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养意蜂30多年,可以说和蜂螨斗争了30多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年四季治螨,进入九十年代以后,为了减少药物污染,提高蜂产品质量,改为秋末冬初集中治螨.现已形成规律:春季螨害不显眼,夏季蜂螨暗发展,伤残幼蜂天天增,不久就成大灾难,秋冬治螨难彻底,来年又是一循环.然而,早春治螨因气温低,损失大,难以操作.我的一位蜂友饲养40多群意蜂,因蜂螨大爆发,于1997年秋末蜂群全部垮掉,一群不剩.多年来,我千方百计地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将蜂螨控制住,都没有成功.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走访了几家蜂场,越冬群势偏弱,有的甚至难以越冬.主要原因是秋繁前治螨治不彻底,繁殖越冬蜂不利所致.下面谈谈我在秋繁前防治蜂螨的几点做法,供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秋繁新方法     
<正>一、秋繁前治螨及介绍王台1.为了防止蜂螨对秋繁的危害,把蜂螨寄生率降到最低,采取不断子方法治螨,保持蜂王产卵的连续性。7月26日秋繁前一天晚上对蜂群进行饲喂提高治螨效率,治螨结束,根据巢继箱蜂量巢内挂1~2片螨扑片。2.秋繁前治螨同时进行强弱群互相调整,保持每群蜂8~10框足蜂中等以上群势。给继箱介绍的  相似文献   

4.
1999年,大小蜂螨几乎在江淮各地蜂场暴发,致使一些蜂场爬蜂遍地,群势减弱,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究其原因,一是近年来治螨方法大多长期依靠挂“螨扑”等来治螨,以致蜂螨对“螨扑”产生了抗药性,治螨效果下降。二是有些蜂友放松了对蜂螨危害的警惕性,对大小蜂螨的综合防治措施不力,加之近些年长期大量生产王浆,不断子,给蜂螨滋生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本人采取以下“四期”治螨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简单介绍如下。1.越冬前治螨秋末,为了保证越冬蜂安全越冬,降低死亡率,关王断子以后,趁巢内断子,蜂螨全部暴…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如何对待螨患的问题上,作一个综合性的介绍,供广大同行参考。一、抑制蜂螨法在平时,若发现蜂群有少量的寄螨时,为抑制蜂螨的暴发,可用合适的治螨药物,隔四天治一次,四次为一疗程。让刚出房的新蜂进行一次治螨的机会,使蜂螨在未潜入巢内大幼虫之前被击杀。另外,利用蜂螨喜欢潜入雄蜂房内产卵的习性,割除雄蜂封盖蛹,也能控制蜂螨的繁衍。二、切断蜂螨生活史1.分区治螨。将蜂群分隔成两区,有王无封盖子区先行治螨,无王封盖子区待新蜂出房后再治螨。2.调离法。将本群封盖子调往交尾群或其它集群,然后再治螨。3.幽王断子法。每年在越冬前和度夏前利用外界粉源枯竭,巢内子脾锐减的机会,或在大流蜜期,幽禁产卵蜂王一段时间,待  相似文献   

6.
治螨不当谈     
近几年来,我发现不少蜂友因治螨不当而引发不少问题,从而出现轻者蜂群群势变弱,重者垮场的现象,就此我谈几点看法。1对螨害的轻视目前,很多科研工作者正深入地研究蜂螨(主要是小蜂螨)的越冬方式。即使隔离再好的蜂场,无论怎么治螨,蜂螨都不能根除,第二年又会复发。同时,蜂螨往往也是很多病毒、细菌的携带者。因此螨害不是简单的寄生危害。2擅自加大用药量我们知道绝大多数蜂药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厂家在生产时就了解这一点,因此在说明书中就标明了用药量,有些蜂友在治螨时擅自成倍或几倍地加大用药量,而最终结果是螨治得差不多了,但蜂也治没…  相似文献   

7.
<正>小蜂螨和大蜂螨均寄生于蜜蜂蜂体。大蜂螨在蜂群较为常见,寄生率低时不影响蜂群的正常繁殖与生产。小蜂螨虽不是每年都发生,若一旦发生防治不及时或防治方法不当,蜂群损失严重。2012年我地小蜂螨危害严重,我的蜂群也受到小蜂螨危害。发现残翅蜂时,我意识到有螨害,随后进行查脾,喷水剂治螨药,挂螨扑,均未见落螨,想起闻喜蜂药厂寄来的试用药,投至巢箱1.5小时,在巢门口的容器内发现1只大螨和1只小螨,小螨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见。我立即用治小螨的药物进行防治,结果两群蜂损失严重,其他蜂群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8.
蜂螨,目前仍是养蜂生产中的一大顽敌,决不可掉以轻心。春繁前治螨尤为重要。漫长的越冬期,蜂群内无子。因头年秋后治螨不彻底漏下的蜂螨,春繁前将全部暴露在蜂体上。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狠杀大、小蜂螨,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0年前,我购意蜂4群,春繁放王时用杀螨水剂喷杀蜂螨,导致全军覆没。此后,改用削封盖子脾治螨,至今未再受螨害。江淮地区一般在1月中下旬开繁,这时气温低,蜜蜂(特别是蜂王)体质较弱,用水剂喷蜂体杀螨,将会对蜜蜂造成严重的伤害。若用药过量或不足,或用了伪劣蜂药,就难以达到治螨目的,并留下隐患,影响全年蜂群的发展。我…  相似文献   

9.
有一年,我饲养有60多群蜂,当时患病体弱,靠我一个人给全场治一遍蜂螨需要3~4天,每天都要倒弃一些没喷完的药液(外勤蜂出巢采集时应停止治螨),而且在治螨时感觉身体较劳累.  相似文献   

10.
每年8月是蜂螨危害的高峰时期,特别是小蜂螨。它主要危害蜂蛹,致使出房的幼蜂无翅而遍地爬;蜂群中老蜂不断自然死亡,群内无幼蜂及时给予补充,群势逐渐下降,若不及时治螨,会造成全群覆灭。  相似文献   

11.
方兵兵 《中国蜂业》2002,53(6):46-46
如何确定防治瓦螨的临界值Delaplane和Hood (1999)确定 :在美国东南部地区 ,群势为 2万只蜂左右的蜂群 ,有螨的水平为 3 172~ 42 68只 ,每晚自然落螨为 5 9~ 187只 (用粘胶板 )。作者研究的目的在于确定秋季 (8月~ 9月 )治螨的临界值 ,此时螨的水平 (蜜蜂能抗御 )尚未对蜂群造成危害 ,在垮蜂前找到治螨的临界值。1998年 ,用氟胺氰菊酯测定蜂群总落螨数 ,有 9群蜂超过 3 0 0 0只作为临界值 ,而有 5群蜂未超过 3 0 0 0只 ;9月是秋季自然落螨的高峰期 ,有 5群蜂螨数低于3 0 0 0只 ,每日落螨数为 43只。 1999年 15群蜂螨数接近…  相似文献   

12.
<正>蜂螨是当前危害西方蜜蜂的主要敌害,治螨是养蜂者的重要工作。蜂螨分大小两种,两种蜂螨均属寄生虫。大蜂螨成螨主要寄生在成年蜂的肢体上危害成年蜂,产卵繁殖于蜜蜂的虫、蛹、蜂房里危害蜜蜂幼虫。小蜂螨生活、产卵、繁育于蜜蜂幼虫、蛹的蜂房里,吸食、危害蜜蜂的幼虫。蜂螨繁殖很快,一昼夜能繁殖好几代,对蜂群危害很大。夏、秋两季是蜂螨繁殖旺季,如果防治不好,蜂群会受到很大损害。轻者会使群势下降,重者还会使蜂群垮掉。现在治螨一般采用药物喷治,药物喷治只能消灭巢脾上的螨,而隐蔽在封盖子里的蜂螨不易被杀死。为根治蜂螨,多数养蜂者采  相似文献   

13.
王永琪 《中国蜂业》2005,56(3):22-22
在阅读养蜂书刊时,经常看到有些蜂友把春繁期间的治螨当作经验谈,作为全年防治蜂螨不可缺少的一环,我对此有不同看法.在春繁期防治蜂螨的做法不能称为经验,应当作治螨的误区,因为只有在秋末断子期治螨不彻底的蜂场才在春繁期治螨,真正有经验的蜂友是绝不会在春繁期治螨的.  相似文献   

14.
蜂螨目前仍然是蜜蜂的主要病害,它缩短蜜蜂的寿命,影响蜂群的发展,降低蜂群的产量,甚至能导致越冬蜂群的死亡。目前治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没能抓住晚秋或其它意外断子期狠治蜂螨,失掉了蜂螨全部暴露的大好机会。 2.只注重越冬期前的治螨,忽视培育越冬蜂前的治螨。在秋季如果蜂  相似文献   

15.
剪象林 《蜜蜂杂志》2008,28(9):26-28
(上接2008年第3期) 4 巧治大小蜂螨 螨难治,难就难在大小蜂螨潜入与深藏在子脾,特别是封盖子脾中生活繁殖,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寄生为害.蜂螨吸吮蜂子和成蜂的血淋巴及营养物质,破坏子脾,损害蜜蜂健康,使蜂群不得安宁,严重者毁群垮场.  相似文献   

16.
据笔者观察 :大小蜂螨在蜜蜂成为大幼虫后 ,潜入其巢房进行繁殖和危害。蜂螨在蜜蜂子脾巢房里孵化并生长发育成熟后 ,随着新蜂的出房而离开巢房。离开巢房后 ,大蜂螨寄生在成蜂体上危害成蜂 ,小蜂螨在封盖子脾上继续危害蜂儿 ,并都再潜入大幼虫巢房 ,再繁殖 ,再危害。如此周而复始。小蜂螨的危害远大于大蜂螨。蜂群遭到螨害后 ,轻者群势下降 ,产量减少 ,重者甚至“全军覆没”。因此一年之中 ,治螨就成了防治蜂群病敌害中的头等大事。每一群蜂在正常情况下 ,只有 1只发育完全的雌蜂 (即蜂王 )产卵 ,而雌螨却都能“生儿育女” ;前者的繁殖是有…  相似文献   

17.
蜂螨对养蜂生产的危害极大.治螨不当造成的损失,不亚于蜂螨造成的危害.今收集了与治螨不当有关的几个事例,与有过类似经历的蜂友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8.
单王多箱体治螨与常规蜂群治螨差别不大,但单王多箱体蜂群的群势大蜂数多,防治上更加严格,难度和工作量也更大。单王多箱体蜂螨的防治是和蜂群的发展同步进行的,在早春和晚秋无蜂子期多采用水剂、粉剂治螨;在有子期多采取螨扑、烟熏剂进行控螨。秋繁期前为防治大、小螨为害采取甲酸刷脾进行防治。如果蜂群螨害严重,可采取人为断子的方法。在防治蜂螨的过程要注意掌握好剂量和防治的细节,才能有效地防治蜂螨。  相似文献   

19.
20 0 0年 7月以后 ,由于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 ,大部分蜂群都自然停产。我趁蜂群断子之机 ,于 7月 2 5日下午用“杀螨一号”对 5个大螨危害较严重的蜂群进行治螨 ,按说明书的要求 5 0 0克水兑 1支药剂。用药后发现 ,除 2 6号群外 ,其它 4群箱前出现大量爬蜂。令我不解的是 ,尽管伤蜂不少 ,却很少见到落螨。在这之前 ,有不少蜂友谈到过这种现象 ,他们说 :买到的蜂药只伤蜂 ,却治不落蜂螨。当时我一直认为这是用药量过大 ,且箱内蜂螨少的原因。我养蜂多年 ,还是第一次发现杀螨剂只伤蜂不落螨。起初我认为是治螨药有问题 ,后来对用药的 5群蜂观察…  相似文献   

20.
蜂螨严重危害时出房的幼蜂残翅、缺翅,不能飞翔,造成遍地爬蜂.很多蜂农采用扣王断子治螨,利用无封盖子脾期间,喷药剂治螨效果不错.但扣王治螨应视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地扣王.从扣王之日起到子脾全部出房要21天时间,而且从放王到新蜂羽化需要21天,前后40来天,老蜂不断死亡,新蜂接替不上,造成群势下降甚至垮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