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奶牛腐蹄病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一个 1 2 0头存栏的奶牛场 ,每年因疾病原因淘汰牛 1 7头 ,其中腐蹄病 5头 ,占 2 9.4%。奶牛繁殖及泌乳对自身体况依赖程度很高 ,一些疾病所导致的死亡率虽低 ,但病程延长 ,最终导致受胎率、泌乳力下降甚至丧失。奶牛肢蹄养护直接关系到牛的饲养价值。现对北方地区奶牛腐蹄病作一简单分析 :1 症状 1奶牛腐蹄病是指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 ,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 ,病牛疼痛、跛行。所统计的发病牛均为成年泌乳牛的右后蹄 ,初期病后蹄不负重 ,站立时患蹄球关节以下屈曲、频频换蹄、打地或踢… 相似文献
4.
5.
绵羊腐蹄病是一种急性或慢性接触性、传染性蹄皮炎 ,特征为角质与真皮分离。本病分布遍及全世界 ,侵害各年龄的羊。由于患病后生长不良、掉膘、羊毛质量受损 ,偶尔也引起死亡 ,造成经济损失。1 病因本病常发生于低湿地带 ,多见于湿热的多雨季节。细菌通过损伤的皮肤侵入机体。羊长期在潮湿、泥泞地区或草场上放牧 ,在多荆棘处行走 ,或者舍棚潮湿、相互践踏 ,都容易使蹄部受到损伤 ,给细菌的侵入造成有利条件 ,本病在很多情况下 ,都是先由结节梭形杆菌和羊脚腐蚀螺旋体引起 ,以后坏死杆菌才相继侵入 ,有时也能分离出其它的细菌。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7.
腐蹄病是羊的一种常见的疾病,以蹄间皮肤和软组织腐烂,发生出恶臭气味为主要特征。1临床症状患病羊蹄部不敢着地、站立不稳,驱赶呈明显的肢跛症状。叩击或用手按压患部时有疼痛感。扩创后,在蹄底的孔洞中有黑臭水流出,趾间可找到溃疡面,履盖着恶臭的坏死物。病羊食欲减退,消瘦。2治疗进行治疗时,首先将患部用温水冲洗干净,然后除去腐肉。临床采取2种治疗方法,第一种:用硫酸铜外敷包扎,在清洗后的患蹄上撒一层硫酸铜粉,再敷上拌有1/3硫酸铜的碳胺软膏,包扎后保持24小时干燥,2次即可治愈;第二种:把100%硫酸铜水溶液放在一个药浴池中,然后把患… 相似文献
8.
9.
为从根本上解决羊腐蹄病对羊造成的危害,本文对羊腐蹄病的发病成因、临床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羊腐蹄病这一疾病的形成原因,即主要是由于羊舍饲养环境的欠缺和饲料喂养的不合理所造成的,而在临床症状上则从羊的机体上和行动的表现上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说明,在此基础上,针对羊腐蹄病的发病成因和临床表现提出了从药物上加强治疗和从饲养上加强管理的两项有针对性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的研究或学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西结合治疗家畜腐蹄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家畜腐蹄病 37例 ,一次性治愈 35例。1 病因与症状蹄壳不及时整修 ,蹄铁不及时更换 ,蹄底受钉伤、刺伤感染均可发病。轻则运步或站立时蹄底不敢负重 ,用手触摸蹄壳有热感 ;重则蹄叉腐烂 ,蹄底有腐烂性空洞 ,有的形成豆腐渣样腐物 (干漏 ) ,有的从中流出污 相似文献
11.
12.
奶牛腐蹄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沂市兰山区某奶牛场2003年8、9月份暴发了腐蹄病,全场113头成年奶牛,有明显腐蹄病症状的占29头,发病率25.66%。其中初产母牛64头,发病17头(26.56%),经产母牛49头,发病12头(24.49%)。有3头初产母牛病情严重,腕关节磨破化脓,蹄底穿孔,蹄骨有一部分腐烂,卧地不起,发生褥疮,在无治愈希望的情况下淘汰。其余病牛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甚至不产奶,逐渐消瘦,黏膜苍白,皮肤黄染,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按照奶牛蹄卫生保健的要求,当蹄变形严重,蹄病发生率达15%以上时,应视为群发性问题,要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奶牛腐蹄病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繁殖、泌乳对自身体况依赖程度很高 ,例如奶牛肢蹄养护问题 ,似乎跛行的瘸牛与生产关系不大 ,可一旦站起、站立、行走困难 ,致使生产性能大幅度下降 ,极易失去饲养价值。笔者调查一个 12 0头存栏量的奶牛场 ,1年中由于疾病导致牛淘汰总数为 17头 ,其中因腐蹄病淘汰 5头 ,占 2 9 4 %。现就北方地区奶牛腐蹄病作一简单分析。1 症状1 1 奶牛腐蹄病是指蹄的真皮和角质层组织发生化脓性病理过程的一种疾病 ,其特征是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 ,病牛疼痛、跛行。所统计的发病牛均为成年泌乳牛的右后蹄 ,病初总提起后蹄 ,不负重 ,病牛站立时… 相似文献
14.
种公牛腐蹄病的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蹄是种公牛最主要的运动器官,种公牛患蹄病显著地影响其生产性能,即使再好的种公牛,如果发生蹄病,其冷冻精液的生产将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者将无法正常采精。这不仅严重影响种公牛的使用年限,为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限制某些优秀个体性能的发挥。通常发生蹄病有三种:腐蹄病、蹄底磨损和趾间皮炎。前两种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腐蹄病发病率最高,占蹄病50%~60%。近几年来,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一套比较实用的腐蹄病的防治措施,可以基本杜绝因腐蹄病淘汰种公牛所造成的损失。1病因腐蹄病,使趾间皮肤及其深部组织发生急性和亚急性炎… 相似文献
15.
奶牛腐蹄病是奶牛饲养过程中常见的疾病,影响奶牛的运动和产奶量,常导致奶牛淘汰,给企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奶牛腐蹄病的病因、预防治疗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旨在为畜牧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余明兴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19,(1):92-93
羊腐蹄病是由于受到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的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羊蹄部的蹄冠、蹄匣以及蹄间隙出现溃烂、病羊行走困难和跛行等。本文介绍了羊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可对患蹄部进行药浴,对发病较急的病羊,需要防止发生败血症,并及时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抗菌素进行全身治疗,根据病情情况还可以配合使用强心或解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牛焦虫病和腐蹄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以来,粤西某品改站先后从国外引进3批纯种黄牛(南德文和利木赞)16头,其中公牛12头,母牛4头;从广西水牛研究所引进摩拉、尼里水牛6头,其中公牛4头,母牛2头。利用这些优良品种研制精粒和细管达5万~8万粒(支)/年,以改良本地黄牛和水牛,对我省的品改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每年4~9月的高温高湿季节,引进的种牛极易发生焦虫病和腐蹄病。焦虫病发病率达50%,死亡率达12%;腐蹄病发病率达100%,造成引进种牛的利用率和淘汰率增加,给牛冷冻精液的生产和品改工作带来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8.
在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愈加得到重视的现今时期,各类型病症的风险性也会随之增加,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牛腐蹄病,对此牛养殖户应提高重视.那么,在具体管理环节,养殖户需要先对牛腐病直接因素,症状等做出全面了解,之后再结合这些信息以及牛群发展状况,建立相应的病症防控对策,如此一来,便能够在将症状进行快速消除的基础上,也加强牛群体质... 相似文献
19.
20.
肖传仕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3,19(11):39-39
随着我区奶牛饲养场规模化的逐步提高,对奶牛的饲养、防疫卫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大多数奶牛规模饲养场在饲养、防疫、卫生等方面不能跟上发展规模的需求,以致近年来疫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腐蹄病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