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以沙枣幼苗为研究对象,用盆栽的方法模拟土壤缺水情况,研究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对沙枣幼苗的根长、株高、叶片数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沙枣幼苗的根长、株高,叶片数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断加深,逐渐受到影响,T_2下,沙枣幼苗的根长、株高受到影响较早,叶片数和对照(CK)没有明显区别;T_3处理下,沙枣幼苗受影响程度深浅的顺序是根长﹥株高﹥叶片数。(2)T_2下,最早受到影响的是沙枣幼苗的根、茎鲜(干),叶鲜(干)与对照(CK)相比无明显变化;T_3下,沙枣幼苗受影响程度的深浅顺序是根鲜(干)﹥茎(干)鲜﹥叶鲜(干)。  相似文献   

2.
盐胁迫对大果沙枣和尖果沙枣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0%、0.4%、0.8%、1.2% 4种盐溶液浓度处理大果沙枣和尖果沙枣幼苗,盐胁迫7、14、21、35天后分别测定4种处理条件下大果沙枣幼苗和尖果沙枣幼苗生物量、叶面积及肉质化指标随时间变化的数值.结果表明:0.8%盐浓度范围内两种沙枣幼苗4个生物量指标数值(地上部分干质量、地上部分鲜质量、地下部分干质量、地下部分鲜质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都呈上升趋势,而1.2%盐浓度胁迫下的两种幼苗这4指标值随着时间的延续呈下降趋势;两个品种幼苗的叶面积随着时间的延长都呈抛物线式增长;叶片肉质化程度在0.8%盐浓度范围内呈增加趋势;在相同盐浓度和相同盐胁迫时间下,两个品种幼苗地下部分肉质化程度均略高于地上部分.通过这些指标的测定研究得出:大果沙枣和尖果沙枣在0.8%盐浓度范围内生长受抑制较小,且尖果沙枣耐盐性强于大果沙枣.  相似文献   

3.
水淹胁迫对尖叶杜英和水蒲桃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尖叶杜英和水蒲桃幼苗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水淹胁迫环境,共设置水位在土壤表面和土表上5 cm处2种水淹强度,分别水淹7、14、21、28、35天以及水淹35天后恢复正常生长7天,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水淹深度的增加,尖叶杜英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多显著低于对照,水蒲桃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一般大于对照;2种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一般都高于对照,水蒲桃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幅大于尖叶杜英。2种幼苗在水淹深度为5 cm时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除了水淹35天外,2种幼苗其他水淹处理的SOD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尖叶杜英幼苗的MDA含量比对照显著增加,而水蒲桃幼苗的MDA含量保持稳定。由叶绿素、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变化来判断,水蒲桃的抗水淹能力强于尖叶杜英。  相似文献   

4.
用0%、0.4%、0.8%、1.2%4种浓度NaCl溶液处理大果沙枣(Elaeagnus moorcroftii)和尖果沙(E.oxycarpa)枣幼苗,盐胁迫7、14、21、35d后分别测定4种处理条件下大果沙枣幼苗和尖果沙枣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研究盐胁迫对沙枣膜脂过氧化和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①0.4%NaCl溶液处理和0.8%NaCl溶液处理的两种沙枣幼苗叶片中MDA浓度前期(尖果沙枣21d内,大果沙枣7d内)增幅较小,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MDA浓度增幅变大,1.2%NaCl溶液处理的两种沙枣幼苗叶片中MDA含量最高;②两种沙枣幼苗0.4%、08%、1.2%三个NaCl溶液处理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都高于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5.
臭氧与干旱交叉胁迫对3树种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和藜蒴(Castanopsis fissa)幼苗置于开顶气室进行人工臭氧熏气和干旱处理,测定其0,15,30 d时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并计算气孔限制值(Ls)。结果显示:(1)臭氧胁迫、干旱胁迫及臭氧和干旱交叉胁迫的影响下,3种幼苗的Pn、Gs和Tr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呈下降趋势,Ci上升或下降后上升,Ls下降或上升后下降;(2)臭氧胁迫期间,尖叶杜英的Pn下降由非气孔限制引起,而米老排和藜蒴的Pn下降由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限制所致;干旱胁迫期间,尖叶杜英和米老排的Pn下降由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限制所致,而藜蒴的Pn下降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在臭氧与干旱交叉胁迫下,3种幼苗的Pn下降均由非气孔限制所致;(3)主成分分析表明,幼苗抗干旱胁迫及臭氧与干旱交叉胁迫的能力为米老排尖叶杜英藜蒴,幼苗抗臭氧胁迫的能力为米老排藜蒴尖叶杜英。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栽培模式下(营养袋苗、盆苗、地栽苗)应用内生菌根菌对尖叶杜英幼苗进行人工接种,接种苗木高生长均明显高于未接种苗.其中营养袋苗接种苗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对照苗,比对照快了26.85%;盆苗接种苗高生长量高于对照苗8.14%;地栽苗接种苗高生长量高于对照12.88%.试验证明,在幼苗期对尖叶杜英接种内生茵根茵,能显著促进其高生长.  相似文献   

7.
在玻璃温室内的遮荫条件下,研究不同年龄(1年生、2年生、3年生)、不同平茬强度(3年生幼苗,分别距地面0 cm、10 cm、30 cm处平茬)对辽东栎(Quercus wutaishnica)幼苗萌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平茬强度对辽东栎幼苗的萌生能力均具有显著影响。萌条数、萌条高、萌条干质量、叶片总数、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幼苗总干质量和比叶面积均随着幼苗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且单株叶面积、根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在不同年龄间均差异显著。轻度、中度平茬的幼苗萌条数均显著大于重度平茬幼苗,但前两者的萌条高和萌条基径均显著小于后者;萌条叶片总数、单株萌条叶面积、根干质量和总干质量均随平茬强度的增大而减小;重度平茬幼苗的萌条干质量最大,中度平茬幼苗最小,各平茬强度间无显著差异。2年生幼苗的萌生活力最大,显著大于3年生幼苗;3年生幼苗的萌生活力随平茬强度的增强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洋槐树苗、幼树抗寒力低,常有枯梢干尖现象。1970年以来,武清县农业局苗圃采用秋季打头修枝方法,有效地控制了洋槐苗木后期徒长,解决了冬春幼苗、幼树抽条干枯问题。 打头时间以9月下旬最为适宜,剪去主梢的1/3左右,同时剪除剪口下的3—4个小侧枝。对发育粗壮的侧枝也应进行适当短截(1/3—1/2)。使冠与干之比保持三比一。  相似文献   

9.
以凤丹(油用牡丹)的干种子、湿沙层积的湿种子为辐射诱变材料,通过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处理,研究对种子生根、幼苗生长及幼苗变异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凤丹干、湿种子的生根率、主根长度≥4 cm种子的百分率、须根的比率均表现为低剂量促进、高剂量抑制的趋势。低剂量辐射处理干、湿种子,均表现为初萌期提前,出苗指数和出苗率提高;随着剂量增加,初萌期延迟,出苗指数和出苗率降低。根据出苗率计算出凤丹干、湿种子的半致死辐射剂量分别为18.94 Gy和9.51 Gy。干种子中低辐射剂量(10 Gy)处理的苗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当辐射剂量超过20 Gy时,苗高随辐射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各处理幼苗的茎粗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辐射对湿种子幼苗高度的影响与干种子相似,但湿种子耐辐射能力稍差,辐射超过6 Gy,苗高即显著低于对照;而较高辐射处理(10—20Gy)的湿种子幼苗茎粗显著低于对照。干、湿种子的幼苗变异率均表现为随辐射剂量加大逐渐增大的趋势。60Co-γ射线对凤丹幼苗的诱变效应主要表现为小叶退化和叶色变化,且随辐射剂量增大,幼苗也会出现叶片畸形、叶尖枯萎、茎徒长等畸变。  相似文献   

10.
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拟南芥幼苗(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玻璃化法作为简单方便的超低温保存方法之一 ,目前已成功地应用于植物茎尖、胚性细胞、原生质体、悬浮细胞等多种单一组织或细胞培养体系 ,但尚未见对幼苗这种复合组织的保存报道 .本文研究了拟南芥 (Arabidopsisthaliana ,Landsbergerecta)幼苗的玻璃化保存程序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现象 .幼苗来自萌发的种子 ,种子消毒后播种在MS培养基上 ,4℃处理 4 8h后转入 2 5℃ ,10h光周期 ,萌发不同天数为实验材料 .玻璃化程序包括 :1)预处理———用 2M甘油 +0 4M蔗糖在 2 0℃处理2 0min ;2 )脱水处理———用玻璃液PVS2 (30 %w/v蔗糖 +15%w/v乙二醇 +15%w/v二甲基亚砜 +含 0 4M蔗糖的MS) 0℃处理 50min ;3)冷冻融化———玻璃液及幼苗一起投入液氮 (LN2 )保存 ,2 0℃室温自然融化 ;4 )置换———用MS +1 2M蔗糖 2 0℃处理 30min ,成活力检查 ;幼苗转到MS培养基培养5天 ,观察再生长状况 .10天后转到培养土中 ,在生长箱中长到结实 .结果表明 :1)使用完整的程序 ,冻融后成活率最高 ,为 76 5% ;玻璃液处理是成功的关键 ,省去此处理成活率为 0 ;冻融是造成玻璃化保存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因子 ;2 )由萌发 0~ 2天的种子形成的幼苗便使用该技术 ,冻存融化后成活率分别为 88% ,83 8%和 76 5% ,结实正常 ;3)  相似文献   

11.
以1年生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在美植袋中分别种植1、2、4、8株幼苗(密度I、II、III、IV),研究密度对幼苗的形态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幼苗的地径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而苗高为密度I密度III密度II密度IV。每盆幼苗的总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幼苗单株幼苗各器官干重(根、干、枝、叶)和幼苗单株干重均随密度增加而减少,其干重为根干叶枝,各密度的根冠比小于1。  相似文献   

12.
通过非灭菌土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Glomus mosseae(GM)、G.intraradices(GI)、G.aggregatum(GA)和G.atunicatum(GE)4种AM真菌对油桐幼苗生长和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GM、GI和GE后菌根侵染率显著提高,侵染率分别为77.4%、92.3%和96.7%,比对照分别提高20.4%、43.5%、50.4%。接种GA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接种GM和GI后植株的干质量增加,而接种GA和GE对全株及各器官干质量影响不明显;接种4种真菌对油桐幼苗的氮素营养影响不大;接种GM、GI和GE显著提高了根部磷含量。综合考虑,接种GM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铜锌对华北落叶松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华北落叶松3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4种处理(对照、锌、铜、铜 锌)下各器官(叶、枝、干、主根、侧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幼苗各器官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极为显著,干中PPO活性在3月达225.2 U·g-1,而叶中PPO活性在5月仅为57.3 U·g-1.叶子中PPO活性呈递增变化趋势,10月最高,枝、干、主根、侧根的PPO活性在年循环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7月均达高峰期.铜、锌对各器官内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而且与生育期有关.铜对PPO活性的增强作用达显著水平,尤以枝最为突出,10月份铜处理后枝中PPO活性比对照提高95.1%;锌对主根PPO活性的提高也有较明显影响,对其他器官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月份锌处理后干中PPO活性比对照下降35.5%;铜、锌互作对干和主根PPO活性的提高表现出较大的协同作用.华北落叶松幼苗体内铜元素含量与PPO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铜、锌元素通过影响PPO活性而影响幼苗的生长及抗寒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闽楠幼苗耐低温胁迫的能力,以闽楠一年生盆栽苗为材料,人工模拟不同的低温环境(10℃、5℃、0℃、-5℃)进行培养试验,以25℃条件下生长的幼苗为对照,观察幼苗叶片在胁迫下的形态变化,并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胁迫10d时,5℃和10℃处理的幼苗其叶形、叶色和枝梢形态与对照相比未见明显变化,但0℃处理的幼苗叶片则有明显变化;20d时,10℃条件下闽楠成熟叶片萎蔫下垂并伴有少许叶片脱落现象,而0℃处理的叶片还伴有失绿现象。经过-5℃/24h处理,幼苗叶片失绿且伴有结冰现象;常温恢复1h和12h后,叶片出现反卷、失绿严重、叶片重度萎蔫并脱落的现象。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和持续长时间的处理,闽楠幼苗叶片细胞质膜透性、SOD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增加,MDA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叶绿素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经过24h的冻害处理及常温恢复1h和12h,闽楠幼苗叶片细胞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酶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闽楠幼苗半致死温度为-2.9℃。试验结果说明闽楠幼苗可以抵抗一定程度的低温,但持续20d的冷害和-5℃/24h冻害及常温恢复12h处理,其幼苗叶片的正常代谢及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桦  周祖基 《四川林业科技》2008,29(1):39-42,38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0.1%、0.2%和0.3%质量浓度)壳聚糖(CS)溶液对马尾松、栾树、金合欢、刺槐、玉米、小麦进行漫种及幼苗处理.探讨壳聚糖对几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生长量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用壳聚糖溶液喷洒正在生长的幼苗叶片,其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明显提高;且CS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浓度效应,浓度为0.2%时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外生菌根菌对高寒地区松苗猝倒病的防病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外生菌根菌纯培养的固体和液体菌剂在田间落叶松、樟子松幼苗进行人工接种试验,以研究外生菌根菌对松苗猝倒病的生物防治效应。结果:1、兴安落叶松幼苗猝倒病的发病率比对照区降低14.01%~21.91%;樟子松幼苗猝倒病的发病率比对照区降低11.48%~20.26%。2、试验筛选出Suillus grevillei,Boletus sp.,Gomphidius rutilus,Russula foetens 等优良菌种。3、母种培养基以松针(浸膏)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为最佳;原种培养基则以草炭(石至)石玉米粉葡萄糖松针(浸膏)培养基、草炭(石至)石MMN液培养基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1年生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法,在美植袋中分别种植1、2、4、8株幼苗(密度Ⅰ、Ⅱ、Ⅲ和Ⅳ),研究密度对乐昌含笑幼苗N、P和K养分含量和贮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乐昌含笑各器官对养分富集的能力均为KNP。乐昌含笑幼苗的N含量在各器官为叶根枝干的规律;P和K含量在密度Ⅳ下分别为枝根干叶和根叶枝干,其余密度为叶根枝干。乐昌含笑幼苗的N、P和K贮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且根的养分贮量最大,枝的最小。  相似文献   

18.
鸡尖(Terminalia hainanensis Exell.)属使君子科,落叶乔木,耐干旱脊薄,是海南岛特有的优良造船用材树种之一。海南各地正在逐渐扩大种植面积,且我国南亚热带地区也广为引种栽培。鸡尖果实每年于十二月至翌年1月由青色转为灰黄色或灰褐色而干枯时即为成熟。干种纯度为70~92%,千粒重169.5~189.4克,每公斤5280~5310粒。由于该种果实具革质果翅和骨质的果核(种子),播种前若不经催芽处理,不仅发芽率比较低,发芽势不整齐(据试验最高一次发芽率仅53.33%,播后138天发芽才终止),幼苗  相似文献   

19.
以半年生桢楠(Phoebe zhennan)幼苗为试材,采用L16(5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桢楠幼苗生长量、生物量及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基质配比对一、二年生桢楠幼苗的苗高、地径、叶干质量、枝干干质量、根干质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基质配比椰糠∶泥炭土∶油樟叶∶农林废弃物∶腐殖土=4∶6∶2∶1∶4,表现均衡,综合评定结果最好,第二年比第一年地径增加5.18 mm,苗高增加50.23 cm;其次是基质配比为椰糠∶泥炭土∶油樟叶∶农林废弃物∶腐殖土=6∶6∶1∶3∶2,第二年比第一年地径增加4.06 mm,苗高增加45.99 cm。不同基质成分中对桢楠幼苗生长的影响大小为泥炭土农林废弃物腐殖土油樟叶椰糠  相似文献   

20.
在昆明树木园开展了须弥红豆杉幼苗的露地栽培试验,通过连续观测及数据收集,分析了该试验点须弥红豆杉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当年的8—9月是须弥红豆杉幼苗高生长的最佳时期。2)幼苗侧向生长旺盛。3)幼苗的高径生长特征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最大分枝长与地径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4)有少量的偏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