是茯苓栽培成功的根本保证,其直接影响茯苓的产品质量及栽培产量,继而影响栽培者的经济效益。要使茯苓获得高产稳产,收到好的经济效益,首先要有好的菌种。笔者根据多年实践,认为必须掌握如下四点,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来源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采用邻二氮菲-Fe2+氧化法、DPPH自由基分析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分别考察了茯苓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和菌核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活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茯苓多糖均表现出3种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但茯苓胞内多糖的活性最佳,其对·OH、DPPH·和O·2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32.07%、90.12%和39.74%。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验证了3种待测样品均为多糖,但茯苓胞内多糖在823cm-1处存在特征吸收峰,推测其结构中存在独特的甘露糖苷键。这些数据证实了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以及茯苓胞内多糖在抗氧化保健食品和药品研发领域的应用优势,为真菌多糖的深度开发提供了必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茯苓(Poria cocos)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本草经疏》云:其味甘平,性则无毒。《本草正》云: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用药心法》、《本草衍义》上也有记载。总之,茯苓作为“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药用真菌已有悠久的历史。十九世纪前后,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茯苓药用的研究日趋深入,现将茯苓的化学分析、药理功能、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茯苓为试材,在不同贮藏期、不同温度条件下(室温、1~5℃、-20℃)贮藏茯苓药材1年,定期测定其有效成分(多糖、三萜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温度条件下,茯苓中有效成分含量均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前3个月多糖含量迅速下降,此后贮藏于低温条件下其降幅趋缓,而室温条件下经过3个月的稳定期后再次快速下降;三萜化合物含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平稳。  相似文献   

20.
二、茯苓菌的培养和生长 1961年茯苓菌种分纯后,我们培养出子实体、孢子和菌核,送到科学院微生物所请邓叔群先生鉴定,他认定系茯苓菌无误。接着我们对茯苓菌的培养和生长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试验,了解到茯苓菌对温度、pH、气体交换、水、光照等项的需要情况。 (一)温度和生长:把分纯的茯苓菌种,接种在一号培养基上,用培养箱及红外线作加温来源,采用菌落在琼脂培养基上的直线延长作比较,时间在62年初春,试验结果测得茯苓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1°-240℃,5℃以下茯苓菌落12天不见有生长延长,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