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GIS支持下的临汾市冬小麦动态估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2—2008年临汾市各县(市)的气象观测资料及冬小麦单产资料,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下,将各因子进行插值后,再提取耕地区域的要素信息,在SPSS 11.5统计软件中以旬为单位建立了临汾市冬小麦动态估产模型,并利用2008年的实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研究所建立的动态估产模型精度较高,其估产相对误差绝对值在0.33%~5.87%之间,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同时,从模型估产的相对误差动态变化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即越临近小麦成熟期,估产误差越小,说明气象因素的累计作用对冬小麦估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GIS支持下的马尔柯夫链模型模拟垦利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者在PCARC/INFO支持下,通过对垦利县1991和1995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叠加分析提取各地类转化信息,以马尔柯夫链模型模拟了垦利县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垦利县土地利用呈现出耕地(尤其是旱地)减少、盐荒地增加、林草地减少的发展趋势。最终将形成以盐荒地占主导地位,耕地面积小,林草覆盖差的土地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3.
以NOAA气象卫星资料为主要信息源,以地面高程,土地利用状况,排灌能力,历年受灾状况等地面资料为辅助信息源,运用GIS高新技术,建立洪涝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业务运行系统,对上海地区的洪涝灾害信息进行空间分析和综合处理,该系统对上海地区1991年6月梅雨季节的洪涝灾害分析处理后的结果表明,受灾地点分析准确,受灾面积计算精度高,从而为防汛抗灾部门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基于GIS的平原河网走航在线水质监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常规定点水质监测方法无法完整再现水质指标的时空连续分布特征的问题,将船只搭载的水质实时监测设备与GPS同步形成基于GIS数据支撑的走航在线水质监测手段.通过与常规水质监测方法的对比,走航在线水质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了验证.在温瑞塘河河网选择部分河段进行的实地研究结果表明,走航在线水质监测能够较好地实现对较小尺度范围内水质指标空间分布细节的描绘及对分散点源污染的监测,是对常规定点水质监测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6.
7.
GIS支持下AGNPS模型在太湖流域典型圩区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由于平源河网区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导致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不易实行,使数学模型方法在这一领域体现出一定优势,相关的研究也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利用Mapinfo、Arcview等GIS软件建立了太湖流域典型圩区基础数据库和专题数字图件,并利用GIS的空间数据分析和整理技术提取AGNPS模型所需的坡度、坡形、坡长等重要空间参数和属性参数,全面、系统地利用AGNPS模型对平原河网区地表径流量和氮、磷流失负荷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相符,相关程度较高,因而该模型在太湖典型平原河网区非点源污染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方法,计算出了定边县1986~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转移概率矩阵,初步分析了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和各类型间的转化特征,并利用马尔可夫链模型(Markov Chain Model)对今后数年(2015、2030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0~2030年,定边县耕地、草地年变化率下降,未利用土地和水域的年变化率基本持平,建设用地增加1354.58hm2,年变化率为0.83%,增加趋势显著。定边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土地利用向良性化发展,少量草地又有沙化趋势。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建设用地增加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对漳浦县地貌、果树、坡度等景观生态要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ARCVIEW软件进行图形数字化,ARC/INFO软件进行图形叠加分析,从而建立以地貌为基本线索,植被为标志的漳浦县坡地果园景观的逐级分类系统。该系统为4级分类系统,包括12个景观型、35个景观亚型、102个景观单元、159个景观基本单元。并准确统计出各景观类型所拥有的斑块数和面积。 相似文献
10.
GIS支持下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定级估价作为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等级已经成为土地管理中的重要任务.常规的工作方法分离出2种数据,过程繁琐、易错、效率低.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基于空间数据的图形、属性管理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管理功能,与专业模型的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开放性能好等特点.本研究探讨了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设计及其实现方法,以期为全国的土地定级估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环首都经济圈迅速的发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以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获取研究区2001年、2006年和2011年环首都经济圈的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土壤水分指数和水网密度指数,并根据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计算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析环首都经济圈10年间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环首都经济圈各土地利用类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减变化。2006年相对于2001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变差,2011年相对于2006年和2001年生态环境质量整体转好,且变化的区域基本一致。生态环境质量动态评价为环首都经济圈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GIS软件ArcGIS、Arc Hydro Tools扩展模块,以双阳河流域为例,探讨了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处理及其水文模拟分析。对双阳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图幅拼接、网格重分及切割等处理分析,生成双阳河流域数字高程模型。基于DEM和GIS进行流域的水文模拟分析,包括下垫面计算、水流方向计算、水量计算、流网提取,最后进行了双阳河全流域界线的划分并确定流域面积,生成了双阳河数字流域。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关联模型的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渠江渠县段4个监测断面2006—2010年实际监测数据为基础,选择TP、NH3-N、CODMn、BOD5、DO 5个主要污染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关联模型对渠江渠县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将地表水水质分级标准值与4个监测断面实测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每个断面各水质评价因子相对于水质分级标准的关联系数,根据关联度大小分析和评价河段水环境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4个监测断面水质均达到功能区的标准要求;上游A断面水质5年保持Ⅰ级水平;B和C断面水质在Ⅰ级和Ⅱ级之间波动;下游D断面水质由Ⅱ级降到Ⅲ级,污染呈上升趋势。提出了提高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和达标率,优化渠江两岸城镇、乡村以及工业、农业布局,加强沿河工业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等主要措施,以防止和治理水污染,逐步改善和保护渠江河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结合多种群遗传算法和自适应遗传算法,提出基于多种群-自适应遗传算法(MPAGA)水质模型多参数识别方法,实现对河流水质模型参数断面平均流速u、河流离散系数D和污染物降解系数K识别和估计.利用河流示踪剂实验监测数据,分别对美国特拉基河3个不同流量河段作水质模型多参数识别和估计.结果表明,与传统遗传算法(TGA)相比,MP...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政策模拟分析系统缺乏的问题,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将CGE模型、DSS、数据仓库、数据转换等集成在一个模拟系统中:采用Visual C .net开发模拟分析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和问题处理系统;GAMS IDE完成CGE模型生成和求解系统;数据仓库采用SQL Server 2000设计并实现,构造了政策模拟原型系统。在所设计的模拟系统上,以农业补贴政策模拟为例,通过情景分析法进行实证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集成系统初步实现了CGE建模、模拟计算、系统维护及人机交互的功能。该模拟系统能够解决实际政策模拟问题,辅助决策者进行政策制定。 相似文献
16.
针对内蒙古乌梁素海面临的污染现状,基于三维环境流体动力学模型(EFDC)的计算模式,将其与CE-QUAL-ICM模型耦合,模拟了不同情景下的乌梁素海藻类、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年际和季节变化规律,模型中不仅考虑了风速和蒸发对模型的影响,也加入了挺水植物密度、高度、直径等形态指标,以此反映水生植物存在的区域中植物吸收降解污染物质、风速对底部应力、流场变化等因素对模型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挺水植物分布的耦合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藻类和污染物质在乌梁素海内的年际、季节变化过程,模拟结果更接近于实际,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相对误差基本控制在30%以内,大部分相对误差已控制在20%以内;降低入湖污染物质负荷直接影响着湖区内水质浓度的变化。另外,对于浅水或挺水植物密集而无法进入取得信息的区域,利用所建耦合模型能够为这些区域湖泊规划、管理、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ES的凉山州土壤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凉山州作为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两个重点区域之一,以土壤资源为核心的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潜力巨大,而目前凉山州资源开发科技含量较低,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基于GIS、ES的凉山州土壤数据库设计与实现就是提高凉山州农业信息化水平和资源开发科技含量的尝试,它利用GIS对图形数据强大的管理和分析功能、ES基于模型和知识的推理功能,结合关系型数据库对属性数据的管理功能,利用实体-联系(E-R)模型设计了实用性强、用户广、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土壤数据库,并应用GIS软件MapInfo、ES开发工具DET1.1和Visial Foxpro、Visial Basic进行程序开发。基于GIS、ES的凉山州土壤数据库设计与实现的建设地市州级土壤数据库的一种尝试,同时也为省级土壤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系统动力学(SD)方法建立了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SD模型,选取工业、农业总产值和可承载的城镇人口数量作为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衡量指标,在现状延续、节水兼污水再生回用、节水兼境外调水和综合型4种方案下模拟2003—2020年北京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动态变化,寻求提高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途径。结果表明:现状延续型用水模式水资源承载能力十分脆弱,难以满足未来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承载的城镇人口自2010年开始递减,城市规模开始萎缩;采用污水回用或境外调水模式,虽然工农业总产值维持快速发展,但仍然承载不了与之对应的城市人口规模。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前提下,实施污水回用和境外调水的综合型方案,到2020年可承载的工业、农业总产值和城镇人口分别达10 698.6亿元、679.5亿元和1 778.3万人;综合型方案是提高北京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满意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